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最近一段時間,你只要在百度上輸入“張曉博”,宣傳他的相關的信息會撲面而來,我羅列了幾條看看:

《陝西6歲書法神童:與孟非聊歷史,寫一手行雲流水剛勁有力好書法》

《6歲小孩寫的書法,讓多少書家汗顏!_搜狐文化_搜狐網》

《陝西銅川七歲小書家張曉博上江蘇衛視..._華商論壇》

《銅川少年張曉博和苗阜王聲同臺登陸江蘇衛視春晚,獻給銅川的一道靚麗“年夜飯”》

《銅川少年張曉博獲萬人書寫大賽一等獎_銅川日報傳媒網》

《7歲書法神童,篆隸楷行草樣樣在行!》

《7歲小孩寫得一手不錯的書法,被鄰居稱為現代版仲永!》

《銅川市金謨小學張曉博的書法_騰訊視頻》

《銅川天賦寶寶張曉博聲名遠揚 國手級書法家田英章西安約見小神童》

《銅川有個小小書法家》

《銅川萌娃再起航 山東電視秀“柳書”》

《銅川的爸爸媽媽看看,誰家的孩子獲得陝西省少兒才藝大賽銅川賽區冠軍》

……

張曉博何許人也,何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響?請隨我一起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一、明豔的展示

下面是山東電視影視頻道《超級萌寶秀》欄目打出的廣告。

萌寶張曉博,來自陝西銅川的翰墨小子張曉博。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今年七歲,書法八級,是年紀最小的書法家。他愛好國學精粹、書法古文、畫畫,對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

父親愛好國學歷史,張曉博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給他講中國古代歷史故事、講漢字的演變過程。小小年紀的他,對國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是父親鼓勵他學習國學,練習書法。

五歲時,他便把《三字經》《弟子規》背得滾瓜爛熟。除此之外,《朱子家訓》《百家姓》《蘭亭序》等有難度的古文也是如數家珍。

他年紀雖小,但書法作品行雲流水。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節目中,張曉博在現場提筆揮墨,為我們展示了他的書法才能。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這位小小書法家,到底擁有怎樣的書法天賦呢?敬請期待翰墨小子張曉博給我們帶來的精彩表演吧!

下面江蘇衛視的《了不起的孩子》和春節聯歡晚會的錄製現場。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淡定自若的張曉博在江蘇衛視節目錄制現場)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張曉博參加江蘇衛視《了不起的孩子》節目錄制,和孟爺爺暢聊秦朝歷史,和“hold住姐”謝依霖友好互動,並大秀書法。)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江蘇衛視春節聯歡晚會上,張曉博書寫的“幸福中國年”)

2017年,7歲少年張曉博在“江西靈山至德宮杯”萬人書寫《道德經》書寫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獲得獎金1000元。本次大賽由陝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西安市道教協會聯合主辦,在西安都城隍廟舉行。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張曉博萬人書寫《道德經》大賽中的一等獎證書)

有人說張曉博“天賦寶寶才氣旺,銅川寶貝曉博強”。“更西安”節目稱他為“發光的孩子”。他的參賽書法作品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一等獎,獎狀可以鋪滿地,家裡的獎品和獎盃是用箱子裝的。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二更視頻錄製專題片《書法神童張曉博》)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張曉博練習硬筆書法)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張曉博獲得的榮譽是用箱子裝的)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在第三屆“少年中國夢”全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中,張曉博代表“蘭亭書法”培訓基地參賽,榮獲書法少兒組一等獎。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在E銅網“海潤杯”少兒現場書法大賽中,張曉博代表“蘭亭書法”培訓基地參賽,榮獲一等獎。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圖為張曉博在海潤書院大賽現場認真書寫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在E銅網“海潤杯”少兒現場書法大賽中,張老師帶領“蘭亭書法”培訓學校基地的五個孩子參賽,榮獲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一名,三等獎兩名,優秀獎一名。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蘭亭書法培訓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圖為本文作者王玲老師與張曉博及其父親合影。

人常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知識在於積累,天才在於勤奮。”“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說到張曉博,人們總會看到他光鮮靚麗的一面,讚歎羨慕他的成功時的鮮花掌聲,有誰會去追尋他成長過程中的艱辛、探尋這位“翰墨小子”背後的故事呢?

張曉博,是銅川市新區金謨小學三年級四班的學生,5歲開始練習書法,他的作品多次被《書法報》、《銅川日報》、《創新與決策》等報刊刊登,先後獲得“中國好字帖”全國首屆漢字書寫大賽第一名、第三屆“少年中國夢”全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第一名、第二屆“柳公權杯”青少年書法大賽一等獎、陝西省大中小學萬人書寫《道德經》大賽一等獎等多項獎勵,並登上江蘇衛視《了不起的孩子》江蘇衛視2018春晚和山東電視影視頻道《超級萌寶秀》、二更視頻《更西安》欄目,被多家新聞媒體報道,受邀在西安拜見了書法泰斗田英章老師,並受到書法指點。

二、家長的陪伴

張曉博能夠成為“翰墨小子”“發光的孩子”“超級萌寶”,除了他對書法濃厚的興趣和超人的天賦以外,也離不開家庭教育,離不開父親寓教於樂的教育方法。

張曉博在一歲多的時候,他的父親張引才就發現他反應靈敏、記憶力超強的特點,於是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興趣。在父親的培養下,張曉博在2歲多時,已經認識了300多個漢字,能把《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也能背誦《朱子家訓》和《增廣賢文》等有難度的古文。3歲半時,張曉博開始拿起鉛筆,能夠憑藉自己的記憶寫出以前認識的一些字。

張曉博說:“我小時候就受到爸爸的薰陶,對漢字感興趣,覺得漢字很好看,也想寫好看的漢字出來。每當爸爸帶我出去,我就把廣告牌、標語、春聯上的字記下來,回來在家裡寫。慢慢就習慣了,寫字成了我的最大愛好,我離不開它。”

張曉博父親說:“別看曉博現在取得了一點成績,但他畢竟是個孩子。所以,作為家長,要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培養他積極向上的品質和戰勝困難的毅力。”

張老師一邊說,一邊讓我們看到了他抄給張曉博的勵志名言:“曉博的天賦可能是好一些,但是所有成功都離不開汗水,離不開堅持和勤奮。無論是否擁有天賦,堅持和勤奮永遠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看到,為了培養兒子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培養他的毅力和品質,張曉博父親的確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從張曉博父親的筆記本里,我摘錄了幾則特別受益的名言,與大家分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安於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以小利,然後可以立遠功“在奮鬥的過程中,常會遭受挫折,惟有堅持到底,才會獲得最後的成功”“成功就像一座平衡的秤,一邊是努力,一邊是快樂;付出的多,收穫的也多”“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結,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燦爛;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你可能沒有騏驥的力量,可是你一定擁有駑馬鍥而不捨的精神,所以你一樣會成功,堅持就是勝利。”

張老師說:“王老師,您看,在張曉博練字遇到困難的時候,在他早上想懶床的時候,在他聽到別的小孩在樓下嬉戲歡笑的時候,在他晚上打瞌睡的時候,我都會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用名言來鼓勵他,也讓他背誦名言、抄寫名言、記住名言,將這些勵志的名言內化於心,化為他前進的動力!”

看著我點頭認可,張老師接著說:“幾年來,張曉博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早上洗漱完畢後,6點開始讀文背詩,他寫的詩都要先背下來,理解了。現在,已經曉博能夠背誦600多首詩,讀過四十多篇經典散文。下午放學回來後,先寫學校的作業,再練一個小時的書法。不管怎樣,他也還只是個孩子,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每個禮拜都要抽時間帶曉博出去玩,讓他到大自然中、在遊樂場裡釋放壓抑的情緒。其實我不願意讓孩子參加節目,後來想想覺得參加節目還能順便帶他玩玩,也就有選擇性地參加了。而曉博會記著自己去過的每個地方,他也會有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問道:“有人看到張曉博的成績突出,就說,張曉博就是書法神童,是現代版的方仲永。對此,您怎麼看待曉博?”

張老師笑笑反問我:“王老師,先談談您的看法吧?”

我說:“我認為肯定不會的!張曉博與方仲永有本質的區別。一是方仲永沒有學習就成才了。‘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二是方仲永的父親不讓他繼續學習。‘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才導致方仲永‘泯然眾人矣’。張曉博不一樣啊!張曉博的天賦比別人好,但是,他的成功是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的,況且張老師您作為父親,對他要求嚴格,也培養了他良好的習慣!”

張老師欣慰而自豪地說:“謝謝您!王老師。您說的對,曉博是通過後天努力取得的成績。我認為:給孩子留再多財產都不如給他教一身本領,我也用行動去支持著張曉博拓展視野,發揮特長。作為父親,我不能抹殺他的愛好或是磨滅他的天性。我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他最好的環境,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從我這一方面說,我會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曉博,培養他良好的習慣,讓他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領略到成功的喜悅,不斷地制定更高的奮鬥目標。從曉博這一方面說,他學習的慾望還是滿滿的,他自身對書法很感興趣,喜歡誦讀經典,而且很有自信。現在又愛上了素描,暑假期間,主動要求去學,並向我保證不影響學習書法。我想,他應該是每天在超越自己!”

事實上,張老師工作再繁忙,他總是抽出時間陪孩子練書法,帶他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說,孩子的喜怒哀樂就是父母的一切,我不想錯過他成長中的任何一個美好瞬間。見證孩子的成長是一種幸福,陪伴孩子的學習是最大的快樂。除此之外,張老師還是一位賞識教育的踐行者,他說:“不管孩子做得好壞與否,我總是喜歡時不時地表揚他,對他伸大拇指。他感受到自己獲得讚賞,就會更用心,更全力地去做好一件事兒了。”

三、名家的引領

張老師覺得,自己只是在孩子的養成教育方面盡了家長的職責,對書法的感悟還是太淺太淺。張曉博的成功,更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老師的指導和名家的引領。

曉博書法上取得一些成績,得益於遇到好的老師!說起曉博拜師的事情,還真不容易!張引才老師向我敘述了奇遇趙羅升老師的經過。

他說:“曉博五歲半就開始練毛筆字,最初我做他的啟蒙老師,這期間我帶他去了很多書法學校,但總是感覺不太滿意!有一次曉博在耀州區永安廣場寫地書,引來了許多晨練休閒的人,大家紛紛議論、讚歎著曉博寫的地書。這時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走過來拉著曉博的手問這問那。我看他精通書法,忙向旁邊的人打聽,他們告訴我,這個老人就是耀州書協的林引弟老師。我表示敬意,並與林老師簡單交流後,林老師把曉博帶到了他家中的書法工作室,讓曉博寫毛筆字,看了孩子的寫的字後,林老師大加讚賞。他對我說:‘我年紀大了,精力達不到,這個孩子了不起,需要好的老師帶,我給你介紹一個老師,他寫了近30年的柳體楷書,你去找他。’我再三表示感謝。於是,在林老師的推薦下,曉博正式拜趙羅升老師為師,開始了一對一的書法學習。在趙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曉博的書法每天都在進步著,兩年下來,曉博的書寫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趙羅升老師每天都在手把手地教曉博練習書法,對張曉博的成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對張曉博影響很大的另一位書法名家是國手級書法家田英章。

田英章,書法研究生,先後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日本東京學藝大學。國手級書法家。曾歷任國務院任命書寫員、國家人事部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主任、書畫人才資格審定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現代硬筆書法研究會會長、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首任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歐陽詢書法藝術研究會會長、王羲之碑林籌建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日本國藝書道院教授、日本書藝會顧問、日本國際書畫藝術家聯盟副理事長。現任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雜誌社副社長,國家人事部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院終身書法家。自1985至今,曾在中央電視臺、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學院、首都師範大學、林業大學、日本國藝書道院等單位教授硬筆書法、毛筆書法;1987—2002年出版書法字帖、教材、錄像帶、光盤七十餘種。

2018年4月15日,在國手級書法家田英章的邀約下,張曉博和他的父親趕往西安,國手級書法家田英章在百忙之中專門抽出半小時時間,接待了這位來自銅川的“翰墨小子”張曉博。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 田英章老師為張曉博就讀的“蘭亭書法”培訓學校題字)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田英章老師贈予張曉博的書法作品“博學”)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張曉博受邀在西安拜見了書法泰斗田英章老師,並受到書法指點。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田英章老師很喜歡張曉博,與張曉博合影留念

張曉博現場為田英章老師書寫硬筆與毛筆書法,聆聽田老師的教誨,向田老師請教書法,受到了極大地鼓舞!隨後,田老師給曉博贈送了簽字的毛筆和書法用品!張曉博與田老師及家人和工作人員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瞬間。

四、文化的薰陶

問及“蘭亭書法”培訓學校的創建,張老師的話題就多了。他說:“孩子的書法漸露頭角了,老在自己家裡寫字,氛圍不好;到老師家裡去寫,又怕影響老師的家人。我就在想,是不是創造條件,給孩子一個固定的書法書寫場地。正在我困惑的時候,‘銅川尚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永崗得知此事,主動與我商談。

“薛總開導我說: ‘你租一間房子給曉博用,受益的是曉博一個人。你是不是可以換個思路想想,租幾間房子,多聘請幾個老師,讓曉博提高的同時,讓更多的孩子受益。你看,其他孩子會以張曉博為榜樣,不斷進步的!’我當時茅塞頓開,但是還有許多困難擺在面前,還沒有等我說出來,都被薛永崗總經理擋了回去。

“薛永崗總經理建議我在‘尚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設的一個專業書法創作基地,傳承書法國粹,感受漢字魅力,培養學生品格,鍛鍊學生毅力,讓學生愛上國學、愛上漢字、愛上書法,提升書寫水平。這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啊!我欣然接受了薛總的這一份厚禮。”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在薛永崗總經理的鼓勵和幫助下,蘭亭書法培訓學校就這樣誕生了。

在蘭亭書法培訓學校,書法愛好者可以學傳統文化、寫規範漢字、賞書法之美,這裡設有創作室、柳公權室、顏真卿室、書法大講堂。

張老師給兒子張曉博開闢了一間書法創作室,特別邀請來了張曉博的專職老師——趙羅升老師來創作室教導張曉博,這樣,張曉博就可以天天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書法了。張老師還邀請了我市書法家任茂裡、白福才等老師前來授課或指導,使曉博和更多的學員受到文化的薰陶和感染。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教室裡懸掛著老師和同學們的書法作品,使得整個教室翰墨飄香,文化氛圍濃厚。

“義之筆下千秋韻,蘭亭地上萬種情”。蘭亭書法培訓基地,以“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為追求目標,要求孩子們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寫字,練出一手好字,傳承一代文明。老師們則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橫平豎直中規範,心與心的交流,手把手地互動,力爭在銅川這座有著豐厚歷史底蘊與內涵的城市中,培養出更多的像張曉博一樣的書法人才。

教室裡,老師們正在精心指導著孩子們,他們一筆一劃地示範,手把手地教學,實實在在的傳授書寫技藝。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我相信有了老師們的細心、耐心地教和練,孩子們的書法水平會大大提高。

我說:“我早聽說過‘尚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這個名稱,但一直無緣拜訪。”

張老師說:“我剛才給薛總打電話了,他一會回來,我們過去參觀一下。”

走進尚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真是翰墨書香,名人字畫令人目不暇接。我感受到濃濃的學術氣息和文化氣息,感受著書畫世界的魅力和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走進尚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我們看到工作人員正在裝裱字畫。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展開看看,是氣勢磅礴的毛體書法《沁園春 雪》,像高山流水般的自然揮灑、流暢飄逸。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聆聽了薛永崗總經理對公司的介紹,感受了濃厚的藝術氛圍,我們與薛永崗總經理及其夫人合影留念。的確,“蘭亭書法”能在這樣一個知名公司旗下創作,也是張曉博及其書法愛好者的幸運。

五、自身的努力

書法學習其實很枯燥,也很苦很累,需要堅強的意志和足夠的耐心毅力,更要有吃苦精神。坐得起冷板凳,能堅持學習就是最大的成功!別看張曉博小,他特別喜歡挑戰。在他心裡,書法中難度最大的一種字體就是柳體楷書,他最喜歡的也是柳體楷書,覺得練習這種字體有挑戰性。

這兩年多來,曉博孜孜不倦,鍥而不捨,堅持不懈,從不放棄。2016年參加陝西省第一屆中小學生書法大賽,事不湊巧,比賽時曉博患重感冒,高燒39.5度,爸爸和老師都說讓他放棄,但他卻堅持要參加。沒有別的,就是想知道自己現在是個什麼水平。他頭上頂著一個溼毛巾,堅持寫完了近百字的參賽作品,雖然只獲得了優秀獎,但也是銅川參賽選手中唯一一個獲獎的學生。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面對“更西安”的採訪,張曉博說:“我渴望成功,因為我認為成功的感覺是世界上最美的享受,它能給我帶來一種力量,促使我勇敢堅強的往前進。每次上節目我都很開心,這麼多人知道了我,看到了我寫的字,我也想認識更多的朋友,讓更多人瞭解我。

“除了書法以外,還喜歡畫畫、閱讀、歷史,國學很多內容我都背過了。說實話,練書法很難、很累、很枯燥,我也哭過、厭煩過,也想過放棄,但是我喜歡它,又感覺捨不得,就堅持學習了。

“我從五歲起就有一個理想——就是長大了做一名書法老師,傳承書法國粹,讓更多的人感受漢字魅力,愛上漢字,愛上寫字,提升書寫水平。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要勤學苦練,堅持不懈。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切目標都可以實現!”

張曉博還喜歡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在2017、2018年春節前夕,張曉博大顯身手,義務為群眾寫春聯150多幅,並在大耀城、美佳華商業中心舉辦個人書法展,為銅川禁毒委員會拍攝專題片,小小年紀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一手筆墨贏得眾人推崇。 在銅川新區裕豐園社區與三位書法老前輩一起義寫春聯,現場排隊預訂,張曉博一口氣完成二十多幅春聯和眾多“福”字,獲得大家一致稱讚。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儘管張曉博的書法已經在同齡人中算是出類拔萃了,但是張引才老師及其他的教學團隊為張曉博制定了更高的目標,張曉博每天仍然踏踏實實地練習著,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奮力前行,超越自我。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張曉博說:“我感恩於我爸爸的賞識教育,感謝老師的鞭策鼓勵,讓我真正堅持下來。等到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書法太神奇了,它有畫般的美麗,詩般的意境,它讓我寧靜,遇事不驚,修身養性,別有洞天。現在,書法成了我的最好的朋友,我每天都離不開他,無論功課在忙,我都要擠出時間習字。書法讓我特有自信心和,榮譽感。儘管我玩的時間少了,但我不後悔,我不想錯過成長中的任何一個美好瞬間,我願意用毛筆書寫我的瑰麗童年,我會永遠堅持把條路走下去,為自己學到一技之長。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我知道我年齡很小,學習書法我也僅僅是個起步,以後的路還非常漫長。今後我要更加勤奮努力,好好練習,做到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成長,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書寫能力,將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書法藝術永無止境,我們真誠地祝願“翰墨小子”張曉博在書法藝術這條道路上越走路越遠、越走路越寬!也希望我們銅川的書法愛好者能夠在銅川這片文化沃土上,不懈努力,超越自我!

探尋“翰墨小子”張曉博背後的故事 銅川市第二中學 王玲

【本文作者】王玲,銅川市第二中學教師,“西北作家”之簽約作家,銅川市王益區詩詞學會副秘書長,銅川市王益區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教師報》《西北作家》《西北散文網》《銅川日報》《銅川經濟社會研究》《銅川文化交流》《女兒花》《王益文苑》“中國媒體新聞網”“中國煤炭新聞網”“今日頭條”“銅川熱點”“銅新無邪”“E銅網”“富平人”“黃堡文化研究”“智慧銅川手機臺”等報刊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