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叔觀大局」非常規穩健 央媽分「糖」5000億

「弘叔观大局」非常规稳健 央妈分“糖”5000亿

貨幣政策定調仍是穩健中性,但並不妨礙央行放水。

23號消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釋放5020億元一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這是7月第二次放出MLF,7月13日央行月內首次釋放1885億元一年期MLF,剛好對沖了當日到期的1885億元(7月總到期量也是1885億元)。加上這次釋放的5020億元,7月MLF將會淨投放至少是5020億元。

這樣的淨投放,已經算是天量。

「弘叔观大局」非常规稳健 央妈分“糖”5000亿

從上面這個表格可以看到,歷史上,只有2016年12月、11月和1月三個月度的淨投放會超過7月的數據(表格中今年4月的數據異常是因為當月央行通過降準置換了9000億元的MLF)。

弘叔普及一下歷史,從2017年一季度開始,貨幣政策的基調從穩健變成了穩健中性,全世界的央行對於貨幣政策表述都喜歡用那些含義模糊的詞,不要去想穩健和穩健中性有什麼不一樣,但我們只需要知道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比穩健緊就夠了。

所以看上面的表格,2017年全年的MLF增量都比較少,但是到了今年6月,在同步降準的同時,MLF還明顯放量,當月MLF新增4035億,7月進一步放大到5020億元。

按照最新數據計算,MLF存量會創新高,達到49225億元。

23號MLF的釋放,其實是央行上週“分糖”承諾的兌現。

7月18日的時候,央行突然發了個消息,用MLF來獎勵兩類銀行,一類是發放的普通貸款超出月初計劃量的,超出部分1:1獎勵MLF。一類是新增信用債投資的,AA+及以上債券的投資,1:1配MLF;AA+以下債券的投資,1:2配MLF。

說人話就是鼓勵給實體經濟輸血:1、鼓勵放貸,放得越多獎勵越多;2、鼓勵買評級不高的債券,買得越多獎勵越多。買的債券級別低於AA+,還有額外的獎勵。放貸和債券都是為了激勵銀行給實體經濟貸款。

上週出政策,這周就兌現,央媽誠信經營,銀行的獎金馬上就到手了。

央媽為什麼這麼著急?(上週因為著急,還跟財政部公開“交流”了一次)

因為今年上半年,央媽的資產負債表又出現了萎縮。

「弘叔观大局」非常规稳健 央妈分“糖”5000亿

2002年開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做了很大調整,所以我們比較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只看2002年之後的。2015年之前,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跟外匯儲備的劇烈流入直接關係。也就是外匯儲備是貨幣發行的錨。

2015年發生了一個事情,逆轉了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那就是“811”匯改失敗。突發貶值導致外匯加速流出,央行措手不及,新的貨幣發行機制沒有成型,導致當年資產負債表跟著外匯儲備流失而萎縮,當年央行總資產萎縮了2萬億。

那之後,貨幣發行轉為主要依賴MLF和PSL(抵押補充貸款)。

這麼多年,只有2015年央行資產負債表是萎縮的,但2015年那樣諸事不順的年份如果重演,是誰都不希望看到的。今年1-5月(6月數據沒出來,但是單月M2增速那麼差,反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也擴張不到哪去),央行總資產減少了6782億元。

央行管著基礎貨幣的投放,央行被動縮表,那是從源頭掐死了流動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央媽要巧立名目“分糖”。

弘叔理解,下半年,央行類似操作還會繼續大力度推行,因為下半年的流動性壓力仍然很大(感興趣可以看弘叔20號文章《財爸埋了個雷:3036萬億地方債待發,8月是流動性壓力高峰》)。

23號晚上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支持擴內需,保持宏觀政策穩定,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要求穩健貨幣政策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這消息顯然是希望大家不要把最近的政策措施理解成為走老路。但擴內需這條路怎麼走,現在還沒有看到太多的辦法。至於“鬆緊適度”已經在兌現了。至於這樣的刺激力度強不強,那就見仁見智了。

弘叔的理解,想要治好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刺激還不夠;但如果要保持去槓桿壓力,那刺激就太大了。這是道選擇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