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沒有那種文學才華橫溢,而個人武力值又相當強悍的人物?試說兩個?

生活爆破手


非辛棄疾莫屬。

先講三件武力的事,才說他的詩詞。

一、年輕時,招募兩千人抗金,後投奔耿京義軍,做了義軍的掌書記,掌管文書、出謀劃策,“上馬擊賊,下馬草檄。”而後,起義軍義端和尚攜印叛逃,辛棄疾日夜兼程,追上義端,提頭回來複命。

二、南歸宋朝,得知曾經的統帥耿京被殺,義軍解散,罪魁禍首是張安國,聽聞消息後,二話不說,招募五十多人的敢死隊,日夜兼程,奇襲萬餘名金兵把守的軍營,擒拿張安國,直接帶回臨安,梟首示眾,何等英豪。

這是辛棄疾的頂峰時期,可惜得不到重視,從此被逼當了一個優秀的詞作家和文人。

三、公元1175年,茶商不堪苛捐雜稅,以賴文政為首聚眾作亂,朝廷先後調換三任提刑,動用上萬兵力圍剿,也沒能控制局勢。宰相葉衡推薦辛棄疾任江西提刑,“節制諸軍,討捕茶寇”。他到達贛州後,採取重兵圍困、多路協作、招安分化等方式,誘殺了賴文政,輕鬆平定了歷時半年的茶商之亂。

主要辛棄疾出馬,快刀斬亂麻,手起刀落,直取敵人性命。

說說他的詞。

有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豪邁,有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的無奈,有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可愛,有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清新,有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的抑鬱。還有什麼詩詞是他不會的。

其實,他是個武將,只是不被重用,最後被活活逼成了我們現在廣為流傳的豪邁詞人代表。


每天讀宋詞


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答題當如此。此題已有995個答案,所列舉的人,主要有以下幾位:

李白:天才詩人,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歷史上頂級詩人,也是劍客,長相清奇,人稱謫仙人,目光如電,俠氣縱橫,自稱曾殺過人,其《俠客行》說“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辛棄疾: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詞人,武力超群,虎背熊腰,被人看作“青兕”,就是像犀牛一樣的猛人。20歲左右,在山東一帶糾集2000人的義軍,抗金,先後誅殺叛徒義端和尚、張安國。特別是帶領50名騎兵,夜襲金兵大營,在幾萬人中,把主帥張安國生擒活捉,送到南宋都城臨安,梟首示眾。當代宋代文學研究名家王兆鵬先生《重回歷史現場——辛棄疾生擒張安國始末考釋》,詳細解讀了辛大俠的這段輝煌歷史,可以參看。

後來,辛棄疾又多次評定南宋內部的叛亂和農民起義,收復中原,也有宏大規劃,上《美芹十論》《九議》給宋孝宗。辛棄疾在南宋時,被視為大英雄,陸游等人都非常崇拜他。

相對而言,辛棄疾比李白更能夠稱得上是“文武全才”。


被稱為文武全才者還有以下諸人:

漢魏南北朝的曹操、諸葛亮、張飛、劉琨、杜預和王羲之。

唐宋時期的李存勖、張齊賢、范仲淹、岳飛、虞允文和陸游。


明代的王陽明(王守仁)、于謙和袁崇煥。

清代的曾國藩。

有些答案,題主問的文武全才的古人,有人竟然列出20世紀的人物,就不太合適了。還有說孔子“文武雙全”,腦洞也忒大了吧。有些竟把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物,比如林沖和盧俊義當作歷史人物,這都是哪跟哪啊!


除了以上其他答主所列的十多位“文武全才”的人物,答主再補充幾位:

清代的納蘭性德(納蘭容若

他是大學士納蘭明珠的長子,“京華三絕”之一,被況周頤和王國維等大師表彰的大詞人,著《飲水詞》,存詞349首。對儒家經典也有研究,酷愛《左傳》,又有《通志堂集》《淥水亭雜識》《詞韻正略》《陳氏禮記集說補正》等作。他的武功也非流輩可比,加上跟清代皇室有親,康熙剛開始讓他作御前三等侍衛,繼而晉為一等侍衛。這是一般文人所不及的。


宋代的醜鬼詞人賀鑄:

賀鑄,醜男一枚,頭上沒有幾根黃毛,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寫的詞,特別是愛情詞,卻纏綿感人。其《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感人無比,《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有名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贏得了蘇東坡和黃庭堅等人的讚賞!

賀鬼頭武力還非常突出,年輕之時,大街上混混們都害怕他。他最初做的官都是武將序列,做過類似刑警隊隊長之類的官,後來經過蘇東坡等人的推薦,才作了文官。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文武全才,可以出生在重文輕武的宋代,還是宋太祖皇后賀氏的親戚,屬於皇親,很難有用武之地了。


唐代的大詩人高適:

和李白、杜甫等人不一樣,高適詩歌寫的好,富有遠大抱負,更有將帥之才,而李杜的政治軍事才能,大家還是有所懷疑的。李白晚年追隨永王李璘,企圖割據江南,與唐肅宗李亨爭奪皇位時,高適向唐肅宗主動請纓,要評定永王之亂。結果,他領兵去沒多久,就把永王的人馬乾翻了,李白也被高適手下人捉到監獄裡了。

之後,高適一路輝煌騰達,做到節度使。

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文武全才,而且也是大器晚成,落魄大半輩子,到了五十歲以後,才逐漸起色,躋身統治階層了。

[文武全才、出將入相的周公旦]


西周的周公旦:

民間皆知“周公解夢”,而此周公,就是周文王四子,武王弟弟周公旦。他曾自我表彰,予“多才多藝”,《尚書》中,記載了他的很多事蹟,他曾完善分封制度、製作禮樂制度,據說《周禮》和《尚書》的一些篇章,都是他作的,他後來成了孔子仰慕的對象。他作了許多詩歌,《詩經》中的一些篇章,也歸在他名下,即他也是詩人。

而他更是軍事家,當武王死後,新天子成王年幼之際,他輔佐成王處理朝政,還評定了管叔蔡叔、武庚和淮河一帶少數民族(即淮夷)的叛亂,還滅了在今山東一帶的奄等五十多個國家,把周王朝的疆域拓展到大海邊。

可以說,周公比諸葛亮的文韜武略更突出,至於岳飛、辛棄疾等文武全才,可惜不像周公那麼幸運,沒有用武之地,自然也難以留下豐功偉績,而只能讓後人惋惜不已了。


就補充以上四人吧,如覺文章不錯,還望點贊、轉發鼓勵~~

您知道的文武全才的古人,還有哪些?留言告訴大家吧~~



風雅人文觀察


這類人物,常應了一句老話:人不可貌相。下面這兩位就是典型:看上去弱不禁風,其實一身武藝強到逆天的文化大牛。

首先一位叫人意想不到的強人,就是中國古代書法的泰山北斗人物:王羲之。

現代人說起王羲之,常讚歎他優美的書法墨寶,而且說到書法家,在好些人的印象裡,經常就是弱不禁風的優雅文士。放在王羲之生活的魏晉年代裡,文化階層更崇尚變態的病態美,同時代的好些文化大牛,經常就是一副病歪歪的樣子,就要吸毒嗑藥都成了優雅時尚。但身為一代書法宗師的王羲之,絕不是這樣!

相反,很負責任的說,一代書法巨匠王羲之,更是一位雄健豪邁的好男兒。他的“雄健”程度,可以先瞧他的練字模式:經常懸空持筆,筆桿上面頂著一塊大磚頭。練到最爐火純青的時候,筆桿子上頂著四五塊大磚頭,照樣筆墨揮灑,寫出滿篇俊秀墨寶。後來用這招訓導兒子王獻之練字,還採取魔鬼練法——每次小王獻之正拼命頂著磚頭苦寫時,他突然出手抽兒子的筆,以兒子的手多次被砸腫為代價,練出兒子過硬的執筆功夫!

設身處地就知道,這一手雄健筆法背後,是多麼強悍的臂力!

身體素質如此爆表的王羲之,習武更是好手。比起後人熟知的書法家榮耀,他在東晉卻還有另一榮耀光環:東晉劍術高手。一身刀劍功夫,多年來在東晉的貴族圈裡十分出名,每次參加飲宴,喝高興了就當場舞劍助興,一片劍花飛舞博得滿堂喝彩。而且千萬別拿這當花架子。他擔任右將軍職務時,也曾多次視察部隊,和好些沙場戰將都實打實切磋過,幾乎從無敗績。

正是這百鍊成剛的武藝,與他一生精研的書法完美融合,終於成就了《蘭亭序》震撼中國文化史的神奇筆力: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而比起一生爵祿顯赫的文化大牛王羲之來,明朝一位知名度十分低調,半生更十分坎坷悲苦的文士,卻也同樣堪稱文武才華強到亮眼的厲害人物:韓上桂。

韓上桂這個名字,在今天已經十分陌生。但在明清年間,這位生在廣東番禺的書生,在文化界卻有如雷貫耳稱號:萬曆年間嶺南第一才子。甚至比起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宗師地位,他在中國戲曲史上,也是公認同樣的等級:身為湯顯祖後明朝戲曲界最牛人物,代表作《凌雲記》傳唱數百年,慷慨壯烈的創作風格,感染得多少明末志士慨然報國!明末風流人物扎堆的文化界裡,絕對的泰斗級人物!

但對於韓上桂來說,哪怕貴為文化大師,在他的人生追求裡,都不過是個小目標,他真正的理想,終其一生都不曾磨滅:建功沙場,浴血報國!

為這個看似瘋狂的追求,這位寫得風雅唱詞的藝術大師,從年輕起就開始了另一種艱難磨鍊:不惜重金遍訪名師,苦練騎射擊劍武藝,更辛苦蒐羅各類國防情報,苦苦思考邊防良策。驚人的軍事天賦陸續爆發:進京趕考的路上,單槍匹馬就收拾沿途土匪,甚至因為扭送被他打殘的土匪去官府,還差點誤了開考日期,就這麼走一路殺一路,殺進北京考進士。

而且還沒開考,這位未來的戲曲大師又把考官嚇一跳:當時正是萬曆朝鮮戰爭殺的慘烈時,他直接一封奏疏,憑著多年來對日本的情報蒐集,竟與明朝名臣金學曾不謀而合,提出了海軍奇襲日本的驚天戰略。參考當時的戰場情況,這瘋狂構想可不是寫戲亂編,相反是大智大勇的卓越戰略!

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考場上,這位熱血青年就能洞察沙場風雲,為前線將士找出致勝之路。如此天賦奇才,正如二百年後,清朝學者們對他的由衷歎服:立中興之朝,稱重臣亦可也!如果趕上好時代,這位晚明全能天才,極有可能根本不混戲曲界,相反會出將入相,締造不世之功!

但倒黴的是,他偏偏趕上了一個壞年代,這是萬曆皇帝正歇菜的年頭,神聖的科考早成了黨爭的工具,不肯趨炎附勢的韓上桂,幾次科考都悲催落榜,而他對大明邊患的精準預見,卻一個個悲催驗證:尤其是遼東長期裝孫子的努爾哈赤,如他預判的那樣囂張反水,以橫掃遼東的八旗大軍,成了明朝國防大患。眼睜睜看著這一切卻無奈的韓上桂,只能寄情戲曲詩詞間,就這麼悲憤的玩票,還玩出了名滿天下的文化成就!

但即使在憑著聲譽鵲起的戲曲創作,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後,面對晚明北方深重的國難,這位文化牛人卻是血不曾涼。崇禎年間時,他不顧官職卑微,慨然投身遼東前線,雖然做的是籌糧督餉之類的苦活,卻樣樣做得有聲有色。但是賣力苦幹,也難挽大明朝日落西山。崇禎十七年,當北京淪陷崇禎殉國的消息傳來時,身在寧遠的韓上桂痛哭許久,慨然選擇了絕食的方式,客死在風雨飄搖的寧遠城上,享年七十一歲!

無論趕上好時代還是壞時代,這位晚明文武牛人,一如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承般,不變的,就是這樣矢志不改的堅持!


我們愛歷史


當然是我們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啊。

李白的才華不用我吹了,重點劃一下李白的茬架史。

史記李白這個人:少任俠,不事產業,名聞京師。

就是一個打主架的主。

魏顥說他:少任俠,手刃數人。

這可是殺過人啊,不但殺人,還跟老虎叫過板。

年輕的時候,李白認識了一個朋友吳指南,兩人遊歷江湖。吳指南不幸去世,這時候,來了一隻老虎,圍著李白跟吳指南的屍體轉,大概想吃肉。李白就拿起劍來跟老虎比劃,把老虎給嚇跑了。

可見功夫不是一般,有人說,李白是大唐劍法第二高手。他自己也說過:十五好劍術,偏幹諸侯。三十成文章,力抵卿相。

十五歲就是劍術高手了。他還寫過一首詩《贈從兄襄陽少府皓》: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

他還寫自己當年混社會的事: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笑開燕匕首,拂拭竟無言。

結交的都是江湖好漢,動不動就是喊打喊殺。

其實,不止李白啊,明朝以前,文武不分家,文人都會點功夫,腰上帶把劍,武人也會搞點文化工作。

跟李白同期的高適,也是一個詩人,但同時也是一位將軍。大將吳起,都知道他是戰神,但人家也是經濟學家,搞改革也是一把好手。還有王陽明,儒學大師,但論打架,也是明朝有數的軍事家。

最後,怎麼可以忘了王司徒。

三國演義記:

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朗罵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昕,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昕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司徒竟然可以跟太史慈鏖戰三天三夜呢。


腦洞歷史觀



問:中國古代有沒有那種文學才華橫溢,而個人武力值又相當強悍的人物?試說兩個?

答:有有有,有很多的。但根據題主的要求,我不多說,就列舉兩個好了。這兩個的名字,說出來大家都得寫個大寫的服,他們就是:陸游和辛棄疾。

這兩位都是南宋時人。大家熟悉他們,不單單是歷史課本、更多是語文課本。畢竟,他們的許多作品都入選了中小學語文課本,所以,說他們的文學才華橫溢,應該沒什麼人會反對。

所以,主要還是著重掰一掰他們不大為人知的強悍武力值。

陸游出生於公元1125年,辛棄疾出生於1140年,即陸游比辛棄疾大了十五歲,所以,按年齡大小,先從陸游開始。

陸游生於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是個神童級別的人物,十二歲即可作出一流詩作,成年後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齊名,稱南宋四大家,著有詩集《劍南詩稿》、詞集《放翁詞》,晚年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現在尚存九千三百餘首,被後人譽為“南宋詩人之冠”。此外,還著有《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數十個文集存世。

現在,收錄入中學課本的陸游詩作,大多表現為憂生傷世、悲憤國事,如《書憤》裡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又如《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再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當然,印象最深的就是收在小學課本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通過這些詩作,雖說陸游的才華畢露無遺。但,也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這是個長年臥病在床的糟老頭子,弱不禁風。

陸游高壽,享年86歲,上面提到的詩作,都是80歲後的作品,長年臥病、弱不禁風,有什麼好奇怪的?

問題是,青壯年的陸游,那是很生猛的。

生猛到什麼地步?

說起來驚破英雄膽——殺虎,而且不止一次殺虎!

公元1172年,已經四十七歲的陸游應川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筆從戎,到漢中抗金前線戍守邊境。

陸游後來曾作有一首《懷昔》詩,記錄了自己在鳳州打虎的經過。詩的大意是:在某次執行巡察各防守駐地的過程中,天色將晚,一行人沿著山路馳馬趕赴大散關,山澗中的冰塊一塊塊衝下,漫天飛雪籠罩著大山,突然跳出一頭飢餓尋食的雌虎,陸游不假思索,“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用劍將猛虎刺殺,血濺了自己一身。

除了《懷昔》詩記錄這次刺虎過程外,陸詩還有其他不少作品都提到了這次“刺虎”、“獵虎”的情形。

陸游的另一首詩《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還記載了另一次殺虎經歷。

從宋至清,秦嶺山南地區一直有老虎為患。陸游某次從四川閬中出差返回漢中途中,在沔陽驛(勉縣老城)停留了一晚,次日清晨乘馬西行,行走一個多時辰,到達長木鋪(今寧強縣桑樹灣一帶),下馬早餐時,得知北山(當地人把秦嶺叫北山)有惡虎傷人。身為軍人的陸游,決心要為民除害,就帶領當地駐軍30人上山獵虎。

陸游在詩中寫:“奮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蒼崖血如注。從騎三十皆秦人,面青氣奪空相顧。”

從詩中可見,這次獵虎,用的是戈。

同樣,陸游在《劍南詩稿》《謂註文集》中也用了多首詩詞來追憶到這樁打虎軼事,如《步出萬里橋門至江上》的“騰身刺猛虎”;《建安遺興》的“刺虎騰身萬目前”;《憶山南》的“怒虎吼山爭雪刃”等等。

從這一點上說,陸游絕對稱得上打虎英雄、武林高手。

掰完了陸游,再來說說辛棄疾。

辛棄疾為南宋詞壇巨擘,後稱讚他是“人中之傑,詞中之龍”。文學思想劉克莊《辛稼軒集序》這樣評價說:“公所作,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作品除了收入語文課本深為大家所熟知的《青玉案•元夕》《清平樂•村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外,其文《議練民兵守淮疏》、《美芹十論》、《九議》“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書衡論之風”,都可稱為一時之傑作。

所以,辛棄疾的文學才華是沒得說的了。

下面說說辛棄疾的強悍武力。

辛棄疾原籍山東濟南,他出生時,靖康奇禍已過了十幾年了。

後來宋金議和,以淮水為界,即從某種意義來說,辛棄疾屬於金國人,或屬陸游詩中反覆吟詠的淚盡於胡塵的“遺民”。

但辛棄疾不甘於做一個淚盡於胡塵的“遺民”,他於二十一歲時加入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擔任掌書記,曾單兵獨騎追殺竊帥印叛變投敵的小頭目義端和尚。耿京的事業做得很大,特意派辛棄疾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辛棄疾歷盡劫難,終於謁見到了宋高宗趙構,得到了朝廷的委任,興高采烈的北上覆命。然而,行至海州途中,驚聞首領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偌大義軍煙消雲散。辛棄疾怒不可遏,“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中,如挾毚兔,束馬銜枚,間奏淮”,他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濟州敵營,把叛徒張安國擒返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辛棄疾這武力指數,應該不會遜色於關羽、張飛吧?!


覃仕勇說史


按這樣的話,就是說得滿足三個條件:

1、很有文化

2、能自主創作

3、能親自上陣殺敵

這樣的標準當然首推我嶽武穆。但是很多人寫了他,我就推薦兩個比較冷門的。

第一個:張飛

“羽、得皆萬人敵也”——《三國志集解·張飛傳》:

“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敵皆無敢近者,故(劉備)遂得免。

張飛是萬人敵,世人皆知。但很少人知道他其實還是一名儒將,《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模糊了它本來的面貌。下面請欣賞一下張飛的書法:

《立馬銘》今本雖被證實為後人偽作,但是張飛在打敗張郃後於“八濛”立馬勒石倒是事實,因為《三國志集解》作者裴松之說過原《立馬銘》“蓋飛所親書也”——要是沒有一定文采,斷然不會幹這事。

至於文學創造,正史是真的沒記載,但是我們推測張飛的文學素養應該還是不錯的;

第二個:東漢韓信——耿弇

《後漢書》:

“父況,字俠遊,以明經為郎,與王莽從弟伋共學《老子》於安丘先生,後為朔調連率。弇少好學,習父業”。

其父能與王莽這樣的大儒世家子弟交流,可知造詣頗漢,耿弇既出自這樣的家風,斷然文學素養是不容低估的,雖然他沒有作品流傳。

武力值方面,《後漢書》說劉秀派耿弇伐張步是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乃自引精兵以橫突步陳於東城下,大破之。飛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無知者。”

可知耿弇是何等勇武善戰!

再補一個,這個很少人能想起的,哈哈!

第三個:你猜~

《過舊宅二首·其一》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新,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這是他的一首詩作,水平毋庸置疑,我個人很喜歡這首,除了首聯與我的家鄉同名外,更重要的是這首詩體現了一個帝王不忘初心的可貴和真誠!

沒錯,他就是僅次於太陽大帝漢武帝的第二個最偉大的華夏帝王——的“天可汗”李世民!!

文采已不必再多說,他所流傳的詩,絕對是所有帝王中最高水平的,同時我不輸正牌的大詩人。大概,帝王中只有楊廣可與之相比。

李世民的文學成就主要還是體現在古今唯一一本的帝王教材——《帝範》這本書裡!

這是一本因“帝權”色彩而被遠遠低估的儒家經典!李世民在書裡儼然就是帝王版的孔子似的,化身成一個大儒,大談儒學之論!“天可汗”的文學素養實在叫人汗顏!

武力:沒得說了。。。。言語都是多餘的。

世民謂尉遲敬德曰:“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又曰:“賊見我而還,上策也。”去建德營三里所,建德遊兵遇之,以為斥候也。世民大呼曰:“我秦王也。”引弓射之,斃其一將。建德軍中大驚,出五六千騎逐之,從者鹹失色。世民曰:“汝弟前行,吾自與敬德為殿。”於是按轡徐行,追騎將至,則引弓射之,輒斃一人。追者懼而止,止而復來,如是再三,每來必有斃者,世民前後射殺數人,敬德殺十許人,追者不敢復逼——《資治通鑑》


無風即風


文學才華橫溢而個人武力值又相當強悍的人物,夜狼給大家說兩個。

第一個是婦幼皆知的人物,他就是三國時期和劉備桃園三結義的猛張飛。

三國演義裡的張飛,那是三國武力排名前三的武將,三英戰呂布,長坂坡一聲怒吼嚇死夏侯傑,那武力當然強悍。

歷史上的張飛,個人武力值仍是十分強悍,陳壽評價他和關羽,皆萬人敵。

而歷史上的張飛,不僅個人武力了得,而且文學才華橫溢,他的書法,竟可以達到三國大家級別,尤善草書,他曾經在大敗張郃後,在八濛山立貼為證,古蹟尤在。

同時他還擅長丹青,尤善畫美人。

而且也還是個多愁善感的詩人。

根據以上史料,有學者甚至認為張飛其實是一個超級帥哥,而不是演義中胡子拉渣的猛漢形象。

正是因為其文武雙全,家世教育良好,他的兩個女兒才嫁給了阿斗當皇后(不然為什麼關羽家閨女就沒戲,哈哈)

大跌眼鏡了有沒有?

第二個則是南宋的辛棄疾,作為南宋豪放派詞人代表,他留下了很多令後世歎服的文學作品,劉辰翁評價他“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其詞之成就,中國歷史上可以排前三。

而辛棄疾本人,除文學才華橫溢外,恐怕是中國歷史最能打的文人了,早年,他在北方積極組織抗金活動,曾經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抗金隊伍,後來併入了當時抗金領袖耿京的隊伍,當時和他一起投奔耿京的還有一個和尚叫義瑞,不料加入隊伍後,義瑞偷了耿京的帥印跑了,因為義瑞是辛棄疾介紹來的,耿京怪罪於辛棄疾,辛棄疾也對義瑞背叛組織的行徑很氣憤,於是向耿京立下軍令狀,三天之內提義瑞人頭來見,三天後,當所有人都認為小辛是在吹牛皮藉機溜人時,辛棄疾提著義瑞的人頭回來了。

後來另一位義軍頭目張安國投靠金人,並殺害了耿京,辛棄疾率五十騎夜襲有五萬眾的金營,當時張安國正在與金將慶功喝酒,辛棄疾闖入營中,生擒張安國而歸,為大哥報仇,快意江湖。

此等膽色武力,只有在金古柳的武俠世界裡能找。

他的那首詞作《破陣子》也可以算他生平的寫照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做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以武以事,以文立業,中國歷史上,唯此一人。

唐的大書法家顏真卿顏杲卿兄弟,明代大儒王陽明,都有危情時刻戰場退敵的英雄事蹟,不過勝於指揮作戰的軍事才能,真正武力值,還是以上兩位勝出。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武力值一詞得看如何理解——一般來說有兩種解釋:個人武功和領兵作戰的能力,綜合起來看:中國歷史上做到文武雙全的又何止兩人?請恕我不能一一列舉,試舉幾例如下:

孔子的儒家學說有時被認為是削弱了中國人的尚武精神,然而實際上真實的孔子是一個大力士,常年佩劍從不離身,雖然正史沒記載孔子的武功到底高不高,但多少是會些功夫的,之所以正史對孔子的武功缺乏記載是因為他從不在人前炫耀武力。除了個人的武功之外,孔子也曾率部征戰,關於他指揮戰爭這個是有正史記載的:魯國費邑的長官公山不狃發動叛亂偷襲國都,魯定公措手不及,被費邑的部隊包圍,情勢十分危急。孔子指揮申句須、樂頎奇襲公山不狃,大破費軍,救出國君。但就像他個人不推崇武力一樣,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孔子也更傾向於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

墨子門下的墨家弟子正是中國歷史最早的武林俠客,時人稱之為“墨俠”,但墨家弟子和武俠小說中獨來獨往特立獨行的俠客又有所不同——這是一個極其講究組織性紀律性、執行能力超強的跨國非政府組織,一個擁有自己獨立的軍事武裝的跨國組織,就此而言:它比歐盟還牛逼——歐盟只是一個純粹的經濟組織,並沒自己獨立的軍隊系統。嚴格意義上墨家和儒家、法家一樣是一個流派,但它又和其它流派具有顯著的不同——它更是一個組織、一種運動、一種實踐。在鋤強扶弱之外,墨家還精通光學、哲學、空氣動力學和機械工程製造等等,這算是文武雙全吧。

吳起文能變法強國,武能打造戰無不勝的無敵鐵軍。

一代學霸班定遠投筆從戎立功業於絕域之外,殊不知其兄班固著《漢書》亦有其一份功勞。

曹操文能提筆寫詩作賦,武能青兗破黃巾、白門擒呂布、官渡戰袁紹、淮南征袁術。

李世民以文治國開創貞觀之治,以武破敵滅東突厥。

岳飛嶽武穆朱仙鎮破金軍,武力值自不待言;一首《滿江紅》傳唱千古,自是文采斐然。

陸游陸放翁的詩作多為詠歎山河淪喪矢志北伐之作,這正是他長期奮戰在抗金前線的生活閱歷造就的。

辛棄疾二十一歲就加入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曾單兵獨騎追殺竊帥印叛變投敵的小頭目義端和尚,足見武力值之高,至於他的文學成就有人質疑嗎?

于謙(不是和郭德綱同臺那位,我說的是明朝那位)少年時期即刻苦讀書,志向高遠。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氣節,懸文天祥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七歲時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八歲時他穿著紅色衣服,騎馬玩耍。鄰家老者覺得很有趣,戲弄他說:“紅孩兒,騎黑馬遊街。”于謙應聲而答:“赤帝子,斬白蛇當道。”下聯不僅工整,而且還顯露出他非同尋常的氣勢。就是這麼一位少年得志的神童後來在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被俘,瓦剌大軍兵臨城下之際領導了北京保衛戰。

戚繼光作為抗倭英雄,武力值不用多言。至於他的文學成就嘛,那首“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是他十八歲時的作品,另外除了軍事家和詩人這兩重身份之外戚繼光還是一位書法家。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開創了儒家心學。但他並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而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王陽明不僅帶兵平定了農民起義,還在寧王反叛之時,偽造討伐檄文動員各地兵力,以烏合之眾擊敗強大的叛軍。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李白就是這種才華橫溢,又武藝非凡的牛人。

在《舊唐書·李白傳》中記載:李白,字太白,山東人。母夢長庚星而誕,因以命之。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

此處傳記中提到,李白為人灑脫,豪放不羈,從小就喜愛縱橫之術,經常擊劍,行俠仗義,熱善好施。

或許有人會說,李白喜歡玩劍,未必劍術就玩得好。其實在許多唐宋史料中,都提到過李白精通劍術。

在李白的《幹韓荊州》一文中,李白寫道:吾十五學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身不滿七尺,然心雄萬夫。

青年時期,李白曾有一段時間遍訪諸侯,渴望得到他人推薦。這韓荊州名為韓朝宗,乃是唐朝名臣,當時擔任荊州長史、襄州刺史、東南道採訪使,相當於如今的省部級高官。此人不但身份頗高,且有愛才之名。李白希望通過韓朝宗推薦,進入朝廷的視野。

寫給這樣一個重要人物的信函,其中列舉的必然是是事實,若禁不起核查,反而會適得其反。

從信函中可見,李白不但劍術高超,並且在十五歲時,劍術已經大成。他憑著劍術,曾經拜訪過許多豪俠,見過許多高官。

在一些筆記中還流傳李白在十一二歲時就曾經當街殺人,為此還避入山中。後來更得遇大隱士傳授武道,因此,其劍術,輕功都極為高明。

在李白的詩歌中,曾經描述李白登上黃山天都峰頂的奇觀。史料明確記載,李白是黃帝之後第一個登上黃山絕頂的人。

那時的黃山非常陡峭,根本沒有道路通達山頂。明朝時,徐霞客組織了一個百人攀登隊伍,結果只是爬到了半山腰,就無功而返。

李白的師父非常有名,叫做裴旻,人稱裴將軍,乃是盛唐赫赫有名的第一劍客。當時人們公認世間有三絕,即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

在裴旻的後人留下的詩文中就曾經提到,李白曾經投貼拜裴旻為師,其劍術得到裴旻指點。李白在少年時期就已經劍術高超,來到長安後又得到名家指點,自然劍術不凡。


葉之秋


那可太多了,下面從歷史,文學,傳說三個角度舉幾個例子。

先說歷史記載的:

第一個是曹操,這個人物幾乎是家喻戶曉,不用多說。在毛主席的詩詞中,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亦或是“成吉思汗”,不是“略輸文采”,就是“稍遜風騷”,或者“只識彎弓射大雕”(毛主席詞《沁園春雪》)。而寫到曹操,卻不再有偏頗缺憾,“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毛主席詞《浪淘沙北戴河》)。

論文學造詣他是建安文學的創建者,《觀滄海》《短歌行》《嵩裡行》《龜雖壽》等詩句傳誦至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醉酒當歌,人生幾何”等名句更是盡人皆知。以他為首,以他父子三人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論武功他是三國魏國的締造者。不但能統兵百萬,南征北戰,統一了中國北方,其本人也武力強悍,武功了得。“魏書曰:兵謀叛,夜燒太祖帳,太祖手劍殺數十人,餘皆披靡,乃得出營;

”以一敵十,勇不可當。三國時能與其一較高下的,也就是呂布了。

順便說說《三國演義》安給諸葛亮的空城計,實際上也是曹操的傑作。魏書曰:於是兵皆出取麥,在者不能千人,屯營不固。太祖乃令婦人守陴,悉兵拒之。

屯西有大堤,其南樹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謂曰:“曹操多譎,勿入伏中。”引軍屯南十餘里。明日復來,太祖隱兵堤裡,出半兵堤外。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並進,大破之,獲其鼓車,追至其營而還。”

對於三國時期的另一個梟雄劉備來說,曹操就是個神一般的存在,幾次相遇。都是望風而逃,倉惶奪路。

《三國志》載:(備)陰與董承等謀反,至下邳,遂殺徐州刺史車胄,舉兵屯沛。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獻帝春秋曰:備謂岱等曰:“使汝百人來,其無如我何;曹公自來,未可知耳!”等有報“曹公自來”,竟嚇得顧不得回營,拋妻棄子,“

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將關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這是劉備第一次拋妻棄子。第二次是在荊州。劉表死後,荊州皆降,備眾十餘萬,日行十里,面對人勸,還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等“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坂”時,就都顧不上了,“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這就是歷史上滿腹經綸、雄才大略的曹操,直到《三國演義》出現,曹操不知得罪了羅家哪位先祖,竟被羅貫中黑了700多年。

第二個是三百年宋朝第一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堪稱是北宋文學的泰斗。在宋史卷七十三,范仲淹父子單獨成傳,這在名臣浩如煙海的宋史是很難得的,他與李綱(卷一百一十七一百一十八),王安石(卷八十六)及中興四將岳飛、

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中興四將功恐不及吳玠宗澤)等少數名臣同列,可見范仲淹在宋史中的地位。

范仲淹的故事太多了,頭條打字太累,有興趣的自己查宋史,或者百度一下,這裡不多說了。

第三個不得不說的是巾幗英雄秦良玉,這是正史唯一記載的女將軍。有關她的典籍傳說也不少,雖然她的文彩不如上面兩位大佬,但的確是巾幗不讓鬚眉,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女將軍,千古一人,不得不提。

此外明朝的書生將首袁崇煥、清朝的曾國蕃、三國周瑜等,也都是不世出的文武全才,有興趣的可以自行網搜。

再說說文學作品中的

首先說明,並不是這些人歷史上庸碌無為,只是這些人經過文學加工,歷史形象有了質的變化,成為了高大全的神一般的存在。在這裡點到為止,不加詳述。

這些人包括神機妙算諸葛亮,義薄雲天關雲長,渾身是膽趙子龍,精忠報國嶽鵬舉等等等等。這些人的形象在歷史上也堪稱青史留名,稱雄一時,名震一方。但經文學作品的雕琢,成為了民族之魂,歷史之膽,反正弱點都沒了,成了正五邊形人物,光輝形象高大全。

如果這類人中也加入個女將,那就是梁紅玉莫屬了。宋中興四將韓世忠之妻梁氏,姓梁秩名(其實古人女姓無名很正常,嫁人後閨名是不用的,均以夫姓+父姓謂之,如韓梁氏),紅玉其名是後來的文學戲曲作品加上的。梁紅玉因助韓世忠於黃天蕩擂鼓破金軍成名,八千圍十萬(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不勝枚舉,但以八千人圍困金兀朮十萬大軍實屬罕見,要不是最後韓世忠提出的投降條件過於苛刻,拖延了時日,加之金軍援軍到達,天氣也突然變化,這十萬人就降了!奇哉怪也)。她的故事網上到處都是,有興趣就去網搜吧。

至於傳說,那就多了,說個女將吧,大家耳熟能詳的花木蘭。替父從軍十二載,衣錦還鄉女嬌娥,天子欲納綿繡宮,辭就歸鄉奉高堂。故事很多,傳奇猶在,好萊塢還拍了電影,從此走出華夏,揚名四海。

最後說說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血性的文人,在民族危亡之際投筆從戎,獨臂擎天。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祖狄。這個名字或許不是很熟悉,但說起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路人皆知了。祖狄就是這個成語的主人公。

祖家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兩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時生性豁蕩,不拘小節,輕財重義,慷慨有志節,常賙濟貧困,深受鄉黨宗族敬重。他成年後發奮讀書,博覽書籍,涉獵古今,時人都稱其有贊世之才。太康十年(289年)僑居陽平郡的祖逖被郡府舉為孝廉,又被司隸舉為秀才,但都沒有應命。

八王之亂後,北狄南下,五胡亂華開始。祖狄以一已之軀,隻身北上,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封鎮西將軍。但因勢力強盛,受到東晉朝廷的忌憚。

太興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淵出鎮合肥,以牽制祖逖。祖逖見目睹朝內明爭暗鬥,國事日非,憂憤而死,追贈車騎將軍,部眾被弟弟祖約接掌。北伐大業也因此而功敗垂成。

祖狄的故事告訴後人,中國從來不缺英雄,但如果朝庭昏饋,英雄難有用武之地,東晉,南宋就是最好的詮釋。民族英雄在前方撕殺,狗屁朝庭卻在後方使絆,最後醜陋的文人史官還為賢者隱,為尊者諱,作惡多端後拉個替死鬼,實實可氣。比如南宋就拉個秦檜跪了一千年,好象建炎集團所有的錯都是他一個人的,媽的。比如,宋朝可惡的文官體系,尤其是建炎集團,打斷了民族脊樑,扼殺了民族英雄,斷送了大宋基業,置民於水深火熱,最後想拉個墊背的替死,自已卻想在歷史上一走了之,一貫正確,混個清白,真特麼混蛋。北宋,以司馬光為首,蔡京等六賊為甚。南宋以秦檜為首,後面幾個寫名字都噁心。這種局面,追根溯源就是燭光斧影奪權的宋太宗趙光義埋下的禍根,自己做賊心虛,搶班奪權,因此對太祖的忠實軍隊從不放心,一步一步揚文輕武,剝奪了武將的地位,讓富裕的大宋受盡屈辱,屢勝屢求和,屢勝屢割地,目的竟然是不能讓武將立功!荒唐!

哎呦喂,跑題了,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