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與建築文化趣談系列(五):中國古建築中的「牛腿」、「須彌座」是指什麼?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建築學院 鬱蕾

牛腿,是梁託的別名。其作用是在混合結構中,梁下面的一塊支撐物,它的作用是將梁支座的力分散傳遞給下面的承重物,因為一面集中力太大,容易壓壞牆體。在古建築中,牛腿的學名叫做“撐栱”。

牛腿的發源與發展。牛腿簡便易行,但在早期建築中難覓蹤跡,古代文獻亦乏記載,估計是因為形狀粗笨而不為人喜愛。牛腿在民間流行起來得力於木雕技藝的發展。早期的木雕藝術主要用於獨立式的生活用具,或為獨立式的純欣賞藝術品,而且主要為皇室及達官貴人服務。唐、宋時期,市場經濟逐漸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壯大,木雕技藝有了很大發展,應用範圍也愈來愈廣。雕版印刷術的廣泛採用,更推動了木雕技術的發展,使從業人員愈來愈多。到了明清,我國木雕達到鼎盛時期,也開始大量進入建築領域。牛腿作為簷柱上的一個構件,位置顯著,猶如人的頸項,所配裝飾最易顯示房主的地位與精神追求。牛腿尺寸較大,在橫豎構件之間起過渡作用,為木雕藝人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施展才能的場所。牛腿與木雕結合,也改變了原來的粗笨形象。所以,牛腿很快在民間,特別是在木雕技術很發達的地區流行起來。

康、乾之後,牛腿的木雕技藝已十分成熟,出現了不少精品。到了近代,由於受西方文化影響,加上建築材料與結構的變化(磚木或磚混結構逐漸代替了木結構),牛腿也日趨式微。近年來,牛腿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大多屬於古代牛腿的收集與仿製,創新者不多。現代建築中偶然出現的牛腿,除古建築修復與仿古建築外,已不復有受力作用,僅僅是一種裝飾品或藝術收藏品。

牛腿在其數百年的發展歷史中,造型與藝術風格也在發生變化。明代初期,以斜撐和撐栱為主,雕刻多為竹節、花鳥、松枝。明代中期,草龍與回紋狀的撐栱流行起來,雕刻漸趨複雜。清代牛腿尺寸加大,雕刻變得更加精細甚至繁瑣。民國時期,牛腿開始衰退,但仍有精品出現,有的則注入了近代的生活內容。

園林與建築文化趣談系列(五):中國古建築中的“牛腿”、“須彌座”是指什麼?

撐栱(牛腿)

在印度古代傳說中,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說指喜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須彌山做底,以顯示佛的神聖偉大。須彌即指須彌山。

其側面上下凸出,中間凹入,正是由佛座逐漸演變而來。

我國最早的須彌座見於雲岡北魏石窟,是一種上下出澀、中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澀加多,且有蓮瓣之類為飾,束腰部分顯著加高,並有束腰柱子(蜀柱)將之分割成若干段落,這類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線。

園林與建築文化趣談系列(五):中國古建築中的“牛腿”、“須彌座”是指什麼?

須彌座

唐塔上出現兩層用須彌座作承託的佛像、塔幢、壇臺、神龕、傢俱以至古玩與假山。須彌座已從神聖尊貴之物,發展成為由土襯、圭角、下枋、下梟、束腰、上梟和上枋等部分組成一種疊澀(線腳)很多的建築基座的裝飾形式,通常用於尊貴的建築物基座。後來一些傢俱,如屏風之類的底座也經常採用這種形式。宋《營造法式》中規定了須彌座的詳細做法,上下逐層外凸部分,稱為疊澀,中間凹入部分稱束腰,其間隔以蓮瓣。從元朝起須彌座束腰變矮,束腰的角柱改為“巴達瑪”(蓮花),壺門、力神已不常用,蓮瓣肥碩,多以花草和幾何紋樣做裝飾,明清成為定式,上下部基本對稱,且束腰變矮,蓮瓣肥厚。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築物中,清式須彌座欄杆尺度較宋式為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