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這些年,年年下江南。

乾隆下江南,為日理萬機。我下江南,純粹為吃口合適飯。

十幾年往江南跑了百十趟,總的感覺,似乎肚子裡已吞進半個江南。

杭州往往是第一站,這裡有江南最體面的大餐。西湖邊像樓外樓、知味觀這樣的老字號,東坡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幹炸響鈴、宋嫂魚羹、叫花雞和西湖蓴菜湯,都是白鬍子三尺長的大菜,道道有故事。

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龍井蝦仁

最好沐浴更衣,穿齊西裝,打好領帶,擦亮皮鞋,吹炫髮型,施施然走進去,正襟危坐,邊吃邊聽報告似的聽服務員囉嗦嗦,或聆聽本地一位德高望重美食家搖頭晃腦叨叨叨。還必須演戲似的連連頷首點贊配合,表示自己聽懂了,吃出真味了,有涵養著呢。

閱歷漸深,口味會變。二三十歲時,我也熱衷參加那些“大場面”,後來漸生倦意。深覺這種雲山霧罩的耳餐目食,一輩子吃上三兩回,有點懷舊資本,就夠了。

想輕鬆一點是到外婆家、綠茶這樣的店。也在西湖邊,也是地道的杭州菜,走家常路線,性價比不錯。在北方,你點鴨,上來就是一隻完整的鴨。吃不完?吃不完你自己想辦法呀!在這裡,你點鴨,一隻鴨腿伸出來而已。

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杭州醬鴨

菜量微縮,價格相應也腰斬,滿足食客花最少錢體驗最豐富美食的需求。浙江人的精緻、精細、精明和務實,不是寫在臉上,而是藏進菜裡。

想快意就去吃土菜。浙江土菜,葷菜第一名是鴨。浙人城鄉無處不食鴨,尤其醬鴨。白生生的鴨肉,被醬出一張黑旋風臉,不過滋味醇厚鮮美,模樣虧了味道補。水禽善柔,鴨肉性溫涼,杭州人大概吃鴨太多了,久之就吃成了“最女性化的城市”。

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油燜筍

素菜第一名,當然是筍。清明雨落春筍出,嫩生生的採回來,濃油赤醬炒出一盤亮晶晶的油燜春筍。色澤紅亮,鮮嫩爽口,鮮鹹中帶甘甜,百吃不厭,端的是“春來山珍第一鮮”。浙江人一年四季都在吃筍,據說此物最刮油。浙江少見大胖子,是否歸功於此?

還有更聰明的,把葷菜第一和素菜第一燉在一起,搞出了石破天驚的——筍乾老鴨煲。西洋人烹飪,是簡單做加法,食材硬拼一塊湊份子。中餐烹飪,是複雜的乘法,講究的是和味,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林語堂說,中國人白菜煮雞,雞味滲進白菜裡,白菜鑽進雞裡,這叫調和。中國人看見西餐把菠菜煮煮,跟做好的燒鵝放在一個盤子裡,會“嘲笑這些野蠻人”,因為他們不懂得調和味。

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筍乾老鴨煲

筍乾老鴨煲,就是浙人善調和味的成果。“葷菜狀元”和“素菜狀元”合作生出的孩子,當然是雙料狀元。張生記的筍乾老鴨煲,如今混成杭州第一名菜,原因正在於此吧。

路邊社消息說,杭州本地老饕吃筍乾老鴨煲,口味已經刁鑽到棄老鴨不顧,而只吃筍喝湯了。

我在浙江行走的十幾年,正趕上土菜大流行。紹興土菜、嘉興土菜、寧波土菜、溫州土菜、衢州土菜、嘉興土菜、金華火腿、東陽臘肉、永康燻幹……浙江各地的土菜紛紛到省城杭州自立門戶,攻城略地,開一家火一家。杭州城資深吃貨,已然養成按圖索驥的習慣,打開美食地圖導航,駕車滿城獵異味。

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鹽水河蝦

最地道的土菜,還是要下鄉去吃。2007年出差東陽,打賓館後院一個背街溜達進去,有家無名小館夫妻店。小魚河蝦,在小小的玻璃缸內游來游去。店內只有五張小餐檯,生意超級爆。

老闆娘說,沒有菜單,每天清晨她老公騎摩托車下鄉去“搞魚搞蝦”,“搞到什麼今天就賣什麼”。

有三道菜做得極好:燒石斑魚,鹽水河蝦,筍乾老鴨煲。石斑魚是當地野生的溪石斑,大的也只三四兩重,蔥姜醬油燒一燒,鮮嫩爽滑,美如豆腦。蝦就是小河裡撈出來的草蝦,舀出來三四兩,用油鹽水煮一煮,盛出來一碗黃燦燦。

菜是老闆娘下廚燒的。老闆娘就是當地尋常的家庭煮婦,她自己在家怎麼做菜,開店還是怎麼做。她經營的不是商品,而是美味。無機事無機心,純天然渾自然,這是烹者、食客和食材之間最理想的關係狀態。那年我去東陽六七次,次次到她家吃。

後來,發小波哥定居杭州,去浙江就更多。兄弟倆常常駕車相伴出遊,擴大了土菜搜索半徑。油門一踩,三百公里之內土野粗雜,皆可一網打盡。有一次,驅車自杭州向西向西,在浙中山野遊蕩竟午,抵達龍游縣三門源古村。

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小橋流水古村

小橋流水人家盤桓,偶遇村民路邊叫賣剛擒獲的溪魚。大喜,毫不猶豫買下,委託臨街一位善烹的大爺料理。大爺住著一棟三百多歲的古宅,雕樑畫甍,古色古香。牆上每塊磚,都比美國年紀大。

只見他不慌不忙,刮鱗淨魚,煎之,燒之,燜之,一會兒工夫,一盆煎燜魚香噴噴上來,再配上大爺自己的醃筍,每人幹了三大碗。這是大城市永遠吃不到的香!

小時候沒錢下館子,饞了就自己在河溝裡搞點小魚小蝦泥鰍黃鱔,打打牙祭。現在能進飯店大魚大肉了,總覺得不香。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年紀越大,越是喜歡找小夥伴鑽小山村,吃小魚小蝦?

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香煎魚

傳說,狗的智商相當於四歲兒童。四歲,正是人童年最開心的階段。狗圍樹根撒尿劃地盤,說明狗有空間意識。但狗不戴錶,說明狗沒時間觀念。黑格爾說,動物有空間性但沒有時間性,人有時間性。

人知道終將生老病死,於是痛苦隨之而來。解決辦法是坦然面對人生的有限性,用相對性解構有限性。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都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都是故事。

那麼人生的意義和趣味在哪裡?大美食家張岱在談《清明上河圖》時說,“乃知繁華富貴,過去便堪入畫,當時正不足觀。”

為何人常常懷念童年?少時的貧賤困苦往往是今日幸福的回憶。人生的存在感,多在歷史感裡找。

說走就走,去江南找找!


下次去杭州,你這樣吃!


作者簡介:老周,生於河南鄧州,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現居鄭州。辦過美食雜誌,經營過十餘年高端餐飲,資深吃貨,資深美食評論人。已在紙媒發表美食文章兩百多萬字。人活著,無非是遇到些有趣的人,經歷些有趣的事,再明白些道理。有趣,是比有錢更高的幸福。三輩子來做官,學會吃喝穿。老周陪你聊聊那些有趣的吃。人生路漫漫,風景無限好。朋友,慢慢走,欣賞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