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筆要怎麼把「點」寫出粗細?

夢載初心


中性筆書寫不出有粗有細的點畫,是因為沒有掌握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在書法中是非常基本的一種技法,就是在筆鋒不離紙的情況下,筆鋒提起紙上留下的線條細,筆鋒往下按,筆鋒鋪開,線條則粗。

其實非常簡單,如我們將中性筆從空中落到紙上並由輕到重下壓是留下的線條就會呈現由細到粗的線條,如果在由重到輕的書寫就會書寫出由重到粗的線條。



用硬筆書寫帶有毛筆點畫,輕重變化的點畫線條,同樣的原理即是用筆輕線條細,用筆重下壓則線條粗。



關於這個問題邱振中他寫的一本書中講的比較詳細,如上圖。



在具體的書寫中要做到中性筆寫出具有粗細輕重的變化來,還需要以下幾點,一是在書寫的紙下墊上幾張紙或較軟的橡膠墊子,如拓蓋印章的那種墊子也可以。

二是要用心去寫,就是按照心中點畫形態的粗細輕重變化去寫,粗則筆重按,細則筆提起,以筆不離紙為主。

部分作品圖片來自頭條號作者這裡一併致謝!


翰墨書道


關於這個問題,談談我的感受。想把點畫寫出粗細,形狀上尖下圓,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依靠筆法動作技巧,加大提按幅度。

以側點為例,正確的書寫過程是:

伸指引筆向上,然後,再屈指下按,筆尖從上至下,斜向入紙,筆力由輕漸重,稍駐,隨即迅速抬起筆尖作收勢。實際上,是一個頓筆動作,將筆尖按下去,再抬起來,一次完成,就這麼簡單,不需要刻意附加回鋒等多餘的筆法動作。如圖:


二是,依靠書寫材料特性,增強筆尖起伏。

可以在書寫紙下面,墊上軟質平板物品,例如膠皮板、合成革、鼠標墊之類。藉助它們的彈性作用,變相的加大筆尖與紙面接觸的輕重程度,即所謂提按幅度,使之產生粗細變化。

說來說去,關鍵是用筆技法,只要是熟練掌握了控制筆尖著紙的力度感,能使提按恰到好處,粗細變化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這方面,需要在正式臨帖之前,必須專門進行執筆法、運筆法訓練。執筆法如果不正確,手指捏筆緊,筆尖著紙重,直接影響運筆技巧正常有效發揮,不單單是寫點畫,寫任何畫都需要有提按過程。所以說,執法、筆法兩大核心技法要領,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粗細變化,是筆法技巧重中之重,是韻味、律動之源頭,只有通過研習毛筆小楷方能弄懂其中之妙。想提升硬筆書法書寫技藝能力與創作水平,必須研究小楷,否則,永遠在書法門外徘徊不定……



順便說一下題外話。中性筆,原本是為人們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書寫文稿、抄作業、填表格、寫票據等實際應用設計的,筆尖是球體(圓珠狀),沒有彈性,寫不出來粗細變化的筆畫或線條實屬正常,因為,它根本不屬於書法專用筆。試想,用平時寫字的時候,基本要求是必須速度快,無需附加提按、頓筆、回鋒之類動作,這些動作是直接影響書寫速度的罪魁禍首,只要是一快寫字就嚴重變形,相反,為了讓字形好看,肯定是要有意降低速度,試問,這種與實際應用不符的做法有必要嗎?



但是,很多人拿它練硬筆書法,並想用它寫出毛筆味道,純粹是自討苦吃! 即使能寫出來,字的筆畫狀態也不自然,尤其是起筆、收筆和轉折處,要表現出稜角分明的特點,得必須刻意加大力度頓筆,於是,手指用力捏筆,書寫速度隨之慢了下來,行筆節奏感顯示不出來了,導致字形呆板,沒有藝術韻味……其實,這些所謂追求毛筆書法特徵的技法,是不正確的,其實質是書寫仿宋體美術字的筆法動作,並不是真實的書法意義上的提按。


所以,想寫出很有藝術美感的硬筆書法字體,應該使用有彈力的鋼筆,或有韌性的硬筆,甚至是書法專用硬筆,如彎尖筆、尼龍尖筆等。用中性筆練書法字體,帶有強迫性、故意性……大可不必。別說是初學者,即使是毛筆書法高手,用中性筆這種沒有彈力的硬筆寫字,也照樣費勁。除非是專門研究中性筆書法。


以上是我的觀點,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信息,會有您預想不到的驚喜。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如果你覺得老是寫不粗,就沒必要在粗上下功夫,筆就那麼粗,使再大的勁也粗不了,所以可以練練起筆,起筆輕一些,就顯得頓點粗了,寫字講究的是對比,粗細,長短,大小,收放,輕重等,另外寫字速度的快慢也會影響粗細,所有的筆畫要有對比才好看,不用刻意追求寫多粗,對比一下細的地方,相對的粗些就好,太刻意反而顯得不自然。

最後,不用糾結筆畫怎麼寫,要想寫好字,必須把筆畫放到字裡面才能說這個筆畫好不好,練單筆畫再多也不會有效果,一個字裡的筆畫都是有聯繫的,加油,期待你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