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突變,樓市最危險信號已現,房價還會上漲嗎?

最近樓市最熱鬧的新聞是什麼,那就是各地的“搶人”大戰了。除了一些早期的一二線城市,就連現在的北京、上海也開始加入了這場戰爭。都說人才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象徵,有人才能有活力,有活力才有發展。但於樓市而言,這卻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那就是人口的匱乏。

風雲突變,樓市最危險信號已現,房價還會上漲嗎?

有人說,如今我們還處於城鎮化高速發展的時期,2017年末中國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是為58.52%。按我們70%的城鎮化率目標,還差12個百分點,如果依照17年的增長率1.17%,還需要十年的時間。十年之後,當我們的城鎮化目標實現,要再想倚仗城鎮化拉動樓市也不再可能了。所以這個十年的發展,可能被一些城市看成是發展的“最後”時機。這才有了我們各大城市不斷優化的戶籍政策,不斷吸引人才進入的福利。

早在幾年之前我們的政府就已經發現了未來人口減少帶來的危機,所以才有了二胎政策的放開,鼓勵大家生小孩。就在今年的兩會,甚至有代表建議放開三胎。人口的減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才有了現在各大城市大打人才戰的策略。

風雲突變,樓市最危險信號已現,房價還會上漲嗎?

當然了,有人會說放開落戶、吸引人才進入城市,不應該是對樓市的發展更好嗎?應該會促進房價的上漲。確實是的,短期內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短期人口的集聚效應,會拉大需求導致房價的上漲。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只是樓市的垂死掙扎,為什麼大城市會用這些福利吸引人才,就是因為我們的人口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很多城市不僅區域內人口出現減少的現象,而且流入狀態也呈逐年減少的態勢。這於樓市而言是非常危險的,當沒有購買力的時候,樓市的發展也就停滯不前了。

別看現在三四線樓市的房價在這一輪調控中出現了暴漲,但是卻不會持久。因為這一輪漲幅是以2015年末啟動的這一波“去庫存”為基礎的,在三四線城市的操作方式是:央行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把極為優惠的低息貸款給三四線城市的政府、棚改開放商,用於貨幣棚改;棚改戶直接獲得大筆現金,而棚改土地暫不用來建房,這樣市場上就出現了大量擁有現金、剛需的購房人,自然而然就推動了去庫存、房價。所以說三四線這一輪的暴漲說是認為的,不如說是央行“暴力”的印鈔政策,給了三四線城市更多的福利。而這種方式如果長期的使用,肯定會給樓市帶來更多的負面效應。

風雲突變,樓市最危險信號已現,房價還會上漲嗎?

而對於一線城市而言,同樣人口的減少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即使是一線城市具有其他城市不具備的資源和優勢,但是再怎麼好的資源吸引優勢也抵不過實際人口的減少。而且在現在越來越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來說,大城市的吸引力也在逐漸下降。所以未來一線城市的房價,也是非常危險的。

可以說現在的樓市高房價已經是垂死掙扎之面,不再具有支撐因素。而且現在出臺的人口政策也是亡羊補牢,為時晚矣。看看在出臺二胎政策之後,多少人願意生二胎。在高額的小孩撫養費面前,很少有人會選擇生二胎。在房子越建越多,人口越來越少的市場面前,房價再也沒有上漲因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