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撞了別人的小孩,小孩的家長對著你家孩子罵,你會罵回去嗎?

靜待花開135181322


我是育兒思考帽,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思考與探索,育兒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做智慧父母,傳播育兒正能量!

問:如果你家小孩玩的時候不小心撞到別人家小孩,對方家長不依不饒怒罵你家孩子,你會罵回去嗎?

答:不會。怒罵回去等於把自己的三商(智商、情商、財商)拉低到和對方一樣的水平。四部曲處理法:

第一步:鼓勵孩子勇敢向對方孩子道歉。

第二步:查看確認對方孩子有沒有因被撞而受傷。受傷送醫院,沒受傷看第三步。

第三步:安慰自己的孩子。

第四步:不管對方如何怒罵發飆,整個過程保持心平氣和,從容做完自己該做的一切,然後,走人。

如果,不講理的發怒是吃屎的話,難道,別人吃屎,自己也要跟著吃嗎?

NO,淡定的微笑著看他吃就好啦。

拋磚引玉啦!歡迎朋友們吐槽、拍磚!😊🌹謝謝大家!



育兒思考帽


就在今年的 4 月份左右,一個小視頻迅速刷爆了家長們的朋友圈,視頻顯示,4 月 11 日杭州某商場遊樂場,一個看起來 5 歲左右的女孩,在玩的時候,從一個 2 歲不到小男孩身上踩過。

男孩的媽媽情緒激動,屢屢要求女孩道歉;女孩的媽媽叫上孩子連聲道歉,但男孩媽媽依舊不滿意,甚至多次拉扯女孩;

最後事情失去控制,這位媽媽還和旁邊勸架的群眾扭打起來……

這個情況就很符合題主的情況,丁媽在事情發生之際,就在我們媽媽群裡討論過了一番,大致分為兩種觀點:

1. 女孩即使有錯在先也只是個孩子,女孩的家長也都已經道歉了,男孩的媽媽不依不饒,還吼叫拉扯,簡直太過分。

2. 女孩 5 歲多還去欺負比她小那麼多的孩子,一看就是家裡管教不力的熊孩子,欺負人習以為常,活該被別人家長管教。

其實,在丁媽看來,這種情況也無法從一段小視頻裡面看出端倪來,但不管是打人孩子的家長,還是被打人孩子的家長,從初衷來說肯定不希望自己孩子去欺負別人,也當然不願意看到自己家孩子被別人欺負。

在大家帶孩子玩樂的遊樂場和公園裡,這類由孩子之間的衝突上升到大人間衝突的例子並不少見,這引申出兩個問題:

對孩子來說,需要的是教育:

孩子愛欺負人或容易被欺負,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去教育?

對於家長自身,需要的是心態調解:

孩子之間的衝突,家長該不該介入?介入的「度」又在哪裡?

丁媽想說的,孩子還小,教育可以慢慢來,但為人父母要以身作則,還是希望大家「有話好好說」,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在孩子面前,特別是在自己家孩子的面前,吵架打架,都不是一個「好的榜樣」。

所以,既然題主的寶寶是無心之過,而對方家長情緒失控,可以在當時以衝突最小化的方式處理,給孩子樹立起榜樣,這不是一種妥協與認輸,而是對孩子的一場教育。


回家之後可以和寶寶解釋,寶寶有沒有做錯,爸爸媽媽為什麼會這麼做,以及這麼做好在哪裡,也可以進行一場家庭討論,下一次該如何避免,也是一樁樂事。

本文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比起熊孩子,失控的家長可能更可怕(作者:丁媽)


丁香媽媽


兒子一歲八個月的時候,我一個人帶兒子去水果店買水果。寶寶平時很乖,但是那天結賬的時候前面站了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姐姐,兒子估計想跟她玩兒,就把那個女孩的胳膊拍了一下,那小女孩立即大哭,我馬上蹲下來第一反應是讓兒子說對不起,寶寶很乖馬上用不標準的發音說了對不起,同時那個女孩的媽媽立刻不得了,手上還抱著一個兩三個月大的孩子惡狠狠地對著我兒子說:“咋了,不得了了,還打人,趕快給我道歉,這麼小就這麼壞,以後遇到更厲害的不打死你。”然後扭頭對著她女兒說:“他沒教養,你別哭了。”這時那女孩哭的更厲害了,像是斷胳膊斷腿的那種,這時候我很尷尬心裡非常不舒服我就說:“就是摸了一下至於嗎,他才一歲多能多大勁呢!”那女人說:“你認識我們嗎?你又不認識我們摸我們幹什麼!”我竟無言以對,抱起孩子自動屏蔽她越來越大的叫囂聲。我抱著我兒子跟我兒子說:“寶寶很棒,該道歉的時候就道歉了,以後跟自己的小朋友玩,不要隨便和這些不認識的小朋友打招呼,好不好?”兒子似懂非懂的說:好!這件事情我當天晚上委屈了一晚上,以我的性格面對那女人對我兒子的不依不撓的指責我會拿出我最潑婦的狀態,可是當時兒子在,我一發火兒子就會有反應,甚至會有些心理陰影以後交朋友方面,所以後來我想想,雖然我憋屈,但是這個方式是對兒子最好的,我平靜的態度沒有對兒子造成任何影響,他出門就蹦蹦跳跳的,所以我覺得不管任何時候,家長的反應才是最能影響孩子的,這個社會不講理的家長很多,以後再遇到這種事情我會從兒子的角度出發,我不想讓孩子看到我潑婦的一面,也不想讓任何事情影響兒子性格的形成。


woow在下匕禾頁


答:每個家長碰到自己孩子被別的大人罵的事情,都會很生氣。事情的緣由是你家寶寶玩小電動車壓了一個小孩的腳,你第一時間跑過去看那小孩有沒有事,但對方小孩的爸爸就直接把你家小孩罵哭了。每個家長都心疼自己的孩子,這可以理解。但那小孩的爸爸還沒等人道歉就直接開罵,這顯得他自己很沒有修養。雖然他那暴躁無理的舉動傷害到了你的孩子,但在他的孩子面前,這位父親卻做了一個壞的榜樣。

就算他罵你的寶寶沒有教養,其實那樣的父親“言傳身教”很可能帶出沒有教養的孩子。所以我覺得你沒有必要跟那種人去計較,更沒有必要去跟他對罵。雖然你的孩子不是故意壓了對方小孩的腳,但畢竟給對方寶寶帶去了驚嚇和傷害。還是該讓你家孩子跟對方寶寶道個歉,不是論有理無理的問題,而是讓自己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就該道歉,這對他以後的成長有好處。

跟一個沒有教養的人去計較,反而顯得自己沒教養。我倒覺得你老公和對方孩子的媽媽的做法很好,值得為他們點贊。

你的孩子被罵,他肯定會覺得委屈和難受。你要安撫好你的孩子,並讓他知道因為自己玩電動車不小心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是不對的,讓他以後玩電動車小心點,不是傷害到別人也不要傷害到自己。你就消消氣吧。祝願你家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文海撈夢話育兒


今天這個問題,我用一份相同經歷來回答你。


我的一位同事小李,她就遇到了相同的經歷,事情是這樣的,剛從幼兒園出來,孩子看到小李就向她跑來,不想撞倒了另一個小朋友,小朋友的鼻子出血了,對方媽媽看著孩子流血了,指著小李的孩子就罵,看看小李是怎麼做。


小李先怒視對方家長一眼說:“你在沒完沒了,我對你不客氣了”,然後,蹲下來,心平氣和的對自己孩子說:“孩子,撞到人,說對不起了嗎”?孩子也嚇壞了,哭著說:“媽媽,我說了”,小李安慰孩子說:“沒事兒,你很棒”,然後,她把自己的孩子領到一邊站好。


然後,非常鎮定的走到那位雞飛狗跳的家長面前,毫不留情連環兩巴掌呼過去,指著對方的鼻子說:我告訴你,這倆巴掌是替孩子回你的,你也配做人,更愧當媽……一番激烈的言語反擊後,同時撥打了110。

在看對方,剛才還雞飛狗跳的,突然間傻眼了,待回過神來還想要理論,被旁邊接孩子的家長攔著,十分鐘後警察到了,小李向警察同志說明了情況,主動要帶對方的孩子去醫院做了消炎處理,孩子沒有大礙,孩子的家長也沒了脾氣,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小李的行為也回答了您的疑慮,同時,也教育了自己的孩子:

1.負責,不管任何情況下,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即便你是無意將別人碰到,也要為你的無意負責,即帶著小孩去醫院做消炎處理。


2.反擊,當你的人生受到了語言或肢體的攻擊時,要勇敢的反擊,而不是選擇躲避或委屈忍讓。


3.用法律保護自己,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而不是,只用蠻力。

這個問題同時也延伸了一個關於孩子受欺負了要不要還手?


部分爸媽認為不應該教小孩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我今天要告訴您的是:讓小孩學會友好跟小朋友相處前提下,也需學會保護好自己。


"逆來順受"是我們傳統思想中的"毒藥",如果孩子從小受欺負不敢反抗,或者覺得自己不應該反抗,他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在他成長過程中會遭到越來越多的欺侮。


隨著孩子長大,培養他們適當社交技能、讓孩子擁有自信心才是避免被欺負的關鍵,學會聰明地保護自己,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所以,遇到類似的事情跟小李一樣反擊表示支持。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有書共讀


小朋友一個人太孤單,玩著玩著就會覺得沒意思。所以需要找小夥伴一起玩,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出主意出點子,玩出新高度新花樣,這樣才會開開心心。同時,小孩子在玩鬧過程打打鬧鬧、磕磕碰碰也是很正常的。

家長需要擺正心態,放開一些。儘管現在孩子很寶貝,被別人弄到了很心疼,但必須保持冷靜。換句話說,孩子自己不小心摔一跤,摔痛了嚎啕大哭,家長怎麼辦?把孩子罵一頓嗎?


當兩孩子在一起玩不小心弄哭了其中一個,沒有哭的孩子家長不管自己孩子有錯沒有錯,應該先安撫一下哭的孩子,也教育自己的孩子去安撫對方,確實是自己孩子的錯,那麼在安撫的同時,要自己孩子向對方孩子道歉。如果事情有點嚴重了,家長應該主動提出來,要不要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該做的都做完了,事情也該結束了。

但是,如果對方家長不講道理,瞎嚷嚷把孩子嚇哭,那麼,我們先把自己的孩子安撫好,第一要考慮的是不要嚇著孩子(孩子壓到另一個孩子的腳,知道自己闖禍了,肯定就嚇得不輕,再加上對方家長瞎嚷嚷,孩子應該會很害怕,為了不給孩子留下陰影),如果對方孩子根本就沒事,就立刻把自己孩子帶離現場。


像這種沒素質沒教養的家長,犯不著當場跟他對罵把孩子嚇著。不過心裡可以鄙視他無數遍。像他這種素質的人,以後讓小孩子儘量離他孩子遠一些,即便孩子們當沒發生事一樣在一起玩,那也要小心翼翼的陪在邊上看著,防止再無意中弄到對方小孩惹麻煩。


讓這種素質的人自己意識到處事太沖動,會導致自己孩子沒朋友,他就不再會那樣衝動的出口傷人了。


二胎全職媽媽親子


今年年初我帶2歲多的兒子去公園遊樂場玩,他站滑滑梯口的時候被一個小孩踢了一腳,那個小孩的意思應該是不讓我兒子上去,我走過去拉開我兒子並對那個小孩說這樣不對的,不能踢人家,可是站一邊孩子他媽就不樂意了,非得說沒有踢,可我兒子當天剛好穿白色心形的毛衣,剛好心形那個位置踢出個腳印,黑黑的,當時我也跟她吵了幾句,然後她說是我打她孩子,得叫幫人打死我,一點都不講理,我一直重複地說:小孩子打架很正常大人拉開自己的孩子好好教育,明明是你的孩子踢了我孩子,你反過來還說我打你孩子,簡直就是無賴。她說:你才無賴,冤枉我孩子打你孩子,然後滿口四川髒話飆出來。旁人都勸我們不要吵,我就帶孩子另一邊玩,她就帶孩子去沙池玩,不一會兒看她拿紙巾搽孩子的鞋子,過一會就跑過來說她孩子根本沒有那麼髒的鞋子,我兒子身上的腳印根本不是她孩子踢的,她還一個勁地搽她孩子的鞋底給我們看,大家都耐不住說她了,這個公園地板上本來就很髒,加上孩子們都在沙池玩了的,說我冤枉她孩子傷她孩子自尊,叫我帶我兒子去拍片看有沒有沒踢傷,如果沒有就是現在冤枉他,簡直就是不可理喻,我說如果真踢成這樣就沒那麼好說了,我都說了我不再計較,你教育好你孩子就行,實在無奈我就問她孩子,說:小朋友你告訴阿姨 你剛才是不是踢了這個小弟弟,你說實話,阿姨不怪你。他點點頭不說話。這下那個女的非說我逼她孩子說的。剛才我看到有監控,就對她說 不想跟你吵,那裡有監控 我們去管理處調看監控就一切明白。她才歇菜不說話,拉著孩子一路罵就走了。


暮歸農


如果我的孩子不小心撞了別人的小孩,小孩的家長對著我家孩子罵。我想我不會罵回去。我會這麼做:

一、關注被撞小孩

為了表示尊重,一邊拉過自己小孩一邊蹲下來關心問詢被撞小孩哪裡撞到了?疼不疼、要不要緊?觀察有沒有問題。因為是自己小孩不對,所以一定要先關注被撞小孩。也是讓被撞小孩的家長將注意力轉移到我們在關心他的小孩身上。降低他的緊張、憤怒情緒。



二、關注被撞小孩家長

向被撞小孩的家長說聲對不起!因為自己的不小心沒照顧自己孩子,才讓孩子撞到了。好好的和他進行溝通。如果可以的話對自己小孩說,阿姨(叔叔)看見自己孩子被撞到一定也跟媽媽(爸爸)緊張你一樣。我們一起跟阿姨(叔叔)說聲對不起。



三、關注自己孩子

給孩子點時間,先別急著逼孩子說對不對起。可以蹲下來,看著自己孩子,對孩子說,對不起,剛才爸爸(媽媽)沒提醒到你,讓你不小心撞到了這位小朋友,你現在的心情一定不是很好對嗎?(孩子點點頭或者無語)這個時候,馬上對孩子說,我們撞到了別人,應該要向別人道歉。

四、情況複雜

如果被撞小孩媽媽還不甘罷休,繼續說對不起,然後直接告訴她,留聯繫方式,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們願意全然負責。說完趕快帶孩子離開。



五、及時正向引導自己孩子

在第四條的基礎上,好好對自己孩子說,剛才不小心撞到別人,有什麼感受?用心聽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看到:做為被撞孩子的家長一定會難過的,不小心撞到了別人要及時向別人道歉。當別人氣還未消時,也要表示理解。今後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小心安全。


陳俊欽老師


我是一名教師,遇到這種情況,即使孩子受點委屈,無論如何都不會罵回去。辱罵他人的行為極不道德,同時,可能激化矛盾,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先禮後兵

我會為自己孩子誤撞別人的孩子而主動道歉,求得對方的理解和諒解,畢竟孩子之間的事兒,力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沒必要大動干戈。同時,及時瞭解被撞孩子是否受傷,一旦受傷馬上就醫。

如果對方適可而止,不妨坐下來,耐心進行一次有效溝通交流,化解矛盾糾紛,避免留下隱患。但對方如果一味得寸進尺,不依不饒,決不會任其辱罵自己孩子,堅決據理力爭,維護孩子應有的權益。



成長代價

做老師的緣故吧!總是善於換位思考,總覺得偶爾讓孩子受點委屈和挫折也不見得是壞事。讓孩子知道外面不比家裡,外面的人也不比父母,不是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實現的。

孩子總會長大,父母的羽翼不能保護一輩子。成長就會有經歷,甚至會付出一定的代價。經歷過幾次,孩子就會“吃一塹、長一智”,會受到洗禮和磨練,自然就會開動大腦想對策,這就是成長。



適時回擊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自己的孩子不小心撞了別人的孩子,就是孩子之間的小事兒。成人參與其中,作出不理智的行為,特別是遇到蠻不講理的人,我們也不能一味的讓孩子揹負所謂道德禮貌的包袱而一直受侮辱。

在競爭社會,教孩子學會適當反擊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平時告訴孩子一定不能先欺負別人,但是受到欺負時,你一定會幫助他,如果你不在身邊,就讓孩子自己衡量自己跟對方的實力,選擇忍讓或者反擊對手也並非不可!但不能逾越底線,更不能觸及法律紅線。



成長過程中,孩子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突發事兒,教育孩子不能持強侍弱,但也不能任其欺辱。所以保持好自己的心態,正確的引導孩子是才是我們父母應該放到首位的事情!


俺油菜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是我可能第一反應會想要還擊,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我再多想一秒,低頭看到我的孩子那麼害怕、無助,我會在第一時間帶他離開這個環境,儘量安撫他的情緒,讓他感到安全,這可能比我去吵架,爭那一口氣(孩子並不能理解這一點)要更重要一些吧。

一般情況下,當孩子之間發生了衝突,尤其是還有孩子受傷了,家長第一時間應該是確認雙方孩子的受傷狀況,如果需要,立即去醫院醫治。接下來就是安撫雙方孩子的情緒,甚至對方情緒激動的家長,也需要我們儘量心平氣和地和他溝通,商量一下,先讓各自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

如果對方家長情緒激動,那麼溝通的時候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畢竟有時候情緒是很難控制的,有的談話內容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如果家長富有攻擊性,那麼耳濡目染會對孩子也產生不好的影響。

然後再詢問事情的經過,不偏袒,不過激。如果是自己孩子的責任,要教會他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同時注意措辭,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但如果不是字孩子的過錯,也要維護自己孩子的尊嚴。總的來說,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錯了,爸爸媽媽會陪著孩子一起承認錯誤,尋找補救措施;如果孩子沒錯,爸爸媽媽也不會實行“各打五十大板”的平均主義。

另外,作為家長,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發生這件事後的感受和心情,給孩子一個表達內心情緒的機會。如果孩子心情比較低落難受,可以給孩子適當的安慰和擁抱,並告訴孩子,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要怎樣保護自己。

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表演情景劇的方式,來教會他遇到這件事情之後,應該怎麼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