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有的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

小48881612


誰說現在的90後都不願意討好領導?

我就看過許多90後討好領導的場景:

“領導,我請你吃小龍蝦,你放我半天假吧。”

“領導,你看我今天這個PPT做的很漂亮吧,是不是要給我加雞腿了。”

“領導,我好久沒聽到你誇我了,是不是我哪裡做的不對?”

……

一切都在變,只有人性沒有變,哪裡有開明不裝高冷的領導,哪裡就有亦真亦假的討好。

所以,這樣的“討好”不一定是壞事,而是上下級關係的潤滑劑。

至於那種整天板著個臉,好像誰都欠他三分的領導,誰願意討好?即便討好他,也只是另有所圖。

不只是90後不願意討好如此領導,70後、80後也不願意,不過,要搞清楚“不願意”與“不得不做”的區別。

有些人討好領導,也是不得已,基本都是被逼的——因為掌權的領導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升遷和待遇。為了養活一家老小,有時候你就不得不委曲求全。

所以,你看現在,90後,很多都不願意正兒八經的討好領導,那是有原因的,反正吃喝不愁,憑啥我要討好對方。

生存是第一要務,這是上面幾代人的共識,而90後,生存已經不再是第一要務,吃飽穿暖喝足,受到尊重與實現自我價值成了重要訴求。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領導討好員工,不再是員工討好領導。我就經常討好我的下屬:求你們了,明天早上早點來上班,要開會!

話說,誰都不希望自己是領導的一條狗,被呼來喝去,那種卑下和被侮辱的感覺,是個人都能體會得到,何況是很難忍的90後。所以說,不是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也不是90後不能吃苦,而是80後更能忍,更耐操一點。

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我是喻派胡言,愛財如命的人力大叔,如果你覺得回答的不錯可點贊、評論、轉發,也可關注我瞭解更多內容!


喻派胡言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靠能力說話,靠自己的意願工作,不願討好領導,這難道不是時代進步的表現嗎?我覺得這是應該被鼓勵的行為,也是“90後”年輕人身上我非常欣賞的一點。

在我們印象裡,老一輩的職工,很喜歡給領導送禮,拍領導馬屁,可他們真的是心甘情願的嗎?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想要升職加薪,有誰願意把自己的尊嚴踩在腳下,低聲下氣地拍領導馬屁,想盡辦法討好領導?這麼做可能給你帶來一些好處,但你的心裡終歸是不舒服的。很多人想當領導,不也是想體驗下高高在上,被恭維被拍馬屁的感覺嗎?

現在的“90後”年輕人受教育程度已經大幅提高,大專以上學歷都是普遍現象,他們是有能力有想法的,也是有志氣的。他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但是更不甘心生活得苟且,不被尊重。而且,“90後”年輕人從小生活質量比前幾輩人都好很多,至少不用餓肚子,還有學上。生活、工作在這樣的日益繁榮的太平盛世已經是莫大的幸福,自然精神上會有更高的追求。

所以,你會看到現在這批年輕人大學畢業沒幾年,離職率很高,好像是很任性,你說他們“佛系”也好,說他們職業規劃不清晰也好,但是回過頭想想,年輕的時候誰不是這樣一路磕磕碰碰走過來的?當然也有一些事業心強的年輕人渴望更高的職位和收入,工作努力的同時也在恭維領導,搞好和領導的關係。這也是高情商的一種體現吧,也是一個選擇,無可厚非。

請給“90後”年輕人更多鼓勵和信心吧,相信時代一定是不斷進步的!

我是職場達人傅一聲,升職加薪有套路,歡迎你的關注!

傅一聲


作為一個偽90後,來怒答一波。

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懷才不遇的說法,古時候確實很多有才的人因為不願意討好領導而淪落到“悲慘”的境地。

回到現實世界,還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那時候根本沒有企業,只有“單位”,沒有市場經濟嘛,勞動力市場也不自由。

結果就是——你的升遷完全是領導說了算,而且你不在這個單位幹,要跑到別的單位也是非常的難。

再加上老一輩成長的環境,權威和等級森嚴,這種觀念都深入他們內心,融入他們性格了,所以,要想發展好,不拍馬屁是很難的。

可是現在呢?

互聯網時代信息和資源自由流通,雖然還有體制內外的差別,但是,只要一個人有才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佔據一席之地,就根本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不需要拍馬屁,有才華的照樣不會被埋沒。

“無欲則剛”嘛,自然就有不一樣的表現和反應了。

你看網紅papi醬,一個廣告2200萬,

試問她之前的哪個領導有她賺得多?!
還有更奇葩的,陳山也能火,就是因為長得醜!

我們也可以不說這些極端的情況,即便是一個普通的正常人,只要他有能力、有才華,好工作真的一大把,根本不需要去拍馬屁,反倒是領導擔心人才跑。

除了外部環境因素外,90後的成長和教育經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90後都是在互聯網浸潤下長大的,受互聯網的影響非常大,而且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崇尚自由、平等的居多,有些個性還很張揚,更不用去說拍馬屁了。而且說實話,很多人父母家裡都有房,沒什麼經濟壓力。有了經濟基礎,自然會有更多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畢竟,要不是生活所迫,想要升職加薪,誰願意去拍馬屁,甚至讓別人把自己的自尊踩在腳下啊。

綜上,為什麼現在的90後不願意去拍馬屁呢?

  • 外部環境方面:市場經濟條件下機會多,勞動力市場開發,互聯網資訊發達,有才華者總有市場;

  • 內部自身因素:教育程度較高,從小受互聯網影響,而且很多家庭經濟有基礎,所以精神和心理需求比較高,個性較為自由,追求平等,不喜歡拍馬屁。

當然,尊重領導和領導打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太偏激了。

不過,反正我是不會去拍領導馬屁。

你呢?


有啥不同看法,也歡迎評論區留言。


馮起升


其實很簡單,以前的七零後、八零後缺錢,缺好工作,所以不得不在工作崗位上各種低姿態,甘願忍受各種不公平。但是現在的九零後,不一樣了,錢?不重要。老闆一個月發的工資可能還不夠他們一天的消費。他們更看重自己內心的興趣。 為了喜歡的事情,他們可以一毛錢不要,甚至倒貼,只要他們覺得滿足,只要他們覺得是正確的路。

領導?現在職場領導大部分都是那些卑躬屈膝慢慢升上來的七零,八零後,他們還固化的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還和他們那個時候一樣,不管熱不熱愛,不管喜不喜歡,我給了你錢,買了你的時間,你就得給我好好工作,公司的事情就是你的全部,就連下班休息也要給我好好盯著。有錢就是爺的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九零後大部分都是受過新式教育的年輕人,他們更清楚的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

網友二:

當今社會最大的一場騙局就是由那些六零,七零後來主導的,他們不斷的像我們的年輕人灌輸一個思想,要努力工作,要努力賺錢,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幸福。不否認,有錢真的幸福,但是有錢的同時,我們卻失去了更多的幸福。不能陪家人,不能做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能看一場電影,不能好好的生活。

時常聽到這樣的段子,說很多偉大的人物,為了工作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周總理是這樣,雷軍同志也是這樣,這些人畢竟是少數。而且也請你們不要忽略一個事實,雖然這些偉大的人物,每天只睡了幾個小時,但是他們自身的健康度還是跟上了,他們一邊在消耗自己身體,號召我們也要努力工作的同時,卻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他們一直通過其他手段彌補了這一缺陷。

幹什麼要迎合別人委屈自己?幹什麼要為了五斗米折腰?幹什麼要過的不快樂?現在的九零後,已經比任何一個年代的人都明白了,人類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開心的過好自己的一生,其他的都是扯淡。

網友三:

我是一名基層管理者,下面十幾個90後,所以我非常頭疼,對這個現象感同身受。他們主要表現在不太喜歡參加活動,就是能跟領導互動遊戲的那種,上完班就走,下班工作群裡絕對找不到人。我覺得我以下原因

一、不缺錢。現在的90後剛上班的都是用最新的蘋果,開著10W的代步車,讓我這位工作幾年的老人也覺得汗顏。他們不圖工作上能熬十幾年當領導,現在網絡兼職那麼多,有特長的早就掙外快去了,家裡還都有小門面生意。

二、會享受。試想這些90後在家裡有幾個聽父母的,還不是一直任性到現在,所以他到單位能服從前輩嗎?都獲得很瀟灑。

不過所有事情都不是一棒子打死的,無論是哪個年代的人,都是踏實吃苦的,都是享樂主義,職場規則在那,只要是肯吃苦,服從領導安排又積極向上有能力的,很快就會脫穎而出。

網友四:

本人剛畢業一年,見聞不多,但是作為90後,私以為大多數90後,家庭不錯,沒有負擔,其實他們更多想的是如何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自己追求的生活。任何一個受過正統教育的人,都會發現,要想在職場中生存,進升,再到成功,我們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幹啥就幹啥,不然一定會一定會被ko.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為了自己的前途,我們大多都要變成,阿諛奉承,溜鬚拍馬,說著自己不想說的話,陪著自己不想陪的笑臉。畢竟,遇到伯樂型領導的幾率還是比較少。

既然要把自己換身皮,才能達到討好領導的目的,況且討好領導也不意味著,你就一定會成功。那為什麼還要討好領導?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很多人天性使然,有的人天生清高,有的人天生諂媚,如若硬要一個清高的人去沒臉沒皮的討好,那隻會弄巧成拙,不僅達不到效果,而且可能起反效果。

所以有時候會覺得討好領導只是耍小聰明,有時候硬實力比小聰明更重要。畢竟領導比起你對他的討好來說,更喜歡的是你不惹麻煩。

網友五:

為啥90後不願討好領導了?因為她們不需要,從小衣食無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早已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他們的經歷中,也見識過形形色色的討好領導,但卻是她們所不屑的。工作對於他們來說,不是謀生的手段。只是充實人生的一個途徑。

我曾經遇到一個小女孩,聰明,漂亮且及有氣質,情商很高。但是從不討好領導,不要說不討好,更誇張的都有,比如說一起出去辦事,有3個資料包要拿,她只會拿一個,另外2個等著領導拿。

那你說她沒有見識,沒有情商。不是的,小女孩父親是某公司領導,早已見慣了下屬對自己老爸的巴結討好,那你說她為什麼還要上班呢?小女孩的媽媽是老師,也許教育的不錯,懂得自食其力,但僅限於此,不會為了工作去違背自己的自尊心。這不是特例,只是比較典型,讓人更容易理解。

網友六:

90後是獨生子女的一代,從小就沒有討好誰的習慣,幾個家庭的獨苗,是大人討好孩子吧!誰不討好我,我就不跟誰在一起!哈哈哈!

90後是物質富足的一代,如果我餓肚子了,那就沒什麼選擇了,舔吸領導也要做。但是偏偏我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就是錢少一點享受少一點嗎?如果討好領導賺八千,我實打實拿五千就可以了!照樣可以活的好好的!

我們是在一個技術驅動的時代。領導很厲害,微信會嗎?利用互聯網搜索有用信息會嗎?大數據知道嗎?共享單車會用嗎?我們年輕人知道,只要是新技術出來,我們馬上可以吸收運用。決定領導前途的不再是上面領導,而是互聯網有沒有你的醜聞。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領導自己也不知道時代方向,但是我們年輕人管他什麼方向,見縫插針,不對再換。


英語老司機


講真作為一個80後,我對90後在職場中的表現,還有身邊接觸的90後的孩子們印象很好。應該說90後是真正意義上比較有骨氣的一代。70,80後中的大多數人,無論是成長環境和來自家庭的教育,都相對更為傳統,而90後相對80後,他們真正是沒有受太多的氣,在個人的獨立意志上是相對成熟的。

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因為有一些人他們在職場當中,願意去討好領導,是一個標準的取悅者的形象。會更加在意與領導的所謂溝通,但是如果是一個取悅者的姿態去討好領導的話,勢必會有它的副作用,就是會去做一些違心的事情,從而導致了自我價值感降低很多。

而90後很多都相信自己憑實力說話。相信自己立足職場的根本是自身的能力,所提供的價值。因而對上級的領導少了仰視的成分,更多的是會去堅持自我,表達自我。

當然,有一些90後就是單純的職場經驗較小。對於複雜的職場環境,沒有充分的認識,也有一些人,因為在職場中,直來直去表達自我,不考慮領導的感受而經歷一些小的挫折,但90後很多並不在意,他們會直接的選擇辭職。他們相信可以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環境,他們並不畏懼離職,也並不對穩定非常渴望。


職場喵女王


很多時候公司新入職的新人參加聚餐的時候,在選位置這件事上總會大家左推右推,互相謙讓誰應該坐哪裡。

好不容易坐好了,大家又開始相互敬酒,每個人起來打幾圈酒,還要講究敬酒詞,講究杯子的高低。

所以最後在一輪又一輪的勸酒中,他們都會喝得不省人事。

那到底職場“潛規則”是什麼呢?

我一開始也不懂,便跑去問了一些學長學姐。結果學長學姐跟小秘說,你們是傻子吧,敬酒已經是最低級的職場規則了好嗎?

進入職場以後,怎麼說話,怎麼給領導留個好印象,怎麼去疏通關係,每一天都要小心翼翼。

小張,23歲,北京某公司商務。

小張很幸運,剛去公司就遇到了一位很好心的前輩,教他公司的生存之道。飯桌上,前輩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張啊,你拿著杯子,去跟桌上的每一位領導和前輩敬一杯,從領導敬起,雙手舉杯,杯子低過對方,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小張看著一桌10幾個人,愣住了,說我喝不了這麼多。

前輩語重心長:酒量都是慢慢練出來的,在職場,不會喝酒走不遠的,你得陪領導把酒喝開心了才行。

小張厚著臉皮,跟每個人喝了一杯,其實也不認識誰是誰,就一個勁地說您好,我是新來的。

除此之外,他們公司還有特別多的潛規則和話術技巧,每天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

進出電梯怎麼幫領導扶門,坐車開會怎麼排座次,樣樣都有規矩。

“老闆今天真好看”,“總監好像不吃蒜”,句句都含心機。

她說:“我開始覺得,拍馬屁比有能力更重要。”

進入職場以後才發現,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派系。

你站對隊伍,升值加薪。你站錯隊伍,粉身碎骨。

小王,26歲,前國內500強企業員工。

26歲的小王,今年碩士畢業。經過異常艱難的校招去了一個國內500強的企業,剛進去的時候他就被複雜如迷宮的關係和派系繞暈,有部門的派系,有校友的派系,有老鄉派系,甚至還有同一個星座的派系。

一個月後,小王所在部門的主管跳槽,招他的那個師傅和另外一個L姓經理開始競爭主管的職位,和小王一批進去的人紛紛站隊,有選小王師傅的,但更多的是選L姓經理,因為大家都傳L姓經理有後臺。小王最後選了那個招他的師傅。

兩個月後,小王的師傅競選失敗,被迫離職,新上任的主管處處給他穿小鞋,這個表做得不好,那個數據庫弄的是什麼玩意,只要是小王做的作業,主管全部否定。

有一次小王在上班路上看見主管,打招呼,主管假裝沒看見,直接就過去了,小王笑著的臉一下子就僵住了。

後來小王想和領導和好,想叫著領導一起吃飯,化解一下“恩怨”,結果領導說自己有事。

最後小王只能離職,離開了這個好不容易才進來的公司。

很多時候,因為是年輕人,我們的想法永遠得不到認同。有時候,甚至我們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但凡在工作中想提出一點什麼自己的想法。就會有人說,你什麼經驗都沒有,你懂什麼。

我一開始也是不習慣這職場的“潛規則”,覺得每天上班都很累,那種令人疲憊的感覺,不在工作本身,而在於工作中的人情世故,那些勾心鬥角的規則。

張小嫻曾經說過:“重量級的情話要輕得像一根羽毛,不經意飄落在對方心裡,卻正好搔著她的癢處。”或許拍馬屁就有這功效,但是希望大家能找到那一位不用拍馬屁也能發掘你亮點的上司。


小小宛若


其實很簡單,以前的七零後、八零後缺錢,缺好工作,所以不得不在工作崗位上各種低姿態,甘願忍受各種不公平。但是現在的九零後,不一樣了,錢?不重要。老闆一個月發的工資可能還不夠他們一天的消費。他們更看重自己內心的興趣。 為了喜歡的事情,他們可以一毛錢不要,甚至倒貼,只要他們覺得滿足,只要他們覺得是正確的路。

領導?現在職場領導大部分都是那些卑躬屈膝慢慢升上來的七零,八零後,他們還固化的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還和他們那個時候一樣。不管熱不熱愛,不管喜不喜歡,我給了你錢,買了你的時間,你就得給我好好工作,公司的事情就是你的全部,就連下班休息也要給我好好盯著。

一個屁。有錢就是爺的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九零後大部分都是受過新式教育的年輕人,他們更清楚的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他們深切的厭惡這個畸形社會的價值觀,他們的精神世界是最潮流的一代,他們更加明白人生在世,享樂二字。

賺錢?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努力奮鬥?然後就活的像你那樣,成為房奴,成為狗?

當今社會最大的一場騙局就是由那些六零,七零後來主導的,他們不斷的像我們的年輕人灌輸一個思想,要努力工作,要努力賺錢,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幸福。

不否認,有錢真的幸福,但是有錢的同時,我們卻失去了更多的幸福。不能陪家人,不能做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能看一場電影,不能好好的生活。

時常聽到這樣的段子,說很多偉大的人物,為了工作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周總理是這樣,雷軍同志也是這樣,這些人畢竟是少數。

而且也請你們不要忽略一個事實,雖然這些偉大的人物,每天只睡了幾個小時,但是他們自身的健康度還是跟上了,他們一邊在消耗自己身體,號召我們也要努力工作的同時,卻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他們一直通過其他手段彌補了這一缺陷。

幹什麼要迎合別人委屈自己?幹什麼要為了五斗米折腰?幹什麼要過的不快樂?

現在的九零後,已經比任何一個年代的人都明白了,人類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開心的過好自己的一生,其他的都是扯淡。


一隻素食猴子


我是一名基層管理者,下面十幾個90後,所以我非常頭疼,對這個現象感同身受。他們主要表現在不太喜歡參加活動,就是能跟領導互動遊戲的那種,上完班就走,下班工作群裡絕對找不到人。我覺得我以下原因

一、不缺錢。現在的90後剛上班的都是用最新的蘋果手機,開著10W的代步車,讓我這位工作幾年的老人也覺得汗顏。他們不圖工作上能熬十幾年當領導,現在網絡兼職那麼多,有特長的早就掙外快去了,家裡還都有小門面生意。

二、會享受。試想這些90後在家裡有幾個聽父母的,還不是一直任性到現在,所以他到單位能服從前輩嗎?都獲得很瀟灑。

不過所有事情都不是一棒子打死的,無論是哪個年代的人,都是踏實吃苦的,都是享樂主義,職場規則在那,只要是肯吃苦,服從領導安排又積極向上有能力的,很快就會脫穎而出。


羚羊夫人


我作為企業管理層(三線小城市),常年管理120-140名員工,由於工作性質主要分為5個大業務版塊,銷售招商,工程能源類,客服類,安全和環境,外聯類外加綜合部(人財物檔品考),90後戰所屬人數25%,因為國企,招聘要求比較嚴格(心理素質測試、專業考試、情商(應激反應和禮儀)測試和政審。每年四次招聘,211院校畢業生15%左右,總體過關率20%左右。

90後不乏優秀員工,我認為優秀員工有四個特點:開拓進取性(腦子活方法多),奉獻精神強任勞任怨踏實性,沒腦子傻白甜的活躍性,默默無聞卻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做事滴水不漏讓人放心(做後臺類工作的)。90後自以為是,自私自利,不知道尊重人也是普遍現象。就拿我堂妹來說,父母都是公職人員,家庭條件不錯,2013年二本畢業進了我們公司,為了避嫌放到本部了,當時工資扣完險金3000左右。幹了一年,因為我是老職工,公司中層不少是我手下送上去的,大家都照顧她,然而她看不上這個又嫌棄哪個,我每週末在家指導她,她說真累,換了銷售崗位,最後辭職到民營公司搞設計,至今還是3000來塊錢一個月。跟她一起進公司的表現一般的也有4500左右了,其中一個成了我助理兼支部書記,年薪10w+。當然也有離職和辭退的。

每個人都有追求愛好和自己想要生活的權利,都有自己的主張。更多的90後認為自己家庭條件好不差那點錢,我為什麼要加班?我為何要受氣?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我為什麼要拍你馬屁?是的,你可以保持你的風格。畢業5年後,你父母還在位,身體好,還能掙錢,你一個月3/5k的收入對你生活不受影響,但是你的圈子與年收10w+的不一樣了。再過5年,你的父母退休了,掙錢能力差了甚至要反哺了,你一個月還是5/6K,別人已經是企業中層甚至中高層了,別人年收2/30w,當你現在認為你爸媽有2/300萬存款還算不錯時,十年後別人自己掙錢都超過你家的家產了。更重要的是無形資產(社會閱歷,社交圈,職業經理人圈)你跟別人已經不是一類人了。別人的孩子可以讀貴族幼兒園,而你卻屬於低收入人群。社會階層不言而喻。你的性格再傳染給你的孩子……說嚴重一點你的任性讓你和你的後代下滑一到多個階層。

我兩口子農村人,愛人82年的考了碩士考了公務員,我們那批同學,有一部分同學父母是國企雙職工或者公務員,生意人,一天天趾高氣昂。剛步入社會都是一千多一個月,我們在乎可別人看不上眼,今天,這部分同學混的不錯的也就是個公務員,警察,反而我們農村出來的這批經商或做經理人卻多些,收入差別也不是一點。他們一個月4000左右的收入,聚會也很少聯繫他們,圈子不一樣了,混的不好的反而找到我們介紹工作。

今天你可以任性,你能幸福的任性到老才叫真任性!


越野湘子哥


1,

說到為什麼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有這樣幾種原因:

因為沒壓力。

90後,尤其是95後,大多數還未成家,不需要買車買房,有的還跟父母住在一起,吃住都是靠父母,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經濟壓力就會小很多。所以對待工作也不會那麼的在意,因為即使失業了,日子不會很難過。


2,

領導low。

不是所有領導都能服眾的,尤其是像發展如此迅速的今天,領導可能稍不留神就落伍了,當面對困難,領導經常表現出困惑或者退縮的時候,做下屬的自然明白沒有必要再繼續追隨這樣的領導,而這樣德不配位的領導也很容易就會被企業淘汰掉,人很現實,衡量利弊,自然沒人願意費力討好他。

我見過不少領導,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給員工洗腦,不斷向年輕人灌輸要努力工作,要努力賺錢,當然是賺未來的錢,在我這你還賺不到……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在壓榨勞動力。

曾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辭職申請:食量太小,吃不下領導畫的大餅。喜歡畫大餅這可以說是領導的一個通病了。

遇到這樣的領導,換工作還來不及,誰還願意費力討好他。


3,

90後很自我。

現在的90後,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一直都受著父母全部的寵愛。這就導致了他們在心理上比較自我,不太會照顧人,也沒什麼生活經驗。

對那種鞍前馬後給領導端茶送水的,會覺得特別不屑,在他們看來,工作對於他們來說沒重要到要委屈自己,做一些雜事。

4,

因為90後有錢。

不得不說,現在的90後是真有錢,不管是不是用自己錢買的,每個人掏出都是清一色的iPhone,還有不少人都是開車上下班。這些孩子家裡一般非富即貴,出來工作有時候就是為了讓自己不那麼無聊,賺的錢還不夠自己花的。

以前的70後、80後日子可沒有現在這麼好過,普遍又缺工作又缺錢,所以不得不在工作崗位上各種低姿態,甘願忍受各種不公平。但現在的90後是真不一樣了,為了喜歡的事情,甚至可以一毛錢不要,就算倒貼,只要是他們覺得對的事情,就會去做。討好領導,沒門。


為什麼不討好領導,是因為在現有的文化氛圍下,90後比任何一個年代的人都“活的明白”:人活著,自己開心最重要,討好自己都來不及,哪有空討好領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