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崛起丨百年激流 渝商華章

渝商崛起丨百年激流 渝商华章

△朝天門交易市場忙著裝貨的商家。 (資料圖片)

城市商業史是一個城市最為重要的記憶內容之一。

商人不僅創造財富,而且與時代發生著深刻聯繫,特別是100多年以來,中國歷史發生著驚濤駭浪、翻天覆地般的變化。在洪流中,渝商以其獨特姿態書寫著自己的歷史。

第一章:古代—近代

關鍵詞:啟蒙

關於渝商,第一位值得記錄的應該是《史記》中記載的巴寡婦清,這位生產丹砂和水銀的渝商也成為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商人之一。

此後千年,伴隨著政治地位的提升,重慶逐漸成為了四川的商貿中心,這裡盛產鹽、柑橘、茶,長江作為重要的水運通道,物流優勢也逐漸顯現,但這些只是古代工商業,商人遠沒有以一個整體登上歷史舞臺。

近代以來,一方面是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另一方面則是在歐風美雨吹沐下,渝商群體的出現。這一時期,世界貿易格局形成,現代化的生產方式誕生,中國小農經濟和傳統商業迅速瓦解,商人群體被裹挾進入歷史的洪流,他們不僅創造財富,而且還啟迪民智。

近代渝商,我們第一個要記住的人物是重慶商務總會首任總理李耀庭。

李耀庭在成為商人之前是雲南一座小城的武將。1880年,以股東身份加入“天順祥”,隨後到重慶開辦分號。在李耀庭的努力下,“天順祥”很快從一個商號發展成為遍佈全國十多個省,以及在我國香港、越南等地設有代理處的金融票號。

李耀庭在重慶除了開辦錢莊,經營鹽號、絲廠,還投資了重慶首家電燈公司和自來水公司,他居住的郵政局巷卜鳳居,也成為重慶第一盞電燈點亮的地方。

應時而生的渝商群體,既是做買賣的生意人,又是“家國天下”的政治家。

1897年,李耀庭出資支持宋育仁創辦了四川第一家報紙——《渝報》,宣傳民主思想,揭露列強侵略,抨擊清政府腐敗。

1904年,在商界推舉下,李耀庭成為重慶曆史上第一位商務總會總理。他大力宣傳發展實業、抵制洋貨、維護國家權益、振興民族經濟。

第二章:1910—1949年

關鍵詞:愛國

進入民國,面對兩次世界大戰和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在更復雜的局勢面前,渝商以民族大義為擔當,以一個輝煌的姿態登上歷史舞臺。

民國時期,渝商開始群星閃耀,楊佑庭、黃錫滋、陳麗生都曾富甲一方,但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首推汪雲松。作為重慶總商會會長,汪雲松不僅投資大量企業,更為重要的是創辦了留法勤工儉學重慶分會,開設了重慶留法預備學校。

1919年,汪雲松幫助聶榮臻等赴法勤工儉學。1920年,又資助鄧小平等赴法,後來還曾資助過陳毅等人。

抗戰爆發後,隨著戰時陪都的確立,大後方重慶成為了全國工業、金融、貿易中心。渝商在與全國各地商人的融合中,商業水平進一步提高。在國難當頭時,更是湧現出盧作孚這樣偉大的渝商。

盧作孚於1925年創辦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此後24年裡,投資企業90餘戶,涉及航運、保險、礦業、鐵路、機械、食品等,在那個年代,憑藉企業實力成為中國著名實業家。而盧作孚最被後人銘記的,當屬1938年冬天在宜昌組織的中國“敦刻爾克大撤退”。

抗戰爆發初期,盧作孚一直在第一線轉運物資。武漢於1938年10月24日淪陷,他在最後時刻才撤離武漢飛抵宜昌。而當地已堆積了9萬噸機器設備和遺留了大量難民,其中重工業、輕工業、兵工廠、航空器材等,都是國家的命脈。

枯水季節即將到來,而民生公司所有能航行宜昌到重慶的船隻有22艘,40天最多隻能運一萬多噸。

盧作孚大智大勇,運用“三段航行”法,將宜昌至重慶的航線分為三段,每段根據不同水位、流速、地形來調整馬力、船型、速度合適的輪船分段航行運輸,最終圓滿完成了撤退,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中國的工業實力,為抗戰的最終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整個抗戰期間,民生公司輪船下水運送軍隊、武器、彈藥、軍糧、軍服和食鹽,上水運傷兵。從1939年到1945年,民生公司有16艘主力船被炸沉,犧牲船員117人,受傷致殘船員76人。

上世紀50年代初期,毛澤東讚譽盧作孚是“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上四個不能忘記的人之一”。

第三章:1949年

關鍵詞:熱血

青山埋忠骨,在渝商中,還有一個不應被忽視的群體就是烈士。在“11·27”遇難烈士中,我們找出了十多位商界人士。這些人中,有父輩行商,繼承商業傳統的少東級人物,也有依靠自身商業才能,騰挪輾轉讓革命經費翻番的商界奇才。

比如被圈內稱為“成鐵嘴”的成善謀,人如其名,不僅能說會道,且商業智慧極高,他炒證券做期貨牟利。黃紹輝搞貨運、搞客運,辦煉油廠,在一方頗有影響力。王樸、何柏梁都是家族富甲一方的少爺。這批渝商家境富裕,衣食無憂,但他們懷揣著革命的理想,最終甘灑熱血。

成善謀

1917年生,共產黨員,1949年10月28日在大坪遇害。

成善謀變賣田產,加上從自己創辦的電器行抽出60兩黃金,到道門口銀行公會和棉花街棉紗市場做證券買賣,通過經商賺取利潤,支持革命。

據資料記載,成善謀通過電臺獲取經濟情報,打聽市場行情。1947年,中共中央從延安轉移,重慶證券市場行情暴漲,成善謀第一時間獲取這條信息,適時拋售;蟠龍鎮大捷後,市場行情暴跌,成善謀又購進黃金,最初的60兩黃金本錢增值到300兩黃金。

成善謀又以投資為名,拉攏國民黨軍火庫長,先後從他手上購買120支短槍,以及一批子彈和彈夾。此外,成善謀還購得一批解放區急需的藥品支持革命。

李承林

1921年出生,江竹筠聯繫人,1949年11月28日凌晨1時在中美合作所遇害。

萬縣和成銀行副經理,他與人合做布匹、桐油、棉花生意。據回憶,其與家人經常是穿著墨綠色緞花旗袍、金鑽戒子、細呢大衣掩護革命同志。並經常到金庫提取鈔票,交由同志帶去。

被捕入獄後,肺病發作,家人送魚肝油,李承林將魚肝油與體弱患病的獄友分食,每人每天6滴。

王樸

1921年出生,共產黨員,1949年10月28日於大坪遇害。

王樸家境富裕,父親為進出口商,母親擁有江北、巴縣一帶的田產以及市區地產。王樸說服母親變賣家產,支持黨的事業。王母共變賣地產約合黃金2000多兩。

王樸被捕前的社會身份為南華貿易公司經理。此公司在1948年春成立,給地下組織提供經費帶來了方便,還充分利用王樸的人脈關係,打通關節,不但貿易做得風生水起,還搭建了上海和香港的交通聯繫。

第四章:1978—1997年

關鍵詞:奮發

1979年1月17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老工商業者胡厥文、胡子昂、榮毅仁、古耕虞、周叔弢。這也是改革開放後,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標誌性事件之一,而五老中則有胡子昂、古耕虞兩位代表性渝商。

雖然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中央也發出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講話,但民營經濟的再度崛起並非一帆風順。

剛過30歲的陳克明當時在郵局工作,壓力小,工資尚可,但他並不“安分”。1979年,他與幾個朋友合計下海掙錢,用20元買回牛油、皂黃、鹼、松香等原料,在吃飯的鍋裡熬製出第一批肥皂。這批肥皂儘管粗糙,但可以隨便買,這在一個憑票供應物資的年代,成為最大賣點,20元成本賣出了100多元。

陳克明的肥皂越做越多,1979—1981年的3年間,銷售收入達到50萬元,完成了原始積累。有一次,他在火車上聽到廣播提到國家將把環保作為基本國策,這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回到重慶後,陳克明弄來一張除塵器圖紙,並買回鋼板,依葫蘆畫瓢,做出了第一臺鍋爐除塵器。這個除塵器的成本不過100多元,居然賣了3200元。

1983年,陳克明扔掉“鐵飯碗”,成立了重慶渝光環保廠。1989年,陳克明註冊的重慶遠東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是重慶首家民營有限責任公司。陳克明也因此被稱為“重慶民營經濟第一人”。

文革結束後,中國經濟百廢待興。這一時期,彭應吉創辦“龍門”,何永智創辦“小天鵝”,夏明憲創辦“美心”,劉崇華創辦“華生園”,新華路的“百貨幫”遷往朝天門部分閒置倉庫,逐漸培育出西南地區最大規模的服裝百貨交易市場——朝天門市場。

第五章:1992—1997年

關鍵詞:弄潮

1990年前後,中國的改革曾一度陷入低潮,1992年春天,鄧小平同志做出了著名的南巡講話。忽如一夜春風來,這個消息讓渝商的內心再次奮發起來。

渝商的營商氛圍很快發生了轉變。比如工商局主動與民企銜接,報紙上有了非公經濟的專欄文章。一些卡住民企命脈的要素市場逐漸轉變了。計委開始給民營企業立項了,民企能夠在銀行貸款了。

1992年1月,在袁家崗興隆灣1號22平方米的小門面裡,尹明善的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成立。這一年尹明善54歲。

這是中國民營企業第一個摩托車發動機車間。這個車間當時是這種狀況:庫房工人用塑料籃裝著配備好的發動機零部件,發給生產工人,一籃一臺,能裝多少臺就發多少籃。包括後來摩幫的某些重要人物當年都是穿著拖鞋從第一道工序裝到最後一道工序。

1992年,北京大學化學博士張松山來到石橋鋪,這一片區儘管在頭一年掛牌成立了首批5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開發區之一的重慶高新區,但仍顯雜亂。張松山創辦的企業就是今天全國著名的華邦製藥。

這年夏天,港資背景的中渝物業註冊成立,重慶後來因此有了一個著名的地名———加州花園。與此同時,18位臺灣籍四川同鄉會會員及臺商共同組成的重慶臺慶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成立,這是第一家進入重慶房地產開發的臺企。他們在重慶創造了一片天地,名叫“得意世界”。

在一個特殊的年份背景下,南方、金冠、互邦、陪都藥業迅速壯大。在區縣,一大批建築企業也拔地而起。

第六章:1997—2017年

關鍵詞:平臺

重慶因為直轄,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平臺。藉助這一強大優勢,渝商在此後的20年,呈現出多彩的畫面:

1997年,民生能源集團與石柱縣政府簽訂民用天然氣開發合同,民生能源成為全國第一家獨資從事民營天然氣開發、經營和綜合利用的企業。

2002年,迪馬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重慶市第一家民營上市公司。

2006年,博賽礦業收購南美圭亞那歐邁礦業公司,隨後又收購加納鋁土礦公司,是中國第一家在海外擁有兩座大型鋁土礦山的企業。

2009年,萊美藥業成為我市第一家在創業板成功上市的民營企業。

直轄之初,重慶民營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是製造、餐飲,再加上房地產。20年來,其產業進一步細分和延伸,力帆不僅有了汽車,還進入金融、地產、體育等板塊,而隆鑫則新進入了金融、再生資源等領域。

21世紀頭十年,以互聯網、通訊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造就了新生代渝商。之後再十年,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崛起,新的產業亮點一個接一個。

2017年,94歲的盧國紀依然以崇高的使命感,工作在民生實業的第一線。

2017年,即將年滿80歲的尹明善宣佈退居二線,但我們絲毫不懷疑他對力帆的把控。

2017年,70後的李興華和易如波當選第六屆“十大渝商”,兩家企業的規模都在200億元以上,70後渝商通過強大的實力登上了時代舞臺。

2017年,無數80後、90後渝商,通過他們的創新,為一個嶄新的時代注入著更大更年輕的動力。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仇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