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南潯是浙江北部的一個古鎮,位於湖州市南潯區東部,毗鄰江蘇,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這裡古蹟眾多,與自然風光和諧統一,充滿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靈氣。擁有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獨具江南風情的明清古建築群——百間樓等一批歷史遺存;雙林鎮被譽為“古橋之鄉”,是全國古橋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善璉鎮被譽為“湖筆之都、蠶花聖地”。

景區沒有太多的現代商業文化喧囂,有的是相當懷舊的麥芽糖,斑駁的石板路,蜿蜒的小河道。原生居民的生活狀態始終未改,河中的浣洗,河邊的早茶,都是現代文明中的一股清泉。


小蓮莊

“江南小蓮莊,十畝荷花塘”。小蓮莊歷經40載修築而成,是典型的江南小榭庭院,亭臺榭廊,荷田泱泱,移步之間那種小家碧玉的綽約多姿凝於每一個細節。

小蓮莊,又稱“劉園”。是晚清南潯“四象”之首、清末光祿大夫劉鏞的私家花園及家廟所在。小蓮莊因慕元宋書畫家趙孟頫所建“蓮花莊”之名而名為“小蓮莊”。主要分外園和內園。外園以十畝荷池為中心。內園的主體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群。整個園林構思精紗,匠心獨特,亭樓闊榭,黑山依水。各處建築分別成景,景景之間,具界不界,內園外園似隔非隔,錯落有致,陶曲成趣。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荷池南岸主體建築“退修小榭”,臨池而建,設計精巧,是江南水榭建築的精品。此榭的溪曲廊連“養新德齋”,是主人的書房,因院內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廳”。荷池北岸外側為鷓鴣溪,沿溪疊有假山並植矮竹護堤,堤上建有六角亭。堤東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門額上的“小蓮莊”三字為著名學者鄭孝胥所書。荷池東岸,原建有“七十二鴛鴦樓”,抗戰時被毀,其南側有百年紫藤,似臥龍參天盤卷,枝葉茂密,伸達五曲橋頂,每到花季,即如紫色的綵帶懸繞於橋頂,美不勝收。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百間樓

湖州市南潯區南潯古鎮東百間樓河兩岸。百間樓河東起東吊橋,北至柵樁橋。百間樓沿河蜿蜒而建,為明代萬曆中禮部尚書南潯人董份所建。百間樓因兩岸傍河建樓百間,又架長板石橋連接兩岸故稱為“百間樓”。

房舍最集中的一段是河東岸的蓮花橋到長橋,房屋較為整齊,密密扎扎地佈滿了河岸。白牆、青瓦、沿廊、河埠、花牆、卷門、廊簷、河水流淌,船隻往來,呈現出一派典型的江南水鄉特有的風光。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張靜江故居

張靜江故居位於南潯鎮東大街,又名尊德堂,系其祖父張頌賢於清光緒二十四年所建。張靜江,又名人傑,湖州南潯人。

孫中山先生與他初遇時即稱他為奇人,後來稱他為革命聖人,曾題“丹心俠骨”相贈。二廳、三廳裡陳列著張靜江生平事蹟的各種照片、書札、任命狀等,其中頗多名人遺物。故居整座建築為典型的江南豪門大宅風格,高大幽深,尤其是那韻味獨特的封火山牆,可稱江南一絕。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求恕裡

求恕裡是嘉業堂藏書樓主人劉承幹於1930年所建別墅。劉承幹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進,即使到了晚年家道沒落也坦然自得,故以“求恕居士”自居。他在上海儲書之所名“求恕齋”,南潯別墅稱“求恕裡”。

1920年劉承幹建嘉業堂藏書樓,同時為了適應藏書樓管理的需要,因此擴建求恕裡,作為他和家屬回潯小住和藏書樓管理處的地方。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求恕裡屬於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築,整個結構以門房、甬道、西洋門樓、卷門、庭院和獨立的樓廳相結合。

求恕裡現今陳列著劉旭滄作品攝影展。劉旭滄原名劉承東,中國近代著名攝影藝術家,曾擔任上海攝影協會主席,他是劉承乾的九弟,兩人相差32歲。一長衫馬凳子,以收藏古董成名;一個西裝革履,鑽研攝影成名。兄弟倆各有所成,被人戲稱是劉家的“中西合壁”。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求恕裡的甬道盡頭有一花園別墅。園內有花草樹木及太湖石作為綴,別墅的主建築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堂樓。二樓是臥室,打開朝南的窗,既可觀園內的景色,又可以遠望劉家的小蓮莊和藏書樓,在上面還有一個不被人發現的密室。


穎園

穎園位於南潯鎮便民街室御河邊,為俗稱“八牛”之一清朝陳熊 的住宅花園,始建於清同治元年,於光緒元年落成。穎園內古木蔥鬱,有百年以上的廣玉蘭、香樟和紫藤。還有一池、一閣、一樓,太湖石假山堆壘錯落有致,曲徑通幽,可拾級登臨。“賞月樓”出挑在池一側,樓邊有一排紫紅木的玻璃長窗,畫梁雕柱,古色古香。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池另一側有“養心榭”,原為園主吟詩作畫之處。“玉香閣”也建於池畔,登樓可飽覽園中景色。園內還以種種雕刻見長,有磚雕、石雕、木雕等。園內假山上還有一精巧的梅石亭,亭中有一塊梅石碑,高138釐米,寬79釐米,碑上梅石圖為清代著名書法家王禮的晚年力作,刀法蒼勁,是石雕中之上品。


劉氏悌號

劉氏梯號,又稱崇德堂,俗稱紅房子,是南潯“四象”之首富劉鏞的三子劉安泩的居處。整座建築由南、中、北三部分組成,最有特點的是南、北部中式建築融入西歐羅馬式建築,徽派的封火山牆和石庫門內卻有歐洲洛可可風格之券頂。南潯之對外來文化的容納和氣度可見一斑。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大廳為一中式廳堂,堂中懸掛著“崇德堂”匾額,兩側有抱柱聯及畫屏,中間柱粗須兩人抱合,正樑上有鎏金平升三級圖案,梁坊、雀替、軒廊、落地長窗、地坪窗等均刻有精美吉祥圖案,體現出劉氏家族的傳統風範與品位。二廳堂中懸掛著“抱愨盫”匾額。宅後原闢一草地為網球場,一邊角上飼養奶牛。東西潭邊鐘樓上曾有一口巨大的自鳴鐘,遠近都能聽到它的聲音。


南潯文園

南潯文園佔地近六十畝,其中湖面二十畝,園內主要景點有:“紅軍長征追蹤館”、“徐遲紀念館”、“吳壽谷藝術館”、“南潯名人長廊”、“小小天安門”兒童樂園、“農家樂園”和“文昌閣”。

紅軍長征追蹤館,館名由參加過長征的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上將題寫。這幅大型東陽木雕是《紅軍長征歷程》復原景觀,內容依次是:中央紅軍瑞金出發,召開遵義會議,劉伯承與小葉丹彝海結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過草地,決戰臘子口,三軍會昌勝利大會師。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廣惠宮

廣惠宮是南潯古鎮一處源遠流長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道教建築遺存,是南潯鎮知名的道觀。

殿內祀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神像,始稱廣惠宮。後因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曾在此修糧倉,佔廣惠宮為行宮,俗稱“張王廟”。始建於北宋英宗治平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曆史,建觀歷史長於建鎮歷史。

儘管數百年來其構建佈局幾經“調整”,但基本還是展現了歷史上廣惠宮的原貌。主體是祠山大帝行宮;如今在廣惠宮內將看到初建廣惠宮時供奉的祠山大帝神像,曾作為鎮山門之神的王靈官神像,以及道教代表黃大仙神像等。主殿匾額由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題書。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廣惠宮本為祠山神廟。據鎮志載,廣惠宮“宋時止一殿,奉祠山神像”,“為道流香火之所”。歷史上的廣惠宮經歷過數度衰敗鼎盛之變:大明萬曆四十八年的傾圯、大明崇禎十年和1964年的毀於大火;七次重修、重建——元時鎮人錢清甫重修;大明嘉靖四十四年重修;大明萬曆時期傾圮後由士人朱國禎、董氏發起重修;滿清順治十五年重建、同治七年東嶽殿和府城隍殿重建;光緒二年三清大殿重建;光緒二年三清大殿重建和2003年重建。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在重修重建中,廣惠宮的規模也不斷擴大。據鎮志記載,大明天啟七年裡紳董惇儒“復建正殿,易奉三清”,並增置後殿為玉皇閣,移祠山神於正殿。整個建築群體至少由彌羅閣、東嶽殿、城隍殿、雷震殿,三清殿及灶神行宮構成,氣勢相當宏偉。


嘉業藏書樓

原書樓與園林合為一體,以收藏古籍聞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之一。“明瑟”聲聲、“漳紅”蓮開、“沅碧”浣墨,這座藏書樓坐落鵜鶘溪畔,就著一彎細水,四季聲聲慢。

嘉業堂藏書樓,隔溪與小蓮莊毗鄰,系劉鏞孫劉承幹於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得名。該樓規模宏大,藏書豐富,原書樓與園林合為一體,以收藏古籍聞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之一,系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解放後,原書樓主人捐贈給浙江圖書館,現在的藏書樓正以公共圖書館和旅遊景點的雙重身份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讀者和遊客。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張石銘舊宅

張石銘舊宅,是江南鉅富、南潯“四象”之一張頌賢之孫張均衡所建的大宅院。又名懿德堂。是江南罕見的基本保持明清歷史舊貌的豪門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樓群的經典建築。其風格之奇特、結構之恢宏、工藝之精湛、建築之精華,被稱為“江南第一民宅”。

掀波蘇南水,尋夢小蓮莊——南潯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