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這5種風俗禁忌,你知道嗎?你們那有嗎?

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風俗禁忌與講究,是人們平常約定俗成的。隨著農村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風俗禁忌也跟著慢慢消失了。從這些風俗禁忌中,不難看出,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前,人們都喜歡討一個口頭的吉利,雖然很多禁忌風俗都已經消失,但是這些都屬於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下面我們來了解幾個風俗禁忌,看看你們那裡是不是也有呢?

在農村,這5種風俗禁忌,你知道嗎?你們那有嗎?

1、屋內不能打傘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有這樣的經歷,如果在屋內打傘是會被大人或者老人說的,他們會說:“在屋內打傘的話,屋子就會漏雨了”。也有些地方的說法不一樣,小孩子在屋內打傘的話,長輩會說長不高。而這種說法,就不知道是不是怕在屋內打傘房屋漏雨,所以說長不高來嚇小孩子了。

在以前,不少地區還有這樣的風俗,報喪的時候會拿著一把雨傘,原因應該是傘和喪的讀音相似吧。所以有些地方晴天沒事拿著雨傘也是禁忌。

2、吃飯時不能用筷子敲碗

以前,飯桌上有著許多的規矩,不能用筷子敲碗就是其中一種,如果在飯桌上用筷子敲碗,會被認為不吉利,因為在以前,只有乞丐在要飯的時候才是用筷子敲碗的。以前吃飯的時候用筷子敲碗是肯定要被長輩說的,有些更講究一點的人家,抓筷子的位置都是很講究的,沒抓好也會被說。

在農村,這5種風俗禁忌,你知道嗎?你們那有嗎?

3、孩子起名不能和長輩重字

很多農村孩子起名時都有規矩,孩子不能和長輩有同字出現,很多農村是非常忌諱這點的,在孩子起名的時候要考慮到各位長輩的名字。而且以前很多人的名字中都是帶了輩分的,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輩分,所以在以前取名字是萬萬不能用到帶了不屬於自己輩分的字。

4、蒸饅頭包子要雙數

在過去,人們都喜歡雙數,有著好事成雙一說,在農村宴席上,往往上菜也都是雙數的,極少會有單數。而在蒸饅頭包子的時候,人們也會很注意必須蒸雙數的。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在意了,蒸多少是多少。

5、小孩吃剩下的飯不能給別人吃

很多農村會把小孩子吃剩下的飯當成“福根”,所以,小孩吃不完的飯是不會隨便給別人吃的,只會給孩子最親近的人吃。現在大家生活條件都好了,也很少有福根的說法了,主要還是人們已經不在意這些了。

在農村,這5種風俗禁忌,你知道嗎?你們那有嗎?

在過去,農村的禁忌還更多,現在年輕人已經不遵守這些了,甚至已經不知道這些禁忌了,但是在一些村子裡的老人依然還是很在意的。雖然這些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是這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是以前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你們那裡有這些風俗禁忌嗎?或者你們還知道農村哪些禁忌呢?

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不要忘記關注小編哦,您的認可和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