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疫苗該不該打?

文心小龍


付費的疫苗,也叫二類疫苗,理論上是由家長自行選擇是否接種,以下這些二類疫苗獲得了很多

著名兒科專家的共同推薦,根據各地流行病的情況,可以優先考慮接種:

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桿菌簡稱Hib,這種細菌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染。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2個月—2歲的嬰幼兒很容易被傳染。由於國內普遍存在抗生素濫用的現象,使得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上升,感染後比較難診治,可導致中耳炎、肺炎、腦膜炎,接種Hib疫苗是預防Hib感染最好的方法。

Hib常規接種時間為寶寶出生後2、4、6個月和12-15個月。起始時間不同,接種的劑次與間隔也有所不同,寶寶超過5歲通常不需要接種。

參考:168.5元/支,共4支4次


13價肺炎球菌疫苗

年初到現在都鬧得沸沸揚揚的,美籍醫生從國外帶回斷供的疫苗獲重型的事件,涉及的就是這兩個疫苗。當時國內13價肺炎疫苗還沒上市,在2008-2013年間可接種的輝瑞7價肺炎疫苗許可證到期沒有換證成功,寶寶們無苗可打。

所謂的“價”指的是肺炎球菌的血清型。效果更好、國外應用更廣泛的13價肺炎疫苗已於今年3月上市,家長可以選擇接種。

肺炎球菌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統稱,會導致癱瘓、智力低下和耳聾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在流感季節,流感繼發肺炎球菌感染是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死亡的常見原因。

常規接種時間為2、4、6個月和12-15個月共四次。如果沒按時接種,在寶寶5歲以內都可以接種,接種次數不同。

參考:860.5元/支,共4支4次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更是許多家庭認為沒必要打的疫苗,因為有效率只有23%。其實這種觀念並不正確。預防接種,不僅可預防相應疾病,還會刺激嬰兒免疫系統成熟。流感跟不同感冒不同,它的症狀較普通感冒嚴重,寶寶的感染概率也最高,因此建議每年都要給寶寶接種。流感疫苗屬季節性傳染病,十月份開始接種效果最好,有效為一年。

另外,流感疫苗與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雖然都有“流感”兩個字,但完全不同。流感疫苗指的是針對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疫苗,而B型嗜血流感桿菌是一種細菌,不是病毒。

參考:70元


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是近年在我國才開始推薦接種的疫苗。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以皮膚出疹為特徵的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尤其是在兒童中。主要傳播途徑為空氣飛沫、直接接觸和母嬰垂直傳播。對感染水痘的寶寶,只能隔離。接種水痘疫苗後5年內,70~90%的人可預防水痘的發生,95%的人可預防嚴重水痘的發生。

雖然,一般情況下水痘的發病過程不算嚴重,但為了直接預防兒童期嚴重水痘的出現,也為了間接預防寶寶成人後帶狀皰疹對人體的侵犯,還是應該接種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第一次滿一歲即可接種,1-12歲接種一次,13歲以上接種兩針。北京地區的幼兒園入園時必查是否接種水痘疫苗,沒接種的也要補種,因此家長還是給孩子按時接種吧。

參考:198元

流腦疫苗/流腦結合疫苗

流腦疫苗分為A、C、W、Y四型,不同國家可能流行不同種腦膜炎,因此疫苗類型也不相同。

寶寶出生後滿6和9個月分別接種流腦A疫苗,是國家承擔費用的一類疫苗,間隔不短於3個月,可用流腦A+C結合疫苗代替。如果已經接種流腦A疫苗,可在2歲接種流腦A+C多糖疫苗或流腦ACYW135四價疫苗。

北京地區是免費提供的。

參考:39-119元。


麻風腮三聯疫苗

“麻風腮”是麻疹、風疹和腮腺炎的簡稱,“麻風腮疫苗”是一種用於預防麻疹、風疹和腮腺炎的三聯疫苗。這三種病都是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傳染性很強,在學校這樣的人群聚居地非常容易傳播開來,一個孩子得了往往會傳給很多人。而且麻疹的併發症多且嚴重,是造成兒童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之,麻風腮是非常恐怖的疾病。有些地區是自費疫苗,有些地區是免費疫苗。自費也必須打。

參考:視各地得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會導致寶寶嚴重腹瀉,並伴有嘔吐、發燒的症狀,甚至會導致脫水,發病季節主要在秋冬季。保護寶寶免遭輪狀病毒侵襲的最好方式就是接種疫苗。

目前進口的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時間是2、4,或6個月。國產輪狀病毒疫苗是口服制劑,服後可刺激體內產生抗體以預防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需要寶媽注意的是疫苗接種後不一定能獲得100%預防效果,但接種後再次受輪狀病毒感染時,症狀會減輕。

參考價格:198元




我國的疫苗分為兩類,分別是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是每個寶寶都要打的,這是國家規定的要求,如果寶寶不打是上不了學的。


下面的表格中我已經註明了所有一類疫苗的種類、寶寶接種年齡和功效,基本上都是在2歲前要接種完畢,有需要的麻麻趕緊為寶寶收藏哦!



二類疫苗是需要粑粑麻麻自費給寶寶打的,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很多粑粑麻麻都很困惑自費疫苗該不該打、哪些自費疫苗建議打,下面我就來詳細說說吧。


自費疫苗該不該打


寶寶不是非得把自費疫苗都打上,需不需要打適疫苗本身的作用/禁忌類型、寶寶的身體狀況、經濟的承受能力而定。比如像流感疫苗,很多專家都建議給寶寶接種,那是因為有的寶寶身體抵抗力差、平時就很容易生病,每年都有流感病毒高發期,所以給寶寶打流感疫苗可以防範於未然。

而像有的進口疫苗,可能更適合國外寶寶體質去接種,如13價肺炎球菌蛋白結合疫苗,中國人得個肺炎並不是多大病症,但外國人得個肺炎跟要死了似的,那就很需要此類疫苗,而對於中國寶寶來說,如果寶寶體弱多病、免疫功能不全的話,那就要考慮接種了。


有幾類疫苗建議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可以接種,畢竟脫離了家庭溫室來到複雜的幼兒園環境中,寶寶更容易生病。


水痘疫苗

得過水痘的人實在太多了,這個病具有高傳染性,尤其是嬰幼兒中很常見,所以可以考慮接種。


流感疫苗

每年都會爆發流感病毒,對於一些體弱多病、很容易被病毒打擊的寶寶還是可以考慮接種的。


手足口疫苗

跟流感病毒一樣,每年都要爆發,所以建議接種。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有什麼區別?

自費疫苗有沒有必要接種?

接種疫苗時需要注意什麼?

接種疫苗後會出現什麼症狀?

......

悟空麻麻帶你瞭解下疫苗的那些問題!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有什麼區別?

一類疫苗是國家出資免費接種的,而且是必須接種的,寶寶出生時醫院都會發一本預防接種證,按照接種證上的時間安排按時去接種即可。二類疫苗是自費自願接種的,家長在醫生指導下按一定程序接種。

一類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減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風(麻疹)疫苗、麻腮風(麻腮、麻疹)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

二類疫苗:脊灰滅活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7價肺炎疫苗、23價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乙腦滅活疫苗、甲肝滅活疫苗等。

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哪個更安全?

免費的一類疫苗和自費的二類疫苗不是以安全性或是重要程度來劃分的。能上市的疫苗都是通過國家藥監局鑑定合格的,之所以存在自費的疫苗,是我們的國家還沒到不差錢的階段將所有的疫苗都劃歸為免費接種。所以自費疫苗和免費疫苗同等重要,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都接種,給寶寶更完善的健康保障。

聯合疫苗和單種疫苗哪個更好?

所謂聯合疫苗是將幾種疾病的抗原組份配伍在一起,增加了產生抗體的種類,減少了免疫次數,從而減少接種時的痛苦和產生不良反應的概率。例如五聯疫苗可以同時預防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B型流感嗜血菌,接種次數可由原來的十二次減少到四次,大大減少了受種者的痛苦。當然部分聯合疫苗是自費的,而且價格不便宜,但想到可以讓悟空少痛苦幾次,自己也可以少請幾次假,還是果斷選擇聯合疫苗了。

減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哪個更好?

簡單的說,滅活的疫苗是死掉的病毒,減活的疫苗是快死的病毒,兩種疫苗進入人體後,都能產生相應的抗體,就安全性而言,滅活疫苗會比減活疫苗更加安全,所以如果可以選擇,條件也允許,就優先選擇滅活疫苗吧。

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

在接種疫苗後,一些孩子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疾病症狀,例如低熱、情緒煩躁、注射部位觸痛、紅腫。他們也有可能在接種後1-2天內比平時睡得更多。少數孩子對疫苗的反應可能更嚴重,例如高熱、出疹或癲癇發作。如果孩子發熱超過了39.4℃、全身出疹、注射部位大範圍水腫等,請及時帶寶寶就診。

接種疫苗前需要注意什麼?

接種疫苗前請確認寶寶身體健康,沒有感冒發燒等疫苗的相關禁忌症。過敏體質的寶寶,家長請提前諮詢醫生,另外寶媽們也多個心眼,在給寶寶注射前看看疫苗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相關信息吧。

雖然接種疫苗可能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反應,但是到目前為止,接種疫苗是最安全有效,最經濟的預防相關嚴重疾病的方法,所以麻麻們要準時帶寶寶按規定去接種疫苗哦。

編輯內容參考《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悟空麻麻的育兒筆記


相對於該不該打,其實更重要是這個疫苗是真是假。家長是可以對於疫苗真假進行鑑別的。

如何使用批號排查問題疫苗,阿里健康連夜加班上線了“疫苗查詢”功能


具體操作如下:


打開手淘搜“疫苗查詢”,或打開支付寶的醫療健康頻道,以及阿里健康APP,進入查詢頁面,手動輸入接種本上的疫苗批號進行查詢,即可獲得包含疫苗安全提示、生產廠家、有效期等信息,如查詢結果為該批次疫苗在召回範圍,建議及時向當地疾控中心或者接種單位諮詢,確認是否需採取相關補種措施。感謝@阿里健康 @淘寶 詳細操作流程可參見下圖。




36氪


來,咱們又來給媽媽解惑啦!很多媽媽對寶寶疫苗的誤區都很集中,首先,媽媽要明確,打疫苗是不會降低寶寶免疫力的,但是計劃外的疫苗當然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的接種。

這位媽媽的寶寶是剛入園嗎?如果對於剛入園的寶寶,我們會建議接種這些疫苗:

1、水痘疫苗:水痘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傳染性非常強,主要通過接觸或飛沫傳播,在群居的幼兒園裡水痘的發病率較高。

最佳時間:水痘的高發季是春季和冬季,但它的傳染性比較強,所以如果媽媽要給寶寶接種水痘疫苗,在任何季節都是可以的。

我們的建議:讓寶寶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這樣可以獲得較為持久的免疫力,建議寶寶上幼兒園參加集體生活錢的一個月為他接種。其實,現在很多幼兒園會要求寶寶入園後要接種水痘疫苗。

2、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可預防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特點是容易變異,以至於每年所流行的病毒種類均不同,因此媽媽要注意的是,接種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種一次。

最佳時間:南方的小朋友接種這個疫苗的最佳時間是10月至第二年的2月。北方的寶寶在9月底10月初接種比較好。

我們的建議:6個月~5歲的寶寶是流感疫苗接種的重點推薦人群,特別是上幼兒園的寶寶,他們過的是集體生活,如果同班的下朋友被感染後,一個班裡其他小朋友被感染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平時體質弱的寶寶,更應該要考慮哦!

3、HIB疫苗:HIB是B型流感嗜血桿菌的英文縮寫,雖名為流感嗜血桿菌,但媽媽不要誤解,它與流感並無關聯。最常見的HIB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是腦膜炎和肺炎,主要的受感染人群為5歲以下的寶寶。HIB會通過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由鼻咽等處進入寶寶體內,並在鼻咽部繁殖可引起腦膜炎、肺炎、關節炎和蜂窩組織炎等。

最佳時間:根據寶寶的年齡選擇接種即可。

我們的建議:在很多歐美國家HIB早已列入計劃免疫範圍之內,對抵抗力較低的寶寶來說,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建議接種。

4、肺炎球菌疫苗:預防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以及一些併發症如菌血症、敗血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膜炎等。

最佳時間:可根據寶寶的年齡、醫生的建議,2~5歲的寶寶接種一針就可以啦。

我們的建議:肺炎疫苗有助於預防嚴重的肺炎併發症,如果寶寶體質較弱,建議為寶寶選擇。


父母世界


咱們國家的疫苗主要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前者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公民需要依照規定接種,比如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等,這些孩子出生以後都會按照計劃接種,除非是因為個體差異不適合接種。後者是自願付費接種的,比如家長們經常糾結要不要接種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等,都屬於二類。所以提問中的付費疫苗指的是二類疫苗。

無論是一類還是二類,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保證的。二類疫苗在保護孩子的健康方面,同樣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那麼為什麼國家不都設置成一類疫苗呢?這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家經濟條件的限制,是一個綜合權衡之後的結果。而且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有些以前的二類疫苗,比如流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也都劃歸到了一類。這跟以前都是九年義務教育,現在很多地區都實行了高中免費教育,變成了十二年義務教育是一個道理。相信隨著國力提升,更多的自費疫苗會變成免費接種。

作為家長,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打二類疫苗呢?主要根據經濟條件,再結合當下孩子生活的環境,有沒有一些高風險傳染病存在的可能性來綜合考慮,如果有條件最好接種,給孩子更廣泛的保護。但如果確實沒有條件,也不要過於糾結。至於接種疫苗可能出現的副反應等問題,不論一類還是二類都是應該在接種前由醫生明確告知的,家長也應該配合醫生,告訴醫生自己寶貝的一些身體狀況,過敏問題等等。mm


小蘋果兒科醫生


很多疾病都能夠通過接種自費疫苗獲得免疫。

這些疫苗自費也要打

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桿菌簡稱Hib,這種細菌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染。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2個月—2歲的嬰幼兒很容易被傳染。由於國內普遍存在抗生素濫用的現象,使得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上升,感染後比較難診治,可導致中耳炎、肺炎、腦膜炎,接種Hib疫苗是預防Hib感染最好的方法。

Hib常規接種時間為寶寶出生後2、4、6個月和12-15個月。起始時間不同,接種的劑次與間隔也有所不同,寶寶超過5歲通常不需要接種。

7價肺炎球菌疫苗、13價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統稱,會導致癱瘓、智力低下和耳聾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在流感季節,流感繼發肺炎球菌感染是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死亡的常見原因。與Jo媽上面Hib為不同細菌,雖然4支全部接種下來要3000多,仍建議有條件都為孩子打上。

7價肺炎常規接種時間為2、4、6個月和12-15個月共四次。如果沒按時接種,在寶寶5歲以內都可以接種,接種次數不同。

所謂的“價”指的是肺炎球菌的血清型,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是預防7價肺炎球菌的,只能避免或減少此種細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腦膜炎,並不意味著能預防所有肺炎。

國內從2008年開始可以接種美國輝瑞的“沛兒”7價肺炎,但不幸的是,“沛兒”今年沒有換證成功,箇中原因耐人尋味,2015年全國只投放了120萬隻。很多寶媽跟媽寶幫幫幫反應,多地已經斷貨。就連Jo媽自己的寶寶也有最後一針沒有接種完,很擔心打不上。

在許多國家應用的很好的13價肺炎疫苗,優於7價肺炎,但我國並沒有引進,據疫苗業內人士透露,5年內不太可能在國內上市。不禁覺得中國寶寶好可憐,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帶寶寶去香港等地接種13價肺炎疫苗。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更是許多家庭認為沒必要打的疫苗,因為有效率只有23%。其實這種觀念並不正確,告訴家長不必打這種疫苗的醫生對預防科學不夠重視。預防接種,不僅可預防相應疾病,還會刺激嬰兒免疫系統成熟。流感跟不同感冒不同,它的症狀較普通感冒嚴重,寶寶的感染概率也最高,因此建議每年都要給寶寶接種。

另外,流感疫苗與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雖然都有“流感”兩個字,但完全不同。流感疫苗指的是針對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疫苗,而B型嗜血流感桿菌是一種細菌,不是病毒。

流感疫苗屬季節性傳染病,建議每年都打,十月份開始接種效果最好,有效為一年。北京地區為中小學生和老年人免費接種這種疫苗,足見其重要性,抵抗力差的寶寶更應該接種。同時也建議寶寶的主要撫養者比如媽媽、奶奶也同時接種。

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是近年在我國才開始推薦接種的疫苗。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以皮膚出疹為特徵的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尤其是在兒童中。主要傳播途徑為空氣飛沫、直接接觸和母嬰垂直傳播。對感染水痘的寶寶,只能隔離。

接種水痘疫苗後5年內,70~90%的人可預防水痘的發生,95%的人可預防嚴重水痘的發生。

雖然,一般情況下水痘的發病過程不算嚴重,但為了直接預防兒童期嚴重水痘的出現,也為了間接預防寶寶成人後帶狀皰疹對人體的侵犯,Jo媽認為還是應該接種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第一次滿一歲即可接種,1-12歲接種一次,13歲以上接種兩針。北京地區的幼兒園入園時必查是否接種水痘疫苗,沒接種的也要補種,因此家長還是給孩子按時接種吧。

流腦A+C結合疫苗

流腦疫苗分為A、C、W、Y四型,不同國家可能流行不同種腦膜炎,因此疫苗類型也不相同。如果一種疫苗可以預防兩種流腦,當然最好接種這種AC結合疫苗。

寶寶出生後滿6和9個月分別接種流腦A疫苗(免費),間隔不短於3個月,可用流腦A+C結合疫苗代替。如果已經接種流腦A疫苗,可在2歲接種流腦A+C多糖疫苗或流腦ACYW135四價疫苗。

麻風腮三聯疫苗

“麻風腮”是麻疹、風疹和腮腺炎的簡稱,“麻風腮疫苗”是一種用於預防麻疹、風疹和腮腺炎的三聯疫苗。這三種病都是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傳染性很強,在學校這樣的人群聚居地非常容易傳播開來,一個孩子得了往往會傳給很多人。而且麻疹的併發症多且嚴重,是造成兒童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之,麻風腮是非常恐怖的疾病。有些地區是自費疫苗,有些地區是免費疫苗。自費也必須打。



可考慮接種的自費疫苗

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會導致寶寶嚴重腹瀉,並伴有嘔吐、發燒的症狀,甚至會導致脫水,發病季節主要在秋冬季。保護寶寶免遭輪狀病毒侵襲的最好方式就是接種疫苗。

目前進口的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時間是2、4,或6個月。國產輪狀病毒疫苗是口服制劑,服後可刺激體內產生抗體以預防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需要寶媽注意的是疫苗接種後不一定能獲得100%預防效果,但接種後再次受輪狀病毒感染時,症狀會減輕。

不必接種的:

蘭菌淨、泛福舒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但這些不是傳統意義的疫苗,既不屬於一類,也不屬於二類疫苗,也就是說根本不是疫苗。蘭菌淨在有些地方的防疫部門推薦;泛福舒在疾病門診推薦。對反覆呼吸道感染者可嘗試,但對健康兒童,沒必要打。


珍紐倍羊奶粉


我們家寶寶兩歲之前的疫苗已經打齊了,我們接種的原則是:有滅活的就不打減毒的,能減少接種次數但不影響效果和健康的我們都作為首選。所以,我們接種的基本上都是二類疫苗。

當然,我們身邊有不少朋友堅持非一類疫苗不接種,也有不少朋友甚至不知道疫苗的作用,只接種最貴的。

那麼,付費疫苗到底該不該打呢?也是眾說紛紜。各種專家,各種前輩,都說得有理有據。

作為過來人,也見過很多案例,我的建議是根據寶寶健康程度和自身經濟條件來抉擇。畢竟疫苗也是有副作用的,而且付費的也不便宜,特別是五聯苗。

手足口疫苗案例

我有個朋友家的寶寶,打了手足口疫苗,大概在一歲九個月的時候,感染上了手足口,送去醫院,醫生讓住院輸液。朋友心疼寶寶,查閱了大量資料,又諮詢了很多醫學方面的朋友,決定不住院,只開了一些退燒藥,回家後好好護理,疹子發了三天後,就開始慢慢消去了,大概用了十天左右,就恢復了。

我們推測可能是因為打了疫苗,所以感染手足口的症狀減輕了,所以恢復較快。

手足口傳染性非常強,朋友家寶寶和隔壁家的寶寶都在同一時期感染上的手足口,而且他們隔壁家寶寶也打了疫苗的,由此可證,打了手足口疫苗並不是就不會感染手足口。



流感疫苗案例

有一個朋友家寶寶,感冒了好一陣,也快要恢復了,但還有一點輕微的流鼻涕,因為延後了打疫苗的時機,所以就著急忙慌的去打了流感疫苗。

沒想到,第二天又開始咳嗽流鼻涕了,而且非常嚴重,隔了兩天又開始拉肚子,就這樣,感冒發燒加拉肚子,反反覆覆了將近兩個月,寶寶整天無精打采的,大概是這場病傷了根本,他們家寶寶很長一段時間身體都很差,經常發燒感冒,養了大半年才把身體養回來。

所以,感冒了一定要徹底恢復才能去打疫苗,如果不是太急,儘量避開容易感冒發燒的時節。另外,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寶寶強烈推薦打流感疫苗。

五聯苗

五聯苗有一個極大的優點是可以減少8次接種,我們身邊絕大多數寶媽都選擇了接種五聯苗。

但同時也有很多缺點。一是價格貴,我們打的798一針,共計四針,全部打完需要將近3200塊錢。二是稀缺,我去了幾個城市,防疫站都沒有這種疫苗。


比翼之美妙人生


接種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碰到這個問題,那就是付費疫苗要不要打?有的寶媽認為要自己出錢又很貴就不想給寶寶打,而有的寶媽又認為是疫苗就需要給寶寶接種,那麼付費疫苗到底要不要打呢?我姐姐就在老家防疫站這個問題我專門問了她,她是這樣跟我說的,現在分享跟大家。

1.哪些疫苗是付費疫苗? 在瞭解付費疫苗之前,我們先要知道我國疫苗的分類,目前,我國將疫苗分為兩類,即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

1)一類疫苗(計劃免疫疫苗): 一類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所使用的疫苗。一類疫苗包括:、、脊灰減毒活疫苗、百白破聯合疫苗、麻腮風聯合疫苗、、、乙腦疫苗等。

一類疫苗是免費的,家長不用付錢就可以在社區免費接種。


2) 二類疫苗(計劃外疫苗): 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Vi等疫苗。 即二類疫苗是需要付費,寶媽需要付錢才可以給寶寶接種的疫苗。


2.付費疫苗需要接種嗎?

1)中國疾病預防中心關於二類疫苗,即付費疫苗的接種建議: 寶媽在選擇接種二類疫苗時可以根據感染疾病的風險,家庭經濟承受能力,孩子的身體情況等做出決定。寶媽在選擇前,還應瞭解各種疫苗的特性、適應證及禁忌證。 如孩子機體抵抗力較低,極易患病,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應選擇接種。

2)建議: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寶寶又沒有接種付費疫苗的禁忌症,那就給寶寶接種吧,就是需要您付費,另寶寶接種疫苗會疼痛或出現一些副作用,但疫苗帶來的好處遠大於這些。

3.未來預測:付費疫苗將來會免費嗎? 事實上,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只是國家的行政分類,而不是醫學分類;兩者都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國家會頒佈新的兒童免疫接種程序及擴大國家免疫接種計劃,到那時,一些二類疫苗就會變成一類疫苗,即付費疫苗會變成免費。

以上是姐姐給的建議,希望各位寶媽評論,留言,一起分享孩子成長中的經驗。


致橡樹寶媽育兒經


一般疫苗分兩類,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是政府免費向公眾提供的,公眾按照政府的規定接種疫苗,一類疫苗是免費的,家長帶小孩不用付錢可以在指定的社區和醫院免費接種.

二類疫苗是指的公民自費的,並且自願接種其他的疫苗,比如說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等.二類疫苗需要付費,家長需要付費才能給小孩接種疫苗.

家長在選擇接種二類疫苗的時候可以根據感染疾病的風險,家庭承受能力,孩子的身體情況來做決定,在選擇的時候應該多瞭解二類疫苗的特性,適應性以及禁忌等.

我的建議是如果是你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寶寶又沒有接種付費疫苗的禁忌,可以給寶寶接種,雖然接種疫苗的過程中寶寶可能會有疼痛感或者出現一些不適或者副作用,但是疫苗的好處遠遠大於這些,比如說肺炎疫苗可以預防寶寶得肺炎以及住院的風險等.

希望我的建議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我可以給予指導和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