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兩會·改革新征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謀事創業


【2018兩會·改革新徵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謀事創業​ 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功成不必在我並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澱之後真正的評價。  

言為心聲。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道出了我們黨員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在主政浙江時,習近平短論集《之江新語》中有一篇《要甘於做鋪墊之事》的文章,開篇道:“領導幹部要以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抓好各項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於做鋪墊性的工作,甘於抓未成之事。”

  時間是真理的忠實聽眾,一切真知灼見都將沉澱在歷史的河床上。

  “要想風沙住,就得多種樹”,狂風肆虐,黃沙漫卷,右玉縣數十年播綠不止,築起鎖住風沙的綠色長城,昔日風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已成滿目青翠的塞上綠洲;河北省塞罕壩,林場黨委一班人,50多年凝心聚力專攻主業,積木成林,造福當地,創造了塞罕壩精神。久久為功,一錘接著一錘敲,把每一顆釘子釘實釘牢,時間就會給出最後的答案。

  他們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不慼慼於任上就幹出驚天政績,不汲汲於馬上就累積顯赫聲名。甘於“自己栽樹,後人乘涼”,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氣度,把政績寫在山川大地,印在老百姓心底。他們不忘初心,蓄積打基礎、利長遠的為民潛績,所藏的山川氣度和雲水襟懷,讓人深受感動。

  我們幹事創業,鼓勵爭“彩頭”、出政績,但要爭利民生的“彩頭”,要出實打實的政績。一旦追求表面政績,就會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紮紮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如果追求政績立竿見影,就會另起爐灶,隨意推翻前任規劃,在“任期效應”中把造福工程變成了造“負”行動。

  “功成不必在我”,意在打基礎、謀長遠,也意味著眼前要做的事未必會馬上見到成效,可能看不見鮮花聽不見掌聲,也可能把成功的桂冠戴在別人頭上。“功成不必在我”,深藏全局意識,需要歷史性地看待問題、規律性地把握問題、系統性地處理問題,其“精髓”在於有大格局、大理念、大作為、大貢獻。“功成不必在我”,是不計當時譽、追尋千秋功,照見的是一個人的精神境界,體現的是謀事創業的內在要求。

  在位算好“為民賬”,離任不留“糊塗賬”。為官當堅守“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信念,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謀利民之策,獻安民之計,促惠民之舉,一張藍圖抓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

  今天承接著未來,沒有今天的堅實基礎,就不可能向未來快步邁進。走過再長的路,走到再遠的未來,“人民”都永遠是我們的關鍵詞。新時代是艱苦創業的時代,也是為民造福的時代。時時以人民的事業為重,以長遠和整體利益為重,弘揚好“傳棒接力”精神,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謀事創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早日實現。(蘇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