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爲何沒人敢搶?必死無疑的事誰敢做

如今科技高度發達,手機、網絡、各種通信軟件,任何消息如果有需要,幾秒鐘就能傳遍全球,但是在古代卻沒有這麼方便,出門在外想和家人聯繫,基本上只能寫信或者託人帶話。

在古代不但通信不方便,交通也很原始,那真的是“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寄一封家書少則數日,多則數月甚至更久,如果有什麼急事,等信送到,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為何沒人敢搶?必死無疑的事誰敢做

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應該是馬了,平民送信可以慢慢悠悠,但是朝廷的一些加急信件甚至是軍情戰報是耽誤不得的,所以歷朝歷代都建有驛站,每隔20公里一個,如遇緊急情況,每到一個驛站換一匹馬,也就是馬不停蹄的奔跑,最快的速度也就是所謂的“八百里加急”了。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為何沒人敢搶?必死無疑的事誰敢做

這個“八百里加急”有多快,按唐朝的要求,最緊急的信件,要求日行500裡,800裡也就是不到兩天的時間,這在古代是非常快的速度了。這麼緊急的信件,價值應該是非常高的,為啥沒人敢打劫送信的人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為何沒人敢搶?必死無疑的事誰敢做

一是信件裡的信息價值是高,但是對於普通的強盜來說是沒有價值的,打劫他們毫無油水可言,除非是被敵人買通的強盜會對他們下手。

二是一般“八百里加急”不是國家大事就是邊境軍情,有時一個信息可能關乎國家存亡大計,強盜也是人,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有這個覺悟的,比如《落葉歸根》裡郭德綱扮演的強盜,沒有搶劫趙本山扮演的農民工,這就是“盜亦有道”。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為何沒人敢搶?必死無疑的事誰敢做

三是最重要的,判刑太重。歷朝歷代敢打“八百里加急”主意的,絕對是死罪,輕者自己送命,重者滿門抄斬,在這種高壓之下,任何人都得掂量掂量,一旦有人這麼做了,無疑是和整個國家作對,那是必死無疑的,相信沒有人會想不開這麼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