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養老機構服務標準「武漢造」,「幸福食堂」15元管三餐

全國養老機構服務標準“武漢造”,“幸福食堂”15元管三餐

變電社區僑亞養老服務中心老年食堂,工作人員給老人盛飯菜 記者許魏巍 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堅持人民群眾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努力使改革符合廣大人民群眾意願,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

武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謀劃推進改革,通過改革促進發展穩定,通過發展穩定為改革提供良好環境。

全國養老機構服務標準“武漢造”,“幸福食堂”15元管三餐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難、老人吃飯難等問題凸顯。對此,武漢進行了養老改革。

82歲的劉懿君一年內換了3個保姆,最終被家人送到江漢區社會福利院。劉懿君說:“這裡服務好,沒有讓我失望,幾個月下來我身體好了許多,還交了許多新朋友。”

江漢區社會福利院是國家級養老機構服務標準制定單位。今年,100萬字的《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實用手冊》正式出版。手冊將養老服務標準細化到110個流程,甚至何時為老人房間開關窗戶,排骨的大小、分量都進行了規範。

機構養老有了標準,居家養老有了“幸福食堂”。為了讓老年人尤其是高齡、獨居老人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5年來武漢市整合各方力量,陸續開辦了100多家“幸福食堂”。

在礄口長壽社區的“幸福食堂”,新鮮出爐的糖醋魚塊、芹菜千張肉絲、孜然土豆片、韭菜炒綠豆芽、西紅柿蛋湯,兩葷兩素一碗湯只要7元錢,能容納30人的食堂大廳內基本坐滿。社區75歲老人李先生說:“我每天都來吃,15元吃三餐。”

武漢養老改革急老人之所需,全面推行“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形成社區嵌入、中心輻射、統分結合“三位一體”的養老格局,全市社區居家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已納入了5000多家服務團隊,提供社會化服務550多萬人次。

全國率先創設“網上群眾工作部”,小區停車難這種“小事”也有人管

“小區老大難的停車難,業主苦盼很久,終於解決了。”洪山區城投瀚城小區業主瞿先生說,網上群眾工作部和市基層作風巡查辦聯動,解決了小區這一突出問題。

小區從2017年5月22日開始,禁止業主在小區路面停車,但開發商又不肯開放地下停車場,導致業主無法停車。業主紛紛向“網上群眾工作部”投訴。物業公司與業委會從開發商處爭取到80個臨時車位,卻遠遠不能滿足小區業主需求。

網上群眾工作部是2017年武漢在全國率先創設的,利用“互聯網+”拓展網上群眾路線,力圖引導群眾“多上網、少上訪”。今年網上群眾工作部進一步改革,與市基層作風巡查辦形成合力,將各區各部門不滿意件轉辦給駐區巡查組督辦協調,促使化解一批群眾“不滿意件”,開創網絡辦理群眾訴求新“閉環”。

市基層作風巡查第二批七組收到市委督查室轉辦的城投瀚城“不滿意件”後,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對問題進行解剖。實地踏勘,並向各方瞭解到,造成小區地下停車場封閉,小區業主車輛無處安身的原因是,開發商對小區地下停車場的收費價格一直沒有明確,無法開放。

巡查組積極組織房管局、小區開發商、物業、業委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就如何實施停車場開放制定時間表和詳盡停車管理措施。同時把群眾滿意作為評價停車位租售定價是否合理的標準,從而明確小區停車收費定價並上報物價部門核准。經過不懈努力,從今年4月份開始,小區停車場順利對外開放,小區業主均以合理價格租賃到停車位。

武漢的社會治理改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武漢網上群眾工作部累計受理群眾投訴、建議74萬件,辦結率98.5%。(長江日報融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