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齊爾之後,德國移民後裔怎麼辦?德國足球該怎麼走?

厄齊爾之後,德國移民後裔怎麼辦?德國足球該怎麼走?

德國球員厄齊爾通過個人推特發佈了第三篇長文,痛斥德國足協和媒體對他的不公平待遇,還有種族歧視。

我是球員非政客,與埃爾多安的合照無政治意圖。他首先回應了之前他與埃爾多安合影的事情,稱他這麼做不涉及政治,只是想表達自己一種“不忘本”的態度,可德國媒體和足協卻為了迎合德國國內日益增長的右翼民粹主義情緒而不斷打壓他,責難他。

贏球,我是德國人,輸球,我是移民。DFB高層這樣對我,不尊重我的血統,把我當做政治工具。受夠了就是受夠了。種族歧視應該永遠,永遠,不被容忍。厄齊爾代表國家隊一共出戰了92場比賽,其中友誼賽30場、世界盃資格賽20場、歐洲盃資格賽15場、歐洲盃11場以及世界盃16場。在這92場比賽之中厄齊爾為德國國家隊貢獻了23個進球40個助攻的數據,並且他以主力身份在2014年幫助德國隊捧起了大力神杯。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德國國家隊在世界盃上的糟糕表現,早早地小組賽出局,導致德國出局的原因很多,首先勒夫的傳控戰術很明顯已經不適合這支球隊,德國隊員表現的都不好,厄齊爾卻成了“替罪羔羊”,論表現不好的話,勒夫表現是我覺得最爛的,為什麼厄齊爾受到的質疑聲最多,種族歧視已經成為德國足球不可迴避的問題,德國足球竟然會以這麼愚蠢的觀念,攻擊厄齊爾,我想德國足球如果走下坡路,這可能是問題所在吧。

面對厄齊爾的痛斥,德國足協的回答,很敷衍,很官方,很難令人信服。

厄齊爾之後,德國移民後裔怎麼辦?德國足球該怎麼走?

回應大致內容如下:

感謝厄齊爾對德國足球作出的貢獻,他92次國家隊出場,幫助德國隊完成了一段傑出的經歷——2014年巴西世界盃捧杯,厄齊爾功不可沒,德國足協由衷地感謝厄齊爾的出色表現。

德國足協強調,德國的多元一體化絕不僅限於足球,而且德國各級梯隊都有大量其他血統的球員,德國足協在各年齡段都進行了“融合性”的工作,並取得了明顯成效。(這點不敢苟同,德國足球包容性體現在哪?)

來自各界的聲音,都為厄齊爾受到歧視的事件鳴不平。

德國民眾:在厄齊爾身上發生的事很不光彩。很簡單,他們讓厄齊爾為德國踢了這麼多年球,最後卻一腳把他踢開,這讓人無法接受。這是赤裸裸的種族主義,就這麼簡單。

而與厄齊爾一樣同為土耳其裔的德國綠黨前領導人塞姆·厄茲代米爾則認為,厄齊爾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合影是個“錯誤”,但他同時也批評德國足協處置失當——在合影問題上,世界盃前不讓厄齊爾向公眾解釋,事後又把責任全都推到厄齊爾頭上。

73歲的前德國足協主席、國際足聯執委西奧-茨旺齊格表示非常遺憾、痛心。

厄齊爾之後,德國移民後裔怎麼辦?德國足球該怎麼走?

對於厄齊爾過往在德國隊的貢獻,茨旺齊格大加讚賞:“他是一個偉大的榜樣,在德國國家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是有土耳其移民背景的小球員們的偶像。”

茨旺齊格還批評了現在的德國足協:“出現這樣的事,足協必須採取對策,而不是繼續尋找替罪羊。我們的成年國家隊世界盃小組未能出線,女足也不再成功,U21教練反映青訓推廣工作已經停滯不前,相關諸多事業都沒有取得更好的效果,現在還要說德國足球在偉大的改革中繼續進步嗎?”

厄齊爾的事情不經令我們痛心,也會讓更多移民後裔心有餘悸。移民後裔是德國國家隊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這支德國隊中,京多安、赫迪拉、呂迪格、博阿滕、薩內等人都並非日耳曼血統,他們會不會在今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這個很難去想象,厄齊爾就有一種 " 被針對 " 的感覺,一旦有了隔閡,再尋求破鏡重圓的難度可想而知。

德國足協卻沒有對這一情況,進行說明或是給予承諾。德國移民後裔球員將何去何從,德國足球是不是在走下坡路,只能交給時間去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