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國力強大昌盛的德國爲何處處拉攏一窮二白的中國?令人費解

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德國的國力強大昌盛,可以說,當時的德國在歐洲戰場中,打敗世界列強之一的英國和當時號稱歐洲第一強國的法國,完全是綽綽有餘。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強大的德國,卻在處處拉攏著在當時近乎一窮二白的中國,這就難免會令人費解了。但是,細觀當時中國的概況,卻也是有情可原的。

二戰國力強大昌盛的德國為何處處拉攏一窮二白的中國?令人費解

第一,中國有著龐大的人口數目。在一場戰爭中,士兵的數目往往也會是其取勝與否的關鍵。且不論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處於一個怎樣積貧落後的困厄局面,龐大且豐富的人力資源永遠都會給中國翻身、改變局面提供最為強有力的支持。而相比較而言,如果德國能夠得以利用這一點、組建軍隊的話,則會成為取得戰爭勝利的關鍵。

二戰國力強大昌盛的德國為何處處拉攏一窮二白的中國?令人費解

第二,中國的地理位置。中國毗鄰印度,北接蘇聯,南靠日本,可以輕而易舉地匯合日軍,攻打蘇聯和印度,佔據著極為有利的戰略區域。如果和中國結盟,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從而可以很大程度上地增加勝利的機會。

第三,可以互補。一方面,德國寄希望於通過大力地發展軍工產業,從而拉動德國經濟的發展,然而,卻侷限在了無處可售這一點上。而另一方面,當時的中國空有資源,軍工產業卻處於極端落後的行列之中。德國所需要的大量資源可以在中國處得到,而中國所需要的武裝槍械在德國氾濫,如果雙方合作的話,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地互利互贏。

二戰國力強大昌盛的德國為何處處拉攏一窮二白的中國?令人費解

第四,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在二戰時期,日本將大量的兵力投入到了對中國的侵略之中,從而疏忽了向美國施壓的任務,這無疑會增大德軍的工作量。而如果兩國可以和解的話,日軍便可以將主要目光投向太平洋區域的戰役中來——這無疑更能滿足德軍方面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