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一首詞寫盡孤獨遊子天涯飄泊之苦

一般來說,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忙碌的,都是平庸的。一生當中經歷豐富,但是多數人一事無成也是一種現實。但是為了生計,為了生存,為了心中那些所謂的理想,我們還是渴望能夠有點成績,還是繼續在他鄉奮鬥拼搏。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一首詞寫盡孤獨遊子天涯飄泊之苦

就如這首元曲中所寫的那樣,孤獨遊子天涯飄泊之苦,我們也多少有所感知。且看: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鬢髮,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簷牙。

這首元曲的題目是《折桂令·客窗清明》,作者是元代喬吉。無論是這個作者還是這首元曲,我們瞭解的都不多,但是對於這首詞中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我們還都是能夠理解的。尤其是其中的“三千丈清愁鬢髮,五十年春夢繁華”,詩人內心的悲愴與無奈顯而易見。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一首詞寫盡孤獨遊子天涯飄泊之苦

從題目當中我們能夠看出,這首元曲寫於清明節時期。“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清明節的時候,作者遠在他鄉漂泊,看到窗外的清明風雨,在看到細小的窗戶,內心生出許多的感慨。

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不必像唐詩中“孤燭異鄉人”那樣的悲慘,也不必像元曲中所寫的“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上心頭”那樣的悲涼,詩人的思念其實飛到了更遠,直接去到天涯之遠。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一首詞寫盡孤獨遊子天涯飄泊之苦

三千丈清愁鬢髮,五十年春夢繁華”這是這首元曲中最出色的句子,也最能體現詩人的心境。人的一生非常短暫,但是如今年過半百卻依然還是一事無成,而且還獨自在他鄉漂泊,內心的悲愴可想而知!

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簷牙”,正在詩人暗自傷懷的時候,忽然看到一戶人家上有一縷青煙,爬上了屋簷。這裡是詩人用所看到的細節來反映他鄉的生意盎然,而且反襯了自己的天涯孤獨。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一首詞寫盡孤獨遊子天涯飄泊之苦

古往今來,寫到天涯遊子的詩篇有很多。即便是著名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也是一首羈旅詩歌,就更不用說“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了。對於這些詩詞加以細細品味,我們可以感受到最醇厚的詩詞意蘊,對於今日我們審美情感的提升和人生道路的選擇,都是大有裨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