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發射飛彈失敗,西方一片幸災樂禍,沒想到兩小時後再笑不出

殲20發射導彈失敗,西方一片幸災樂禍,沒想到兩小時後再笑不出

近日,《中國國防報》用整版報紙對611所和成飛殲-20戰鬥機的設計製造團隊的光輝事蹟進行了集中報道,報道中介紹了很多在殲-20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中國航空人迎難而上挨個解決出現的問題,並最終讓殲-20戰鬥機成功問世的事蹟,文章介紹了殲-20戰鬥機研發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細節,尤其罕見的是曝光了殲-20戰鬥機原型機在進行武器測試時,首次發射空空導彈實彈打靶卻遭遇失敗的情況,然而所有人沒想到的話,事後科研工作者只花了兩小時就搞定了技術故障,讓一片幸災樂禍的西方軍事專家再也笑不出來。

殲20發射導彈失敗,西方一片幸災樂禍,沒想到兩小時後再笑不出

殲-20戰鬥機在2011年1月完成首飛後,在2016年珠海航展首次對公眾亮相,隨後中國空軍宣佈殲-20戰鬥機正式服役,到了2018年官方發佈的照片展示了殲-20夜間起飛的照片並報道了殲-20戰鬥機完成海上作戰演練任務,意味著殲-20戰鬥機已經擁有了完全的戰鬥能力,一共經歷了7年,這7年間一共有2002號、2003號、2004號、2011號到2017號10架原型機出現,這也展示了殲-20戰鬥機的研發過程比美軍F-22還少一年的原因——多架原型機同時試飛測試不同項目,從而減少了整體的測試研發時間。

殲20發射導彈失敗,西方一片幸災樂禍,沒想到兩小時後再笑不出

而在文章中,除了提到殲-20的這些輝煌歷史,還專門提到了殲-20戰鬥機任務系統的主管總師王陽,這位女性總師負責殲-20的航電武器系統,殲-20能有多大的打擊能力都要看這位女總師的,但就在殲-20戰鬥機首次使用空空導彈進行實彈打靶測試的時候,卻發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意外——在導彈發射後,並未擊中靶機,也就說試驗獲得了失敗。這讓現場所有測試人員呆住了,這意味著負責航電系統的工程師們的汗水白流了,不少工程師當場留下了眼淚。

殲20發射導彈失敗,西方一片幸災樂禍,沒想到兩小時後再笑不出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王陽頂住壓力,帶領團隊快速展開故障排查,經過2個小時的排查,王陽團隊已經確定了此次故障的原因。報道中對當時的故障的描述是機身內部航電系統中的一個小硬件發生了故障,最終導致導彈在發射後未能擊中靶機,這不屬於設計失誤,也並非導彈性能問題,在對這部分故障進行維護並針對這些小問題進行攻關解決後,殲-20原型機的後續靶機試驗彈無虛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