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哲學的目的是什麼?

馮友蘭哲學研究院


按照古典哲人的定義:哲學是“熱愛智慧和尋求智慧”;按照詩人的定義,哲學是“一顆漂泊的心在尋找家園”;按照現代哲人的定義,哲學是“去蔽,去除心靈上的種種附加之蔽”。

如果按照這些定義,哲學沒有世俗之用,哲學是反世俗之用的。“追尋哲學”的目的,如蘇格拉底的說法是審視自己的人生:什麼樣的生活值得過;如康德說法:我知道什麼,我能做什麼,我還能期望什麼,最後,我是什麼。

這就是哲學目的,而不是“學習哲學的目的”。學習哲學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目的,但哲學的本心使然。真正的哲學家或哲學的追尋者與哲學的本心是一致的。


偶然一會兒ABC


工科男一枚,15年兒童教育經歷,說說自己對學哲學的體驗,儘量大白話。

一、不同階段的體會

1、高中大學:學哲學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哲學老師照本宣科的方法真心不乍的)。

2、畢業工作3年內:學哲學沒用,浪費精力時間

3、畢業工作3年後:嗯,有點用。

(原因應是工作時單位的領導引導我們新員工,發現其套路和學過的哲學有點象。如罵了你一頓後,安慰說:每個人都有不足的一面,你的優點很多……心裡沒那麼難受了。再如:碰到複雜的問題,領導會引導人你,複雜問題簡單化,再複雜的現象後都有簡單的本質,找到本質,你就比其它人高明多了……)

慢慢,還覺得,沒有共同相似的世界觀價值觀,說話簡直不能在一個頻道上。

4、從事兒童教育後:哲學無處不在,無處不用。

比如,知道從現象中找本質,發現孩子教育其實沒那麼複雜,就是孩子與環境的關係。所謂學習,對孩子而言,就是信息的輸入與輸出,

需要了解孩子對什麼形式的信息接受得快(朗朗上口的、形象的、場景的、行動的、不是講道理的)。

知道孩子更願意以什麼方式表達自己(表情、動作、肢體、塗鴉、模仿、而不是文字或語言)。快速記憶很簡單,就是“形象+線索”。等等。

自己有意無意在孩子教育、家長溝通中引導瞭解些哲學的基本原理。

5、步入中年:哲學可以讓自己過得踏實安心舒坦。

比如,人生存必需的三樣東西(空氣、陽光、水),我一樣不缺,我還擔心什麼?

人生如潮,有起有落,有得有失……自己還計較什麼?

甚至,還對“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將去哪裡?”有了一定的體驗與感受……坦然很多。

二、結論:

學習哲學目的,對內,可以讓自己坦然,對外,可提升自己的能力。


速強畫說兒童教育


哲學是世界觀,是方法論。尋求探知世界及自我的方式方法。

任何哲學均是思想,任何思想都有方法。任何方法均有限制,找到一種方法必然失去另一種方法。源於人不可能全面並客觀地看待世界與自身。你看到的只是一個方法下的面,包括科學。

故推老子《道德經》。道德經也是思想,但它的思想是“無”。拿來用的時候是“有用”,不用的時候是“無”。最接近宇宙自然本源的思想。

有的人讀出了“入道”(入世),有的人讀出了“出道”(出世)。這是一個過程,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思想是痛苦的根源。源於你進去了,沒出來,被思想包圍了,所以痛苦。你進去了又能輕鬆自由的出來,才是得“道”。所以老子說的是“無”。“有之為用,無之為道”。世界一切思想最終是為人所用的,沒有思想才是“道”。“道”終歸要為人所用,而不是人為“道”所用。人成了思想的奴隸,要思想有何意義。所以“道”在自然中就是“無”,在人的思想中就是“用”。活學活用,不拘泥其中,不能自拔。

大道至“簡”。大道學的時候做加法,不斷積澱。但最終悟“道”時要做減法,抽絲剝繭,除去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只剩精髓一點點了。這才是真正的“道”。這一點“道”入你之心幫助你,提升你,開闊你的境界和意識,而不是用“術”(條條框框)來束縛你,制約裡。那不是“道”,是“宗教”主義。更何況宗教的最終依然是“空”,與“道”殊途同歸。

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人努力活著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不管你是否能意識到)。而自覺或不自覺的選擇有兩種方法:

一,科學方式(社會方式):你擁有的物質(含人,權力等)越多證明你存在的價值越大,能力越大。所以大家拼命佔為己有,競爭的根源所在。

二,宗教信仰:你擁有的精神財富越多證明你的價值越大。讓你放棄物質的束縛,提升個體靈魂的境界。

其實歸根,你需要什麼就去選擇什麼,不為物縛,不為神往。人生大“道”是人站在思想與物質之上,而不是揹負著思想與物質前行。所以才辛苦。

後面是我寫的《人與思想》共勉之

當你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你還只是孩子。

當你學會思考的時候,你己經成人。

當你己經擁有思想的時候,你是了不起的人。

當你己經站在思想之上時,你是一個偉大的人。

當你一直反思的時候,你在向聖人邁進。

當你決定不再擁有任何思想,離神己經不遠了。

成就你的也是束縛。

埋葬你的也是希望。

人類的文明不過是動物的期盼,也是上帝嘴裡的嘲笑。

一無所有是開始,也是結束。這中間的叫人。

離上帝最近的時候,不是死亡,而是新生。


來去無意58911149


對比一下霍金說的"哲學己死"→我們可以認為:

→馮先生這句話是從哲學家的角度說的,也許以前真可以說:人只有學了哲學才能"完整"的人

→但現在,科學越分越細,很多學科內已經蘊唸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因此:

→→現在的自然科學家,很少有人花時間去學習哲學了,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偉大的科學!

→→從1996年"索卡爾"事件所引發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論戰,我們可以看出,當代絕大數自然科學家對哲學家不屑一顧,他們更不可能學習哲學。



在很多大學,哲學是一門公共課,開這門公共課的目的不是為了哲學專業→我們還是用俗話表達一下作為公共哲學的目的→也是非專業人員的學習哲學的目的!

1>通過學哲學,教會人思考

→哲學是認識論,認識論教人如何思考問題→,辯證法教人如何反思、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等等,→人會思考才有思路,而思路決定出路。

2〉通過學習哲學。使人提高理論水平,教人學會概括

→哲學裡有一個金句→"透過現象看本質",面對紛雜的事物/千頭萬緒的現象,如何看本質呢?那就要通過學習哲學,從而提高理論水平,學會概括的方法。



3〉學習哲學,可以增長人文知識和思維知識。

→特別是哲學裡的"辯證思維",是通往創新思維的導航器,能為創新思維打開大門。

哲學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學問,

如果學知識只是為了功利性地學以致用,那麼往往欲速不達|!

4>學習哲學,會使人在同級的水平上更高一級!

→假設A,B兩人學識相同/能力相似,而A學了哲學,B沒學,那麼A一定比B更具有競爭力和思辯力!!

→A與B的區別就象"能文能武"與"一介武夫"的區別一樣l

→哲學使人智慧是一道公理!!信不信由

無數事實證明:很多成功的人士往往也是半個哲學家,甚至比半個還要多→你去張瑞敏的海爾管理學。



5〉社會類工作者要學一些哲學

→很多學生畢業後會從事社會類工作,哲學在社會學科知識中,它是NO:1,可以說哲學是社會學科的基礎,因為所有的學科,如果離開了哲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將寸步難行!

→特別是一些高級幹部及高級管理者更要懂些哲學!

→特別是高層戰略戰術決策者,哲學是必不可少的

毛主席反覆強,黨的高級幹部要辯證法就是這個原因!

附錄"索卡爾"事件

1996年5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頭版刊登了一條新聞:紐約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艾倫· 索卡爾向著名的文化研究雜誌《社會文本》遞交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超越界線: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釋學”。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故意製造了一些常識性的科學錯誤,目的是檢驗《社會文本》編輯們在學術上的誠實性。結果是5位主編都沒有發現這些錯誤,也沒有能識別索卡爾在編輯們所信奉的後現代主義與當代科學之間有意捏造的“聯繫”,經主編們一致通過後文章被髮表(但事實上這篇文章最終並沒有被髮表),引起了知識界的一場轟動。這就是著名的“索卡爾事件”。

在隨後的時間裡,“索卡爾事件”被西方各大媒體在頭版廣泛報道。人們稱之為“詐文”、“玩笑”、“一場惡作劇”、“一場騙局”。學術界的大多數人站在了索卡爾一邊,認為這也是他們自己反對學術界中矇昧和虛偽的鬥爭。

事件一俟發生,就立即觸發了一場席捲全球的科學與人文的大論戰。論戰的一方是由科學家組成的科學衛士;另一方則是後現代哲學家結成的聯盟。世界眾多著名的媒體參與其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這個事件中,科學家普遍表達了對哲學家的不屑一顧!!


月亮TA爹爹


感謝馮友蘭哲學研究院的邀請。謹不揣薄淺而嘗答。

什麼是哲學?翻開詞典,也是我們熟知的,是這樣界定概念的: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的學說。是在具體各門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點。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從詞源、起源上講,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人最早創造出“哲學”這個詞,取的是“愛智慧”之意。言下之意,思考哲學者愛智慧,愛智慧的人在思考哲學。這些哲人們主要著眼著力於對世界的追問與思考。早在公元前6世紀,哲學家便開始思考提出世界的本原問題,他們反對過去流傳的種種神話創世說,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質性的元素,如水、氣、火等;他們用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代表人物如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愛非斯的赫拉克利特等。還有一些哲學家認為萬物的本質不是物質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則,如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是“數”,以巴門尼德為代表的愛利亞學派認為是“存在”,並認為“存在”是不變的,不生不滅的,運動變化的只是事物的現象。古典希臘哲學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在很多方面,它為現代哲學與現代科學鋪設了道路。

為了獲取智慧和知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兩詞,認為唯有憑藉反思、沉思冥想才能真正融會貫通,獲得“理性之樂”。這與中國思想家王陽明通過靜坐領悟真相,認清“真己”這個本體,從而獲得“本體之樂”意思差不多。“澄懷觀道”這個實修方法可大致視為人類文化的共識。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的學說。如此,不同的哲學人物、團隊便產生不同的學說,當這種學說達到一定氣候、影響較大時,便可稱為思潮、流派。如科學主義、人本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實在主義、存在主義、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等。這些思潮、流派以及諸多的身後的哲學家,令人眼花繚亂,甚至望而生畏、望而卻步。但有一點,我們應當確認並堅信,沒有哲學思想指導和滋養的文學、藝術往往便限制其發展的高度,沒有哲學思想指導和滋養的科學同樣會限制其發展的高度。我們知道,牛頓是偉大的物理學家、科學家,他的代表作題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由此可見哲學和數學的重要性。評論家張厚剛先生認為,中國唐代哲學思想比較貧乏,直接限制了詩歌發展的高度。所以,不能對唐代詩歌給予過度溢美之辭。

不要指望學習哲學有什麼實際用處,哲學是最大的“無用之用”。學習哲學,是為了追求智慧,為了提升優化思維,是為了陶冶性情,在把握到一種智慧與抽象性、思辨性、想象性學習中體驗到一種徹骨的豁達和愉悅,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從而受益終生。所以馮友蘭先生說得非常好: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其他的學習是使人能夠成為某種人,即有一定職業的人。這種“成為人”,就是成為天地間一個豐盈飽滿的生命,一個“大寫的人”。

所以我們可說,哲學是使人類生活更進步、更美好的學問。哲學給人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引,它指導方向,幫助人們認識理解周圍的一切;哲學引導人類真正地思考,而不被世俗的言論所湮沒。哲學的用處在於幫助人調理、改善、提高自己的眼光,是一門直接改變人自身而間接改變環境、社會的學問。人們學習哲學歸根結底是為了超越。

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的精華,引領著時代的進步。一些達到高峰的哲學思想永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永遠指導著後人,影響深遠,影響綿遠。當然,真正的哲學思想是理論化、系統化的,隻言片語的格言、妙語或零散的比較先進的思想,是不能稱之為哲學的。


通識學習與研究


說到哲學,我們每個人都有學習過。有書君最早接觸哲學應該是在還讀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剛讀初中時學的是政治,到了初中三年級的政治課內容就是哲學了。突然感覺有些暴露年齡了。

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學習哲學的目的是什麼?”

先來看看哲學是怎樣定義的:哲學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研究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普遍規律,是關於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這是有書君在《新華字典》裡查到的定義。

從定義上我們不難看出,哲學應該說就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一個人的世界觀跟他學習哲學的程度有關,喜歡鑽研哲學的人,在不斷學習哲學的過程中,哲學思辨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這期間世界觀也會有所改變。如果一個人能對邏輯和哲學思辨有足夠的瞭解,那麼在與別人的交際的過程中,就很容易發現別人不嚴謹甚至是荒謬的言論,這樣也就可以減少自己重複犯同樣錯誤的幾率。

哲學呢,它不是單純一種知識的積累和凝聚,也不是哪一種認識的結果和昇華。哲學其實是很抽象的一門學科,它的主要對象是人類的思想,人們通過學習哲學,來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哲學可以讓人明白自己,看清自己,換句話說也就是更瞭解自己。哲學是辯證的唯物主義思想,我們接觸的最系統的哲學應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離開馬哲的哲學體系,可以說都不能夠算為真正的哲學。馬克思曾說過:“我們的真理不能顯赫一世,但它會永存的存在。”

其實,學習哲學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的意義都是巨大的,因為哲學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如果能夠學會很好的解決哲學問題的話,那麼現實生活中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學習哲學能夠幫助我們人類理清楚現實生活。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學習哲學來改變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使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得到更好的轉變。

在我們大家讀大學的時候,都知道除了哲學系以外,哲學還是其它專業的公共課,目的就是要讓還在讀書的青年人能夠通過學習哲學後,可以用生活中的語言來表達哲學內容,從而提高人的理論水平,使人們在表達自己思維內容時,能夠脈絡清晰,學會概括。

喜歡學哲學的人,與同一級別的人相比較,可以讓人明顯的感覺到無論是在競爭力上,還是在思維方式上,等各方面水平都會更高一級。我們今天只曉得大部分知名企業家的哲學理論都非常紮實。例如,張瑞敏的海爾集團,就有著名的海爾管理學,如果張瑞敏沒有很好的哲學思維,是不會有海爾管理學的誕生的。其實,像什麼李彥宏、董明珠、馬化騰這一類人,無一例外,都是哲學思辨能力很強的人,所以他們才會後今天的成就。這就是哲學的力量。

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是我國最早的哲學雛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春秋以後的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研讀《道德經》,因為它對治國是有很大幫助的。當然,皇帝還要讀其它書籍,應該說是博覽群書,把所學的知識與哲學融會貫通,才有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個明君。

經過上面有書君一系列的長篇大論,相信一些朋友對學習哲學的目的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有書君畢竟不是哲學家,雖說對哲學也有愛好,但是所說的言論,也僅僅代表有書君個人意見,對朋友僅供參考。

如果有朋友,在讀了有書君這篇文章後,突然也有了想去學學哲學的衝動,那有書君推薦先讀哲學類的小說,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讀起來不會顯得太枯燥無味。例如小說《蘇菲的世界》;在讀過一些哲學小說後,就可以讀點簡單的哲學專業書籍例如《西方哲學史》,當然也要看看《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的哲學是空前絕後的,沒有哪一個哲學能夠超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因此馬哲是必讀的,不要忘記哦!


有書快看


哲學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和看法,是一種世界觀。以世界觀來看待人生問題稱為人生觀,將人生觀理論概括就成為人生哲理。世界觀、人生觀、人生哲理,這些統統都是思想理論,其作用乃是指導人生的行動。

在現代哲學討論中,存在一箇中心命題,那就是本體論和現象論,愚對此非常有興趣。因為這個命題在古代就有論述。古人認為,世上萬事萬物既有本體,也有作用,有作用就有現象存在。其相互關係為“體必有用,用必有體。因體起用,由用見體。” 別小看這十六個字,它足以演譯東方文明。

哲學中,宇宙的本源是什麼?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宇宙的本源用一個“道”字來表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再追問一下,何為“道”?古人對“道”的體性描述為“無”:無形象,無聲色,無大小,無內外,無方所,無有形狀,無法形容。然而,這個“無”,非否定,因為有其作用存在,老子《清靜經》中有講“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體性是無,卻有作用存在,不可思議,難以想象。

是故,古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唯道是從”。一代大儒王陽明龍場悟道,其心法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世界觀是“道”,人生觀是“為善去惡”。這二十八個字,道之體用含括在內。

有意思的是,在《六祖壇經》中,恵明追六祖求法,六祖言“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以上兩例細思,不難發現,道與心是一體的,其體用關係完全說得通。真所謂“離心別無道”!正因如此,外來佛教才會被本土文化愉快地接受和融合。

佛教本屬於東方文明,傳入我國後與儒和道共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可惜世人不去了解佛教,或戴著有色眼鏡看佛教,更有甚者對中華傳統文化不當回事,排斥佛教也成必然。

佛教的核心理論是《華嚴經》中佛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這一句話,演化成整個佛教。釋迦本師和他的歷代弟子們所講的一切經、律、論、疏、鈔等,統統都是這一句話的說明;學佛修行統統都是這一句話的實踐;生死自在的事例統統都是這一句話的證明。(如來智慧德相又稱佛性)

佛性難明,於是就用比喻。

磁性、磁場人皆共知,磁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是無相的存在。有磁無磁,以能否有吸鐵的作用和現象來辨別。這是“由用顯體”啊!再進一步,一塊頑鐵,貌似無磁,然而只要將其內部正負電子的排列有序化,磁性頓現,頑鐵即成磁鐵。以磁性喻佛性,去除妄想分別執著,讓自心清淨有序不再混亂,佛性頓現。

學佛如何修?如何行?關鍵在於能否“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又稱開悟,難不難?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就難,非常難。一旦捅破,“原來如此”。如何捅破?元音老人有一篇文章,標題是“略論明心見性”,讀後豁然開朗。其論述的依據還是“體必有用,用必有體,因體起用,由用顯體”。

綜上所述,現代哲學中的本體論和現象論,結合古人的體用關係論,是悟道的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中華傳統文化中神秘、隱晦難懂、玄而又玄的大門,而且人生的智慧及其種種受用,也源於此。


觀心68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物質和享受也越來越多,人追求物質也越來越容易,很多人容易陷入物質的追尋而不能自拔,並深深地陷入這種表象的繁榮之中從而失去內在的自我。內心充滿了不安,苦悶和煩憂等負面情緒。物質的豐富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內心的空洞。哲學家叔本華說過,生命是一團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每天過著一樣的生活,在同一個房間醒來,吃著大同小異的早餐,做著簡單而枯燥的工作,去熟悉的餐館吃飯甚至也從來不曾嘗試不一樣的味道。你的生活單調空洞而又乏味。每天就像一個流水線的機器人一樣固定的來回路徑。

我們的生活方式被網絡徹底而改變,電腦和手機已經深深的把大家帶入了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我們被改編編排好的音樂和電影來抒發情感,被電影劇情和音樂旋律影響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大多數人沉迷於網絡遊戲中打打殺殺從而獲得快感。更和素未謀面的網友談天說地,尋找自己精神寄託。與陌生人說心裡話,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

如今的我們,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我。大多數人生活在一個被我們視為真實的幻想世界裡。但當我們夜深人靜靜心思考探尋自己內心真實渴望的時候,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夢想並無二致,那就是追求快樂。

科技的高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物質享受的條件。但是當我們真正擁有了豪華別墅,坐在豪華轎車,享受高科技帶來便捷而又智能的生活,這一切在別人看來羨慕有嫉妒。但捫心自問,我們內心就真的快樂嗎?為了追求金錢和物質,很多人不惜敗壞良心和出賣自己的靈魂,不顧他人的健康和安危,把這個世界折磨的支離破碎。這樣的你能夠心安理得嗎?能夠獲得自己的內心安寧和平和嗎?

物質的富足、繁榮和享受或許帶來的只是短暫的滿足。也許,最快樂的人往往是擁有物質最少的人。人總是要面對死亡,死亡是一個人的最終結果。精神和思想的樂趣才是可持續的,思想和精神 富足,對智慧的無限探索,對人類精神領域的求知,對真理的無限渴求,成為了通往幸福和快樂的通路。而這一切就是哲學的必經之路。思想和意識的覺醒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能量。更能帶給人內心的安寧和平和,讓人的內心充滿愉悅。

哲學是對世界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最早的定義有「愛智慧」之意。是對智慧的一種熱愛和追求。哲學是追求真理的學問,對人類精神發展的追問,對人類的真實價值的探尋。同時哲學也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簡單的一句話,哲學是追求智慧,面對世界一切紛繁複雜的問題,使人能夠“聰明的”活著。哲學有自己一套簡單有用的方法。能夠讓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更能讓你的人生不再迷惑,不早恐懼,不再煩憂!

我是思變,歡迎關注。希望大家熱烈討論哲學在自己的生活中帶來了什麼便利,或者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改變?


思變隨想


人們學習哲學有很多目的,我見到有好些人學了哲學,然後成了抬槓專家,有的人成了哲學史學家,但是我認為這些並不是哲學的最重要的功用。


我在北大學哲學課的時候,曾問過老師這個問題,學習哲學有什麼用?


老師給了我這樣一個回答——學哲學可以使人自信。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回答,因為擁有獨立思辨能力的人,一個能把自己從紛繁的世界中抽離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思考自己和世界關係的人,毫無疑問地,他會變得更加自信。


對邏輯和哲學思辨足夠了解的人,很容易就能發現別人言論中的不嚴密甚至是荒謬之處,這樣一來,他們便不會人云亦云,他們會把別人說過的話,自己再重新思考一遍,然後得出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結論。


培養這種思辨能力,學習哲學可以做到,學習科學也可以做到。


但是哲學和科學在解決人類目前問題上還是稍有分工的。科學幫助我們更多地解決現世生活的問題,也即更為實際的問題;哲學幫助我們解決大腦思維自我認知和調控的問題,也即更為抽象精神層面的問題。


科學幫助我們製造汽車飛機電腦,哲學幫助我們思考我們和汽車飛機電腦之間的關係,也幫助我們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客觀地講,我並不建議所有人都深入地學習哲學,我們目前的哲學教育體系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但是對於那些樂於思辨,樂於鑽思維“牛角尖”的朋友而言,哲學肯定是不二之選。


人之所以為人,不是因為我們會種地收穫吃果子,而是因為我們會在吃果子的同時想一想為什麼果子是甜的,不僅從科學層面去思考這個問題,也從哲學層面去思考這個問題。


更進一步地,我們會思考,人活著有很多樂趣,可是為什麼又有這麼多的痛苦。過去的時候人吃不飽飯痛苦,可是今天人吃飽了飯還是會痛苦。什麼是造就人類幸福與苦難的根源?是上帝?是佛祖?是玉皇大帝?是造物主?還是大自然?


對大自然而言,人類究竟是一種手段,一種實現大自然進化計劃的手段;還是一種目的,人類本身就是大自然所服務的對象,一切皆因人類而生?哪種想法更為合理,哪種想法更能讓人解脫,那種想法更能激發人類的潛能?


我們是否足夠聰明來認清自己?還是說我們只不過是高等智慧眼中的螻蟻?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我的讀者們,學習哲學並不能幫助你徹底解決上述任何一個問題,但是,它會賦予你思辨的能力,讓你進入思考這個級別的問題的階段。有了這種能力,你和有智慧的人一起談話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大家說的都是普通的語言,但是那些智慧的東西你能聽懂,別人卻聽不懂,那些深謀遠慮你能看到,別人卻看不到。


最後,如果我的讀者讀到這裡,產生了對哲學更濃厚的興趣,而不是覺得不知所云,那麼你應該試著多瞭解一些哲學,你會因此而發現一片更大的世界。


韓東燃


謝謝邀請。學習哲學的目的因人而異,有人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有人是為了畢業找工作,有人純屬是對哲學感興趣等等……每個人出自不同的動機,所以目的也不一樣。我想題主要問的是哲學的目的和作用吧。

就像“佛教”是來自於梵文一樣,哲學這個名詞也是外來的,是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人創造的術(

philosophy),1874年,日本啟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論》中首先用漢文“哲學”來翻philosophy一詞,1896年前後康有為等將日本的譯稱介紹到中國,後漸漸通行。

至於哲學的定義,現在全世界還沒有統一的答案。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學定義:“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我個人覺得哲學就是尋求宇宙間真理的一種智慧和學問。

哲學包含的研究領域主要來自邏輯學、美學、倫理學、政治學和形而上學。邏輯學是對思維及其理想方法的研究:觀察與內省,演繹與歸納,假設與實驗,分析與綜合—這些都是邏輯學試圖理解和指導的人類活動的形式。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門學問沉悶乏味,然而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無不是人們在自己的思維與研究方法上所做的改進。美學是對理想形態,抑或美的研究;它是藝術的哲學。倫理學是對理想行為的研究;至高無上的知識,蘇格拉底說,就是善惡的知識,人生智慧的知識。政治學是對理想社會組織的研究(而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謀取一官半職的藝術和科學);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女權主—這些都是政治哲學中的劇中人。最後,形而上學(招來了這麼多非議,因為與其他哲學不同的是,它不是藉助理想來協調現實的嘗試)是對天地萬物的“終極存在”的研究;是對“物質”真實的、最終本質的研究(本體論);是對“精神”的研究(哲學心理學),並且是對“精神”與“物質”在感知和認識過程中相互關係的研究(認識論)。

從以上被拆的七零八落的哲學論述的範圍,我們就可以基本上感知到哲學的目的,總結起來不外乎就是認識自然認識自己。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解開茫茫宇宙中我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去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