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贏得「軍事爭議區」主權:外交如戰場,祖國這次「大獲全勝」

“征戰沙場,戎馬一生”,於很多男人來說是兒時夢想,那時懷著對祖國肝腦塗地的一腔熱血,以及受古裝劇影響,十分嚮往此類生活,覺得“大丈夫生於天地間”,就該為國盡忠、快意恩仇,這是孩提時代的我們,受體內熱血支配的思緒。現如今,大家早已明白戰爭意味著死亡、妻離子散等有違人道負面事件,人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充分享受著當年超級大國停止征戰的安寧,沒有人願意再啟爭端,

那當年中國勢弱丟失的領土怎麼拿回來呢?

中國贏得“軍事爭議區”主權:外交如戰場,祖國這次“大獲全勝”

中國建國史最早可追溯至五千餘年前,數千年歲月長河內,中國經歷過太多戰爭,直到近代飽受創傷後,早已厭倦戰亂,以和平發展姿態面向全世界,在全力發展國內經濟同時,悄然拿回不少土地,這多虧祖國五千年積攢下來的外交智慧。

夏爾西里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鄰國哈薩克斯坦之間,自古為中國版圖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卻因清政府衰敗,導致被西方國家打開國門,國內發展一度落後他國原因,被劃給最為巔峰時期的俄羅斯(蘇聯)。1991年,與美國對峙多年的超級大國——蘇聯,因大力發展軍工業,忽略國內經濟發展,最終被經濟拖垮,向全世界宣佈解體,哈薩克斯坦由此獨立建國,繼承有272.49萬平方公里土地,及大量核武器、導彈頭。

中國贏得“軍事爭議區”主權:外交如戰場,祖國這次“大獲全勝”

蘇聯解體後,與中國接壤地區重新劃分邊界,夏爾西里未在其中,曾長期屬於軍事爭議區,中、哈兩方都沒有對其明確主權,話雖如此沒錯,但事實上夏爾西里早已被哈薩克斯坦控制,中國苦尋談判機會未果。直到1992年,事情才有轉機:哈薩克斯坦獨立建國後,經濟發展並不理想,周圍又有俄羅斯虎視眈眈,不得不為未來著想,所以主動找到中國,建立起友好往來條約,希冀與中國一起齊頭並進。

中國贏得“軍事爭議區”主權:外交如戰場,祖國這次“大獲全勝”

1992年中、哈建交後,中國找到一個機會與哈薩克斯坦談判,希望哈方能歸還夏爾西里於中國,並向外宣示夏爾西里主權問題。然而“外交如戰場”,哈薩克斯坦確實沒有夏爾西里主權,但畢竟人家已經實際掌控著這314平方公里土地,中國沒有準備相對應“貨物”,哪能讓哈方心甘情願將夏爾西里歸還給中國?所以第一輪談判並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

中國贏得“軍事爭議區”主權:外交如戰場,祖國這次“大獲全勝”

1998年,在中哈邊界第二輪談判中,中國對症下藥,許諾將阿拉山口北100平方公里換取夏爾西里,提議被哈方欣然接受,自此夏爾西里才算真正意義上重回祖國版圖。如果只是“換地”,贏得軍事爭議區主權,當然不能算是外交“大獲全勝”:雖說,中國名義上許諾將阿拉山口北劃給哈方,但實際上這100平方公里土地,和當時夏爾西里一樣,都不在中國手裡,被俄羅斯控制著,也就是說,中國相當於將俄羅斯土地,換來哈薩克斯坦土地。

中國贏得“軍事爭議區”主權:外交如戰場,祖國這次“大獲全勝”

算算時間,夏爾西里迴歸祖國已有20年,成為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新增的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未受到大家高度關注,一直由我國邊防戰士們守護著這片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