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士官成爲戰鬥的領頭羊!

如何讓士官成為戰鬥的領頭羊!​士官通常又稱軍士,是介於兵和軍官之間的一個階層。

士官制度最早產生於15世紀的法國,最早是作為軍官制度的一種補充而設立的。隨著兵器技術的發展和作戰方式的變化,當前,士官受到世界各國軍隊的高度重視,成為各國軍隊編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例如伊拉克戰爭美國的每個戰鬥小組只有一個士官帶隊,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戰績,可以看出美國的士官在戰場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我國同樣高度重視士官隊伍的建設,近年來,兵役制度不斷改革完善,士官比例不斷提高,士官待遇不斷提升,有許多的大學生成為軍隊的中流砥柱。

作為“兵頭將尾”,士官在部隊建設中正逐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士官隊伍素質的強弱,將直接影響我軍建設的水平。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調動這樣一個重要的群體,使之為提高我軍戰鬥力發揮更大作用呢?
如何讓士官成為戰鬥的領頭羊!

個人認為,應著重把握以下三點:

一、發揮連接管路的“紐帶”作用。士官處在軍官和士兵的中間位置,是聯繫軍官和士兵的橋樑和紐帶,是基層“兩個經常性”工作的聯結點。

春江水暖鴨先知,士官置身於義務兵之中,和義務兵在一起學習、工作和生活,對義務兵的一切情況掌握的比較清楚,具有觀察情況具體,發現問題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準確的優勢。

作為士兵群體中的一員,他們與戰士朝夕相處,共同語言多,戰友的思想變化他們最先知道,要讓士官當好連隊的“觀察員”和“信息員”,將發現的問題苗頭及時反饋給連隊幹部,這樣,既可以在義務兵中起到監督作用,又可以為連隊提供各種“信息”,消除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事故苗頭和隱患。
如何讓士官成為戰鬥的領頭羊!

同時,士官兵齡長、年齡大、技術好,熟悉部隊情況,在入黨、婚姻、家庭等問題上大都是“過來人”,很自然的容易成為義務兵的“主心骨”,說出來的話,講出來的道理,更容易被義務兵接受,做起思想工作來往往會起到幹部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發揮軍事訓練“先鋒”作用。士官普遍服役時間較長,大都經過教導機構或院校培訓,軍政素質、專業技術較強,在平時訓練中大都擔負著組織班組訓練的任務,是完成任務的骨幹力量。

士官骨幹之於連隊就如同鋼筋之於大廈,鋼筋質量不高必然導致房斜屋塌。因此要切實把提高骨幹隊伍的軍事素質擺在首位,要不斷給士官壓擔子,交任務,不斷增強提升素質能力、提高業務水平的緊迫感,從而促進其刻苦鑽研、主動作為,全面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

同時要定期組織培訓,建立士官軍事訓練檔案,骨幹競爭上崗等,引導士官撲下身子,甩開膀子,紮實苦練,以過硬的素質影響帶動戰士,發揮好“小教員”的作用。通過宣揚“技術能手”、“崗位標兵”等先進士官典型,使廣大義務兵感到“事蹟在眼前、模範在身邊”,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士官帶好頭,人人爭先進的良好氛圍。


如何讓士官成為戰鬥的領頭羊!

三、發揮管理工作“居委大媽”作用。士官在基層工作時間長,對基層比較熟悉,連隊幹部要掌握他們的個性特點和特長,廣泛採納士官的合理建議,充分調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特長,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當好“小諸葛”,主動為連隊建設建言獻策。

連隊要定期開展士官座談會,組織士官分析工作形勢,認真聽取他們提出的意見。遇到不同意見,連隊幹部要高度重視,要認真組織研究。要採納有利於連隊建設的合理建議,增強士官的“主人翁”意識。士官在某些方面履行“官”的職責,但又不是“官”,在管理工作中難免會有阻力和畏難情緒,不能大膽工作。

因此,連隊幹部一定要給他們“撐好腰,鼓好勁”。當士官工作方法不當,義務兵有意見時,連隊幹部應當主動做好義務兵的說服教育工作,同時幫組士官改進管理教育方法,提高士官的管理工作水平;當義務兵不服從管理,甚至頂撞士官時,連隊幹部要站出來,當好他們的“後盾”;當士官在工作中出現差錯時,幹部要及時把好舵,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的根源,吸取教訓。

士官雖然在某些方面比較成熟,但歸根結底還是兵。隨著士官年齡的增大,在現實生活中涉及到個人生活實際的問題逐漸增多,如婚戀、休假、家庭等等,連隊幹部要主動關心和愛護。患病時,幹部要問寒問暖,安排好治療和休息;家屬來隊時,幹部要熱情接待,安排好食宿,讓他們感受到部隊大家庭的溫暖。
如何讓士官成為戰鬥的領頭羊!

在培養兩用人、考學、入黨、留隊、專業培訓等方面,要優先考慮他們,使他們感到組織上的關心。無後顧之憂才能安心服役,才能全心全意為部隊建設服務,進而為部隊作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