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2018年整個夏天都瀰漫著世界盃的氣息,無論你在哪個國家,哪座城市。15日傍晚決賽結束了,感慨本屆世界盃各種離奇(史上最多烏龍進球世界盃)w(゚Д゚)w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而就在當晚,法國隊20年後世界盃再奪冠,依舊是Deschamps帶領的這支年輕的法國球隊!法國可以說是雙喜了,14日的國慶節餘熱還在,第二天就取得了冠軍,真的是很長臉啊,彌補了國慶節烏龍,不開心的馬克龍總統終於能大膽的笑一下啦!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閱兵式大撞車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不要看我的動作,要注意我的臉色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年輕人,你太棒了,別急著走,來,親一下

當然法國人的人情更是高漲,絕對是我們想象不到的狂熱,整個巴黎從下午一直沸騰到凌晨3點多。請看長頸鹿旅遊巴黎總部從前方發回的照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Bravo les bleus FR ! ! 可是你知道嗎?巴黎社的小鹿們告訴我們:可是有“半數以上的法國人不喜歡這屆國家隊”Σ(⊙▽⊙"a有這麼誇張嗎?!旅行小文青們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想要了解一個國家,就一定要了解這個國家的人民。今天就由鹿家巴黎社的“土著”們扒一扒世界盃冠軍——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大霧)。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話說,世界盃前,《巴黎人報》委託OpinionWay機構在5月28日、29日對1024名18歲以上的法國人進行調查(歐洲人時不時的就開展民意調查),其中450人是球迷,結果顯示,53%法國受訪者並不看好這屆國家隊(30%“不怎麼喜歡”,而23%更是“一點都不喜歡”)。且不論調查問卷是以何種問句形式向受訪者提問,“半數人不喜歡國家隊”的這一結論也許比初聽上去要更引人深思。我們不是常可以聽到如下說法——“足球是社會的縮影”嗎?足球這種體育運動始終和種族、文化、政治等問題難以分割。無論是球迷還是非球迷,法國國家隊賽事不僅是一場體育比賽,它體現的是國家價值觀、文化、以及“集體榮譽感”。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復刻20年前的“法蘭西之夏”?

法國足球隊自8、90年代起逐漸成為世界足壇的頂尖力量,齊達內、德尚等黃金一代更是在1998年世界盃和2000年歐洲盃相繼奪魁。例如,1998年7月12日是個讓全法人民情感得以高度共鳴的日子。這場決賽折射了法國這個六邊形國度的社會特徵:來自法國海外屬地、前殖民地等的多種族球員貢獻了優異表現,使國家獲得了迫切需要的空前團結與凝聚力。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除了阿爾及利亞裔的“齊祖”,前鋒德約卡夫是亞美尼亞混血,後衛圖拉姆出生於法屬瓜德羅普島,中場帕特里克·維埃拉則來自塞內加爾,另外球隊更不乏來自法屬圭亞那、加納、新喀里多尼亞、阿根廷的成員。法蘭西球場看臺響蕩著“法蘭西萬歲,黑人-白人-阿拉伯人(Vive la France, Black-Blanc-Beur)”的歌聲,法國國旗與阿爾及利亞的國旗甚至被人們一起揮舞著。有報道稱,這是自二戰結束以來巴黎最盛大的街頭派對。這些年來,齊達內還被外媒多次評為“最有國際影響力的法國人”。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21世紀的“快速墮落”

前不久因辭去皇馬主帥席位而接受《隊報》採訪時,齊達內如此回顧98年世界盃:“我是法國足球史上的標誌性球員”。這裡所說的“標誌性”,恐怕也包括其移民背景。令人不禁想到,2006年齊達內在決賽中憤怒地頭頂對方球員後,球迷中還出現了另一種聲音:有人將他的頂人行為解讀為移民對於成長環境不滿的表達。許多少數族裔感到與這位球星的距離“更近了”:“我們和所有的法國人一樣,因失敗而倍感失落。但在這場比賽後,齊達內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他是我們中的一員”。足球運動不但能創造凝聚力,也可以推動社會更大規模的政治辯論。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拿到歐冠三連霸的齊達內掛冠歸去功成身退

如今越來越多樣化的社會矛盾和加劇的種族問題(恐襲、極右勢力進入法國大選第二輪)高調地呈現在了世人面前。《巴黎人報》提出了一個假設:對球隊種族多樣化特徵的排斥以及“漂白”國家隊的訴求,可能是個別受訪群體對當今國家隊產生牴觸情緒的原因。例如,在政治取向接近極右派的受訪群體中,不喜歡當今法國隊的比例就高於平均水平(59%)。

是什麼原因促成法國國家隊這樣的構成比例呢?

本次世界盃法國國家隊23人陣容中,有15人來自11個不同的非洲國家,非洲裔球員佔比65%:

坎特(馬裡)、馬圖伊迪(安哥拉)、烏姆蒂蒂(喀麥隆)、恩宗齊(剛果)、託利索(多哥)、博格巴(幾內亞)、姆巴佩(喀麥隆和阿爾及利亞雙重血統)。

一溜的非洲裔球員,撐起了法國隊的大半壁江山。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甚至可以追溯到歷史上的法國殖民期。

17世紀的法國在海外“開疆擴土”。而好的土地都被英國、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佔領走了,法國只能將非洲作為自己的殖民地。殖民全盛時期,法國一共控制了非洲總面積近36%的土地,西非和北非的大部分非洲國家都是法國的實力範圍,法國在非洲的地盤可謂居列強之首。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法國還在非洲當地推行同化和寬鬆的政策,法語在多數非洲國家為官方語言,吸引殖民地優秀人士獲得法國公民身份。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時期,那時候的法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在本國人口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法國人的目光依然瞄準了其他國家。大批的他裔勞工以移民身份被輸往法國。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尤其是兩戰過後,法軍和平民死亡400萬,全部是青壯年勞力,人口出現負增長。為了戰後重建,法國政府開始全力從海外屬國輸入勞工,並且開放了進入法國的各種移民限制,移民同法國公民享受同等待遇。在這樣的利好政策下,大量的非洲移民來到法國,甚至取代了南歐移民成為法國最大的移民族群。因為文化差異和技能的不足,移民大多從事的都是原住民不願意從事的繁重工作,但獲得的收入卻相對微博。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當經濟危機爆發時,移民和本地人的矛盾就凸顯出來了。1973-1974年,世界爆發了石油危機,法國的經濟也陷入危急,失業率節節攀升。法國本地人開始把這一切怪到了移民的頭上。他們認為,是這些外來移民搶佔了他們的就業機會。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需要勞工是就把人家招來,現在沒工作了就要把人家趕走?

非洲移民後裔真的要在法國出人頭地,只有兩種方法:讀書和踢球。

讀書對於非洲裔家庭是巨大的負擔,因為著名商校一年的學費幾乎就是一個家庭一年的收入,他們成功的途徑通常來自足球。著名的法國青訓基地克萊楓丹向廣大非洲裔後代打開大門,前法國球星亨利,現役球員姆巴佩等人就產自克萊楓丹青訓基地。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同時法國球隊的青訓體系十分發達,從非洲各地挖掘出身體素質強、對抗能力強的少年,經過培訓後輸送到歐洲五大聯賽。法國就擔任了一個非洲球員走向世界舞臺的“加工廠”,克萊楓丹基地培養了一批批的法國非洲裔球員。

法國人民與法國國家隊的“愛恨情仇”

據《隊報》報道,此屆法國國家隊的平均年齡為26歲,比20年前奪冠的法國隊平均年齡略低一點,創了近二十年來法國隊之最。出征前,總統馬克龍曾造訪國家隊。(總統在世界盃開賽前訪問國家隊的做法,可說得上是法國傳統。)希望他們能帶回勝利,並依此向“國家大團結”目標邁進:總統希望,如今的法國隊能如1998年的彩虹隊一樣取得勝利,並幫助法國走出種種創傷。如今,法國國家隊當真贏下了世界盃,這一榮耀是否能成為促進種族融合、緩和法國社會危機的良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