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中的(門當)和(戶對)

中國古建築中的(門當)和(戶對)

古人重視門第等級觀念

門當戶對是世俗的婚姻觀念

殊不知,門當戶對是從建築延伸而來

是古人府第與精神品味的象徵

門當,為門前抱鼓石,功名的標誌

是中國宅門非富即貴的門第符號

相傳古代將軍大勝榮歸時

常將戰鼓置於門前炫耀戰功

中國古建築中的(門當)和(戶對)

在古代,僅有大宅門才會配有抱鼓石

官別越高,擁有門當數量就愈多

皇帝為九個,寓意九五之尊

戶對,即為樑上門簪

古代常以門簪多寡劃分門第高低

瀋陽故宮有八枚,金柱大門、蠻子門均為四枚

紋樣多為花卉,體現中國文化內涵

中國古建築中的(門當)和(戶對)

一一對門當與4個戶對

根據建築美學上的對稱原則

有門當,必有戶對

大戶人家的門簪、抱鼓石自然更為精緻講究

民間有一種說法稱

舊時大戶人家有財不外露

兒女定親之前

便暗暗在門前看一看

通過“門當”上雕刻的紋飾以及戶對的形狀數量

瞭解對方判斷兩家是否登對

中國古建築中的(門當)和(戶對)

在後來的發展中

其建築實用性也逐漸讓步於裝飾美觀性

不僅是府院宅邸的美觀裝飾

更是展現東方望族門庭威儀的窗口

門當戶對者,品味與理想相當

可對飲、對弈,笑談風雲

出入於此,犒賞功成名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