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願做患者的依託人」

談到“南丁格爾”這個名字,人們腦海中自然會浮現出一系列聯想———他們細心又周到,笑起來親切可人,眸子裡透露出關切,像是穿透陰霾的陽光,照耀在患者的心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有超過1200名護士,其中正副護士長共98名,他們是各科的“大管家”,護理部主任的角色則是“當家人”,要統籌管理全院所有的護理人員。

作為護理部負責人之一,楊軍華已經“深耕”護理行業32年了。楊軍華說,護理部在管理上最具特點的,莫過於護理崗位“垂直管理”,即通過調整管理結構、建立績效考核、統籌人力資源、完善服務機制“四步棋”,將“管護士”變為“管崗位”,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和“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機制,充分調動了全院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今年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楊軍華感慨地說:“這些年我一步步走來,感到護士這一職業著實不容易,但是我們願做患者的依託人。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離不開與時俱進的優質護理服務。對於不斷加入護理隊伍的年輕人,我希望他們更加用心,學會思考和創新,推動護理學科不斷髮展。”

隨著現代護理內涵不斷豐富,為滿足群眾多層次健康需求,護士與醫生早已“並駕齊驅”,不再是人們眼中的“輔助職業”,這不僅體現在護理技術的更迭,還在於服務的不斷延伸以及新設備的應用。近日,記者走進北京兒童醫院,感受“垂直管理”下各具特色的護理崗位。

“指尖芭蕾”的背後: “小窗口”折射“大改變”

14時30分的輸液中心,電子屏幕上的數字已經跳到了376號。每個護士的操作檯上面,都有一個這樣的“叫號系統”。輸液中心護士長張英告訴記者,現在是輸液淡季,最忙碌的時候,曾經有過一天超過3000患兒的接診量,護士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每個護士一個班是8個小時,平均一分鐘就要接待一個患兒,一針成功率非常高。”

一名護士要經過多久的訓練,才能在“扎針”環節上成熟穩健?張英毫不猶豫地回答:“至少要三年訓練。”實際上,穿刺這項技術的難度遠遠超出患者的想象,用張英的話來說,這就是“指尖上的芭蕾”,包含了很高的技術含量。

這項工作還需要承擔巨大的心理壓力,“輸液中心接待了很多其他醫院救治不了的患兒,穿刺的難度也超乎想象。需要輸液治療的患兒,往往也是病情相對嚴重的。這時候,患兒家屬已經積累了比較大的負面情緒,很容易因為小事而爆發。”張英說。

除了“叫號系統”,記者發現,操作檯護士的背後也藏有“乾坤”。藥師接收到電子處方後要進行審核,會將藥品放到相應的藥筐裡,並通過傳送帶送抵配液護士手中。配液完成,輸液器插好排氣後放到掛鉤上,再傳送給穿刺操作檯護士使用。

“通過傳送裝置,實現了醫、藥、護無縫連接。小窗口折射大變化,體現的是護理流程的優化。操作流程的改變,有效改善了就醫秩序。”張英說。

保溫箱的世界:用“柔軟”呵護“柔軟”

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是離死亡最近,同時也是離新生希望最近的地方。在一個個早產保溫箱裡,一個個幼小的嬰兒睡得酣甜。這裡有45張床,常年處於飽和狀態。“新生兒的皮膚特別嬌嫩,尤其是早產兒,有時候揭開一塊醫用膠布,都能讓他們的皮膚受損。”護士長馬愛萍說,“我們所有的護理都要做得小心翼翼。此外,新生兒不會說話,病情變化又快又急,這就要求護士更細心更耐心,能夠及時發現異常。”

馬愛萍說:“2017年,這裡救治了危重患兒1154人,其中使用呼吸機的有650人,體重最輕的僅600克,住院時間最長的150多天。45個患兒每2個小時喂一次奶,這樣的工作量就大到無法想象。”

在延伸護理服務中,醫院將以往早產兒及術後患兒家庭式護理,擴展到危重症患兒床旁家庭式護理。據介紹,溫暖的擁抱和輕柔的撫摸能夠刺激患兒局部神經系統,而來自父母恆定的體溫及心跳,能夠讓患兒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中漸漸穩定心跳、呼吸及各項生理指標,提高患兒康復能力。

醫療之外的陪伴:將服務延伸到家

打開“糖尿病隨訪系統”APP,患兒家長就可以將孩子的血糖數據上傳。在內分泌遺傳代謝病房裡,病房護士長王銳為記者演示了這一系統,她說:“糖尿病是終生的疾病,而糖尿病患兒生活環境是以家庭為主的,與醫生的接觸相對短暫,因此對患兒及患兒家庭進行健康教育和隨訪管理非常重要。根據後臺統計,系統每天更新的數據多達上千條。4名專科護士會對出院患兒進行遠程跟蹤管理,並通過微信群與家長長期交流。”

線上及線下各類健康教育,已成為內分泌遺傳代謝病房護士日常工作中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王銳看來,這些知識都是“救命技能”,必須要讓相應的家庭及患兒掌握,尤其是要讓患兒學會如何與自己的疾病相處,併為自己注射胰島素。此外,醫院還從1984年開始,為糖尿病患兒組織夏令營活動,讓健康教育延伸到醫院之外。

每次夏令營活動前,王銳和她的團隊要利用大量業餘時間做調研。“通過集體活動,能夠讓患兒更好地接受健康教育,這些患兒的家長也非常支持。活動中,1/3是‘老患者’,2/3是‘新患者’,通過‘病友’之間的結對和交流,讓孩子少了牴觸情緒。在健康教育中,護理團隊還巧妙利用了各種食物模型,吃什麼,怎麼吃,都必須要更加生動形象地傳達。”

“其實,我們給予患兒的,更多的是醫療之外的陪伴,將護理服務延伸到家庭當中。同時,我們也收穫了不少孩子的‘親情’,他們平時都叫我們阿姨或姐姐,很多孩子長大了,還與我們保持聯繫。有一個孩子都20歲了,還想來我們這裡看病。”王銳笑著說。

轉自:中國人口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