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爲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一個城市的經濟能夠發展,不能全靠國有企業,一定有相當大的私營企業。

相比學者、教授,企業家才是商業世界中最具洞見的一批人。

洞見來源於長期的實踐與體悟,企業家無疑是商業世界的先鋒,不斷探索出商業活動的新邊疆和商業思想上新的可能性。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西安經濟不能全靠國企,一定要有相當大的私企。西安現在需要培養大量的、新的民營企業。

中國現在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大量的、新的民營企業。為什麼說培養新的呢?因為他們能夠跟上現代的潮流。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速度快主要由三個原因造成,或者說中國的企業家主要是有三類:

第一,第一批中國的民營企業是硬拼出來的。很多民營企業是從地方的小企業發展起來的,這些企業家原來對經濟學、管理學不是太懂,但是他們通過硬拼一步步發展起來。

第二,一些人在國外留學,接觸到新的經濟學、管理學,隨後在中國成立企業。但是他們中的有一部分長期待在國外,對中國的國情不是太瞭解,所以在中國創立企業後又撤退到香港或國外了。

第三,最有希望的,而且是能夠起作用的就是大學生、研究生,甚至是長期在科研機關工作的人。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我們在十九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選出發佈了人才新政的十六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青島、寧波、無錫(根據“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2018年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榜單),從住房、教育和醫療這“三大件兒”把脈城市。

買房難度:深圳北京 高居榜首

我們將2018年5月各城市平均房價與2017年它們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做了比值計算後,得出了在這些城市買100平方米的住房大約需要的年份。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我們發現,這十六座城市可分為5類:

1.低房價、高收入:寧波、無錫

這兩座城市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五萬元以上,房價每平米均價不到2萬元,買房壓力相對較小。

2.低房價、收入居中:西安,長沙 ,成都,重慶

收入在4-5萬間,房價最低,買房僅需24年,壓力較小。

3.低房價、低收入:鄭州

雖然鄭州房價大致居於十六城後三分之一,但因為收入較低,不滿4萬,在鄭州城市的居民依然面臨不小的購房壓力。

4.房價較高、收入居中:青島、武漢、天津

收入在4萬-5萬間,但房價每平1.9萬-2.5萬,購房壓力大。

5. 高房價、高收入:上海、北京、杭州、廣州、南京、深圳

誠然這些城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較高,都在五萬元以上,但此六城平均房價也佔據了這十六座城市中的前六,要在這些城市白手起家買到100平至少需要53年時間。在深圳、北京購買100平住房甚至要不吃不喝奮鬥100年以上,購房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教育:均衡+優質 ,北京,上海表現不俗,西安,廣州位居省會第一。

看著上海高昂的房價,復旦大學學生楊建偉總會忍不住倒抽幾口涼氣,嘆幾聲 “不敢想、不敢想……”不過,他心中還是有一張美好的藍圖:在復旦大學唸完研究生,就和女朋友在這兒落地生根。

和許多人一樣,他也想象著未來會有一兩個可愛的孩子,想象著有一天要為孩子讀書的事兒著急上火:“假如有一天我也為人父,自然也是希望孩子能有更加多元的選擇。上海的教育水平自然是優質的。”

楊建偉把“教育資源”納入了他選擇城市的考量。而我們也想從基礎教育、高中教育和教育投入三方面,看一看十六城的教育資源如何。

首先,我們根據教育部公佈的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算了算它們高中教育均衡水平。

高中教育非常重要,我們找到了全國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委員會評定的“2017年全國百強中學”榜單,並分別計算了各城市的全國百強中學數量。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上海、北京的“全國百強中學”數毫無疑問地佔據了十六城的前兩把交椅——兩座城市均有4所中學進入榜單。西安、廣州各有3所中學入選,表明兩座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異常突出。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今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公佈了中國最新癌症數據。報告顯示,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反映的是個人因患重大疾病陷入經濟困境的情況,大病醫保針對居民的高額醫療費用進行報銷,它的起付線和封頂線影響著可報銷的醫療費用數額。

我們從各個城市醫療報銷政策上搜集了大病醫保報銷的起付線和封頂線,如下圖所示: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起付線在1萬以下的城市只有上海和武漢,大部分城市的大病醫保起付線在1萬及以上,在這些城市中,西安、無錫、成都、南京和北京不設封頂線。此外,上海1500元的起付線和51萬元的封頂線,給出了較大的優惠。

綜合四個醫療指標的城市排名,我們發現城市的整體醫療水平及服務並不與城市經濟實力相關聯,北京是全場最佳,各項指標表現出色;上海在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上佔了下風,其餘指標表現優秀;西安、武漢、成都的各項指標也都排在前列;而深圳、長沙、青島和重慶四個城市醫療服務的提供上,還有待提高。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醫療資源足不足?

“醫療就是你要麼不需要,一旦需要就特別迫切的資源。”本科是醫學專業的孫凱,在選擇定居城市時尤其把醫療資源納入了考慮範圍。我們把醫療資源分為基礎醫療資源和優質醫療資源,分別用各個城市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和千人床位數以及三甲醫院數衡量,對十六城進行了分析。

首先是各城市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和千人床位數。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北京在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這一指標上表現最出色,平均一千個人有13個衛生技術人員為其服務,是十六城中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最高的城市;長沙則在千人床位數上以9.3張床位居第一。

在新一線城市中,西安、武漢、杭州脫穎而出,在十六城中佔據前例,平均一千個人至少有10個衛生技術人員為其服務、擁有至少8張床位。這表明,在這些城市生活,基礎醫療資源有著較為充足的保證。

上海和深圳的衛生技術人員相對供給不足,深圳僅以微弱的優勢勝過天津和重慶,排名倒數第三,且千人床位數相較其餘十五城更少。

北上廣深的大批人才為什麼願意選擇西安?而非其他省會城市?

在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廣州的房價雖高,但在教育和醫療這兩項指標上表現出色,意味著這三個城市擁有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水平。對於那些願意拼搏,用努力換取優質資源的人群來說,這三城可以納入落戶的考慮範圍。

在新一線城市中,西安、武漢、成都的購房壓力也不小,同樣的,這些城市擁有較為出色的教育和醫療事業。如果對北上廣的高房價望而卻步,又對優質資源有一定要求,這三城不失為落戶的好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