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罐結構原理與容量計算

蓄冷罐結構原理與容量計算

蓄冷罐

1、蓄冷形式:雙槽式,多槽式、單槽式(隔膜法、長通道隔離、自然分層)

2、斜溫層:冷熱水交界處生成一定厚度的相對穩定的溫度劇變由於斜溫層真實厚度佔據蓄冷水池內一定空間容積,直接減少可蓄冷的水容量,蓄冷後期,斜溫層升至水池上部,使接近冷機的水溫逐漸降低,導致冷機減載,甚至引起提前停機,使蓄冷量下降。反之,取冷後期,斜溫層降至池底進入取冷水口,導致取冷水溫上升,影響用戶水溫。

3、Fr=慣性力/浮升力:

Fr≤1,保持重力流,維持穩定水溫分層;

1﹤Fr<2重力流仍可出現,但不穩定;

Fr≥2慣性流為主,破壞水溫分層。

4、分層蓄冷:環境向蓄冷槽內水傳熱、溫水通過蓄冷槽壁向冷水傳熱、溫水通過斜溫層向冷水層導熱、溫水層由於流動擾動與冷水層發生質交換導致熱交換高徑比H/D:處於2-4之間,蓄冷效率較高。

5、開式蓄冷罐:(注意路由,室外管線佈置,埋地管溝;液麵在水系統1·2m)

蓄冷罐結構原理與容量計算

結構:

1)罐體為圓柱形鋼製容器。拱頂選用球冠狀。

2)罐底由鋼板拼裝而成,罐底中部的鋼板為中幅板,周邊的鋼板為邊緣板。

3)罐壁由多圈鋼板組對焊接而成。罐壁要求採用套筒式罐壁板。

4)罐頂有多塊扇形板組對焊接而成球冠狀,罐頂內側採用扁鋼製成加強筋,各個扇形板之間採用搭接焊縫,整個罐頂與罐壁板上部的角鋼圈(或稱鎖口)焊接成一體。

6、閉式蓄冷罐:

溫度測量:每個溫度保護套管內有兩套測溫元件,一用一備(如圖所示),當出現故障時只需要在接線端進行線路調換,就可以將備用的投入使用,簡單方便。即使兩隻都用壞了,只需要從套管內抽出溫度傳感器更換即可。不影響其他的測溫點的正常使用,更不影響承壓罐的正常使用。

蓄冷罐結構原理與容量計算

水蓄冷貯槽容積設計確定:

(由暖通設計手冊查的 )水蓄冷貯槽容積按下式計算:

V=(QS×P)/(1.163×η×△t)

V—所需貯槽容積,m3;

QS—設計15分鐘所需蓄冷量;

P—容積率,與貯槽結構、形式等因素有關,一般為1.08~1.30,對分層型及容量大的貯槽可取低限,其餘形式及容量小的貯槽可取高限;

η—蓄冷槽效率,與貯槽結構、保溫效果和冷溫水混合程度有關,具體可參見表1;

△t—蓄冷槽可利用的進出水溫差。

蓄冷罐結構原理與容量計算

按照水流量:

q= 0.86Q/∆t

q—水流量,m3;

Q—負荷,KW;

∆t—溫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