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實的「最強大腦」

最近麗老師開學,聽聞班上有幾個孩子假期報名參加了腦力提升方面的培訓班,花費都高的驚人,於是有些感想和大家分享下。

也許是受了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的影響,很多人看到節目中的選手瞬間記憶大量信息,輕鬆破解各種難關,都不由的心生讚歎,心想:要是我家孩子也能這樣,那今後學習肯定就不成問題了吧?於是各路培訓機構也紛紛抓住家長這種心理,推出各種腦力提升的培訓班。每次試聽時都會先讓孩子記住很有特點幾個數字編碼,比如1是鉛筆,2是鴨子,3是耳朵,4是紅旗等等,然後通過極為生動的小故事,把幾個看似雜亂無章的事物和數字編碼關聯起來,然後藉助數字編碼的順序,輕鬆倒背和編碼關聯起來的事物,幾乎都是這樣的套路。孩子當時的確感覺不可思議的記住了之前不可能記住的信息,於是就產生了腦力提升的錯覺,而看到孩子的欣喜和認同,家長往往也就很容易中招了。

名不副實的“最強大腦”

其實所謂最強大腦的訓練並沒有多麼神秘,只是採用了數字編碼,定樁法或者數字宮殿等方法,讓右腦更多的介入記憶的過程,從而實現記憶力和觀察能力的提升。不過,且不說成功提高記憶力需要孩子付出大量的訓練。就算孩子通過訓練實現了記憶方式的改變和觀察力的提升,對現實的意義也是相當有限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看過節目的朋友應該知道,最強大腦選手在節目中記憶的對象,往往都是靜態的或者高度規律化的場景和物品。然而現實生活中,除了記憶購物單這類,不論是人與知識的互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還是自然界各種因子的相互作用,幾乎都是高度複雜、高度動態的。不論多麼強大的右腦記憶,都會顯得太過薄弱而無助於解決問題。我們不可能期待一個最強大腦選手,快速學習數論,學習幾何代數,然後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在各種有價值的現實問題面前,再好的記憶也都是杯水車薪,強大的邏輯推理,深厚的知識底蘊,對機會把握的嗅覺等,才是更為關鍵的因素。

名不副實的“最強大腦”

更為糟糕的是,據麗老師觀察,如果痴迷於靠這種誇張聯想的方法增強記憶,久而久之,勢必會形成一種簡單化甚至幼稚化的思維方式,而且由於長期追求快速,人心會變得沒有耐心去深度思考問題,邏輯推理能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要說讓這些“最強大腦”解決哥德巴赫猜想了,就連對解決中高考的題目都沒有什麼幫助甚至損害。有人說,一些文科類的應試考試中,記憶力的確會發揮重要的作用啊,殊不知,就算記住歷史中的人物和時間,記住了醫學裡的各種名稱,不代表你懂了歷史,更不代表你會看病。任何相對複雜的東西,都是不可能靠記憶力就能搞定的。

名不副實的“最強大腦”

另外還有一點容易被忽略,就是用這種方法短時間通過右腦高強度記憶某些信息,會使大腦極為疲憊,往往用腦過後會需要加倍的時間才能恢復,我們是沒有辦法突破自然的限制持續超負荷的運轉大腦的。人類的大腦進化的今天這一步,不是為了去應付考試,也不是為了去記某些死的東西而設計,而是要我們充分的去應對周邊複雜多變的人文自然環境,去創造,去深度思考,去更深邃的理解這個世界。

家長們不要抱有功利的心態,讓孩子充分的、自然的去成長,長遠來看,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


北京重點小學數學教師,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