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實戰家是收藏界的贏家

收藏,本義為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收藏又分為國家收藏和民間收藏,國家的收藏品保存在博物館中。民間收藏的質量也在逐年提高,藏品的年份也越來越久遠。

市場實戰家是收藏界的贏家

面分享的這些內容,都是真金白銀換來的經驗,相信能給各位師友帶來很多啟示,也會讓大家少走很多彎路,當然也就不難理解目前古玩行業這十大怪了!

一大怪:

沒有藏品是“人才”,出書鑑寶賺外快。

不少所謂的古董鑑定專家,很難有自己的藏品;到處拿別人的“孩子”說事,給收藏頗豐的人做“真偽”鑑定,收費不手軟,說話不留情;把一些藏友們忽悠的忘記了一句調侃“玩家不如行家,行家不如專家,專家不如藏家。”雖是笑話,細想起來不是沒有道理。

二大怪:

真正藏家不出臺,閒隱都市桃源外。

真正的也是很有鑑識經驗的收藏家,很少拋頭露面,也不給人做鑑定,更不請人做鑑定,面對藏品,做做學問,收藏領域的媒體效應似乎與他們無關;難得聽人說過王世襄和一些很有造就的收藏家做過什麼鑑定活動。

市場實戰家是收藏界的贏家

三大怪:

“國寶文物”天價買,屯了一屋“大白菜”。

對文物鑑定“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聽人一說是“國寶”就去買,一買就是一屋子,自稱為收藏家,但找專家來看都躲躲閃閃,想賣又都賣不掉,拍賣行一件也不收,只能是自吹自擂,再去忽悠新入道者。

四大怪:

文物價格亂了套,真假新舊倒過來。

真的賣不過假的,老的賣不過新的。新的賣不過原石,這是古玩市場上普遍存在的又一笑話。有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古董,居然連一塊和田玉籽料都賣不過。

市場實戰家是收藏界的贏家

五大怪:

古董文物無人識,真貨被人忽悠壞。

面對一件文物,十個鑑定的人就會有十一種說法,誰也不服氣誰,自己的鑑識就是真理。最後把一件古董忽悠成了真假難辨的垃圾;就像故宮的展品被人盜出來,都說是全仿,害的小偷一氣之下,把國寶當垃圾扔了幾件。

六大怪:

鑑定專家處處在,價格明標在門外。

只要給錢!假的也是真的,要是不給錢,真的也是假的。上次鑑定是真的,這次沒交鑑定費就是假的。

市場實戰家是收藏界的贏家

七大怪:

鑑定資格花錢買,不懂鑑識有招牌。

前些日曝光的一些黑心拍賣公司所聘用的鑑定專家他們的資質,居然是花了錢從某權威部門買的。

八大怪:

國寶古董在我這,唯我獨尊心理怪。

別人的東西都是假的,自己的東西都是真的。這是收藏界的怪病,你睜著眼看他在那說瞎話,買前是垃圾,買到手後就變成國寶,只要不是自己的東西,都是假的。

市場實戰家是收藏界的贏家

九大怪:

只徵集不拍賣,圖錄收費交上來。

不少拍賣單位一年難得拍賣出一件藏品,就是拍賣一次,也是裝模作樣,僱幾個人舉舉牌。主要靠收取一些初入收藏之門的又想一夜暴富的收藏愛好者的佣金或者圖錄費養活自己,每次徵集一千件,一件只收一千元,也是一百萬,印一千本圖錄,一本三十成本也不到。

十大怪:

處處都有潛規則,讓人心酸很無耐。

建議所有的藏家們,想拍賣一定要選一個真正的“正兒八經”的拍賣部門拍藏品,不要相信所謂的:“餡餅”。

“專家”不如市場實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