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是獨生女,岳父要求二胎跟他姓,該怎麼辦?

大海先生


我現在是兩個女兒,當然了,孩子還小我也還算年輕。現在計劃生育放開,以後生不生兒子也不一定。就從現在的情況打算,將來我絕不會讓外孫子或者外孫女使用我的姓氏。

雖然我的姓氏,他們也未必想用,想不想是他們的事,給不給是我的事。

說實話,沒見到用了姓氏有什麼好處,只有麻煩,最大的麻煩就是破壞女兒家庭團結。外孫子長大了生孩子又要跟他媳婦姓,又是麻煩事。

所謂的姓氏不過是個代號,你就算讓外孫子跟你姓了,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說明自己有後了?這種事只不過是欺騙一下自己吧?外重孫子還會遇到姓氏麻煩,何苦給後人添麻煩!

所謂未見其利,必有其禍!既然沒有好處,為什麼要做呢?所謂的姓氏之爭歸根結底就是權力鬥爭,就是為了讓女兒在婆家獲得或者宣示更高的家庭地位,有必要嗎?這些所謂的進步女性,摸著胸口想一想,你們所謂的姓氏之爭歸根結底是不是就是為了跟婆家爭一爭,你們在乎的不是孩子姓什麼,而是自己有權力讓孩子姓什麼!爭到了,又如何呢?窩裡斗真的有勝利嗎?這個家庭真的會因為這次鬥爭過的更好嗎?你的日子過得更舒心了?

老祖宗幾千年留下來的習慣,必然有他的道理,人類從母性社會走過來,而沒有選擇母姓,千百年的競爭選擇下來,逆天而行真的就是進步嗎?不同意1+1=3真的就是守舊嗎?

這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男權崇拜,這種鬥爭讓孩子跟自己姓的女性,骨子裡更加崇尚男權,而不是追求男女平等。不過就是表現為這種權要掌握在自己手裡而已。歸根結底是更加極端的男權崇拜,法西斯式的對男權無限的嚮往!女方的父權壓倒男方父權的結果,而不是什麼新觀念,與男女平等毫無關係


修手錶--建偉


我只能說,你岳父真的很通情達理,沒有要求一胎就跟他姓。

獨生女兒,要求一胎跟孃家姓的也大有人在,最後折衷一下,把兩個人的姓都用上,搞得像個複姓。

有一個姑娘叫楊柳春曉。簡稱楊柳。我問她你是姓楊還是姓楊柳。她說,她爸讓她姓楊,她媽讓她姓柳,她自己認為自己姓楊柳。

恰好,她男朋友的名字也是冠了父母兩人的姓,叫黃李智明。

我問她以後生了孩子怎麼姓,她說一個姓黃楊,一個姓李柳。

想得真周到。

姓氏傳承很重要,它是一個家族奔流不息的血液,是不管流淌到哪裡,都可以追本溯源的標記,是一個人的根。後代跟誰姓,對題主來說重要,對題主岳父來說,同樣重要,所以,已有一個孩子跟爹姓了,第二個孩子女方要求跟媽姓,沒毛病。

問題是,現在是你們夫妻不同意,你岳父在裡面插一槓子,那我只能對你岳父表示同情,在為孩子跟誰姓,叫什麼名,你們夫妻說了算,老丈人說了不算。再吵,你直接建議他自己再去生一個好了。


潘衛霞律師


我用事實告訴你,不可以!雖然都是新時代新社會了,改姓是小事,改完就會變大事!

我身邊有個朋友一個孩子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跟爸爸姓的爺爺奶奶就會更疼一些,跟媽媽姓的姥姥姥爺就會更疼一些!慢慢的夫妻之間就會出現一些問題,發現彼此都會更在乎跟自己一個姓的孩子,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東西,什麼你的孩子,我的孩子,比如為孩子做事也是你的孩子你管,我的我管,都是不經意地說出來!

改姓是小事,我不相信改了姓,彼此的長輩可以公平公正對待孩子,誰會保證沒有一絲的偏愛?這樣會不會影響孩子之間的關係!孩子長大還會親嗎?別等到彼此對彼此的冷漠無情才幡然醒悟!

改姓絕不是一個姓氏那麼簡單!是對彼此宣戰的開始!不信你就改!把這文章給你媳婦看看,你就問她你能保證自己不偏愛,還是能保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偏愛?


朝畫夕詩


老婆是獨生女,岳父要求二胎跟他姓,該怎麼辦?

其實在城市裡獨生子女的小孩很多老大隨父親姓,老二隨母親姓,現在是見怪不怪了。也沒有必要為這事爭吵到不來往的地步。一孩二孩都是自己的血脈,但老婆也是岳父的血脈,外孫也是岳父血脈的延續。在上海就碰到過幾個上海本地人,夫妻都是獨生子女,生好一胎後,隨著二胎的放開,岳父岳母自己的父母親就會坐到一起商討要不要生二胎,二胎隨岳父姓。現在二胎隨岳父姓也漸漸被男女雙方家庭接受了。

1、很難接受二胎隨岳父姓,主要是傳統觀念上接受不了

在傳統觀念中,男人是不能倒插門不能做上門女婿,孩子也是隨父親隨父親姓不會隨母親(岳父)的姓氏。在傳統觀念中,男人倒插門,孩子隨母親姓是男人懦弱,沒出息的表現,會被其他人看扁,是能被別人的唾沫淹死,抬不起頭。現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生育觀念,都有重大的改變,上門女婿也被人接受了,放開二胎後,二胎隨母親姓(岳父的姓氏)也漸漸被接受。再說,現在的人們也都在忙著賺錢,沒有以前那麼八卦也不很少說長道短了。


2、男女雙方家庭坐下來好好聊聊,解開心中的心結。

就拿我那同事來說,他的第一胎隨父親姓是毋庸置疑的,但生二胎前,男女雙方家庭就坐下來一起協商。讓二胎隨岳父姓,不管二胎是男孩還是女孩,一孩二孩都住在年輕夫妻的新房裡,但岳父岳母,爺爺奶奶會輪流過來照看小孩,甚至還會給些生活費給外孫。現在孩子還是自己的,孩子還住在自己家,只不過是二孩隨岳父姓,其他不變。反而多了岳父岳母的悉心照看小孩,岳父岳母還經常在小孩的生活上也提供很多的物質支持。

3、岳父要求二孩隨他姓,更多的是找個心靈寄託,有個牽掛,並不是爭奪撫養權

放在以前,自己的孩子隨岳父姓是很難接受的,但現在太多的獨生子女。女兒出嫁後,岳父岳母就沒有了心靈寄託,牽掛的對象,岳父要求二孩隨他姓,更多的是找個心靈寄託,有個牽掛。畢竟二孩是自己的親外孫,也是血脈的延續,不會去爭奪撫養權,二孩隨他姓他更安心更有安全感不孤獨。老人慢慢變老,只為有個心靈的依靠。找個心靈的寄託,安全感是金山銀山都買不到的。

結語:其實岳父要求二孩隨他姓,更多的是在他老了,心靈有個牽掛。獨生女出嫁後對岳父來說,心理空落落,爭取外孫隨他姓更多是填補心中的牽掛。在城市裡二孩隨岳父姓是比較普遍,大家也慢慢接受了。


奶爸平哥


先亮觀點:我認為孩子應該同姓!因為第一個孩子是隨父姓,第二個孩子最好也隨父姓。

看了大家的答案,說的都挺有道理的,基本都是從女權、平等、家庭和諧等角度分析的,但是為什麼沒有人想想孩子呢?為什麼沒有想想這樣是不是有利於孩子成長呢?

我覺得孩子不同姓,不利於孩子(尤其是老二)的身份認同,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一般老大會好一點,但老二一般就會想:為什麼我跟哥哥(姐姐)不一個姓,難道我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嗎?小孩子的這種小心思,你不易覺察,但是會在不經意間影響他們的心靈,在心理上留下不好的印記,尤其是,父母對某一個孩子有偏愛的時候,另一個孩子遭受的心理打擊會更大!

我們再考慮下外人,特別是他們的同齡人。現在這個社會,這種情況是特別容易招致非議的!如果有人評論他倆有一個不是親生的,會怎樣呢?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的故事這社會上還少嗎?這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多大的危害呢?不要小看孩子的語言暴力,也不要低估其威力!這種可能引發風險的事件,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應該去做啊!

任何反人性、反社會性的東西都不會茁壯成長的。現在社會主流觀念還是隨父姓,不是說隨母姓不可以,但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也許,大家的觀念都轉變了,那時候,跟誰姓都可以的。

還有一點,我也很在意,我感覺這個事情只需要夫妻雙方達成一致,並不需要也不能讓長輩參與進來。生活是夫妻雙方的,為什麼岳父可以左右你們的生活呢?請劃清界限!長輩可以提意見建議,但是生活決定還是要自己說了算!不劃清界限,生活很煩惱的。

我並不是一個男權主義者,我考慮的東西都是從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的。也不一定對,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的角度。

如果覺得我說的有一定道理,請給我點贊;如果覺得我考慮的不周全,也歡迎評論。

重要的是守護好孩子,不是嗎?


左解右修


在生第二個孩子跟誰姓的問題你很糾結,提出這個問題,是想幫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答案。好,我來幫助你。

首先你要解決一個思想認識問題。人為什麼要有姓?從字面上看,“姓”是由一個“女”字和“生”字組成,說明孩子是女人生下來的。取個姓和名,是給孩子一個代號,是給孩子一生永遠的標記。其主要作用是方便家人、方便他人一個記憶,誰是誰。

第二、你們生的第一個孩子看來已經跟你姓了,生第二個要求跟你岳父姓(實際跟你愛人姓)我認為不過分。老大跟你姓,老二跟你愛人姓,公平合理。再說你岳父把唯一個獨生女都許配給你,這點要求你都不給滿足?小孩跟誰姓不都是你的骨肉嗎?


第三、符合新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定。

第四、解決你的思想問題,就成了解決第二個小孩跟誰姓這一矛盾問題的關鍵。家需要和諧,你也是為人之父了,尊老教老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主流。不說了,你是聰明人,你應該想得通,接下來你該怎麼辦做就看你的了。最後在取小孩姓名的時候可否考慮將你和你愛人的姓都融入進去?取個好名字,兩全其美,這也是一個不錯選擇喲。

以上是奧秘樂在其中給你的建議,喜歡的敬請關注,並通過你的手,讓更多不知道怎麼辦的人得到幫助喲!


奧秘樂在其中


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這麼冥頑不靈呢?話說,孩子跟誰姓,也改變不了你們是他的爸爸媽媽這個事實。既然如此,何必要因為這個姓氏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吵架事小,傷害了一家人之間感情可就得不償失了。


老年人有這個想法,可以理解,在他們那一輩人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些傳宗接代留香火的意思。考慮到你妻子是獨生子女,那麼讓其中一個孩子跟孃家姓,這個也不奇怪。現在很多這種例子,不知道你和妻子不同意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害怕兩個孩子兩個姓氏會讓孩子上學以後覺得尷尬?有沒有和岳父商量探討過,彼此交流一下具體想法呢?有時候,你需要拿出實際行動來,而不是一味抱怨或者吵鬧。

吵架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只會製造更多的新問題,引發新的矛盾衝突。與其生氣,不如大家坐下來平心靜氣談談,話明氣散,相互理解吧!


小王子愛上狐狸


其實如果對方是獨生女,那麼獨生女結婚以後,所生的次子,隨孃家的姓氏,也確實是一個傳統,雖然並不普及。這種做法比較多的是日本。

在日本有一個習慣,如果是獨生女,那麼獨生女結婚以後,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就是丈夫家的長男,需要繼承家業。所生的第2個兒子,就是孃家的長男。其實這種做法,還是比較合理的,也有助於解決重男輕女的問題。

既然孩子是2個人的,既然已經有了2個男孩,其中一個隨妻子的姓氏,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二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其實父親是高野貞吉,他原來叫高野五十六。後來到29歲的時候。

因為母親家沒有男孩繼承,高野五十六就過繼給了母親家作為長男,才改名山本五十六。只不過山本五十六每次都為山本和高野兩家掃墓。

並且從基因角度來說,孫子的基因繼承自外公。爺爺真正的血統和基因傳承人其實是外孫,而不是孫子。讓女兒所生的男孩,繼承自己的家業,才是真正符合血緣關係的。

當然這種說法,並不是絕對的,但是卻是一個普遍現象,很多男孩長大以後,就會發現,他的性格秉性和樣貌身材,與外公越來越接近,反而與爺爺不是很相像。看看潘長江的外孫和潘長江簡直是一個模子裡面出來的。


深度軍事


現在有的岳父岳母因各種目的要求外孫、外孫女姓隨母親姓。這種情況可以分為幾類:第一類:女兒為獨生女,子孫的願望失落,要求外孫或外孫女叫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甚至有的還要求隨母姓。 第二類:自己有兒有女,但是自己兒子還未有孩子,看著別人有孫有孫女,抱孫心切,要求外孫或外孫女叫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甚至有的還要求隨母姓。 第三類:有女無兒,希望後繼有人,抱孫心切,要求外孫或外孫女叫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甚至有的還要求隨母姓。 根據以上情況可以做如下處理: 1、允許孩子叫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但不可長期同住,除非岳父岳母只有女兒。(岳父岳母、妻子是強勢性格的人,視強勢程度) 2、允許孩子叫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但不可隨母姓,在岳父岳母無兒情況下,可一起居住。(岳父岳母、妻子是強勢性格的人,視強勢程度) 3、允許孩子叫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但不可一起居住,也不可隨母性。(岳父岳母、妻子是強勢性格的人) 4、允許孩子叫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可一起居住。(岳父岳母、妻子不是強勢性格的人) 5、只允許孩子叫外公外婆為公公婆婆,可一起居住。(岳父岳母、妻子為強勢性格的人) 注:不允許居住並不代表不贍養老人,要定期看管老人,關心老人。 如果岳父岳母、妻子是強勢性格的人,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孩子隨母姓,讓孩子叫外公外婆了,他們還會得寸進尺,孩子隨母姓了,下一步他們就會讓外孫外孫女當他們的親孫親孫女。社會上就有例子,我身邊也有例子。孩子剛開始就隨母姓,後來也許是女婿無法忍受,鬧得不可開交了,離婚了,後來孩子就過繼給岳父岳母當孫子了。 假如孩子都隨母姓,試問下,如果生了一男一女,孩子都隨母親姓黃,後果會怎樣,舉兩個例子。 一、兒子後代情況:兒子長大娶了姓劉的兒媳婦,那麼孫子就姓劉了,孫子娶了姓張的孫媳婦,那麼增孫子就得姓張了,試問後面的人如何追根溯源,如何根據姓氏符合知道自己的爺爺姓什麼,曾爺爺姓什麼,高祖姓什麼,名甚,後代會不會懷疑自己是撿來的,怎麼跟爸爸爺爺都不同姓。福建就有個例子,孩子的父親姓李,但後來實在很困難了,就過繼到其他姓去了,孩子長大後很自卑,也覺得父親很窩囊,但孩子不知道自己祖宗是誰,後面就將自己宗源接到其它李姓宗源去了。 二、女兒後代情況:女兒長大後嫁給了A男,生了個外孫子,要求隨姓黃,假如外孫又娶了個姓楊的媳婦,生了個兒子,外增孫又得隨母姓楊,外曾孫又娶了個媳婦姓樊,那麼下一代又得姓樊了


閩桂傳說


女權思想過於嚴重,口口聲聲說,姓氏無所謂,隨誰都可以,另一方面又要求必須隨母姓!

中國自古以來傳承家譜,一脈相承,講求認祖歸宗!如孔子第幾代孫等等。而如今,為了隨母姓,認為都是糟粕,不應理會!


既然口口聲聲說,孩子不管隨誰姓,都是自己孩子,那麼為什麼必須要隨母姓呢,還為此鬧得不可開交!

其實,說是新時代女性,骨子裡還是避免不了封建思想!孩子若以後都隨母姓,那麼幾代之後,會不會有近親結婚的可能呢!有些還主張把外公外婆改為爺爺奶奶,其實,只是一個稱呼而已,就像為了區分張三李四,而起的一個名號,那麼不喜歡外公外婆,而必須改為爺爺奶奶,這又是一種什麼思想呢!

有人說,當今社會是男權社會,可是,難道沒有人發現,女權思想現在也很嚴重吧,女權思想,不僅僅是要求男女平等,而是要求女高於男的地位!以至於很多女人,總是在抱怨,抱怨男人,抱怨生活!而女權意在平等,即獲得男方的充分尊重,平等的地位,而不是處處針對男方,男方有的我要有,男方沒有的,我還要有,一不如意,便說是直男癌,女人苦,其實,男人也不易,過日子,還是要互相體諒,即便受些委屈,也不必大驚小怪,呼天搶地!

人活一世,誰能總是順心呢,何必總是爭來搶去!當下社會,男女都不易,誰又能輕輕鬆鬆過一輩子呢!謙讓是互相的,體諒是互相的,尊重是互相的,而日子也是互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