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對男孩的陽光教育,這四點特別重要

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有關男孩的陽光教育,也有四點特別重要。

第一個陽光教育:冒險教育。

我發小劉宇是搞地質勘測的,他最喜歡帶兒子去探險。比如,上週他就帶兒子小劉野營去了。奶奶本不想上孫子去:“那個山太陡了,摔了咋辦?”“還有野豬,危險得很。”

但劉宇偷偷對媽媽說:“其實就是一個普通旅遊景區,我告訴他可能有野豬出沒,是想練練他的膽。”

那晚,父子倆在帳篷裡,似乎聽到了野豬的叫聲。劉宇把一根木棒遞給兒子,

自己也抄起一根,假裝守衛起來。這樣的“冒險教育”,讓他家小兒子的膽子比一般小孩大,十足的男子漢氣息。

現在總有很多家長這樣教育兒子:“那裡不能去,這個地方不能待,太危險了!”

教育家理查德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一個男孩子,應該要具有冒險精神的。

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對男孩的陽光教育,這四點特別重要

第二個陽光教育:規則教育。

作家林曦講過一個教育故事:孩子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大哭。

我問他:“你很委屈,很生氣嗎?”

孩子說:“嗯,我要報仇。”

我問他:“那你打算怎麼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電視裡一樣,用劍刺他。”

“好,這樣很解氣,爸爸幫你準備一下。”

過了一會,我抱著衣服和被子下樓。孩子一臉驚訝:“你怎麼拿這麼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你會被帶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個月,所以要給你帶換洗衣服;如果用劍的話,就要呆很長時間,肯定得準備被子啊!”

孩子紅著臉說:“真的會這樣嗎?”

我回答:“嗯,法律規定是這樣。”

“那我們算了吧。”

“可是,你不是很生氣嗎?”

“其實我也有錯,我不生氣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你。”

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必須得增加一個“規則教育”,用規則來平衡冒險。

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對男孩的陽光教育,這四點特別重要

我特別喜歡這位父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往最壞的結果想一想,這個最壞的結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試一試。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第三個陽光教育:挫折教育。

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楊寶德,因為不堪導師騷擾而自殺;中興程序員歐建新,因為不堪被公司辭退而自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之所以選擇自殺,就是因為缺少了挫折教育。

前段時間,在央視看到一故事。一長途車司機,因為常年不在家,就利用寒假帶著兒子一起出車。那路陡峭崎嶇,行車步步驚險。在翻越一座大山時,車子壞了。父親趴在雪地上修車,一趴兩小時。

車修好,衝上山頂那一刻,他告訴兒子:“你記住,人生就是這樣。關鍵時候就得咬著牙往前衝,衝上去就能看到萬丈霞光。”

這位父親只有小學文化,但他給了孩子很多這樣的挫折教育,後來,他兒子考上了博士。

在畢業典禮上,兒子說:“我之所以能跳出農門考上博士,是因為父親從小就告訴我:生活中打倒我們的絕對不是挫折,而是面對挫折時的消極逃避態度。”

第四個陽光教育:獨立教育。

一位我尊敬的公務員朋友,講過他父親教他做人的故事:

他爸在他暗戀一個姑娘時說:“一個姑娘不會因為你專一痴情而喜歡你,只會因為你優秀而喜歡你。”

朋友感嘆:真是醍醐灌頂。

初中一年級,他爸問他:“怎麼才能讓別人尊重你?”

“我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我。”

“錯了。是實力。”

朋友感嘆:太他媽深刻了。

他父親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但說話從來輕聲細語,只對他說過一句狠話:“不要妄想我會給你報銷發票。”

朋友感嘆:這句話,成了我的做事準則。

後來,他身邊很多同事都犯事入了獄,但他卻一直清清白白、平安無事。他感嘆:“所以我一直很感謝我父親。”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