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遷7858戶!3000多棟房屋!福州地鐵3號線將在這設站!

涉迁7858户!3000多栋房屋!福州地铁3号线将在这设站!

3000多棟房屋

徵收涉遷總戶數7858戶

拆除總建築面積近百萬平米

臺江近10年來最大舊改項目

——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涉及的居民戶

日前全面搬遷!

拆!除!完!畢!

涉迁7858户!3000多栋房屋!福州地铁3号线将在这设站!

紅星地塊涉遷戶抽取選房順序號。

臺江區委主要領導說

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是推進宜居環境建設、提升省會中心城區品位必須邁出的一步,更是補齊民生短板、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的迫切需要。

徵遷工作紛繁複雜,涉及利益主體眾多,而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又是近年來臺江乃至全市屈指可數的難度高、數量大、涉及面廣的舊改項目之一。可以說,沒有一心為民的初衷、勇於擔責的底氣、滴水穿石的精神,臺江很難打贏這場攻堅戰,從而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繁華都市的

一塊“心病”

一邊是高樓林立的現代商務區,一邊是擠擠挨挨的連片城中村。

經常行走在繁華六一路和長樂路的你,或許想象不到,在光明港以南、排尾路以北、六一中路以東及長樂南路沿線,仍“藏著”大片舊屋區。

這裡地處臺江門戶位置,歷史上曾是重要的船運碼頭和商業集散地,近年來成了基礎設施薄弱、治安和消防隱患突出的區域之一,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成為福州努力提升城市品質的“心病”。

“大車經過,房子都會震動。”居民陳寶欽說,住在這裡的近8000戶居民,一直盼著徵遷改造,住上好房子。

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學部署下,臺江區委、區政府反覆謀劃醞釀,下定決心舉全區之力,啟動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

2017年9月18日,紅星及周邊舊屋區邁出了“鳳凰涅槃”的第一步。

2013年,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地塊房屋徵遷工作啟動,涉及房屋總面積40萬平方米,總戶數4076戶;2014年,太平汀洲和蒼霞地塊房屋徵遷啟動,涉及房屋總面積60萬平方米,總戶數6000戶……回顧臺江舊改歷史可以發現,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是臺江區近10年來最大舊屋區改造項目,也是目前我市二環以內體量最大的舊屋區改造項目。

涉迁7858户!3000多栋房屋!福州地铁3号线将在这设站!

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將造福更多群眾。

“僅我們街道的5個社區,就拆了3個!”瀛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汪學民感慨地說。

500名幹部的

頭等大事

對於一個城市,改造一片區域是大事;對於每個家庭,搬遷換房也是大事。一下子要動遷這麼多房屋,解決這麼多居民的居住問題,難度可想而知。怎麼在徵遷工作中化解矛盾、贏得認可,考驗著臺江區參與項目的每一名幹部。

“我們在歷次徵遷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臺江區副區長朱騰介紹,這就是“五位一體”工作法,即“科學徵遷、合力徵遷、高效徵遷、陽光徵遷、溫情徵遷”。

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被劃分為A、B、C、D四個片區,“攻堅戰隊”也依此層層組建。臺江區四套班子各包一片,全區10個街道近500名幹部組成20餘個工作組,黨員帶頭深入到居民戶和轄區單位,形成了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的局面。

涉迁7858户!3000多栋房屋!福州地铁3号线将在这设站!

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徵遷工作人員核對資料。

同暉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高豔是從後洲街道抽調而來,她所在的小組僅花了1個月便完成了100多戶簽約。一天,一名涉遷戶來到指揮部。高豔見她臉色不好,便主動詢問是不是哪裡不舒服。這名涉遷戶道出了緣由:“舊病復發,希望儘快安置。”針對她的情況,高豔拿出了一套過渡時間最短的方案。

“徵遷工作要走到群眾的心裡。”高豔說,家家都有難唸的經,除了吃透政策,工作人員要對每個家庭的情況進行彙總,系統分析、模擬簽約,才能拿出符合實際的方案。

實現居民宜居

和城區發展

“雙

贏”

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搬遷拆平後,為城區發展騰出新空間。這片區域後續規劃、開發藍圖已經繪就。朱騰介紹,項目的實施將實現居民宜居和城區發展的“雙贏”,不僅可改善區域內群眾居住生活條件,更可以進一步發展高端商貿產業,打造臺江新的商業中心及新興城市綜合體。

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地塊計劃增加晉安河口直排閩江河道,將光明港二支河與新增河道連通、將紅星河與光明港連通。

涉迁7858户!3000多栋房屋!福州地铁3号线将在这设站!

整治中的臺江紅星河。

規劃圖上,軌道交通3號線從該片區的長樂南路直線穿過,並設置排尾站。商住、商業綜合用地佈置在地鐵站周邊及光明港沿線;二類住宅用地集中佈置在排尾路北側,可建安置房70多萬平方米。此外,還增加了一處疾病防控中心、一處派出所、一處街道辦事處與街道文化活動中心。

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過程中

還有一些徵遷故事

↓↓

徵遷幹部

陳穎

笑對冷麵孔

不怕閉門羹

7月3日,陳穎就任茶亭街道福德社區黨委書記。從副主任到黨委書記,這段“升職記”是在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一線實現的。

項目一啟動,茶亭街道徵遷工作組小組長、黨員突擊隊隊員陳穎就走街串巷,把服務送到群眾家中。“上門服務”的範圍可不僅侷限於紅星及周邊舊屋區。

涉迁7858户!3000多栋房屋!福州地铁3号线将在这设站!

陳穎(左二)與涉遷戶林先生交流拆遷事宜。(資料圖)

簽約期到了,但涉遷戶劉融萍正在福清坐月子。“別急,我們來想辦法。”電話裡,陳穎安撫道。陳穎和工作人員專門坐車到福清,將協議書送到了劉融萍面前。“你們真的把工作做到家了!”順利簽約的劉融萍如是說。

得知家住排尾新村的翁凱正在住院,陳穎又拿著合同去了醫院。“為了配合我們的時間,她下班了還把合同送來,處處替我們著想。”翁凱的女兒說。

這樣的上門服務陳穎跑了不少。“作為黨員,哪裡有困難,哪裡就要有你的身影。”陳穎認為,多跑幾趟腿,困難總能克服。面對不配合的群眾,她更是“笑對冷麵孔,不怕閉門羹”。

徵遷戶

任懷斌

告別舊屋區

住上電梯房

給房子裝上中央空調,68歲的任懷斌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再有個半月,我們的新房就裝修好了,到時候請大家來做客!”談到新家,任懷斌樂開懷。

舊家在排尾新村的任懷斌見證了紅星及周邊地塊50多年的變化,也經歷2次舊改。20世紀90年代,任懷斌住在10多平方米的小木屋裡,就怕哪天“火燒連營”。第一次舊改,任懷斌一家住進了70多平方米的新村房裡。

一聽說再次舊改,任懷斌就點頭答應了。聽過工作人員對徵遷政策的解讀後,任懷斌選擇了異地安置,為一家6口換來了一套135平方米的電梯房。

“從小木屋到新村房,現在又住上電梯房,房子一次比一次寬敞,生活更上一層樓了!”任懷斌說。如今,任懷斌每天都要去新房裝修現場監工,雖然又熱又辛苦,但臉上難掩喜悅之情。

跟任懷斌一樣開心的還有許多人。老房換新房,小房變大房,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正是紅星及周邊舊屋區舊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記者 莫思予 林洪相 鄭帥 葉義斌 見習記者 顏瀾萍

監製 程仁山 賀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