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不可小覷的七巧板

一年級下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不可小覷的七巧板

七巧板的組成

七巧板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智力遊戲,顧名思義,是由七塊板組成的。而這七塊板可拼成高達1600種以上的圖形,例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多邊形,同學們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把它拼成各種人物、形象、動物、橋、房、塔等等,或者是一些中、英文字母。

無論在現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啟發幼兒智力的良好夥伴。它能夠把兒童對實物與形態之間的橋樑連接起來,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想像力、形狀分析及創意邏輯,幫助孩子認識各種幾何圖形、數字、認識周長和麵積的意義,直觀的瞭解勾股定理。當今社會雖然物質豐富技術高超,但是也仍然沒有什麼可以取代七巧板的作用。

七巧板的歷史

七巧板本來的面目是“燕几圖”,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賓宴用的案几,引發這個點子的人是北宋進士黃伯思,他先設計了六件長方形案几,於宴會時能視賓客多寡適當調整位置,隨後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會變成一個大長方形,分開組合可變化無窮。已和現代七巧板相差無幾了。

一年級下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不可小覷的七巧板

黃伯思與燕几

一年級下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不可小覷的七巧板

一年級下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不可小覷的七巧板

後來,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圖”的原理,又設計了“蝶翅幾”,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組成的,拼在一起是一隻蝴蝶展翅的形狀,分開後則可拼成出一百多種圖形。

一年級下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不可小覷的七巧板

戈汕與蝶幾

現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圖”與“蝶翅幾”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出來的。

七巧板在明、清兩代很快就快傳往日本和歐洲。1805年,歐洲的書目中已經收有介紹中國七巧板的書籍。日本七巧板分割方式和中國的略有不同,它應該是採用蝶幾樣法的中心正方形變型而成。

一年級下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不可小覷的七巧板

分割方式不同的七巧板

七巧板除了在平面上擺以外,也為設計提供了經典的元素和靈感的來源,下面是一組七巧板書架,有沒有被驚豔到呢?

一年級下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不可小覷的七巧板

接下來,同學們可以開動你們的想象力,和爸爸媽媽一起擺一擺七巧板,一起學好新學期的第一課《認識圖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