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外行一家之言,内行不喜勿喷


就像每天晚上19点家里电视会变成一个台一样。当你走过许多国内的城市,尤其是走过上百个县城以后,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把县的名称改变一下以后,甲县可以改变乙县,乙县可以变为丙县并毫无违和感。

唯一的区别可能是有几个现代雕塑不一样,其它,都一样!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这样的建筑群,似乎在中国的哪个县城都有

以前总在说,两个人用相同的手法处理一件事情的话,那么大概这两个人三观相似。

而把我国99%的城市设计成一样的“设计师们”,是被什么“统一”了三观的呢?让我们这些外行认真分析一下,给他们卸一下妆。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首先政治因素统一审美情趣。1949年建国以后,经历右倾和文革一系列的运动,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传统文化割断,大部分有民国受教育经历的文人被打到或不敢发声,形成“高大全、洪光亮”的审美成为国内的唯一声音。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网络图片

而后期的建筑师都是在相似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长大,再加上政治的遗留影响,导致视野眼界狭窄,知识同质化,建筑师们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表达自我的能力。

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结果就是看不透事情的本质,在生活中人云亦云,在审美中被人操控。

建筑师们也知道要改变,最后没有办法了,在改革开放后直接学(chao)习(xi)西方现代建筑或生硬嫁接。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网络图片

其次外行指导内行,行政命令压倒专业意见。这个情况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但是古时当权者不屑于参与具体建造这样低贱的劳动,工匠们还遵循建筑中的营造法式,所以影响不大。

现今,古代传承已被割断,也只能抄袭西方,内行尚且初探,更何况外行。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老北京城

辛苦认真的外行领导们,用政治上及其正确的审美视角和丰富的斗争情怀,用行政、舆论......各种方式来直接、间接的影响内行们。

他们品德高尚,和以前的当权者相比他们不觉得建造是“低贱工匠”的事情,他觉得全世界的事情都是他的事情,在权力范围内他必须给出范围和意见,工(jian)匠(zhu)们(shi)必须要听从。

至今我们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都来自行政命令。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梁思成 林徽因夫妇

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城的扒掉翻新与梁思成等人泣血上书无果,直至今日北京城市发展的各种制约和恶果,都是当年外行凌驾内行后果的具体体现。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习以为常的北京堵车

我们应该知道,艺术不止是为政治服务的,艺术核心要探究世界的规律和各种表达情绪的手段。

归根到底,这是体现内心并感染他心的力量,是少数专业人才具有的另类的“技术”。

而不从专业角度出发,从当权者喜好和政治因素考量进行决策,这恰恰是政治遗留的“官本位”思想在建筑方面的具体体现。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再次从专业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建筑风格、流派的发展,就像一个人。都有婴儿的懵懂、少年的迷茫、青年的阳光、中年的辉煌和老年的固执。

而我们经历的现在这个建筑风格就是在它极度衰老期,痛哭呀......。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我们身边的这种方盒子型的建筑,这种风格最早叫做现代主义风格,后来叫做国际主义风格。

这种起源在20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在开始时候无论从政治和艺术上都是非常先进的。

它的核心宗旨就是为平民设计,强调设计服从于功能,相当于艺术中的社会主义。这比同期的装饰主义运动(1)和新艺术运动(2)还是为权贵服务的宗旨先进许多。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勒.柯布西耶在巴黎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现代主义风格经过彼得.贝伦斯、凡德.威尔德等人发展,再由包豪斯等人发扬光大,最终由柯布西耶、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等大师达到辉煌。

随着1934年包豪斯艺术学院被纳粹关闭,包豪斯众人大部分跑到美国并凭借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的支持,迅速的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作品。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美国设计大师弗兰特.赖特在匹兹堡设计的流水别墅

然而在物欲的极大丰盛中,坚持心中理念是极难的。

现代主义到美国后被丰裕的物质压垮,50年代后期就很少出现有思考的建筑。方盒子楼从原先代表着先进和现代,最终退变成了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国际主义风格,僵化冷漠。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米斯·凡德洛在纽约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

僵化的国际主义设计在世界各个国家、城市大规模出现后,国外出现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等各种设计思潮的反抗和新艺术形式的探索。

而在国内的我们,在打开国门看世界的时候,恰恰是国际主义风格在全球辉煌过后的遗留,聪明的建筑师们想到了拿来主义..........后果就是全国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断裂的中国建筑。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国内小区常态,毫无美感的建筑罗列在此

现今国内少数几个建筑有一些特点的城市,如上海、青岛、哈尔滨都有被动殖民和主动思想上被殖民的经历。

北京、西安等古城只剩下几个城墙和屋顶诉说着延续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对于这样的建筑至今还占据国内99%的“份额”时,我们要什么时候开始创造我们自己的建筑才不算晚呢?

建筑这样一个小小的行业尚且如此,其它呢?如果始终没有追求源自本心的创造,也许几十年后我们就和《大护法》中的花生人相差无几了。

是什么让我们身边建筑都变成一个模样?是钱、是政治、还是文化?


(1)装饰艺术运动:是一个装饰艺术方面的运动,但同时影响了建筑设计的风格,它的名字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纷纷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机械生产,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工业产品的形式美和装饰美进行新的探索。

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对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方面的设计,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工业产品更加美化。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

(2)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强调中世纪的、哥德式的、自然风格的装饰,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时代特征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