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好人」「編外交警」達叔:疏導交通15年 堅守崗位到自己走不動!

「儋州好人」“編外交警”達叔:疏導交通15年 堅守崗位到自己走不動!

有人說他是瘋子,多管閒事。然而,途經新州鎮的司機朋友及當地群眾都叫他“達叔”。

大家稱呼他為“達叔”除了是因為年齡大之外,更多的是對他指揮交通方便大家出行的一種敬重。

他手拿自制的小三角紅旗,頭戴警盔,上身一件沒有編碼的警用制服,制服外面還套著一件寫有交警字樣的反光衣……他的雙手如演奏會指揮式的手勢,因動作不標準顯得滑稽,時不時還聽到哨聲,以此提醒來往車輛慢行、讓行。他就是15年如一日,站在新州鎮街上一十字路口指揮交通的吳應達,現年75歲。

七旬“達叔”指揮交通,默默堅守15年

“走,走,走,快走……”近日,記者慕名來到新州鎮街上遠遠看到正在指揮交通的就是達叔,他一邊揮動著手中的小紅旗,一邊大聲對司機說。儘管指揮的手勢不算太標準,但在他的指揮下,車輛通行變得有序。

在記者拍攝過程中發現,一位轎車司機試圖停車在街上,達叔趕緊上前制止,用手拍打車前蓋,要求司機儘快將車開走,避免堵住後面的車輛。

“車輛行駛不暢通,人的心情也會隨之不好,而且喇叭聲常常響徹新州鎮的街頭巷尾。”在新州鎮街上做生意的林大姐說,十多年來,達叔非常不容易,常常受到不理解司機的嘲笑甚至是謾罵,有人說他是吃飽了撐的,還有的對他的指揮嗤之以鼻,認為他的指揮動作可笑,“或許是個瘋子”。但是在新州鎮的群眾以及經常途經新州的司機看來卻一天都離不開他,認為他是新州鎮的“編外交警”。

“爸爸老了,這些年我們也多次勸他,可他總是對我們說,新州是他的家鄉,他願意為家鄉散盡最後一份溫度。”馬靜申說,當時不少人認為爸爸神志有問題,甚至讓他們勸說爸爸放棄,但爸爸執意不肯。

 “每天不到8點,爸爸就到十字路口疏導車輛了,一站就是4小時。”達叔的兒媳馬靜申說,這些年來,新州鎮政府並沒有對父親的執勤時間進行具體安排,但爸爸除非病倒,否則無論節假日均自覺地按時到崗,10多年來,一直默默堅守。

疏導交通很有樂趣,達叔將堅持到自己走不動

“新州鎮是我的故鄉,我只希望住在這裡以及途經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平平安安。”達叔說。15年前,自己60歲,由於新州鎮上道路比較窄,來往車輛多,交通秩序混亂,他覺得若是有人現場指揮就能緩解車輛擁堵、交通事故的發生。經深思熟慮後,他便來到了新州鎮集市的十字路口,當起了交通指揮員。

“我永遠忘不了那天,要不是達叔在千鈞一髮之際將孩子從輪胎前抱出,後果不堪設想。”達叔說,那天,4歲的孩子正在家門前的馬路玩耍,突然往外衝絆倒在公路上,當時恰好有一輛汽車從門前經過,他發現這一幕,迅速將孩子抱了起來,才逃過了一劫。

達叔說,當初指揮引導交通的初心只為讓大家能夠平安到家,至於有沒有報酬他並不在意。

“後來我的付出得到了新州鎮政府認可,每月發放300元補貼。現在我每月有1400元的補貼,大夥兒都稱我‘達叔’,天氣熱時不少好心人還給我遞水,我感到很開心也很知足。”達叔微笑著說,那大鎮每天到新州鎮往返的班次不下25班次,加之途經其他鄉鎮的車輛不下60班次,看著每輛車能夠順暢地經過新州,乘客能夠安全回家,他感到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在這裡我不僅收穫了大夥的尊重,還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快樂。”達叔說,看著車輛聽從自己的指揮,不僅緩解了車輛擁堵,自己還從中獲得了樂趣,他將會一直堅持在這個路口,直到自己無法行走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