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鄭德榮學習的時代意義

王凱

●不忘初心、對黨忠誠是對黨員幹部的根本要求,必須滲入骨髓、融入血脈,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跟黨走,為黨的事業盡心盡力、鞠躬盡瘁

●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是一名黨員幹部的基本職業操守,必須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用實踐實幹實效踐行根本宗旨、實現人生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全黨一定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近日,黨中央追授鄭德榮等7名同志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先進模範人物的高度重視,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以先進典型為榜樣、作新時代不懈奮鬥者、創造新時代光輝業績的動員令。

鄭德榮同志生於1926年1月,195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我國著名中共黨史專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這位“紅色理論家”,把信仰融入生命中,畢生追求、信仰馬克思主義,畢生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始終高舉旗幟跟黨走;這位“初心不渝者”,把忠誠刻在事業上,視學術為生命,視創新為使命,一生傾注黨的理論研究事業,豎起黨史研究的一面旗幟;這位“大愛築夢人”,把真情灑在講臺上,用赤誠和汗水傾情投入黨的教育事業,立起了學高德馨、立德樹人的標杆和典範……鄭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使人受教育、令人受鼓舞、給人以啟迪、催人以奮進。深入學習他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對於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見賢思齊、銳意進取、拼搏奮鬥,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現實價值。

鄭德榮同志一生在馬言馬、懂馬信馬、傳馬護馬,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堅定信仰追求的生動寫照。鄭德榮同志從青年時代起就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並將這一信仰貫穿長達67年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宣傳事業。無論是政治風浪的考驗,還是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他追求真理的腳步從未停歇,即便受結腸癌病痛折磨都不放棄任何一次傳揚紅色理論的機會。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年屆九旬仍信仰彌堅,將研究方向拓展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領域。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召開前夕,他多次拔掉氧氣管,在病榻上向學生口述反覆修改論文併入選理論研討會,把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事業堅持到了生命最後一刻。鄭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啟示我們,堅定的信仰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心中有信仰,腳下才能有力量,才能煉就鋼筋鐵骨,排除萬難、一往無前。當前,各種思潮紛紜複雜,不同價值觀念交鋒碰撞,黨內“四個不純”等問題依然存在,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鄭德榮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堅持“革命理想高於天”,挺起新時代的精神脊樑,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鄭德榮同志一生不忘初心、對黨忠誠、以身許黨,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優秀政治品格的生動寫照。鄭德榮同志經歷了民族的苦難,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轉變,從加入中國共產黨那一刻起,就立下了“用畢生所學為黨和國家做貢獻”的誓言,並用一生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在黨憂黨的實際行動踐行這一誓言。在面對“現在研究毛澤東思想還有用嗎”等質疑中,他敢於舉旗亮劍,有力澄清謬誤。他時刻提醒自己也告誡學生,黨史工作者是在為中國共產黨寫“紅色家譜”,是為黨做學問,不管什麼情況都要立場堅定、對黨忠誠。在去世前,他對學生留下的最後一句完整的話是:不忘初心,堅持馬克思主義!他把自己的一生一切都交給了黨,集中展現出的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純粹而深沉。鄭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啟示我們,不忘初心、對黨忠誠是對黨員幹部的根本要求,必須滲入骨髓、融入血脈,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跟黨走,為黨的事業盡心盡力、鞠躬盡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堅守這個初心、實現這一使命,需要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鄭德榮同志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始終愛黨、信黨、護黨、為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鄭德榮同志一生永久奮鬥、持續勃發、勇攀高峰,是新時代共產黨人永葆革命精神的生動寫照。鄭德榮同志一生鍾愛他所追求的事業,退休之後依然保持旺盛的革命鬥志,老驥伏櫪、耄耋勃發,在他一生50多本著作和教材中,有40本是60歲後出的,80歲到90歲的10年間,光個人專著就有5部,承擔國家項目3項,發表論文70餘篇。僅2011年,他就發表文章14篇,這是一箇中青年學者都難以企及的成果數量,也遠超他規劃的目標。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第二天,他就主動請纓為全校師生作宣講報告,還抱病組織團隊,申報了“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每次都在學生的攙扶下到會全程主持研討。在生病住院期間,他怕影響思考,不到萬不得已,拒絕吃止疼藥,只為能夠為黨多寫一篇文章、多做一些貢獻。鄭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啟示我們,扛起新時代歷史使命,必須永葆蓬勃朝氣,強化擔當作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是革命者,不能喪失了革命精神、革命鬥志。非革命不足以成其事,無精神不足以發其新。新的長征路,是我們正在探索和開闢的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邁出的每一步都需要開拓進取的勁頭。走好新的長征路,需要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鄭德榮同志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把革命者、奮鬥者激揚起的精神偉力轉化為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實踐動力,埋頭苦幹、真抓實幹,擔當作為、奮發有為,立起新的革命精神豐碑,取得新的偉大歷史成就。

鄭德榮同志一生立德樹人、誨人不倦、大愛鑄魂,是新時代共產黨人愛崗敬業奉獻的生動寫照。鄭德榮同志把教書育人作為所鍾情“紅色事業”的一部分,用理想、信念、知識、情感傳道授業,是既為“經師”又為“人師”的典範。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生身上,平均每週指導低年級博士生12學時以上,在年事已高的情況下依然定期給本科生作專題講座。他致力於培養學生獨立的科研能力,實行“讀書、思考、討論、答疑、交流”開放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掌握前沿、開闊視野、活躍學術思想,打好專業基礎。他給博士生上的第一課不是講授專業知識,而是明確政治標準,要求學生首先在政治上“舉旗定向”、在理想信念上“壯骨補鈣”,培養的49名博士,多人成為業界的領軍人才。鄭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啟示我們,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是一名黨員幹部的基本職業操守,必須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用實踐實幹實效踐行根本宗旨、實現人生價值。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能否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時代答卷,需要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鄭德榮同志敬業奉獻的精神,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立足崗位作貢獻,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創造無愧於新時代的業績。

鄭德榮同志這一重大典型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時期,吉林省曾湧現出李四光、蔣築英、王大珩等一大批優秀科學家和先進典型,去年又推出“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時代楷模”黃大年這一重大先進典型。在他們身上,既見信仰信念、又見人格風骨、更見家國情懷,彰顯著為黨的事業不懈奮鬥的赤誠大愛,代表著吉林振興發展的主流價值取向和深厚精神積澱,體現了吉林是一片正能量充盈、奮鬥者井噴的熱土,也是一片涵養愛黨報國情懷、滋養拼搏進取精神的沃土。先進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生動的教科書。吉林省委高度重視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把學習宣傳鄭德榮同志等先進典型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激勵黨員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有力舉措,著力構建“因信仰而執著、因熱愛而眷戀、因夢想而奮鬥”的新時代吉林精神高地,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爭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模範踐行者、新使命的奮力擔當者、新徵程的自覺開拓者,凝聚起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發展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吉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