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业大咖热议创新、安全、开放三大主题

6月1日,在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金融科技50人论坛参与承办的《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行业协会、各类机构和学界的专家,围绕支付创新、安全、开放的三大主题进行了探讨。

支付业大咖热议创新、安全、开放三大主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支付清算非常重要,它是现代经济、金融运行的核心平台。支付清算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它能及时、全面、系统揭示金融运行的数量特征及其聚合状态,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的经济、金融分析功能。换言之,支付清算各种指标能够准确刻画经济运行状况,因而是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危机以来,世界各国货币当局都越来越强烈感觉到,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货币供给量、利率等,已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支付清算的重要性,特别是其中的各类数据,反而日益凸显。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支付清算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显然存在距离,我们对支付清算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简言之,随着经济金融运行基础发生剧烈变化,我们需要更多地重视支付清算问题。

支付业大咖热议创新、安全、开放三大主题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指出,过去一年人民银行作为中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督者和支付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者、运营者,取得了以下积极成效: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着手研究起草《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提升2号令的法律层级;二是在市场开放方面发布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服务指南》,完成了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的法规制度体系构建;三是在重要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在支付服务市场监管方面,持续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最后,樊司就支付的创新和安全问题谈了四点看法:认为安全和创新应该相辅相成,而不可偏废;在支付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工作中需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需关注支付行业垄断格局的形成对支付市场安全的影响;需关注支付信息和数据安全。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指出,当前我国支付清算行业持续快速增长,市场治理不断深化,业务创新更趋规范,清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在便利民生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发展特点来看,非现金支付在我国发展迅猛,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非现金支付交易趋于高频小额化,互联网支付业务规模增速放缓,银行卡的介质属性趋于淡化,卡基支付向账基支付转变趋势显现。另外,金融科技对中国支付服务产业产生革命性影响,推动了中国支付服务的全球化和个性化。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技术与支付清算深度融合,提高了支付效率,丰富了支付场景,创新了支付业态。

在《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发布环节,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炼做了题为“‘强监管、降杠杆、防风险’背景下的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的报告。他指出,在2017年,“强监管、降杠杆、防风险”仍是我国金融部门的主旋律,而相应的政策措施不仅直接影响着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也在支付清算数据中得到了反映。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支付清算金额增速的放缓。类似地,创造GDP所需的平均支付清算交易金额也出现了下降的迹象。“降杠杆”的努力在压缩金融体系内资金自我循环空间的同时,也导致了支付结算数据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关系的新变化。在区域资金流动方面,近年来可以看到明显的集中趋势,尤其北京和上海在全国资金流动中的地位显著上升。

支付宝副总经理王佐罡认为,支付是最为普遍广泛的一种民事行为,高效率的支付服务助力经济发展,同时必须坚守安全的底线。从支付宝的实际经验看,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科技的应用,是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安全支付服务的根本保障。由于科技的助力,让移动支付在效率、安全方面具备了极大的优势,也具备了更好助力普惠金融的能力。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王卫东指出,我国支付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移动支付布局加速,强监管成为新常态。支付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风险有所上升,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变造交易手段升级、余额代偿鱼龙混杂以及商编乱象顽疾未除等方面。最后,王总提出了三点建议,指出应当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智囊决策效用、产业各方共建合规经营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