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鼓工作原理,看完深吸一口氣,P90衝鋒鎗設計簡直了!

二戰期間,發生過許多數不清的正面衝鋒戰。在這些戰役中,很多士兵往往會抱著一挺衝鋒槍,在腰上又會拴著一排的彈匣。這種帶一排兩排彈匣的方式讓很多人覺得太麻煩,一排彈匣打完還得加一排,尤其在戰爭人數密集的情況下,簡直快把人都逼瘋了。

彈鼓工作原理,看完深吸一口氣,P90衝鋒槍設計簡直了!

DP機槍彈鼓

於是就有人發明了彈鼓,以波波沙彈鼓為例,波波沙彈鼓能裝載70枚左右的子彈,發射起來非常勇猛。而且還不需要經常更換子彈,於是就有大量的彈鼓出現。

波波沙

但是裝備彈鼓的槍支也有一個比較致命的缺點,就是這支槍的彈鼓很有可能夾不穩,會有隨時掉落的危險。以湯姆遜衝鋒槍的彈鼓為例,因為湯姆遜衝鋒槍彈鼓容量比波波沙還要大,能容納100左右的子彈,所以它的彈鼓損壞很嚴重。為此後來使用湯姆遜衝鋒槍的人根本不用彈鼓,直接用比較長的制式彈夾。

彈鼓工作原理,看完深吸一口氣,P90衝鋒槍設計簡直了!

湯姆遜衝鋒槍

但是彈鼓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呢?和一般彈匣的彈簧工作原理一樣嗎?並不是的,彈鼓的工作原理其實和發條一樣,它需要士兵把子彈一顆顆的裝進去,然後裡面的簧片就會慢慢旋緊。等彈藥裝滿後,士兵再將彈鼓外殼裝上,並且用手扭了試一試穩定性就行了。

彈鼓工作原理,看完深吸一口氣,P90衝鋒槍設計簡直了!

湯姆遜彈鼓

在這期間我們就發現了一個比較致命的問題,DP機槍這些槍支的彈鼓容量雖然很大,但是它裝彈緩慢,士兵在上戰場前要先裝十幾盒的彈藥,所以後來就很少有人在機槍上用彈鼓了,有的乾脆把彈鏈盒抱過來,兩個人合作,一人發射子彈,一人在旁邊送,避免子彈卡殼。在馬克沁水冷機槍型中我們看到的一般都是用彈鏈,而不用彈鼓。

彈鼓工作原理,看完深吸一口氣,P90衝鋒槍設計簡直了!

DP機槍

二戰結束以後,彈鼓在實際戰場上出現的次數更加少。現代戰爭中由於豎直的彈匣也讓人覺得麻煩,有人甚至發明了橫著擺放的彈匣,在P90式簡易衝鋒槍中我們就可以看見那種橫著擺放的“雙排”彈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