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北川縣億萬工程涉嫌違規招標 記者採訪遭遇「踢皮球」

本刊記者/秋民

十年前的一場地震,讓四川省北川縣受災嚴重,在多方支援和當地政府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該縣得以重生,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公路翻修一新,當地居民重新過上正常的幸福生活。

在北川縣墩上鄉和青片鄉之間,有一條約35公里的鄉道,在地震後也翻修成水泥道,以方便當地村民出行。然而該條路修建使用還不到十年當地政府就決定翻修升級改造,目前該項目的投標已經結束。在該項目招投標過程中,發生的種種問題卻引起部分投標企業的質疑和投訴,而在記者採訪中,各相關單位互相踢皮球,沒有一個單位予以解釋,此舉更讓人對該項目招投標是否存在問題產生諸多懸念。

據知情者反映,該項目在投標過程中,存在沒有按照規定時間投標解密的情況。按照規定,解密令下達後,各投標企業需在15分鐘內完成投標解密,而據反映,該項目在投標過程中,15分鐘內只有10多家企業投標解密,隨後的近兩個小時陸續又有30來家企業參與投標解密,嚴重超出了規定時間。另外在專家評標過程中,出現部分專家遲到並超出允許時間等問題,但該投標過程依然進行並通過,而一競標企業以1.19979790億元順利中標。

為了解相關情況和核實舉報人反映的問題是否屬實,記者來到北川縣相關單位和綿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採訪,但在採訪中各相關單位卻不予解釋並互相“踢皮球”,讓該項目的相關情況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四川省北川縣億萬工程涉嫌違規招標 記者採訪遭遇“踢皮球”

7月15日,記者在北川縣委宣傳部登記後,按照該領導的說法,可以自由採訪。於是記者首先來到來到該項目業主單位北川文化旅遊投資公司,在記者出具了相關手續後,該公司負責人稱要到宣傳部備案,記者告知已到過宣傳部,且和宣傳部領導介紹了情況和採訪要求,但該公司負責人卻依然不向記者介紹情況,並稱要外出開會匆忙離開。

無奈記者又去了該項目的監管單位北川縣交通運輸局瞭解情況,該局項目部一工作人員出去和領導彙報後,稱領導出去開會了,無法介紹情況,可向業主單位北川文化旅遊公司瞭解情況。

倆家單位互相“踢皮球”,讓記者陷入尷尬。在宣傳部領導的協調下,北川縣發改局向記者提供了該項目的批覆手續。

在批覆中記者看到,該項目為北川縣墩上鄉至青片鄉道路升級改造工程,總投資1.65億元,全長34.5公里,業主單位為北川文化旅遊投資公司,資金來源為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017年8月,北川縣發改局發文對該項目可行性予以批覆。

既然是經過批覆的項目,那麼相關單位為何互相推諉,不透漏相關情況呢?

帶著諸多疑問,記者一行來到該項目招投標的實施單位綿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瞭解情況,該中心陳副主任稱需要向上級彙報情況,同時正是午飯時間,讓記者下午再來。下午記者再次來到交易中心,陳副主任已經出去開會了,辦公室一負責人告訴記者,陳副主任交待,稱詳細情況由業主單位“北川文化旅遊投資公司”負責解釋,他們只是一個交易平臺,不參與具體過程。

按照規定,交易中心有監管職能,且在該中心二樓也有監管科室,記者提出查看投標過程資料及相關錄像,但該負責人稱屬於保密範圍予以拒絕。

由於交易中心不提供具體資料,導致投訴人反映的情況無法核實,但從該項目公開的招投標過程中,一些規定還是讓人無法理解。

根據我國施工招標文件規定,投標企業規模化量化指標不得高於建設工程相應指標的50%,而在本工程中,施工造價不到1.28億元的工程,招標方設定投標企業類似業績施工合同金額不低於7000萬元,明顯超出了相關規定。據行業人士透露,設7000萬業績門檻目的是將更多符合投標條件的企業排擠在外,而暗中運作的公司會在招標之前從網上鎖定符合投標條件的企業進行合作,然後達到圍標中標的目的。

據行業人士張先生介紹,設定15分鐘解密時間,旨在規範投標企業沒有時間修改標書數據。他說:“在規定時間進行投標解密更顯公平,如果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很容易發生投標企業與交易中心的人員串通修改數據,導致投標不公平現象。”

而這次解密時間推後太久,對前面在規定時間解密的企業顯得不公平,先解密的企業就象提前脫光了衣服站在那裡被人看,毫無秘密可言,而此時如果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再與投標企業裡應外合透露前期解密企業的投標數據,不難想象事情的結局。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北川XB26墩上鄉至青片鄉農村公路改造升級工程(北川S216墩上鄉至白什鄉、S313白什鄉至青片鄉改造提升工程)/標段施工招標在交易中心工作人員發出解密指令後,在規定時間解密的企業只有10幾家,而大部分投標企業是在解密指令發出後的一兩個小時才解密,嚴重超出規定時間。該投標書顯示,“網上解密”在交易中心工作人員下達指命令後,網上遞交投標文件且沒有到現場的企業須在規定的時間(解密時間為15分鐘)遠程對加密的投標文件進行解密。如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網上遠程解密,又不能進行現場解密,則該份投標文件視為放棄此次投標文件解密,而無法讀取導入,按廢標處理。

招標文件明文規定由交易中心工作人員發“網上解密”命令,當記者問及此次招標解密命令由誰發時,該中心工作人員竟叫記者到“北川文化旅遊投資公司”進行了解,讓本是公開透明的招標工作蒙上一片神秘的面紗。

記者在網上發現,綿陽市從2009年電子評標系統啟用後,近年來一些圍標公司採用不當手段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裡應外合,踐踏評標規則,使電子評標淪為個人謀取非法利益的平臺。據查,2014年至2017年,綿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信息科原副科長鬍某同該科員左某、北京某信息技術公司駐交易中心軟件維護員王某多次違規為投標掮客,提供投標企業的數量和名單,收取合作企業每次5萬10萬不等的好處費,並非法登錄評標服務器,修改特定投標人的投標數據,甚至採取刪除排名靠前的其它投標企業業績文件,達到特定投標人中標的目的。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該項目在交通局備案上特別註明依據的是由綿陽市七部門聯合下發的【2013】781號文件”,既是按[2013]781號文件執行,那發改和行業主管部門就應該雙備案制,但這份備案資料上沒有發改的備案章,發改給出的答覆是2014年市上有個文件,這個項目發改無須備案。到底北川縣交通局為何要特別註明按【2013】781號文件執行,讓人不得而知。

四川省北川縣億萬工程涉嫌違規招標 記者採訪遭遇“踢皮球”

四川省北川縣億萬工程涉嫌違規招標 記者採訪遭遇“踢皮球”

四川省北川縣億萬工程涉嫌違規招標 記者採訪遭遇“踢皮球”

針對該項目招投標過程中發生的種種疑點,記者將繼續予以關注。

責編:建花 (電話:010—654200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