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政治醜聞?

吳帥澎


1045年初,北宋仁宗年間,中樞的改革派范仲淹、富弼、杜衍、韓琦相繼被罷外放。宰執班子匆匆變幻,慶曆新政曇花一現。

然而朝中仍留有碩果僅存的改革人物——歐陽修。他不顧勢單力薄,犯顏直諫,為范仲淹等人鳴冤叫屈,說這是小人讒害忠賢。

朝廷中,指責歐陽修結黨營私的聲音越來越多。你歐陽修不是譽滿天下的君子嗎?不是老挑別人毛病嗎?那你自己是道德完人嗎?為了打倒歐陽修,一樁政治醜聞登場了

八月,開封府發生了一件小案。

歐陽修的妹妹嫁給張龜正,沒想到張龜正沒活多久,只留下一個前妻所生四歲的女兒。見她倆可憐,歐陽修就把她們接了回來。等小女孩長大了,歐陽修做主,將這張氏嫁給了自己的侄子歐陽晟。可張氏水性楊花,在和奴僕偷情時被抓住了。

開封府審的就是這麼一個案子,事情就壞在歐陽修得罪了太多人。時任權知府事楊日嚴,他在做益州知府時,曾經因貪汙被歐陽修猛烈攻擊過。現在,他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歐陽修。

他令下屬死命拷問張氏,千方百計把事引到歐陽修身上。

這時,諫官錢明逸也出場了。他彈劾歐陽修與外甥女張氏通姦,還侵佔她的財產。

醜聞夠驚人。趙禎令戶部判官蘇安世、入內供奉官王昭明會審。可這兩人比較正派,沒審出什麼東西來。

那也沒關係,楊日嚴和錢明逸兩人出馬,沒有辦不成的事。很快,證據就取得了:張氏供認與歐陽修有私情;歐陽修的田契也被找到了——這田是用張氏的嫁妝買的。

生活作風問題足以擊倒一切君子,何況如此醜行。無論事情真假,素來高舉道德旗幟批判別人的歐陽修都百口難辯。在一片譁然聲中,歐陽修被貶為知滁州,蘇安世、王昭明也受牽連貶職。

鬧得灰頭土臉的歐陽修,只好前去寫《醉翁亭記》了。


紀巖松


說一下明朝萬曆年間的王大臣案,可以說一場搞笑的政治醜聞,張居正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萬曆年間,張居正與大太監馮保聯合幹倒當時的內閣首輔高拱,迫使高拱回鄉閒住,但他倆對高拱依然懷有戒心,擔心他日後會東山再起。王大臣案的出現,使馮保看到了機會,於是一幕鬧劇就此上演。

(大明王朝1566 馮保劇中照)

王大臣是誰,至今仍是個謎,他穿著內侍服,潛入皇帝行宮,被東廠拿下。當時張居正與馮保想徹底剷除高拱,於是張居正讓馮保提審王大臣,馮保對王大臣說:“汝只說是高閣老使汝來刺朝廷,我當與汝官做,永享富貴。”於是王大臣在審訊時供稱自己是高拱的家僕派他行刺皇帝。馮保立即派東廠校尉到高府抓人。

但他們低估了高拱在朝野的實力,當時吏部尚書楊溥、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禮等大臣紛紛向張居正施加壓力,張居正權衡利弊後,同意從中調停挽回,於是派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與馮保一起會審王大臣。

朱希孝心知高拱是被冤枉的,有意為他開脫。會審開始後,出乎馮保的意料,王大臣忽然翻供,竟然指認馮保為主使之人,並稱原先指認高拱都是馮保所教。朱希孝見開脫高拱的目的已經達到,也不想深究,就草草結束了會審。馮保見王大臣翻供,害怕陷害高拱的事情敗露,害人不成反害己,就將王大臣殺了。這個案子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