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羣姑娘一起,卻被修煉成了漢子」,單一性別學校更專注?

男校女校怎麼樣,值得考慮嗎?

閨蜜讀了4年女校,她說“跟一群姑娘在一起,活生生被修煉成了漢子”。但同時,“青春期從來不需要為了取悅異性而絞盡腦汁,不需要花半小時挑衣服,再花半小時化妝,不需要忸怩作態只為了異性喜歡。在女校,生活純粹放鬆,一切都是該有的樣子。”

看完這段你糾結吧?

希望孩子有異性緣,又不希望她太早戀愛,做家長的真的活活愁死!

有時想想,主要原因還是習慣了男女混校,對單一性別學校持懷疑態度。但英美優秀的寄宿學校,偏偏很多都是單一性別的。如果不選這些,孩子能上的學校又少了許多,本來競爭就激烈,可選的就很有限。

所以不如搞搞清楚吧!男校女校有什麼問題?會不會很嚴重呢?

這期我們專程邀請了在亞太擁有20年教育顧問經驗的Foundation(範迪信), 請副總監Rae來答疑解惑:單一性別的學校怎麼樣?

“跟一群姑娘一起,卻被修煉成了漢子”,單一性別學校更專注?

困惑一:單一性別的學校,校風會不會很保守?

Rae:不一定。單一性別學校並不一定校風保守。

從歷史上說吧,美國的私立教育最初基本都是單一性別的,這些學校歷史長,教學質量好。

但後來為什麼很多學校變成了男女混校?並不是因為單一性別學校不好,而是因為近幾十年裡,英美經濟狀況不佳。在經濟衰退時,家長往往不會把孩子送到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單一性別學校又只能招到一半的學生,經濟壓力更大,不得不改成男女混校。

而像一些著名的女校,例如Miss Porter's, Emma Willard,為什麼可以繼續做單一性別的學校,就是因為她們經營得非常好,教學質量高,生源穩定,不會因為經濟問題“隨大流”變成混校。

“跟一群姑娘一起,卻被修煉成了漢子”,單一性別學校更專注?

困惑二:男女校的學術會不會太單一,男校偏理工科,女校偏文科?

Rae:並沒有。男女校開設的基本課程沒有太大差別,完全不會存在“偏科”的現象。

在混合校裡,男生會怕被嘲笑,不願意去選女生佔多數的表演課,舞蹈課,儘管他的內心可能住著一個“戲精”“表演家”的靈魂;相反,單一性別學校的目標,就是突破性別的刻板印象,鼓勵學生嘗試各種各樣的課程。

美國女校聯盟(NCGS)發佈過一組數據,發現在女校中,考慮主修STEM類科目的學生,大約是混校女生的六倍。例如Agnes Irwin School這所位於賓州的女校,一支女孩子組成的機器人校隊,獲得2017年FIRST機器人競賽全國第8名。

男女校在學術上真正有區別的,是特殊的教學方法和步調。各種研究都表明,男孩和女孩在青少年時期的發育上存在差異,因此教育需要做到更有針對性。單一性別的教育可以揚長補短,遵循男女性的天性,設置了一些獨有的課程,開展獨特的課外活動,進行更有針對性教學。

“跟一群姑娘一起,卻被修煉成了漢子”,單一性別學校更專注?

困惑三:最大問題是,男女校會不會有很多Gay/Lesbian?

Rae:不是。性取向主要是天生的,後天影響有多大並沒有定論。從實例上看,後天的影響很小,我的學生還沒有因為上男校女校而改變性取向的。

“跟一群姑娘一起,卻被修煉成了漢子”,單一性別學校更專注?

困惑四:孩子沒有機會接觸異性,會不會影響孩子和異性交流的能力啊?

Rae:這個想法不對的。男校或女校並不是大家想象的與世隔絕。如果說混校的孩子只和自己一所學校裡的異性接觸,那男女校的孩子,會認識附近好幾所學校的異性朋友。

鄰近的幾所男女校之間會結成聯誼關係,定期舉辦集體活動,比如舞會,運動會等。而且在校的老師性別是混合的,並不會造成心理問題。

對於很多中國的學生來說,大家從小學初中,到未來的大學,都是讀男女混校,那在高中階段體驗一下單一性別學校,在那裡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其實是一種很好的經歷。

“跟一群姑娘一起,卻被修煉成了漢子”,單一性別學校更專注?

困惑五:女校的氣氛會不會堪比“甄嬛傳”,女孩子各種攀比,勾心鬥角?

Rae: 並不是。我跟很多女校的學生聊天,她們覺得女校的人際關係反而比混校更融洽。女生們在一起共同話題多,交朋友更容易。

因為學校沒有男生,所以避免了很多和男生有關的“戲劇性”事件。學生們每天可以穿著很隨意,不需要為了取悅男生早起化妝,打扮;也不需要扭捏作態,偽裝出男生喜歡的個性。

學生在沒有異性“干擾”的校園環境中,反而減少了青春期躁動的影響,能夠花更多時間發現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關注個人的成長。

“跟一群姑娘一起,卻被修煉成了漢子”,單一性別學校更專注?

困惑六:學校都是同一性別的學生,會不會氣氛很沉悶,尤其是女校,都比較害羞?

Rae:其實在單一性別的學校,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做自己。

在混校裡,有些女生之所以那麼安靜,也許是因為她們有些害羞,不太敢在公共場合“stand out”(出頭)。而女校更強調自立自強,她們需要在學校裡擔任各個角色:運動隊,社團主席等,沒有來自男孩的嘲笑和刺激,女孩會更渴望冒險,而不是害怕犯錯或怯懦不前。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教授Robin Robertson,同樣也是一位女校校長,她說:"當女生進入女校之後,她們的角色就從觀眾,變成了運動員。(When girls go to all-girls schools, they stop being the audience and become the players.)"

同樣在混校裡,體育明星總是深受歡迎,但是遺憾的是,不是每個男孩子都有運動的天分。而男校裡,沒有了在異性面前的社交壓力,男生不一定都要“四肢發達”,他們有機會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學會自我、友誼、團隊精神和溝通交流,這些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

“跟一群姑娘一起,卻被修煉成了漢子”,單一性別學校更專注?

困惑七:我不希望孩子早戀,單一性別學校真的能避免這個問題嗎?

Rae:並不是。如果從早戀這個問題考慮的話,其實混校和單一性別的學校整體上沒有什麼分別。

但每個學校之間的管理和校風會有差異。

有一些學校比較嚴謹,對於男女生之間的交往有嚴格的管理方法,例如有的天主教學校,是不允許男生進入女生宿舍的整個區域;有的學校就很寬鬆,同學之間勾肩搭背,甚至學生很明顯在學校里約會,學校都不會反對。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周圍同伴的影響,所以家長和學生在訪校的時候,應該重點看看學校的社交氛圍,看學生們在校園裡的互動方式,以及多多跟往屆學生和家長交流。

如果你有機會跟單一性別學校畢業的學生聊過天,非常多的學生是很珍惜這段時光的,一群兄弟和姐妹一起笑鬧度過高中的機會是真的很難得的。

看完文章,

你是否還有什麼困惑?

如果你也畢業於男校女校,

歡迎說說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