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里的主要建築有哪些?

嘻哈就是我啦


作為中土佛教第一座寺院,洛陽白馬寺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迦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

河南洛陽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號稱“中國第一古剎”。

白馬

山門之外有兩批白馬,為宋代所建
宋雕石馬。這兩匹青石圓雕馬,原為宋代太師
太保、右衛將軍、附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魏氏之墓位於白馬寺西約1000米處。1935年前後,白馬寺住持和尚浩德法師,將這兩匹石馬遷置於寺門前。這兩匹石馬,通高約1.80米,身長約2.20米,形象溫馴,雕工潤膩,是兩件優秀的石雕作品,對研究宋代石雕藝術很有參考價值。

山門

佛家原稱“三門"。因佛寺多建在深山幽谷之中,故亦稱“山門”。實際即指佛寺大門白馬寺山門所鑲之青石匾額,為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太監黃錦重立。山門為牌坊式,歇山頂,上以灰色筒瓦覆蓋。有三個門洞,其中間門洞高3.08米、寬2.35米、深3.60米。三洞皆以磚和青石(基本上為“梯形”)券砌而成。

鐘樓

位於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於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白馬寺到了北魏、唐、宋時代,因為佛教極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眾千餘名,僧人們每天早晚按時上殿誦經。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殿內擊磬撞鐘誦佛,鐘聲悠揚飄蕩,遠聞數里,聽之使人心曠神怡。到了明代,寺內有口大鐵鐘,重約2500餘斤,鐘聲特別洪亮。據傳這口鐘與洛陽東大街鐘樓上的一口鐘音律一致,可以共鳴。人們往往在聽到白馬寺鐘聲的同時,緊接著洛陽城鐘樓上的鐘也響了,民間流傳著“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的佳話。因此,馬寺鐘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大雄殿

大雄殿始建於唐宋,元代重建,明代改建。現為高臺懸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長19.95米,進深三間,寬11.55米。其大小與前二殿相差不大,但其殿頂與前二殿卻不同,為懸山式。若按寺院建築的等級講,大雄殿應是寺中等級最高,面積最大的建築,而現在卻是懸山式,這是不合規制的。推測該殿宋元時為九開間,明代重建時將其兩端砍掉改為五開間,把歇山改為懸山。

接引殿

“接引”一詞的含義為:佛教徒修行到最後階段,有了一定的功果時,便可由阿彌陀佛迎接,引導至西方“極樂世界”。《觀無量壽經》雲:“以此寶手,接引眾生",即此。

清涼臺
或叫清源臺,位於白馬寺後部,是一座磚砌的
高臺。東西長42.80米,南北寬32.40米,高約6米。雄渾古樸,蔚為壯觀。為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所重修。相傳清涼臺原是漢明帝劉莊避暑、讀書之處,印度二高僧來洛陽後,在此臺禪居和譯經傳教。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便是在這裡譯出問世的。自東漢以後,歷代均為藏經之處。清涼臺,是“祖庭”白馬寺獨具的勝蹟,被謄為白馬寺“六景”之首。如騰、蘭二高僧此臺譯經之說,確非虛構,那麼正是清涼臺以最初的涓涓細統,匯成了後世浩浩蕩蕩的萬里中國佛河,它的開教之功,當為後世佛徒所永遠銘記。難怪人們趣稱清涼臺為中國佛教的“搖籃”了。

法寶閣

法寶閣與藏經閣位於清涼臺左右兩側,建於1995年,二閣大小形制一樣,左右對稱。閣的臺基高5米,東西長25.2米,南北寬22.5米,臺基為鋼筋水泥構架,形成閣的下室。臺基上建五開間的重簷歇山式大殿,東西長18.5米,南北寬12.95米。

狄仁傑墓

狄仁傑墓位於洛陽城東12公里處洛陽市郊區白馬寺鎮白馬寺山門外。為一圓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兩方,較大的石方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字,重立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


愛拍河南


建築

1990年前,白馬寺主要建築有寺院的山門、殿閣、齊雲塔院。1990年,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白馬寺增加了鐘鼓樓、泰式佛殿、臥玉佛殿和齊雲塔院內的客堂、禪房等。


佛殿

位於由南到北的中軸線上,從前到後依次分佈著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臺和毗盧閣等主要建築。其中,天王殿為單簷歇山式,東西面闊5間,南北進深4間,內供明代夾紵彌勒佛像、泥塑四大天王像、韋馱天將像等;大佛殿為單簷歇山式,東西面闊5間,南北進深4間,內供一佛,文殊、普賢二菩薩,迦葉、阿難二弟子,二供養人,觀音菩薩等塑像;大雄殿為懸山式,東西面闊5間,南北進深4間,內供釋迦、阿彌陀、藥師“三世佛”,韋馱、韋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23尊元代夾紵造像,韋力天將泥塑像等;接引殿,硬山式,面闊3間,進深2間,內供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像;毗盧閣為重簷歇山式,位於清涼臺之上,東西面闊5間,南北進深4間,內供毗盧佛及文殊、普賢二菩薩。



鐘鼓樓

位於山門內南北中軸線東側和西側。其中,鐘樓由日本國中村包行先生捐資400萬日元、白馬寺出資60萬元人民幣於1991年6月建成;鼓樓於1992年竣工。鐘鼓樓同為方形角樓,高7米,重簷歇山式,上覆灰色筒瓦,額枋彩繪,同建於石砌臺基之上。鐘鼓樓的建成恢復了寺院晨鐘暮鼓的禮佛儀式,恢復了歷史悠久的洛陽八大景之一——“馬寺鐘聲”。

法寶閣與藏經閣

分別位於清涼臺的東、西兩側,坐落在東西長25.2米,南北寬22.5米,高5米的臺基之上。1995年建成。二閣形制相同,重簷歇山式,坐北朝南,面闊5間,進深4間,長18.5米,寬12.95米,朱漆圓柱,額枋彩繪,上覆灰色筒瓦。其中,藏經閣內供奉著泰國佛教界贈送給白馬寺的中華古佛,收藏有龍藏經、中華大藏經、日本大藏經、西藏大藏經、敦煌大藏經等10餘種藏經;法寶閣內供奉著1993年印度總理拉奧訪華時贈送的一尊銅佛像,並收藏有數十種“法寶”。


嘻哈就是我啦


1.佛殿:位於由南到北的中軸線上,從前到後依次分佈著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臺和毗盧閣等主要建築。

2.鐘鼓樓:位於山門內南北中軸線東側和西側,他們的建成回覆了寺院晨鐘暮鼓的禮佛儀式。

3.法寶閣與藏經閣:分別位於清涼臺的東、西兩側,藏經閣內供奉著泰國佛教界贈送給白馬寺的中華古佛,收藏有龍藏經、中華大藏經、日本大藏經、西藏大藏經、敦煌大藏經等10餘種藏經;法寶閣內供奉著1993年印度總理拉奧訪華時贈送的一尊銅佛像,並收藏有數十種“法寶”。

4.齊雲塔:是河南唯一一所丘尼道場。

5.臥玉佛殿:位於大佛殿東側,原為齋堂,1996年闢建。該殿為五開間硬山式建築,南北長17.25米,東西寬5.4米,建於石砌臺基之上,殿中供奉臥玉佛一尊。

6.玉佛殿:位於大佛殿西側,原為禪堂,五開間硬山式建築,南北長17.25米,東西寬5.4米,建於石砌臺基之上,殿內供奉玉佛一尊。

7.六祖殿:位於大佛殿西側南部,原為祖堂,硬山式建築,西闊七間,南北長24.5米,東西寬5.4米,建於石砌臺基之上。殿內供奉禪宗六祖木雕像。


8.泰式佛殿


東籬採菊不見花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千米處,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白馬寺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共有四個院落和五重大殿,現存建築多為元、明、清時期所留。

白馬寺建造之初的“悉依天竺舊式”佈局早已更改,變成了坐北朝南、沿中軸線對稱分佈的佈局形式。白馬寺山門為一門三洞式的石砌弧券門,和兩邊的圍牆形成“八”字形。門口兩側各立有一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似,屬宋代石刻。寺門上的“白馬寺”青石石刻門匾,乃東漢遺蹟。進入山門內,自南往北沿中軸線依次分佈著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五重大殿。其中,天王殿為一座單簷歇山式的元代建築,整個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周繞以迴廊,屋頂正脊有“風調雨順”、後脊有“國泰民安”幾個大字。大佛殿位於天王殿後面,長22.6米,寬16.3米,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後部有“法輪常轉”字樣。大雄寶殿為懸山式建築,是寺院內最大的殿宇,長22.8米,寬14.2米,殿前還有一個月臺。接引殿為一般寺院所罕見,長14米,進深10.7米,為雙層殿基,是寺內最小的建築。峨盧閣是一組庭院式建築,閣內正中有一磚臺座,上設木龕,龕內供奉毗盧遮那佛像和文殊、普賢菩薩。閣外兩側各有一座配殿,即攝摩騰和竺法蘭配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