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模式與實情分析(4)

五級三晉制只是一個分錢的理論,按照理論確實可以賺到錢。但是它的那些怎麼分錢的數據一點都不重要,最關鍵的在於一個人出局所需要的人數。按照每人21份的投入,一個人出局需要至少772人,按照“二八理論”來假設,假如有20%的人成功上總,其中又有20%的人成功出局,那麼,在你出局以後,你利用的那772人裡有30人可以出局,其他的人都是失敗的。(實際上這個行業的成功率遠遠沒有這麼高。)

那麼在你真正出局之前,你如何保證你能成功出局,你下面的人能達到772人之多?說到底,你自己的成功率也是絕對不可能超過4%的。

以最樂觀的情況計算,從加入到出局只花了4年時間,拿到了1040萬,那麼,你這個賺錢的幾率還不如在這4年的時間裡定期買彩票賺錢的幾率大。

(注:我看到過我同學的很多校友上總不止4年都沒有出局)

傳銷模式與實情分析(4)

筆記

很多畫樓梯的人都會跟你說,上了老總以後每個月的分紅在6—10萬之間。那麼這個分紅是怎麼來的?

以我看到的實際情況分析,一個團隊(一個人需要29人上總,所以理想情況是這個團隊有28人)每個月新加入的人大概在1—3人左右,假如老總在每個人身上拿1萬的話,最多也就是3萬;再假如這個團隊人品大爆發,新加入的人也是絕對絕對不可能超過10人的,也就是一個老總的月收入絕對不會超過10萬的。

通過五級三晉制發現,二代老總和三代老總的收入還不如一代老總,四代老總的收入因為人口基數大的關係可能比一代老總拿的多一點,但也基本上是在一個級別的。

所以這個行業的分紅是怎麼來的?老總自己的月收入都不超過10萬,月分紅還能達到10萬?從牙縫裡擠出來的麼?

如果說這是因為是國家支持的項目,行業分紅是國家給的,那麼這些老總到底是去拯救地球了還是拯救世界了?國家才會每個月白給這麼大一筆錢?

所以行業分紅實際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按照我看到的情況,實際上很多團隊連續幾個月都沒有新人加入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這就和股市裡面的熊市一樣,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很多老總也會因為運轉不下去而破產。實際上能夠順利出局的老總少之又少。

(注:實際上五級三晉制說的是每一份的55%拿來分配,45%用來支持行業的運轉。五級三晉制上面每個一代老總分到10%,也就是每個人身上可以拿到7980元。考慮到那45%裡面很多也是被老總挪用了,所以估算一代老總每人身上可以拿到1萬。)

傳銷模式的投資份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1998年的1份/人,到2003年的11份/人,再到2008年的21份/人,以及近年新形成的42份/人,每一次份額的增加都意味著行業中人數的減少。所以這個行業中的人數從長久來看並不是一條指數型增長曲線到底。

按照他們的分析,到了2140年,出現的是600份/人,意味著1個人的投資就可以上總了,那麼誰會投資600份呢?他們說,2140年那個時候,一百萬的購買力實際上和現在的幾萬塊錢的購買力差不多。600份大約為198萬,所以,不需要擔心那時的人們掏不起198萬。而且,那個時候他們投入600份實際上相當於加入了一個創業家的俱樂部,就和現在的富豪俱樂部的性質差不多。

那麼這樣又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相信人民幣的購買力會持續貶值、人民幣會持續增發,這簡直就是一個太過天真的理論,沒有什麼事情是用一個所謂的理論可以預測的。

而如果不考慮那麼長遠的話,只考慮眼前的情況,實際上目前還是屬於指數型增長的人口圖,按照3的倍數進行幾何倍增。

但是沒有什麼行業的人口是真的能夠指數型增長的,這個行業的人口一直在可控的範圍內的真正原因是,其中有無數的團隊崩盤了。

傳銷模式與實情分析(4)

每個剛加入的人都被強調了無數遍的平均9個月上總、平均一年半的時間出局、兩年半的時間裡拿到1040萬這句話洗腦,於是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在兩年半的時間內拿到1040萬,其它的還需要考慮什麼?

而當你發現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時候,你又被行業同化了你的思維,再加上了投入的錢都沒有收回來讓你束手束腳,導致你無法從容的抽身出來,每天想的就是再堅持一下、一定可以上總的,到時候就賺錢了。

可是,如果你努力的方向是錯誤的,再繼續努力下去不過是越陷越深而已。

(注: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平均1年的時間上經理,至於上總,很多人都在還沒有上總之前就從這個行業消失了,諷刺的是,那些很多離開的人依然相信這個行業是可以賺大錢的,只是他運氣不好、不夠努力而已。)

關於這個行業是否由國家支持的這件事情,我覺得沒必要一個點一個點的來解釋。你只需要仔細、認真的看一看那些已經上總的人,他們是否符合新世紀人才的培養標準?他們會編程序嗎?他們會設計嗎?他們會建設工程嗎?他們是當老闆的料嗎?……

我眼中看到的這些人,他們除了誇誇其談、包裝自己就沒有其它擅長的了,或許他們的口才已經鍛鍊的及其優秀,心理素質也不是一般的強,至少沒有幾個人被人叫做傳銷頭子還能堅持下去。而在這個行業裡,口才是非常重要的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口才不好、情商不高、不會拐彎抹角的說話,那麼這個人會被磨練的很慘,他們甚至讓會你相信,你只有把你的口才提升上來了你才有未來。(注:我就是那個被磨練的很慘的例子,而且並沒有磨練成功。)

我認為,在現代,一個人的表達能力或許很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專業能力才是。所以,如果一個人拋棄了自己的專業能力而去追求提高自己的口才,這是一件捨本逐末的事情。只要你的表達順暢流利,誰管你能不能舌燦蓮花?可惜,這件事情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

所以,國家會支持一個培養出這樣的人才的項目嗎?我覺得國家並不傻,要培養人才還不如在高校裡面多搞幾個人才培養項目。

行業中的很多人都說空談誤國、實業興邦,然後大談特談自己的理想,彷彿自己就是將來的救世主,可以挽救國家的經濟於危難之中。可是,這不就是空談誤國麼?你什麼都沒有呢,繼續待在行業裡也將繼續一無所有下去。

----------------------------------------------------------------------------------------------

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由鮮花鋪就。

回想當初剛加入行業時的興奮,開心與滿足,過程中的每一份感動,只要一回想,那些記憶依然是如此的鮮活。

我理解那些對行業產生了懷疑卻依然還留在行業裡的那些人,因為當他在裡面待得足夠久得時候,他就不知道除了繼續待在這裡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他開始害怕外面的一切。只有在這裡,他才能時刻感覺得到自己的價值。

我又何嘗沒有這麼想過呢?傳統行業裡面你就是一顆螺絲釘,你做的好了沒人會誇你,你做的差了就會遭到一堆狠批;但是這個行業裡,每個人第一件要學會的事情就是推崇,即使是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你也要對他推崇備至;而在團隊裡面,在每一個“家庭”裡面,每個人都天天笑呵呵的面對著你,每個人都抱著主動“付出”心態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家庭”比你自己原來的家庭要完美多了。這讓你對行業更加的認可了,你覺得這就是一個美好的天堂。

每個行業裡面的人都會跟你們大談特談他們的故事,苦逼的,牛逼的,悲慘的,幸福的,各種各樣的故事簡直應有盡有。然後他們會講出他們那些“崇高”的理想,而實現理想的第一步就是賺錢。

但是每一次的談話僅僅止步於我要怎麼去賺這麼多的錢,以及有了這麼大一筆錢我要怎麼花,卻沒有說自己加入行業那麼久了仍然沒有賺到多少錢。

於是很多在行業裡沒有賺到錢的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麼回本。放不過這個問題對於人來說很正常,因為如果一大家子都在這裡,投出去的錢卻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能夠像錢滾錢一樣賺錢,甚至連回本都遙遙無期,於是很多人就會咬牙一直在這裡熬著,想著我都已經付出了這麼多了,多年辛苦積累的積蓄、人脈,如果再不做出一點成績,讓那些說我在做傳銷的人刮目相看,就對不起我的付出。

我在行業中見過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加入了行業沒賺到多少錢,身邊的人也總是說他們加入了傳銷,於是他們的唯一想法就是上總,因為只有上總了之後,每天穿金戴銀的,就可以讓那些人閉嘴,不是說我在做傳銷麼?如果真是傳銷,那我怎麼會賺錢?

不知道這些人在知道上總之後也不一定能賺到錢會是怎麼樣的想法;也不知道這些人有沒有想過,當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的時候,及時止損才是正確之道。可是止損真的是一個反人性的話題,因為如果你是投資的話,止損讓你損失的僅僅是金錢,就這一點還有很多人不能輕易做到;但是入了傳銷,止損同時包括的是讓你放棄那個被行業膨脹了的理想,以及那個表面上看起來和睦的“家庭”。

我不後悔我當初的退出,但是現在看來退出並沒有就這麼簡單的止損了,心理上面的、心態上面的傷害並沒有停止止損。

回想當初我一點發展都沒有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那就改變吧,把自己改變的更加完美,你身上的魅力自然就會吸引你身邊的人,發展迅速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如果你還沒有上總,只能說明你改變的力度還不夠大,承受的痛苦還不夠多。不過,你的改變總是會有收穫的,就算你沒上總,你到了傳統行業依然輕輕鬆鬆可以把別人比下去,月薪幾萬沒問題。然後行業裡面的人會給你舉一大堆例子,例如某某加入行業一年多仍然還是21份,但是經過這麼久的沉澱最終迎來爆發,就是因為他順利改變了自己,上了經理之後又迅速的上了總。

那個時候的我覺得他們說的好對啊,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陷,如果我能夠讓自己改變的更加美好,那麼比起沒有加入行業的我,我已經收穫了很多了,就算沒有上總我也不算吃虧。

可是,就算是現在的我,依然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相信:經過了痛苦的蛻變,你就會變得更加美好?至於那些改變了自己然後上總的人,他們到底是讓他們變得更加美好了?亦或是美麗不過是他們的假象,實際上他們卻是變得更加可怕了?我相信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點吧,我們不是毛毛蟲,痛苦不可能讓我們變成蝴蝶。每個人的心靈本來是單純而純粹的,一旦被痛苦的黑色染黑,那麼這個人的心靈不可能變得更加美麗,只會被黑色點染的醜陋不堪。

拋開那些平和的假象,這個行業的本質不過就是一個吃人的地獄,沒有人能從這個地獄中完完整整的逃出來。而所有那些讓你痴迷、留戀的那些表象,不過就是點綴在地獄表層的鮮花罷了。每個沉迷行業中的人都痴迷的追逐著這些鮮花,卻看不到鮮花的下面有著深不見底的地獄。

我推薦人曾經說過,每個人都可能會加入這個行業,因為是人都有弱點,只要有弱點那麼就必定會被拿下。如果對方足夠在乎你,那麼你留在這裡,他就走不了;如果對方缺錢,或者覺得自己不缺錢,但是你要說服他他就是缺錢,他就會被1040萬吸引住;如果對方缺愛,你只要適時的打開對方的心裡,讓對方的心裡有你,那麼他也走不了;如果對方缺少理解,那你就帶他看這個行業裡優秀的人,跟他談理想,談平臺,跟他說這個平臺可以實現他所有的理想,那麼他也走不了。如果他走了,只能說明你對他來說沒有那麼重要,所以他才會不相信你的力量。

我覺得她說的這些話算是完美的詮釋了這個行業背後的邏輯,因為這個行業所有的業務全部是圍繞著發展出更多的新人而展開的,你每天所謂的成長、改變的最終目標不過就是怎樣不擇手段的能夠把你認識的人叫過來、然後再千方百計的讓對方心甘情願的加入。

當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你的父母,通過你遞出的新人資料全部被剖析的清清楚楚的時候,你不覺得可怕麼?可是你卻被行業裡的每一個人通過一步一步的誘導,讓你覺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當你讓身邊的人拋棄原來平靜的生活,加入行業之後變得焦慮不已、痛苦不堪的時候,你都看不到麼?可是行業的人卻會不斷的告訴你,這不過是一個正常的過程而已,這句話讓你深信不疑。可是,你為什麼要選擇欺騙的方式讓你身邊的人加入行業?如果他們知道加入之後會那麼痛苦還會選擇加入麼?你自以為這是為了對方好,給了對方一個成功的機會,可是你憑什麼自作主張的把行業的失敗率全部掩蓋,只讓對方看到成功的一面?這種方式與代替對方做決定有什麼區別?可是對方究竟承不承受得住行業的壓力,能不能成功,沒有誰敢打包票吧?那麼對方失敗了的話,所遭受到的損失你拿什麼來賠?很多東西,比如時間,是永遠都找不回來的;還有他心理上的壓力,思維遭到的改變,這些無法逆轉的東西,就像永久的傷疤一樣,將一直留在對方的記憶裡,這些東西,你拿什麼來賠?

你只看到你出局可以拿到1040萬,拿不拿得到另說,你有沒有看到你出局至少需要772個人?也就是772個69800?這麼多的人,你拿什麼擔保他們全部可以上總,全部出局?我覺得你只擔保自己3個下線可以出局都很懸,因為要想讓你的3個下線可以出局,就需要2316個人了。

所以,所有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的人,我只覺得他們很殘忍。

但是很多行業裡的人認為,自己只和自己的上線和下線有直接的利益關係,至於別人,那就是別人管的了,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洪水害人,其中的水滴卻不覺得自己是造成洪水的原因。

當一個人在行業裡待得足夠久的時候,他的心靈、思維、三觀等等所有內在的東西都會遭受無數次殘酷的洗禮,當他有一天從傳銷裡走出來的時候,他很多方面已經和正常人不一樣了。

我的同學當初為了讓我加入,可以毫不眨眼的跟我說出她的父母非常支持她做這個的假話;她利用自己富二代的身份,跟每個來看這個行業的人說她的想法,說她的抱負,再用一句反問:我是富二代,如果這個行業不能幫助我實現理想,我還呆在這裡幹嘛?為什麼不回去住我的別墅、做一份舒舒服服的工作?於是相信了她的人真的認為這個行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而在行業裡一直很照顧我的一姐,也是在我離開行業的時候才知道他哥哥十幾歲的時候創業成功了,年收入幾十萬,供養完她媽媽的醫藥費用至少還可以自己也過得非常瀟灑,所以一姐可以毫無顧忌的待在行業裡,完全不用擔心她的醫藥費,至於貧窮,那只是她幾歲的時候的事情了,但是一姐每次都會跟新進來的人說她媽媽的病有多嚴重、她有多需要錢,如果她在這個行業裡賺不到錢的話根本就不會繼續待下去,她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幾乎是無往不利的,很多家庭困難或者家裡有病人的人就會真的相信她,認為這個行業真的能賺錢。

不僅那些在行業裡待久了的人會面不改色的說謊話,很多新加入的人也會如此。

我實在是無法理解八哥和他的老婆彩甲姐之間的關係。彩甲姐剛加入不久就把八哥叫了過來,但是八哥明顯不願意加入,彩甲姐一個不加入就離婚的威脅立馬就讓八哥變得老老實實了,甚至後來八哥已經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子裡千挑萬選出那些對他並不怎麼重要的人來看這個行業。我想,八哥如果一直在行業裡待下去遲早有一天也會被同化的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彩甲姐在朋友圈子裡謊稱單身,再利用外貌優勢叫了一些男人過來看這個行業,每到這種時候,八哥就會跟彩甲姐吵架,但是,毫無疑問八哥還是輸的那個。有的時候看到他們,我會想,他們夫妻關係如此的僵硬和八哥有錢時候的花心有沒有關係,有因就有果,是這樣麼?還是簡單的只是因為人的慾望溝壑難填而已?

除了以親情、友情、同學的關係邀請人過來看行業,還有很多人選擇愛情的名義邀請人過來看行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代的人太過孤獨寂寞,女生只需要一句“你要不要過來看我”的話,男生看到這句話之後立馬就收拾行李屁顛屁顛的過來了,就算剛開始看到行業是傳銷而無法接受,女生只需要說一句:“你愛不愛我,如果你愛我的話就認真的看下去,等到你看懂了這個行業你就明白一切了。”如果這個時候男生真的認真的看下去了再加上他本來也有點想法的話那麼他就會陷進去了。男生邀請女生實際情況大抵也是如此。所以,行業裡經常看到一個女生的下線全部都是男生,而一個男生的下線全部都是女生。

雖然我把這種事情說出來有點玷汙了愛情這個詞彙,但是也是找不到其它的形容詞了。行業有個規定:不能亂搞男女關係,沒有男女朋友的人加入行業之後不許談戀愛。其實最大的原因就在這裡,如果允許行業裡面的人談戀愛的話,誰知道你們會發展成幾角關係?但是如果你一直單身的話,你就可以不斷的邀請異性過來看行業,甚至很多非單身的人也會偽裝單身,實在是因為這一招的使用效果還不錯。

行業中的人要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怎麼自然的說假話。要做到這個第一步你首先得學會推崇,那種說對方長得帥氣/漂亮的話簡直就是最低級的推崇,好一點的推崇是你得首先講個故事,最好是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時候發生的故事,比如他/她曾經幫過你做過什麼事情的,完了再總結幾句,說他/她就是這樣有愛心的人。熟悉你的人聽到你的話之後就會理所當然的對對方也產生認同感了,基於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這條原理。但是實際上你可能和你推崇的那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也就是說,你講的那個故事也是假的。

還有,剛開始看這個行業的人是很敏感的,就算覺得能夠賺錢心裡也會有很多問題,如果一個問題沒解決可能就不會做了。所以基本上他/她在看行業的時候見過的那些人說的很多東西都是假話,只是這些假話摻雜在真話裡面,很難分辨出來。比如說,所有人都會跟你說9個月的時間上總,一年半的時間出局,說這話的人自己相信這話麼?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有人都這麼跟新人說的時候,新人是會相信的。

雜七雜八的扯了這麼多,舉這些例子的原因就是為了說明,行業中的很多人都是不擇手段的邀人過來,再隱瞞真相讓對方加入,加入之後也是通過一點一滴的方式讓對方瞭解這個行業,很多殘酷的真相是不可能讓新人知道的。他們的不擇手段意味著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把良知拋在腦後了,更加可怕的是他們並不覺得他們有錯,他們覺得自己給對方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機會,對方應該對他感恩戴德才行。

所以說,傳銷最可怕的地方不在於傳銷的模式,而在於傳銷裡面的每個人的人心。

傳銷的模式只是個龐氏騙局,頂多騙取人的錢財而已;但是經過了傳銷的洗禮,每個人的人性都將受到考驗,而那些經過了考驗、成功上總並且自我感覺良好的老總,則是編織謊言的佼佼者。在這些老總的帶領下,下面的所有人都以怎麼編織更加完美的謊言、讓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業為榮,再通過一個又一個甜美的謊言逐步改變新加入的人的思維和觀念。所以,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每一個人都在努力讓傳銷的謊言變得更加完美的集體。

洪水害人,其中的每一滴水都是有罪的。

總結:

我知道很多正在做這個傳銷的人看了我的文章會覺得這就是個笑話,是用來動搖你的決心的。

其實我剛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確實有個初衷,就是如果有讀者身邊有人在做傳銷的話,把這篇文章甩過去之後對方立馬就能清醒過來,但是隨著回憶的發展以及文章的深入,我慢慢的發現我這個初衷不過是個天真的想法而已。當初我沒能說服別人,現在僅僅通過一篇文章就想說服已經執迷不悟的人簡直就是妄想而已。

今日登陸上許久沒用的行業微信,發現很多自以為無話不談、惺惺相惜的“好友”基本上都刪除了我的這個微信,從三爺僅有的能看到的朋友圈中,發現了一張他曬車的照片,就知道他們依然在繼續,還有四哥,很難想象是什麼支撐著他一直不離開,從15年到現在,已經整整三年了,他現在已經有了一個下線,他的朋友圈裡面寫著:如果不是你的話,我也堅持不下去,哪怕只有我們兩個人,都可以幹下去,我一定可以帶你上總。

他們的現狀,我無從得知,只能從零星半點的照片看到,很多人依然還沒有上總,包括那些在我離開的時候已經當上總管的人,卻依舊在堅持。

不過我依然還是衷心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儘可能的幫助到一些人。尤其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高學歷的人在加入,我想說,如果你有腦子的話就認真的思考思考,繼續待在這個行業裡面到底值不值得?

也希望那些看明白了的讀者可以把本文隨手轉發給身邊那些還在上高中、大學的人,這些人沒進過社會,沒有太強的判斷能力,很可能會一個衝動就加入這個行業,但是一旦加入了,再想退出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因為你會發現,說服他退出,真的很難很難,除非他自己撞到南牆,才有可能會回頭。

行業裡很多人都說,那些做失敗了的人,回去就會說行業的壞話,說這是傳銷,然後儘可能的把行業裡面的一些東西講的很可怕,因為只有這樣別人才能原諒他。或許確實有很多沒成功的人會這麼做。

但是我所說的,從頭到尾沒有抹黑這個行業一句話,我只是把我看到的,這個行業的一些真相講出來。另外由於篇幅問題,實際上我講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那些在這個行業裡待得時間更久的、甚至已經上總了的應該瞭解的真相比我更多吧?

到底該如何取捨、何去何從,希望那些繼續留在傳銷裡面的人能夠多方位思考,不要單方面被自己的上線牽著鼻子走了。

其實我在文章中講了那麼多,包括就算你產生了懷疑,也很難做出離開的決定;還包括就算你離開了,你思想和心理上面受到的傷害並不能一下子恢復;這些事情我都一一講了出來,沒有任何隱瞞。所以,奉勸那些因為被引誘而對這個行業躍躍欲試的人,千萬不要以為就算你失敗了也沒關係,因為你會發現你損失的不止是金錢。還有,奉勸那些繼續留在行業裡的人,如果你在繼續沉淪下去的話,你想過自己有一天從裡面走出來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嗎?通過面不改色的說出謊言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你真的希望自己變成這樣的人嗎?

完結感言:

其實,我離開傳銷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記得當我剛出來時跟朋友說我做傳銷了,對方臉上是那種你沒說錯吧的表情,瞬間讓我失去了傾訴的慾望。

或許,傳銷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很可怕的,而我當時看起來沒有受到一點傷害的樣子,讓對方以為我或許只是去了某個不熟悉的地方轉了轉而誤以為是傳銷而已。

但是,有些傷害,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

隨著時間的積累,我做過傳銷這件事情也從來沒有跟人談過,或許,這樣導致了我的心理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吧。仔細想來,我自己給自己畫地為牢,何嘗不是因為在心理上一直無法放過自己呢?

這一次把自己的傳銷經歷寫出來,確實心裡感覺稍微輕鬆了一點。

接下來,我會找個穩定的工作,爭取一兩年內把債務還完,再找一個男朋友,估計生活就回到正軌了。

樂觀一點來看的話,人生還有很長的時間,沒有什麼坎是邁不過去的,願歲月靜好。

也非常感謝各位讀者們的鼓勵,祝願大家始終有人能陪你顛沛流離。

文章完結了之後我偶爾會抽空解答一些問題滿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解答:

Ⅰ 做傳銷的人是不是都缺錢?

答:我看到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很多人確實是因為缺錢才加入的,但是加入之後會面臨很多的問題,比如投資的69800從哪裡來?缺錢的人都是借錢得來的,但是之後如果連續幾個月都沒有下線的話,很多人就撐不下去了只能離開。或者狠心的人就會不斷的借錢、拆東牆補西牆來延長自己待在行業裡面的時間。

真正能夠一直持續待在行業裡的人往往是家境還不錯的人,至少他們不需要考慮如果自己沒錢了那麼家庭怎麼辦,真的沒錢了也會死皮賴臉的和家裡要錢。也只有那些家裡有點積蓄的人在做這個的時候可以毫無顧忌的拉人頭。窮人的親戚都是窮人,就算想做也不一定敢去借錢來做。所以行業裡發展的快的也是那些有點家底的人。

或者說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缺錢的人,有錢人實際上比窮人更加覺得自己缺錢。還記得文中提到的那個黑幫老大麼?人家賺錢可有一手了,手底下要養活幾百個兄弟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他之所以加入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雖然有點錢了,但是他的親戚還窮的很。所以,他每次有上總的機會的時候都會把自己上總的機會讓給自己的親戚,他最後還會把上總的機會讓給自己18歲的女兒,然後就不讓了。

這個黑幫老大的做法大家最好不要羨慕,對龐氏騙局有點了解的就應該知道,如果崩盤,那麼他們一大家子的損失就是大大的。而如果他們極端極端幸運的沒有崩盤,那麼他們賺到的錢也是吸的別的家庭的血。因為這個行業並不創造任何價值。

Ⅱ 這是哪個城市?

答:目前做這個的城市多了去了。最早在廣西的北海,後來是貴陽、南昌,再後來是西安、長沙、武漢等等,目前很多城市都發展了起來。因為這個行業的人口不經控制的話以後只會越來越多。至於我所在的城市,就沒有說出來的必要了,以免地圖炮。而且我也沒有暴露出任何一個人的名字,因為我覺得暴露出來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另外,文中我對他們的稱呼都是隨便起的,並不是平時對他們的稱呼。

Ⅲ 這是不是真的?

答:絕對保證真實。為了保證文章的觀看性,我採取了小說的寫法,所以會讓很多對傳銷並不瞭解的人以為我只是寫個小說。真正經歷過傳銷的人應該知道我寫的和實際偏差不了多少。

Ⅳ 為什麼不報警?

答:關於針對這個行業的打擊,數年來就沒有停止過。

第一, 行業中的人基本上已經被洗腦了,報警也沒用,在團隊崩潰之前拯救不了他們。

第二, 警察也是人,是人就是需要吃飯的,每次過年過節的時候警察都會帶著他們的小本本去查封一些房子,這些房子裡面的人他們早就有記錄了,如果確定裡面是做傳銷的,就會立馬把這房子的鎖換了,然後租住了這個房子的團隊就會湊個幾百塊錢,把房子的鎖的鑰匙拿回來。

第三, 確實有一些反傳銷的人在和傳銷作鬥爭,但是實際上你要給一個做傳銷的人定罪,實際上是很難的,因為那些能夠當做證據的東西實際上早就背地裡被銷燬了。所以除非逮到人贓並獲的現場,確實有這個事情發生,否則警察就算抓了人只能在幾個小時之後再放回去。

---------------------------------------------------------------------------------------------

寫文最初至今已有一月的時間,心態也有些許的變化,因為有網友聯繫說,如果兩年前他看到這篇文章的話,或許他就不會進入傳銷了,這讓我覺得,或許這篇文章對於某些人是有價值的,也是在他的提醒下我選擇了把這篇文章寫到簡書上面,希望以後聯繫我的人不再是如果我當初看到了該多好,而是跟我說,幸好看到了你的文章,所以我才沒進傳銷。

當然,我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會不會有那樣大的影響力,如果親愛的讀者你看到了這裡,首先感謝你的耐心,若是覺得這篇文章有用的話,也歡迎你們轉發給身邊那些迷茫的朋友。

傳銷,如果在外界之人的眼中總是散發著神秘的色彩,那麼傳銷能夠源源不斷的吸引到新鮮血液並不奇怪,但是一旦它脫落了那層神秘的外衣,或許,傳銷,也就差不多該走到頭了。

本文只是試圖解開傳銷一點外衣的一次嘗試,實際效果會怎麼樣,我也不敢過於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