學習行書有什麼技巧,行書哪些字體比較好看?

未完成170154639



學習行書通常的技巧和學習其它書法是一樣的,無外乎臨摹、臨摹、再臨摹,通過臨摹掌握大量經典美觀的字形和書法的點畫線條、用筆技法、結構布白處理、章法形式構成的技法。掌握經典書法的技法和理論是我們學好書法的捷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唯一的捷徑。

唯有臨摹才能學好書法。能夠有楷書基礎最好,沒有也可以直接從行書學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中學到東西或者說字形,只要認得出,就不能算不好,但不夠經典和優美,而傳統書法字帖上的字是經過數千年書法的演變、淘洗的精華的遺存,學習書法就要從這些經典入手,方不錯用功夫。



臨摹練習書法就是選定一家自己喜歡的書法字帖,堅持不懈的進行臨摹學習和儘可能的利用一切場合做到學以致用,就一點能夠寫練書法,寫一手美觀的藝術書法。

古今優秀的行書書法字帖非常多。

如《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集王聖教序》、《蜀素帖》和《苕溪詩卷》,還有趙孟頫的行書,王鐸的書法。現代的如吳玉生、王正良、江鳥、楊劍、王德榮、曹寶麟、楊為國等名家作品或字帖。其實上面所羅列的只是個人比較熟悉的名人名家,這些是以前幾年德《中國鋼筆書法雜誌》和書店常見字帖為參考依據所選取的。還有許多的我不是十分熟悉的新湧現出的書法家的作品或字帖。對了還有李放鳴的字帖。



不過我個人認為還是從古代經典書法作為入門為最好。


翰墨書道


我是宇航,學行書有技巧,不過需要一定的楷書基礎,因為:行書乃正書小偽。




行書有連斷關係,學行書要把握好。

上為趙孟頫字


一定要注重筆順。


要注意重心。

聖教序,王羲之。


要注意結構中間的空隙。

米芾字


當然,學字最重要的就是臨帖。

王鐸字

多大的書法家也不例外,學到老臨到老。



蘇軾字。

陸柬之。

喜歡哪種字體,關鍵看自己喜好。

我是宇航

選帖就跟選女朋友一樣,認準一個,敲暈,帶走,一輩子就是她了。

請關注一個唄~~


梁宇航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前幾天分享了行書學習和創作中的“收與放”、“疏與密”、“輕與重”等書寫技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以前文章),今天繼續介紹行書的“必殺三技”:錯落法、減省法、欹正法。這些可以說都是是書法家必備的技巧:


一、錯落法

漢字之中,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比較多,這些構成部位本有高低,行書書寫時往往誇大這一點,使之形成錯落有致,增加了動態美。

1、高低錯落

如圖,米芾行書“勁”字將“力”字寫低,下面拉長,低於左邊很多,形成高低錯落。


宋蘇軾《黃州寒食詩帖》中“死”字,“匕”旁上提,左邊“歹”旁向下錯落。如圖:


2、左右錯落

宋蘇軾《黃州寒食詩帖》中“寒”字,下面部分原本居中間位置,現在寫成明顯靠左,造成了上下兩部分左右錯開位移,形成險峻之勢。如圖:


二、減省法

行書流行快捷的書寫中,常將分開的筆畫連帶而寫,由牽絲相連,使分開的點連屬。如捺減為長點,鉤減成回收不出鋒等。有些減省的地方近於草書符號,但不可過於草化。如圖,宋米芾《篋中帖》“餘”字中左半部分筆畫作了大量減省,顯得異常幹練。


三、欹正法

行書靈動多變、連貫流暢,極具姿態。欹正對比是形成其跌宕起伏的主要原因。各家結字欹正的程度不同。王羲之《蘭亭序》多為正局,中間亦參雜攲側之字,米芾字則多攲側。行書中,單字內部各部件亦有攲側變化。


如圖:宋蘇軾《黃州寒食詩帖》“頭”字左邊為正局,右邊“頁”呈右傾之勢。明陳道復《自書詩卷》中“境”字則左邊為斜勢,右邊取正局。都形成了很好的欹正對比之美。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乾貨,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行書是楷書的小偽。不要一看到偽字就以為是壞的。小偽是什麼?就是略有改變。在楷書的基礎上略加改變。


(從圖片中的字看有的字完全就是楷書)

既然是在楷書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書體,寫好楷書就是練習行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這不是說只有先寫好了楷書才能練習行書。而是在練習楷書的同時,一起練習行書。


在練習行書時,參照楷書的筆法,改變楷書的結構,速度上加快,點畫間的承接連帶,得以顯露。把楷書一招一式的間架,以流暢的運筆,或遊絲連接,或形斷而意連。或居減省筆畫。

書法所貴者為筆法。任何書體都離不開筆法。書體雖然形體各異,而筆法卻貫穿始終。方筆的寫法,就得用方筆的寫法。圓轉,就得用圓轉的寫法。區別的是,你在方折的地方,我用圓轉。我用方折的地方,你用圓轉。如此而已。結構用筆,只在於各人的運用習慣上。


(圖為臨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所以,書法的技巧,全在於筆法的運用。筆法通,樣樣都通。最佳的練習方法,楷行草一起練習。才能體味出各體間的關聯殊異。


子衿tjk


行書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書體,實用性強。在學習行書的過程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1、要重視臨帖。學習行書的人一般會有一定的楷書基礎,雖然行書承襲楷書,但它畢竟已成為獨立的書體,它的用筆也有其獨特的技巧,不臨帖不能熟悉其特點。

2、不宜過分強調和濫用行書的用筆特點。行書用筆有多圓少方、多露鋒少藏鋒、多有遊絲相牽連等特點,但不能用於強調,否則,圓筆太多字體軟弱圓滑,露鋒太多顯得輕浮,筆筆牽連如同蛛網密佈。

3、學習行書宜先熟悉偏旁部首的寫法。學習行書,瞭解並掌握了偏旁部首的寫法,就能瞭解行書的造型規律,舉一反三。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學習行書一要找準路徑,就是“晉人——王羲之——聖教序”這個正途

1.學行書自晉人入手

因為東晉行書達到歷史上的最高峰,而且至今未能被超晉人行書是書法文人化而昇華至高境界的表現;藝術穩定性規律決定後人難以超越;後人體會和對比,晉人格調最高。

2.學晉人自王羲之入手

歷代帝王最推崇王羲之;歷代書法專家理論家奉王羲之為楷模;歷代行草大家皆出自王羲之。

3.學王羲之自《聖教序》入手

《聖教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王羲之行書》,即懷仁選王羲之行書而集成,故優秀規範,是經典中的經典;因集字排列而理性,各個獨立,便於初學;因是刻石,線條速度較慢,書寫比較從容,易於學習;因刻石而增加了蒼茫感,力量感和趣味;因刻石而泯滅微觀縈帶及雜毫,筆法更宏觀,便於把字寫大,便於進入創作;資源豐富。全篇近2000字,吃透《聖教序》,則王羲之的行書筆法、部首、結構等要素盡矣;《聖教序》是一長篇美文,讀懂了,提高文學水平,亦可領會哲理、佛意,提高素質。

學習行書二要抓住關鍵,這個關鍵就在於“解散楷法”

不同於楷書的規範嚴整,講究橫平豎直、均衡對稱、同大等距、勻速行筆等。行書是最自由的一種書體,它的兩個特點:一是筆法最豐富,二是造型(結構)更富於變化。因為行書極盡變化且不可捉摸,所以寫好行書得關鍵,就是解散楷法、祛除束縛。

如何解散楷法?

楷書要逆鋒起筆,行書就順鋒起筆。楷書要回鋒收筆,行書就出鋒收筆,等等。

楷書既要藏鋒,又要回鋒,所以行不起來;行書起筆順鋒,收筆出鋒,所以行起來了。

這裡面就五個口訣“順勢下筆、使轉呼應、輕重變化、方圓兼用、以斜取正”。


新中式生活


技巧很難說,但勤奮和細緻非常重要,多寫多看多臨,觀察細緻,這就是技巧,熟能生巧!雖然這麼說,但有些東西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第一,路子正確,就是臨古必須要找對方向,古人說:取乎法上 ,僅得其中,取乎法中,僅得其下!魏晉二王為上,從魏晉學起,學的好的話也就得到一半,如果從唐宋學起,學的再好也學不到太多東西,所以,行書應該從魏晉入手,學二王,可以從《聖教序》開始,聖教序為王羲之集字,是歷朝歷代書法學習最重要的法帖之一!然後學習二王墨跡,學一段時間之後,當然可以從二王出來,然後再學習別的書家,然後再回二王,反反覆覆的臨帖學習!最後從臨創再到創作!




王羲之手札不二法門



第二,行書講究變化

臨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單字的變化,筆畫的粗細,方向,疏密,錡側,開合,高低,輕重等等,還有就是起行收的變化,王羲之高明就在於每一個字都不一樣,包括一個字的好幾個地方起筆都不一樣!轉折方圓的變化!

第三,注意章法的學習

章法是一幅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臨帖學習要學習章法,以至於學以致用!

關於什麼字體好這個看個人喜好,有人喜歡趙孟頫,有人喜歡董其昌,有人喜歡二王,有人喜歡蘇軾,有人喜歡米芾,是誰無所謂,字體也無所謂!當你入了門之後就會覺得都好!所以沒法下結論!

我臨寫聖教序和手札一年多,但是再臨下去沒有什麼進步了,我從魏晉走出來,現在臨習王鐸行書,一段時間之後再回到魏晉!目前我的路子就是這樣

臨寫王鐸

因為我是初學者,自己懂得還不多,但是我喜歡把我知道的東西分享給大家!說的不對的地方還希望各位書友批評指正!謝謝


墨寶


學行書得有一定基礎了以後,有最基本的控筆能力。初學者最好先練幾個月的篆書,把線條練好有一定的空筆能力了,再練練隸書就可以學行書了。行書可以從蘭亭序聖教序開始,智永的千字文也行,練千字文可以進行集字創作,千字文裡面常用字基本上都有成就感比較強。選好字帖以後,最好是買兩本一本拆開放大雙鉤。一本帖子挑出代表性的幾十個字放大, 雙鉤添墨反覆練習記住筆法和結構。然後對臨背臨把這幾十個字吃透。就可以通篇臨寫了,通篇臨一段時間了就意臨。練到這裡就可以進行創作了,然後就臨創結合創作找出自己的不足,在有目的的去臨帖。反反覆覆終其一生,練習寫字沒有終點只要活著就練。自幾愚見和朋友們交流多指正


舞墨21


個人認為學習行書的技巧有以下幾點

1,行書的特點就是起筆,收筆都不需要藏鋒,而是露鋒起筆,很灑脫,很自然。

2,行書最注重的是變化,比如單字結構每個筆畫都要有所變化,比如佳字的四個橫的方向,長短都要有變化,這就好比書聖的蘭亭序,有21個1之字,但是每一個都不盡相同!

3,注意方圓的變化,每個轉折處可能是方筆,可能是圓筆,也可能方圓結合,但不可能一一個字的轉折處都是方筆或者都是圓筆,那樣的話就會失去行書的趣味性!

至於哪種字體好看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喜歡二王的,有的喜歡宋,有的喜歡明清,還有喜歡近代的!

但個人比較喜歡趙孟頫和董其昌的!

希望回答可以對您有所幫助!


SunnyM陳小貓


行書是一種常見的字體,灑脫,豪放,自如奔放。行書在於運筆的掌握,字形的變幻,形書專成一體。根據我多年的書寫經驗,編寫而成的《硬筆書法速成》從字形,結構,筆畫全面學習,共四本練習冊,分別從筆畫,學形,結構,獨體字系統學習。受益匪淺,頓時領悟行書的奧秘,快速提高寫字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