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離職見人品」這句話?

Panny-小婧


職場的方寸之間,其實就是一出展示人間百態的浮世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離職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分手看人品,離職亦然,瀟灑的揮一揮衣袖,好合好散,順利交接,不打狂語,不說前東家壞話。一個人離職時的表現,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人品與修養。一場離職會暴露你的人品和本性,暴露你做事的態度和胸襟氣度,也暴露了你的職業道德素養。

有的人“說走就走”,玩“人間蒸發”,丟個爛攤子讓別人來收拾,這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表現。

更有甚者,部分欲辭職的員工掌握著公司敏感商業機密,提出離職之後就開始大量拷貝公司相關信息,有失職業道德。公司的商業機密遭洩露,會給公司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公司創業都不容易,真的應該相互體諒。其實,如果公司真的要查,現代IT都可以監控到你發出去的所有郵件,你的聊天記錄,讓你承擔該承擔的責任。

有的人滿腹牢騷,怨聲載道,甚至不惜上網發帖對舊東家進行攻擊,以洩心頭之憤。

無論你什麼原因離開,都要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 要儘量和領導、同事保留最後的溫存,好打好散——不要吐槽團隊,不要吐槽領導。沒個卵用。

2. 大氣的說一聲祝福,而不是人走茶涼。和辦公室裡的每個人道別,感謝每一個幫助過的你的同事,包括那些曾經給你小鞋穿的人,冰釋前疑。

3. 最好不要提前散播你離職的信息,即便交接也儘量低調進行,這樣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否則,你之前結下的仇人可能會給你搗鬼哦。

4. 保持職場人應該有的職業精神和素養,站好最後一班崗,樹立良好口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山水總相逢!

俗話說,“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千萬不要,過河拆橋再補上一記“黑虎掏心”,從此成為冤家! 要感謝公司領導過去幾年來對你的栽培和提攜,表明你對公司的感激之情。祝願公司領導和團隊的未來更加美好。世界這麼小,說不定哪天還會相遇,甚至還會有合作,畢竟大家同屬一個領域。

素養高的人,目光長遠,懂得舍小利獲大利,懂得欲要利己,必先利人。他們堅守原則,出於自身的責任感和道德心會認真做好工作交接。正如革命家蕭楚女說的:“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人應該善始善終,坦蕩磊落。

而缺乏素養的人,只顧眼前,睚眥必報,給別人留下一堆爛攤子。他們計較眼前的蠅頭小利,出賣公司商業機密。

其實,離職時,我們也能看出聘任公司單位的職業素養。有的公司為了不讓員工辭職,處心積慮,不擇手段,要麼剋扣工資和獎金,要麼扣人事檔案、勞動合同等資料。公司應該搞清楚員工 為何辭職,從自身找原因,減少人才流失,而不是報復剋扣。

有個朋友,原來在山東一傢俬立醫院就職,後來考上當地人民醫院,離職時,該私立醫院領導又不給檔案,扣押勞動合同。最後,朋友一氣之下,打了市長熱線,該私立醫院院長氣急敗壞,誰出面,也不給辦理相關辭職手續。其實,地方就這麼大,同屬衛生口,還經常見面,又是何必。

人往高處走,員工辭職,是朝更好地方向發展,員工將來發展好了,說不定還可以和你合作,帶來項目。朋友多了路好走,這個道理都懂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好說好散。請記住:山水總相逢。


外世網


因為離職時牽扯何方利益清算,所以這個時候是比較能看出一個人的為人怎樣。

第一:員工方面

一方面是對待工作

員工有離職打算之後,對待現有工作的態度能體現一個人的人品及工作態度:員工提出離職後手上工作的交接處理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這時候不同的人的處理態度相差很大。

有些員工,直接立馬拒絕現有工作的處理,撒手不管了,理由是:我都馬上不在這工作了,這些工作跟我沒關係了,我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有些員工,對待現有工作,潦草馬虎處理,敷衍了事。心理上基本與上一種情況一樣

但,還是有些員工會認認真真的把手頭的工作處理好,交接完畢,不給接下來要做工作的人帶來麻煩。

三類人,不同的做法,體現了不同的工作態度,不同的工作態度一定程度反應了他們各自的為人。

另外一方面是如何評價前公司

有些人離職後,會在人前說前公司怎麼怎麼不好,抱怨領導如何如何不好,吐槽同事如何如何奇葩等等。殊不知,如此盡是負面的評價,也說明他自身人格的不完善。

有些人,離職後會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看待前公司,是前公司給了自己經歷,在這個經歷中能學到多少,關鍵要靠自己。這類人是自帶光芒的人。

第二:領導方面

員工的離職也能看出領導的人品。

事例一:

前同事範某辭職,領導對他破口大罵,你這幾年工作,每給我們帶來關係,也沒有增加多少創收,你還敢提出辭職?!而實際上是,範某有專長,擔起了公司的一片天,而公司又不給相應的報酬所以跳槽的。

辭職後,領導還時不時在同事面前說範某乾的怎麼怎麼不好……範某走時,領導扣了他3個月工資!

事例二:

相比範某,同學小文就幸福多了:他因為地域原因選擇離開公司,向領導提出辭職後,領導先是驚訝,而後並沒有直接勸說小文留下而是幫小文分析了工作形式,提出了自己對他工作規劃的建議和看法。再最後小文還是決定離開時,說:只要你想回來我們隨時歡迎。實際行動上:小文臨走時,將近年底,領導將年終獎悉數批給了小文。

兩個領導不同的做法,其人品可見一斑。

第三:同事方面

有的同事,看你辭職,立馬人走茶涼或是背後詆譭以求上位。

有的同事,依然可以和顏悅色,為未來可能的合作打下基礎。

離職,代表著一種變動,打破以前的“穩態”,在這利益發生變化時刻,被掩蓋的東西可能就被顯現出來,比如人品。所以,離職見人品。


彭小六


在職場將近10年時間,尤其是在這個人員流動率比較高的行業呆了7年,這些年來我眼看著周圍的人來來去去,確實是有不少人在提出辭職後作出一些“跳脫的行為”給我造成困擾,但作為一個管理層,你團隊成員的為人如何,是不是靠譜,在平時就已經心裡有數的。所以那些小插曲在事後想起來也覺得合理,也算是符合他們的行為特徵,並沒有去到離職的時候才見人品這種程度。

但我今天想說的是,離職見人品這句話,針對的不單單是離開的員工,有時候離開的人對單位、對原同事也可能有同樣的感觸。

之所以有這種感觸,是因為我最近剛從呆了7年的單位離開,當你從圍牆裡面出來之後換個角度往裡看時就有了另一面的感觸,而且你會發覺,當你辭職的時候你才能真的看清,你身邊哪些人是真的朋友,而哪些人只能做前同事!

為什麼離職才能見人品?

仔細想想,為什麼等到離職的時候才能見人品呢?平時那些同事都善於偽裝自己還是我們不注意觀察呢?

我覺得不是的。我認為,離職的本質是什麼,離職的本質是一個勞動者與他的僱主終止了僱傭關係,是一種關係的結束。既然是一段關係的終結,那麼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倫理道德守則等限定在這段關係中的行為規範也就不適用了,譬如說離職之前我必須按時上下班確保出勤、我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聽從主管的工作調度確保出活,這些行為規範的約束作用在離職之後就失效了,對我這個前員工來說就沒有管束的作用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人們常常會說“離職見人品”呢,因為現在一般辭職需要提前30天提出申請,這30天原本是設定為員工交接工作,帶新人的過渡期,避免公司因為員工突然離崗而造成工作中斷,同時員工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內找新工作。而有些人在提出辭職申請之後他的心理已經迫不及待的過渡到了“已離職”的狀態,所以在行為上難免會出現“跳脫”的情況,也能讓周圍人都看到他平時在各種行為規範約束下不敢說、不敢做的一些表現。這個就是所謂的“離職見人品”。

如何避免離職見人品的不好印象?

老實講,在當今社會很難想象一個人從一而終在一家單位做到退休了。所以人員流動是一件正常的現象。作為管理層,一名員工提出辭職,即使你再不捨也只能祝福他,然後趕緊抓緊時間招聘或者調崗一個人過來接他的工作,避免工作斷層。

在我帶團隊的時候,對於那些提出辭職後依然 能認認真真的交接工作的員工真的不要太驚喜,而因為這份驚喜也必然會關注他的去向,以後在工作中遇到依然可以談笑風生甚至主動尋找合作。而那些在提出辭職後就迫不及待的表露不滿或者沒交代留各種手尾給你收拾的人,以後真的只能“相忘於江湖”了。

根據我觀察發現,前者基本都是比較自律的人,在平時工作中也比較主動,所以基本上都能在職業上獲得較好的發展。所以也想提醒一下大家,這個世界真的很小,即使你對前單位有再多的不滿,也不要在離職的時候“撒潑”,因為很有可能你在搞砸自己在行業裡發展的機會。


飛魚的樹洞空間


“離職見人品”,不僅可以見員工的人品,也可以見同事的人品,還可以見領導、公司的人品。


一名員工的人品,首先要看的就是他離職時對手頭工作的態度。有的人會想“反正我都要走了,管它的。”對之前的工作不進行交接,對當下的工作潦草完成。在最後的日子就是混日子,就等到時間到了走人。


但是有人就會認真把文件分類好,把工作和下一個負責的人交接好。對待走之前的任何一份工作都會認認真真完成。


我們不去評判哪一類人好,但是我們就是更喜歡第二種認真、負責的人。

離職還能知道你同事的人品。有的同事看到別人要走了,就開始說風涼話,開始抱怨別人。這樣的同事真的很可怕,你在的時候對你熱情似火,你要走了就翻臉無情。我很幸運我有一群真誠、善良的同事。前同事在他們眼裡更多的是優點,他們從來不會在我面前提前同事不好的地方。


離職還可以看出你的領導/老闆的人品。有的領導就會覺得“走了就走了唄,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一副看不慣員工的樣子。但是人品好、情商高的領導會怎麼做?他會找這個員工談話,盡力去挽留員工,並從各個角度幫員工分析下家,並告訴員工,如果後面想回來,公司永遠歡迎你。


我認為離職時帥氣地走掉,直接退群,什麼也不說,什麼工作也不交接,確實很酷的樣子,尤其是當這個公司真的很差勁的時候。


但是在職場中,一個圈子真的很小,你的行為和人品是怎樣的,尤其是哪些不好的,很快就會傳遍這個圈子。所以即使要走了,也要對工作負責,對自己負責


——END——

你對於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離職見人品是大家在職場上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而且我們經常可以聽到HR 評價某個人靠不靠譜兒,值不值得交主要就是根據這個人在離職時的表現。那離職見人品有沒有道理了?確實有道理,作為職場上的一個特殊時間節點,離職確實可以把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都成倍的放大,很多職場人平時精心維護的人設就是在離職的時候崩塌,也有很多平時不顯山露水的人,由於在離職時優秀的表現讓老闆拍大腿後悔失去了這麼一個優秀的員工。

不過我們平時討論的都是離職時對於員工人品的評價,其實,離職的時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看清楚公司內部一些人甚至是領導的人品的機會,作為沒有離職的人,可以藉此機會判斷一下這個公司值不值得長久地待下去。所以,楠哥就從這個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

1、通過如何對待離職員工,可以看出公司是否有感恩的心

任何一個員工,不管其能力大小,在職期間一定也是為公司做出貢獻了的。因此,當員工決定離開公司尋求外部發展時,公司應該祝福並感謝員工在職期間做出的貢獻。但是有很多公司,當員工提出離職以後,就出現了180°的大轉變,找財務報銷變難了,節日福利沒有了,甚至考勤都無形中變嚴格了,總之從員工提了離職那一刻起,就時時刻刻表現出你已經不是自己人的態度,千方百計讓你不舒服,這樣的公司,不值得待

2、看辦理離職交接那幾天公司如何對待員工,可以看出公司的心胸和境界

楠哥在之前離職的時候就遇到過,人事和行政在糾結各種不值錢的辦公用品是否都歸還了,樣品是否歸還了這樣的事情,而導致沒辦法順利的開離職證明。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公司管理存在問題,才導致樣品管理等流程有問題,平時不去解決,離職時為難員工,這樣的公司一定是不會有大發展的

3、看公司如何處理離職員工的五險一金等福利,來判斷公司是否足夠人性化,願意為員工考慮

大家繳的五險一金在每個月都是有固定時限的,過了那個時間段,當月就無法繳納,需要下個月補繳,如果長時間斷繳,會有一些影響。而且,即使離職以後找的下家公司在當月可以來得及為你繳納五險一金,也需要上一家公司即使為你做五險一金的減員,這樣才能保證新公司為你按時繳納。有的公司因為員工離職了,有意無意的在做五險一金減員的時候做手腳,明明該減員不做減員,導致員工入職新公司繳納五險一金時出現問題。這樣的公司,所謂的把員工當做家人,人性化的對待大家都只是嘴上說說,我們不要聽別人怎麼說,要看對方怎麼做

所以,如果你發現你的公司在處理員工離職時有上述現象,那你也可以考慮一下像選擇離職的同事一樣去看看外面的機會了,因為通過離職見人品來判斷,你們公司老闆的人品令人堪憂。


職場是個大江湖,不是能力強就可以平步青雲、一帆風順。這裡面的門道有很多。

想知道更多職場真相,歡迎關注楠哥說職場,也可以向我提問,相信我的答案一定會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獲得職場上的成功!


楠哥說職場


朋友身上剛發生這樣一件事:


他們公司離職了4位同事,作為新的行政人員,她接手職務時細細地盤查了固定資產,發現自己名下應有一臺筆記本電腦,但卻不在自己手中。問了剛離職的那位前行政,也表示不清楚。只能和她的小領導彙報了這件事,就這麼也沒查出什麼。過了幾天,小領導發了一張照片,是另一位和離職的行政跳槽到同一家公司的前同事發的朋友圈開會合照,而那位前行政手裡的筆記本電腦,就是公司丟失的那臺。然後拍了出廠序列碼核實後,從輕處理了,只讓歸還並未追究。


不過是一臺用了幾年的普通電腦,離職時估計是想著新的行政不會盤查的那麼細,就“順手牽羊”給帶走了。沒想到這樣一來,在舊公司沒法做人了,新公司也抬不起頭來。平時看上去文文靜靜的一個小女生,真是離職見人品啊。


其實不僅是離職,與我們生活更近的還有分手見人品。前段時間網上流傳分手後前男友讓還錢的賬單:


一筆一筆詳細到一塊錢的紅包,讓人哭笑不得。


這自然是個段子,可分手後的確會有些人有過激的表現。有惡言相向四處詆譭的,甚至還有以裸照相要挾的、要跳樓自殺的……


不管離職後還是分手後“現原形”的,撕破臉的也大多是為了個人眼前的私心。


安安穩穩的離職,說不定講情份的老闆還會幫你引薦。鬧得人盡皆知,明眼人也能猜想出你對新公司新工作的態度,於自己而言,真的值得嗎?平平靜靜的分手,戀愛談不成就祝福好了,惡語相向別人也會看清你的面孔。

不要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運營控


身為一隻職場老鳥我對“離職見人品”這句話深有感悟。今天在此就不講什麼企業管理理論,也不拿什麼人力資源應該如何做好離職面談之類的官方話來糊弄人。直接來點實戰案例吧。

一、說好的“好聚好散”呢?

芳芳在公司做了七八年了,屬於老員工了,也是公司的中層管理。從一個二十歲剛畢業的青春少女進入公司。到成為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她也從普通一線員工晉升到主管崗位三四年了,薪水也一路上揚。公司是個不到一百人的製造型公司。因為芳芳的工作能力出色,老闆對她是十分器重。

但去年,芳芳突然提出要辭職,老闆顯得有點著急了,找芳芳詳談了幾次未果,芳芳執意要走,原因是,她想和朋友去創業,看中一個新項目。既然是創業,老闆一方面是不捨,但也不能擋了人家的大好前程啊。於是商量好,公司給芳芳三個月緩衝期。這三個月期間,公司一邊招人,芳芳一邊自己的事情不忙的時候就來公司看看,公司有事情需要她處理,必須要以工作為重,回公司處理業務。公司給芳芳按出勤算工資。社保照繳。如果三個月以後,芳芳的創業項目進展順利,要離開,就正式辦理離職手續。如果創業失敗還是想回公司上班呢,隨時歡迎。

遇到這種事情,多數人都會覺得老闆做的太仁慈了。給芳芳想的這麼周到。芳芳也挺感謝老闆。於是她就開始了邊上班邊創業的生活。第一個月還好,芳芳幾乎一個月有半個月會在公司,半個月忙自己的事情。第二個月開始,要同事領導打電話她才回去處理,辦完事就走了。第三個月了,幾乎看不到芳芳人影了。領導因為工作的事情還想讓芳芳幫忙回去處理下,打電話,連電話也不接,信息也不回。連續了快一個月了。老闆親自給她打電話,她才接一下,但也是沖沖回覆下就算了,也不去公司了。於是人力資源部就通知她回去辦離職手續,她也不回去。按公司制度超過時間按自動離職處理。於是把社保就給停繳了。

芳芳第四個月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社保停繳了,找到人力資源同事和老闆鬧騰。說怎麼好好的把社保給停了……

說好的好聚好散,最後不歡而散。

二、誰說辭職是因委屈而走的呢?

職場人都知道一個潛規則,沒有一個人辭職是好好的離開的。要麼是心受委屈了,要麼是錢拿少了。這話我覺得還是有點片面。

十年前在一個工廠上班。當時廠裡是屬於電子廠,生產電路板。當時廠裡重要的部門和崗位,幾乎都是老闆的親信。保安隊長是老闆娘的一個親戚。忽然有一天,這個保安隊長要辭職,行政部領導談話,挽留說什麼都沒用,人家就是要走,說什麼家裡有急事。當時正好老闆出差了,老闆娘也很少去廠裡。部門領導說要不和老闆打個招呼吧,他說他已經說過了,家裡事情很急,必須一兩天回家處理,好像老家是西南一個偏遠的山村。於是人事部就同情對方家裡真的有急事,就急忙幫辦理離職手續,還結清工資,平時離職人員工資都是到時間發銀行卡,因為人家急的說要買票回家,沒有現金,只好把工資也給結清了。


保安隊長走了第三天。倉庫那邊說在廠區看裡堆著有一批廢料準備要集中賣的,發現不見了。行政部領導趕緊查監控。才發現,在保安隊長走的前一天晚上。他打開大門,有一輛卡車進去拉走了那批廢料……

家賊難防的事,老闆怎麼想不到是自己家親戚吧。

三、離職中竟然還能看到“他”的人品,你怎麼解釋?

五年前,我在一家公司要辭職,招了一位男生去接替我的位置。初試的時候,我對那位男生不是很感冒。但考慮他的確有和我相同的工作經歷。又有著本科學歷和法律專業,猶豫了一下還是推薦給了副總,副總一看對方的學歷和專業,馬上決定錄用。於是我開始了和這位接班人的工作交接。

我在離職前希望儘量做到善始善終,把每一項工作都交接清楚。對部門同事和領導也都客客氣氣,打好招呼,留好我的聯繫方式。如果有交接不清楚的,隨時打電話。也給老闆抄送了離職郵件。以便給公司和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

在交接工作過程中,這位新同事顯得有點不屑一顧。顯然是看不上我以前的工作方式和成績吧。我只能虛心的告訴他,先接手下來,瞭解熟悉公司。後面發現問題再改進。他表面上應付了。我走後一個月。舊同事和我在QQ聊天時說,我走後,那位新接班人把我的工作貶的一文不值,去副總那邊邀功,說如果不是他及時發現了一個漏洞給補上了。肯定要給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指一份合同金額的事。凡此種種,還把我原來的表格,文檔全部改版了一遍。見人就說,前任啥也不懂,瞎幹。

我聽後,當時覺得有點生氣。後來想想,這種人品,只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卻不知道,我是在那個環境裡淬鍊了3年,而他僅僅為了急於融入一個新環境,為了邀功顯擺自己的能幹。而去把一個給他工作機會的前任踩在腳下。這種人品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了。

人走茶會涼,沒錯。千萬不要倒了茶還把杯子也給扔了。


晉瑗讀書,感謝您的關注,歡迎留言互動!


晉瑗讀書


感謝受邀回答職場問題。

“職入龍門”觀點:技能可以經由時間和項目經驗值提升,而人品則是真正區別優秀且有價值人才的真實標準!一位優秀的職場人的職業道德品質不僅在離職時凸顯,在日常工作中,個人的格局和職業道德操守早已在同事和領導心中撒下了“因果”的種子。只是在“離職”狀態下,原有“合作共贏”關係被打破,不屬於一個利益體時,個人職業修養就被無限放大,這時確實是考驗個人人品和職業道德修養的時刻。



1 職場永遠不僅僅侷限於一家公司,天下雖無不散的宴席,但只要在職場大家總有相見、合作的緣分。於是“廣結善緣”才是個人晉升、發展的核心法寶。



不管個人因為什麼原因離職,如果條件和精力允許儘量做到與每位同事和領導禮貌告別。


特別是本部門內同事或領導以及對個人工作特別有幫助的同事,可以更加用心的以禮物或特別的方式向昔日戰友告別。如果自己是領導,溫暖人心的告別方式就是以個人經驗為他們規劃未來職業發展道路。這種行為高於任何一種流於形式的告別。


同時,應當對昔日競爭對手,哪怕是公司和自己有過節的同事或領導,都要表現出自己的大度和修養,禮貌和對方告別。一個人的胸懷能夠容納所有人的時候,未來成就不可限量。


2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平時工作中的優良作風應當沿襲到離職做交接工作中。


離職時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個人手頭工作完整交接給新接手的同事。雖然即將離開,但應當做到耐心、細緻的教會新同事或接手同事如何快速、高質量完成這份工作。這是一種“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善舉。這個崗位傾注了你最美好的青春和期望,我們都希望接下來的同事能夠繼續把這份職業熱情進行下去。


3 即便個人離職因為人事權利鬥爭,那也僅代表個人選擇。離職時絕不對同事或下屬說不利於團隊凝聚力的消極言論。公司侵犯員工合法勞動權益情況除外。



我們在離職時,應當更多鼓勵同事或下屬按照符合其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一步步夯實前行,不要被外界各種因素影響到個人的職業判斷。



帶有個人情緒的把消極言論散佈給同事,雖然可以逞一時口舌之快,獲得同事同情,但如果尺度把握不好,不僅會顯得個人視野狹隘,同時有可能會讓更多暫時留在單位的與你有“情誼”的同事做出不冷靜的決定,影響其職業發展。這都是因為自己“任情任性”種下的“惡果”。


4 在公司工作中取得的任何成績都不要貪功,畢竟是公司拿出人、錢、資源來豐富我們日漸光鮮的職業履歷,所以不管是公司物品、培養的公司團隊甚至功勞戰績都不要變現出是自己個人所得。



在與同事合作中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是你個人的榮譽和榮耀不用自己喊,當你離開時你會看到真正的擁戴和佩服的掌聲。就像百度陸奇博士離開時,短短一年多的共同奮戰,簡短的發言,獲得了兩次30多秒的持續掌聲!這已經不是誰說陸奇博士在百度員工凝聚力中起到了怎樣重要的作用,以及為百度未來戰略發展立下怎樣的功勞!所有他的真誠付出就在他宣佈離職時,員工持續的掌聲中。這就是職業人士真正受人愛戴的職業道德力量。


千萬不要想著離職還挖走一起共同工作過的同事或客戶資源、公司商業資料。這是最令所有職業人士不齒的行為。情節嚴重會上升到商業犯罪。


因為你的自私舉動看似為自己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殊不知,任何一家公司或團隊都不會相信“背叛者”。即便是個人創業,自己缺乏職業道德的行為,必將在自己挖角的團隊中重新上演,因為大家都看到了“背叛”的短期甜頭。這就是自食其果。


5 離職後不向新公司或自己創業公司“洩露”原公司商業機密。這是最基本職業道德!



去新公司或個人創業應當結合全新情況來發揮自身真實實力。在一家公司工作就應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屏蔽到任何洩露商業機密的機會。到新公司再重新開始。和原來單位在商業機密上劃清界限。

一個具有誠信力的人才才是更多公司或團隊願意合作的對象。


就像陸奇博士,在微軟、百度都會主動切斷自己同同行發生“商業機密”洩露的任何機會。在每一家公司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離開時得到的都是公司老闆和員工的高度認可。其高尚的職業道德操守堪稱職業典範。這才是精英化人才稀缺的核心力量。


很多自私的人非常喜歡把原來公司研發或成熟的數據、機密無縫帶到新公司,以此獲得高薪高職位的條件。雖然開始會獲得非常豐厚的待遇,但時間長了,光靠自己從原公司帶來的資源或機密並不能保住自己在新公司長久的地位和財富。反而逐漸被新團隊還有原公司資源之間疏遠甚至排斥。其實就源於自己靠“背叛”力量獲得的任何支持都是利益交換的假象。一旦沒有利用價值就會被無情拋棄。


大家在離職時,都是怎樣和原來同事、領導告別的呢?有哪些人離職至今人品還被人津津樂道呢?


-----END------


“職入龍門”分分鐘輕鬆解決職場問題,秒秒間溫暖努力向上的你!關注“職入龍門”頭條號,獲得更多職場升職加薪的實用經驗!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職入龍門


我記得有一句話:員工離職要麼是受委屈了要麼就是薪水沒給到位了。

這句話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話,作為一個企業來講,經營不好內部的員工關係是不是也能看出來老闆的人品?

我認為離職見人品也不能說不對,也不能說全對。

作為一個即將離開的員工,我首先認為,和平交接,協調好對接人,作為一個員工來講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有那種我只要離開了什麼事情都不會管的,也無所謂交接,反正能甩開就甩開的。一般離開的員工大部分都會和平交接工作,不會給僱主留下各種問題。

再說說公司的問題,這個確實很多好一些的老闆會祝你一路順風。

說一個我自身遇到的企業。某互聯網在線教育公司,跟風進去互聯網行業,吹的牛逼非常大。然後全國成立各種分公司,招聘人員,三個月招聘了一千多人,最後北京總部都沒工位,員工每天各種跑市場,也沒什麼效果。結果6個月後,開始欠薪,各種忽悠說有風投進來。壓了三個月工資沒發,還在使勁的吹。最後員工開始申請勞動仲裁。當然也沒辦法,後來陸陸續續的發了一部分工資。員工大批量離職,要求必須寫自願離職,而不是因為欠薪問題。否則不發薪水。

最後鬧成了很多員工都離職了,然後帶走了包括電腦什麼的在內的辦公用品。

當時我在這個公司工作的職位是項目經理,有給配備筆記本一臺,然後我離職後欠薪四個月,我帶著筆記本沒有還給公司。最奇葩的事情來了,沒有想給我發薪水拿回電腦,而是發律師函給我告訴我我侵佔公司財務。我要求發我工資,結果當時的財務總監很牛逼的告訴我,如果你不還電腦,別說工資不給你發,還得告你職務侵佔。我直接也去申請了勞動仲裁。過程不細描述,最後結算了薪水,還了電腦。

更有意思的事情是,我入職下一家公司要求開離職證明,結果給我開了,上面寫的我短時間侵佔公司財務,慎重錄用!

幸好公司hr做了背調,自己寫了一份材料也入職了。

我也不能評價這句話,我覺得還是善良的人比較多的!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吧


青果語晨


做人凡事都該講究善始善終,感情是如此,職場也該依然。工作當中只要相聚,總有一天便會面臨分別,這點心理準備,我們是一定要有的。

但是有些人似乎在心裡面,沒有做好一絲的準備。他們在工作開始的時候能夠做到善始,但是在最終結束的時候,卻很少能夠善終。

他們的行為就像孔雀開屏一樣,前面展現給人們的是美好的,可背後卻是醜陋的屁股。


比如有些人在想要離職的時候,工作上不上心,同事之間需要配合的工作,他也都是敷衍了事,並且利用外出的機會去面試下一份工作。

又比如有職員要離職了,不再受上級主管的管理,便開始不再尊重對方和其爭吵,甚至撕破臉面。

更甚者,有一些人在離職之時特別憤怒,想報復上一家公司,便肆意刪除了很多公司的核心資料……

這樣的例子實在是數不勝數。很多人以為離職了,便是告別了過去,其實你現在所持的態度都是在鋪墊著你的未來。


一場離職,不僅暴露了你的人品和品性,同時也暴露出了你做事的態度和胸襟氣度,更是展現出了你最真實的職業道德素養。

你以為你吵了架就走,顯得很灑脫,但是有沒有考慮過以後在同行業某些場合當中再次相見呢?

你以為你做的很絕,給別人不留餘地,顯得自己很冷酷,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下家公司會對你進行背景調查呢?

你以為你做過的事,時間久了便消失了,其實你的一言一行都在不斷的被記錄。有一些記錄在了同事的眼睛裡,有一些有一些記錄在了領導的印象裡。說不定哪一天你就會受到懲罰讓你為過去所有的一切罪行埋單。


那些工作時“在其位,謀其政”,等到離職時,同樣能夠堅守職業操守,對待交接工事無鉅細的人。不僅僅會贏得同事和領導的尊重,同時也是在為自己這一階段的職業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不僅僅是對自我內心的重新梳理和總結,同時也是讓自己能夠以更好的姿態,重新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