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还是不结?这是个问题!晚婚不婚越来越常见!

似乎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到了三十多岁,依然没有结婚的亲戚或者朋友,而且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晚婚,有的二十七八岁结婚,这还算早的,大部分直到而立之年,也就是30岁的时候,还依然孤身一人,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即使家里再怎么催促,再怎么逼婚,都无动于衷,这使得晚婚族骤然升高。

结,还是不结?这是个问题!晚婚不婚越来越常见!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人晚婚呢?“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代就这么过去了吗?事实上,大家心理都清楚,大多数晚婚的男女,要么是自己要求太高,要么就是穷,男人穷难娶媳妇,女人眼界高,内心富足,不愿意将就,这就导致他们的婚姻和爱情被搁浅,从而到了30岁,甚至更大年龄还是单身,还将自己称为“单身贵族”,最后迫于家庭压力,随便相亲结婚,加入晚婚行列。除此之外,由于现在离婚率太高,导致很多未婚男女日常恐婚,不愿意进入爱情坟墓,不愿意放弃诗和远方,而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所以不愿意结婚,恐惧婚姻。于是便一等就到了晚婚的行列之中。

结,还是不结?这是个问题!晚婚不婚越来越常见!

现在二十五六岁的人还跟小孩一样,以前的人这个年纪孩子都会打酱油了,现在似乎30岁以下都是孩子,为什么晚婚的人越来越多,晚婚真的有好处吗?你是愿意25岁结婚,还是30多岁再结婚?

结,还是不结?这是个问题

结,还是不结?这是个问题!晚婚不婚越来越常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中国传统理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9.54%。专家分析认为,适婚人口数量下降、婚龄推迟、城市化进程加快都是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的原因

结婚率走低,年轻人怎么想?

大城市节奏快,竞争激烈,“审计行业加班出差是常态,没有时间约会,也没有时间相亲”,恋爱都顾不上谈,怎么可能结婚?这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面临的窘境。即使是有稳定恋情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轻易“谈婚论嫁”。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结婚后又必然会考虑生子和育儿的支出”,从个人到家庭的转变并非易事。

经济发达地区房价相对高昂,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年轻人步入婚姻的步伐。没有房子,丈母娘肯定不愿意,住在合租房里也有诸多不便。但是像北京这样的高房价,35岁前难以买得起。”

此外,很多都市适婚青年表示“宁缺毋滥”,不着急结婚。也有人认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是要找到三观一致,能进行深层次沟通的人,年龄不是决定性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代际间的婚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社会包容度也在提高,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有分析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受适婚年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婚率仍可能持续走低。

找一个成熟一点的,能够明白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够给对方什么的人,或许是更好的。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没有必要走一些无谓的弯路。

也有一些人崇尚自由,他们觉得自己或许还是个孩子,没有玩够,不想那么早就开始家庭生活。他们觉得,自由比爱情更重要,如果未来的爱情会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那他们宁愿不要。

我们的爱情观越来越清晰,所以很多人开始选择晚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