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否,它也是家庭娛樂

6月9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佈後的第13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8日晚,由省文化廳主辦,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泉州南音中心承辦的“刺桐鄉村古韻——泉州南音晚會”在石獅音樂廳舉辦。來自泉州各地南音藝術家協會的9個南音世家聯袂登臺獻藝,向人們展示千年非遺家傳的美好。

《霏霏颯颯》《感謝公主》《魚沉雁杳》《去秦邦》……晚會上,一批經典南音曲目先後亮相,吸引了石獅數百名鄉村南音愛好者前來觀賞。

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漢族音樂,有“中國音樂史活化石”之稱。2006年5月20日,南音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經近千年的傳唱,南音一靠師承二靠家傳,當代又有南音進中小學音樂鄉土教材等啟蒙教育,讓這一福建特色文化延綿不絕。

泉州南音中心主任吳珊珊告訴記者,中心組織各地南音藝術家協會普查家傳情況後發現,最多有六代世代相傳的,至今還活躍在南音界的則多數是兩代或三代家傳。除了父子世襲,也有親兄弟、堂兄弟、表兄弟、姑表姨表、翁婿外甥、公孫、叔侄及夫妻關係的各種家族式傳承。曾經在泉州,許多家庭經常自己人湊在一起自娛自樂,在有的鄉鎮南音是主要的鄉村文化活動載體,被譽為“南音窟”。

南音市級非遺傳承人蔡龍眼來自晉江,家族從父親那代開始唱南音。如今,蔡龍眼的子女、女婿、外孫等14人都在學南音,家裡時常開小型南音會,日常注重對年輕一代的薰陶。

南音愛好者蔡家樂說,南音的民間傳承氛圍很重要,他從小就耳濡目染父輩奏唱南音,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長大,自然業餘時間也會參與南音活動。

9個南音世家共唱鄉音,不僅是傳統文化的見證,更是親情的交融。他們都期待,今後能進一步加強交流,共同切磋技藝,推動南音的傳承發展。

泉州戲劇研究所原副所長張文輝說,通過組織堅持傳統古法、古制的南音演出和藝術交流,能夠將南音文化更好地傳播給社會大眾,增進全社會對非遺的關注。國家一級演員、“南簫王”王大浩也說,歷史上,家庭傳承“輔佐”南音風格穩定發展,而每年在“文化遺產日”前後進行集中演出,對千年雅樂的普及能起積極作用。由此,承辦泉州南音晚會,是泉州南音中心一年一度的規定動作。但每年的主題和內容卻不盡相同,呈現豐富新意。

2008年的中國“文化遺產日”,泉州南音晚會第一次以音樂會的形式舉行,呈現平臺展示的“雛形”。2010年起,音樂會明確每年的主題,包括“雅韻流芳”“文化之春”“古樹新芽”“絲海絃歌”“絲路古樂情”“校花綻放”等,既生動又契合時代。

“今年為了進一步提高公眾的保護意識,我們表彰了自發堅持傳承保護泉州南音的家庭,同時也為振興鄉村非遺保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吳珊珊表示,泉州南音中心“從城市到村鎮”的南音推廣路徑變遷,既是對南音傳承保護的探索,也為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非遺保護工作出把力。

“南音凝聚著鄉情與親情,大家有空時聚在一起唱唱南音,其樂融融。”曾任澳門南音社理事長的吳堆煌特別從澳門趕回來參加這場音樂會,在這位年過七旬的噯仔能手看來,南音並不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而是聯繫情感和文脈的紐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