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不爭"和"無爲"是什麼意思?

尊道貴德明明之道100


《道德經》被奉為曠世奇書、萬經之王,享譽世界。“無為”和“不爭”是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張,也是《道德經》全文的核心概念。《道德經》全書共有81章,“無為”出現過12次,“不爭”出現過8次,由此可見其地位。對於“不爭”和“無為”的意思,大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所謂“不爭”,並不是讓人無所作為,而是凡事要順其自然,不要一味的強取豪奪。老子“不爭”的內涵有三:一是爭“下”,委屈之中求大功;二是爭“德”,主張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三是爭“與”,爭取多給別人。老子一向主張:退、守、弱、柔,從而保全了自己,立足不敗之地。“為而不爭”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結果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不爭”的實質也是一種“爭”,是不爭善勝。比如《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的意思是: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這充分體現了老子“柔弱勝剛強”的哲學思想。

所謂“無為”,即遵循自然規律、社會法則、民眾福祉來做事,不妄為,不亂為。老子“無為”思想表現在政治和道德兩個方面。在政治方面,《道德經》第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無為而治”也是道家的治國理念。 比如清心洞察、知人善任,相信下屬,大膽使用。

在道德方面,老子提出“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三個要求相輔相成,緊密聯繫,體現著人的最高道德修養。


歷史有妖氣


很多人讀了太長時間的《道德經》卻沒有弄清《道德經》就是《易經》的闡釋手冊。

中國的經書以《易經》為總源頭,其下多是對其進行解釋。老子的《道德經》側重從天道解釋,孔家弟子所著的《論語》側重從人道解釋。

而《易經》的精髓也就自然成為各種經的精髓,當然也是《道德經》的精髓。《易經》的精髓是什麼?其實就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任何事物、任何事情都有不可分割的正反兩面,並且這兩面時刻出於不斷轉化之中。

所以,《道德經》中的“不爭”就是最大的爭,所謂“以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中的“無為”就是最大的“為”,是謂“無為而無不為”。

這都是我們這個民族最高的智慧,老子通過《道德經》微言大義訴之中華,誰明白了這些道,懂了這些理,並能時常用於生活,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願各位朋友早日悟道,悟道了自然就悟到了!




保哥談


道德經稱它為曠世之作完全當之無愧。

你很難相信這五千字寫在二千多年前,可以說是字字爍金。其隱含的意義與思想與水下冰山,難以辯跡。彷彿神來之筆,無論思想與文學成就都己到達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獨步天下的地步。

同時,道德經的出現也成為了東西方文明的分水嶺。東方開始從對立於統一大範疇思考考世界。這也造就了東方文化含蓄,深刻,還有虛實。

道德經中的提出的無為正是對爭這個語境含蓄而深刻的表達。

當然還有虛實。無為是一種最深刻的,最實在的爭。


袁天罡奇門遁甲號


我現在用我對《道德經》第八十一章的詳細解析來回答你。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①;善者不辯,辯者不善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③。聖人不積④,既以為人己愈有⑤,既以與⑥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⑦;聖人之道,為而不爭⑧。

[通釋]

真實的話不美好,美好的話不真實;善人不靠巧嘴利舌,靠巧嘴利舌的人不是善人;明智的人不爭鬥,爭鬥的人不明智。聖人不積聚,把利益送給了別人自己更富有,把利益讓給了別人自己更充實。天道是向萬物施利而不損害萬物,聖人之道是促成好事而不與別人爭利。

[註釋]

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實的話不美好,美好的話不真實。信言,真話。信,真。美言,美好的話。

  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好人不靠巧嘴利舌,靠巧嘴利舌的不是好人。善者,好人,有德之人。辯,辯解,有口才,會說話。

③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明智的人不爭鬥,爭鬥的人不明智。知者,聰明的人,明智的人。知同“智”。“知者”與“不知”參見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註釋。博,賭鬥,鬥,較量。

  ④聖人不積:聖人不積聚。積,積累,積聚。

  ⑤既以為人己愈有:把利益送給了別人自己更富有。既,已經,在……之後。以,介詞,把。“以”後省略了指代給別人的利益的“之”。為,讓給,送給。己,自己。愈,更加。有,富有。

  ⑥與:給,交給,讓給。

⑦天之道,利而不害:天道是向萬物施利而不損害萬物。本句是一個判斷句,通釋後變成一個單句,故標點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利,用作動詞,施利,給利益。害,用作動詞,加害,造成危害。

⑧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之道是促成好事而不與別人爭利。本句也是一個判斷句。為,順應自然做事,促成有利的事情。爭,爭奪利益。

[意義歸納]

本章圍繞“為而不爭”的聖人之道符合“利而不害”的天道講道理,倡導 “為而不爭”的美德。本章分為三層。

第一層:以對比的形式推崇“信言”“不辯”與“不博”的品質。

第二層:稱讚聖人奉獻而“愈有”“愈多”。

第三層:得出“為而不爭”符合天道的結論。

[考辨]

關於“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以往的解釋或自相矛盾,或含混不清。

“知”,許多學者把它解釋成“知道”的“知(zhī)”。這個問題我在第二章已經談了,第五十六章的“知”也是這樣處理的。知者,聰明的人,明智的人。知,同“智”。“知者”與“不知”另參見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註釋。

“博”,許多學者把它解釋成“知識廣博”,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老子的知識廣博否?

“博”有“賭鬥”“爭鬥”之意。博,賭鬥,鬥,較量。用“不爭鬥”解釋“不博”,既符合老子的一貫思想,也與本章主旨一致。

從邏輯角度來分析一下,是“知(zhī)者”還是“智者”,是學識“不廣博”,還是“不賭鬥”“不爭鬥”。“知者”與學識“不廣博”,抑或“知者”與“不賭鬥”“不爭鬥”有沒有必然聯繫?答案是,不存在必然聯繫;“智者”與學識“不廣博”有沒有必然聯繫?一定沒有必然聯繫;那麼“智者”與“不賭鬥”“不爭鬥”有沒有必然聯繫呢?答案是,一定有必然聯繫。

《戰國策·魏策》引用本句時,把“既以為人”寫作“盡以為人”,一些學者以此作為參考,把“既”解作“全部”。我不贊同這個解釋——“全部”都給了別人,自己怎麼還會“愈有”“愈多”?

[解讀與點評]

我們知道,《道德經》是寫給士以上人看的,最普通的士是大夫一級官員的“預備役”,士就是官僚群體中的成員。顯然老子看慣了當時官場的爭鬥,對此有正確的認識,為士大夫們開出的一劑良藥。

“信言”是質樸之言,是未經加工的語言;“美言”多是經過刻意雕琢“為”之而成。真實的話因為沒有經過加工,所以並不美好,而且可能不好聽;美麗的言辭動聽,但是經過加工的語言,不是真話——當然,“善言者”仍可以“無言”的方式表達得“無瑕謫”(第二十七章);真實的話雖不美好,可能不受聽,但可以表達得讓人不反感。雖然人們習慣於聽好話,但是要知道好話往往水分很大。

善者不會用花言巧語美飾自己,不會強詞奪理為自己開脫。好人不會憑藉言辭去博取別人歡心,不會憑藉言辭表現自己;憑藉言辭去博取別人歡心,憑藉言辭去表現自己的人不是有德之人。巧口利舌的善辯者無理也能辯出三分,巧口利舌可以把不好的事物說得天花亂墜,但它與事實不符。

與人較量、爭鬥不是明智之舉,明智的人從來都不與別人爭鬥。因為鬥則兩敗俱傷;相反,不爭不鬥,和則共贏——“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博”有“爭鬥”之意。“不爭鬥”是老子倡導的。爭強好勝,大抵是人的天性。老子告誡人不爭,但實際上幾乎很難找到不爭的人。“信言不美”“善者不辯”“知者不博”都是不爭的品質。不巧言,不狡辯,不賭鬥,皆為“不爭之德”(六十八章),也就是“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爭當然就是“和”,此“和”正是“衝氣以為和”(第四十二章)之“和”。歷史與現實不斷以正反兩方面的事實驗證著老子的“藥方”。從這一點來說老子的“不爭”“不鬥”之“和”的學說與儒者宣揚的中庸之“和”本質上並無區別。如果有誰非要說第八十一章收束全篇有什麼特殊含義的話,老子是在勸導士人不但要維護天人之和,還要維護人人之和。“和”則是《道德經》中滲透出的一個重要主題。

“聖人不積”到像第七十九章的“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聖人”之“不積”就是“不聚斂”“不貪佔”,就是不把天下看成是自己的。這也正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的通理。不該自己獲得的利益爭來了也不會長久,本該自己獲得的利益讓出去可能會換來更多的利益。聖人不為眼前的利益所惑,“既以為人”“既以與人”,反而獲得的利益更多、更大。聖人的“為而不爭”,實際正是“順天之利不相傷也”(王弼語)。“天之道,利而不害”與“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並不是簡單的並列,實際是相類的比較,是鼓勵效仿“聖人之道”。“天之道”是“聖人之道”的參照,因為像“天之道,利而不害”一樣,“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從這個角度看,這種表達與第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五章點評中說的“平喻”很相像。聖人之道,所為的一定是對百姓有利的事;而且還不與人爭利,不與自然抗爭。本章的“天道”與“人道”既有區別,又有交融。此“天道”是自然生髮出來的,此“人道”是聖人在主觀支配下遵循天道的軌跡,是一個動態運行的過程。它們的交融點是“為而不爭”與“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當然是“利而不害”。第六十八章也談到了“不爭之德”,“為而不爭”當然就是“不爭之德”,“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是“不爭之德”,因此才有“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二十二章)的結果。

從“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中透露出,老子提出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無為而不無不為”(第三十七章、第四十八章)只是此“為”要以“不爭”為前提。


陳廣逵


不爭和無為是修道者修煉身心的方法。“不爭”是指修心的要求或說方法,即心思要無慾無求,從意守丹田到無守致虛,以致無中生有而結丹生靈;“無為”是指修身煉丹的要求或說方法,即打坐或練功要求身體中正安舒,無處不虛靜自然,以保證周身筋骨皮肉無不松展自然,達到經絡氣血暢通沒有絲毫阻礙。然而,心不淨則身不得安舒,身不能中正安舒則心也無以為靜。身心空淨才好煉精化炁,練炁還神,結丹元嬰化神。

實際上,在人的自我修煉中,身心是不可分的。心為主宰,身為其用,“不爭”和“無為”近於同義。修煉“不爭”和“無為”的身心,以修得大道的先天自然的智慧和無不為的能力。所以說:修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且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雖然《道德經》聽起來像是一本哲學經典,實際上卻是一部道家修道的練功入道的指導書,它描述了修煉正確的身心狀態,並以生活和社會正常發展的情形為例,印證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身體健康和心智聰慧的得道表現。只是絕大多數不修道練功之人,把《道德經》這本關於“認識論”的經典讀成了“方法論”,以致中國人大多心計太多而德不配位,這種本末倒置的結果就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誤導,和社會不能和諧的悲哀。想來孔子學院也只能是同樣的結果。

例如,道者,一也。即說道就是一。那麼,道生一,一生二如何解釋?從練功自然體現則是:道(太極合道)生一一(陰陽兩儀),生二二(四象),生三三(八卦),生萬物。中國的儒釋道文化都是通過禪修悟道練功修身的體知文化,是功到自然成的大道歸一、萬法歸宗的人體自然認知的東西。不練功修行怎能認識?又如何理解?


太極熊56840876


之前回答這樣有關《道德經》的問題,會不由自主的去回想這些詞句出現在哪些章節。

但是今天看到這個提問,我打算不去翻看書本,或者憑記憶去努力的尋找相對應的章節。姑且就按照自己純粹的理解來表述一兩句。

不爭:不是認慫,啥都不去追求,而是不強求。凡事順其自然,做好你該做的,把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了,然後該來的自然會來,順勢而為,順其自然。

就好比種地:你把地翻整好了,種子挑選好了,該挖的水渠挖好了,該施的肥料施了,然後按照相對應的時令,種植,翻土,拔草,捉蟲,施肥,澆水,收穫。合抱之木始於毫末。拔苗助長是沒用的;

無為:不是啥都不幹,而是幹你改乾的,然後就不用刻意追求結果,等待該出現的結果就行了。

道家思想的精髓之一:無為,不爭。

但是無為之為才是關鍵,不爭之爭才是奧妙!!!



新風堂堂主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一部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在分析“不爭”和“無為”之前,首先看看老子是什麼樣的人?關於老子的記錄並不多,所以我們聽聽孔子的評價。

孔子曾拜會老子,學禮。

弟子們問他,老子是什麼樣的人,他說:“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我們知道孔子已是偉大之人,孔子給予老子至高評價:真吾師也!

孔子比之如龍,尚須仰望的老子,一定有他的智慧——正言若反。

有爭——不爭——無不爭

有為——無為——無不為

5000言的《道德經》裡,有300多個否定意思的字。

“不”字——235個

“無”字——100個

“莫”字——21個

通過上面孔子的評價,我們看到,老子是一位學識高深、志趣高邈的大智慧者。那他一定不是消極,不是無為,不是不爭的。

他只是能夠看到事物另一面,用反邏輯的語言讓我們瞭解事物的反面,更加清晰的認識社會現實。

不是專家,不是學者,只是愛讀一點書而已,認知難免片面,歡迎交流、賜教。


諾蘭科技


老子是修身養性而不出仕之人,志不在治國,平天下,只在淡泊心性,寧靜自我。爭,無非爭的是功名利祿,不爭,不在乎這些。有超出塵世中人的超脫。像楊絳先生說的我和誰都不爭,誰和我爭我都不屑。守一份自我的淡定與自信。不流於俗!不為一些世俗的東西彎腰。

而無為是沒有一番建功立業,功名取仕的心態。在世上不在乎身份,地位,功名。也不求安邦定國,濟世懸壺之心,不求進身之階。是一種出仕心態,屬於逍遙派,也屬樂觀達天之派。

漢朝劉邦平定天下後,恢復生產。其子惠帝時,丞相曹參提出此策,不管事。漢文帝提倡休養生息之策,採取老子的無為而治。帝王與地方政府不干預老百姓,只為修復生產,讓百姓把生產搞好,日子過富足。其子景帝也如此。沒有什麼規定百姓的條款。在武帝時發生改變,為個人有所為的漢武帝幾次發動對匈奴戰爭,枆資勞民,國庫空虛,最如終止。仗把天下打窮了。

老子不爭與無為的根本目的在於,個人不重功名利祿,建功立業之心,本著為百姓富足生活,不干預。注重生產,少吏治。不只是出仕不為官是無為,當官不幹事即無為。不爭個人身份地位名利,不以犧牲百姓利益的有為即有為。無為的背後是為天下百姓考慮怎麼做適合的有為,為真有為。


圃香


看了其他人的解釋,我個人認為都不能跳出思維來說這個事。

不爭、無為,你在問為什麼要“不爭、無為”時,你怎麼都得不到答案,因為你的“問”,已經包含了“為”的意思,有“為”就有爭。

你只要有,就會與他人的“有為”相沖突,就出現的必然的“爭”,這個爭不以你意志為轉移,這是符合道的。

當你不問“為與無為、爭與不爭”之時,那就是真正的無為。

因而,無為,在於沒有在你思維中出現過這個所有相關的想法,然後你不知不覺的做了。因為這個做,你是無所“為”的,你才不會對任何結果抱有“想、希望”,所以,即使任何的爭與不爭,也不會出現在你心中。

如此以來,所有一切都會在變化中,但是你都順其自然而無所謂,如此,你才有“無為、不爭”。

但是你在做的時候,有沒有我呢?按說是沒有的!

有我,就會與外界分開,於是你就有了分別之心,你就不能做到無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應用時,我們不能做到如此純粹,但是,我們可以用“覺察之心”,在我們意識到“為、爭”之心過重時,你需要提醒自己,事,才是你需要專注的,因而將“為、爭”之心置之事外,如此,你就可以專心致志,聚焦於當下之中,也就達到一種類似於“無為、不爭”的效果,如此,你就可以不爭而天下莫之與之爭,為而無為。


辯明事理火火烽


道德經最後一句是: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家核心思想是無為,無為不是不為,而是一種大為,一種道為,狹義的理解是一種無私無畏之為。因為,"無″名天地之始,是道的一種體現,而道是"法自然"的。所以,老子思想的重心在"為"上,即幹事上,包括政治、人生等,只不過老子強調要用"無"的心態去"為″之。舉個簡單例子,打球不要只想嬴,那是包袱,放下包袱進入自由和自然狀態,才能打出好球。"不爭"也是這個意思,幹好自己的,不爭名爭利,像水一樣看起來柔弱,實際上最有實力。軍事上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