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帝有沒可能國外合法賭場買法國奪冠中大獎,對沖七千九百萬退款的損失?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好友


首先,根據7月4日華帝股份發佈的公告,預計本次活動中“奪冠退全款”指定產品的實際退款費用(包含線上及線下渠道)將不超過7900萬。

這次營銷活動產生的費用在華帝公司年度預算內,屬於公司可控費用,並且對終端零售業務以及品牌知名度有明顯的提升作用。相比於動輒上億美元的世界盃贊助商費用,華帝股份這7900萬確實可謂是花的物超所值。在賽場上我們看到的蒙牛、海信、萬達,這些品牌的廣告費用要高多了,比如說,為獲得世界盃贊助商資格,海信付出的代價是一億美元,約合6.6億元人民幣,這還不包括海信為宣傳投入的配套資金。總體下來,我相信海信為世界盃營銷付出的代價不會低於7億元人民幣。

海信的7億元投放VS華帝的8000萬元投放,結果人們對海信的關注度遠遠低於華帝。我們現在在悟空問答上的回答,不也是還在不停地替華帝宣傳嗎?估計華帝公司內會叫人不停地在今日頭條、悟空問答這類流量大的平臺宣傳。那真是夠賺的。

所以,這個費用可控,不至於需要在國外合法賭場買法國奪冠中大獎,對沖七千九百萬退款的損失,因為,在世界盃開賽前,法國也是一個奪冠熱門球隊,以一賠七計算,那也要花1000萬元買球,何況,世界盃開賽前不知道要多少費用,假如到7月4號知道了才買,那時候花的錢更多了。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5000萬是各區域經銷商承擔的,華帝公司實際就承擔2900萬,這個是更重點的。就以我們蘇泊爾衛浴所在賣場的華帝來說,專賣店老闆給幾個買了奪冠套餐的客戶退了現金,賣場搞了個儀式,對品牌也是宣傳,老闆花錢做做宣傳而已,也很高興。

作為上市公司,從內控,以及國家對博彩的看法,華帝就算在國內通過體育彩票對沖風險都可能面對中小投資者、監管層、輿論的重重壓力,更別提到國外賭球了。

因此,我的最終看法是活動方案物超所值,費用不高,沒有必要對沖風險,而且對沖風險引起的風險不可控,華帝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更沒有動機去對沖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